居住服務風口下,下一個巨頭會是貝殼找房嗎?

居住服务风口下,下一个巨头会是贝壳找房吗?

房地產和互聯網研究院出品

房互君個人微信:aiqiyi2046

1998年的中國房地產改革通常被看成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起點,那時候起中國的開發商如雨後春筍般崛起,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以新房二手房這兩個不同的房地產交易方式來看,2009年則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另一個重要階段。這一年,中國的二手房交易量開始首次超過新房,也就是說,這一年往前,是中國新房開發商的市場,往後,則是存量房交易的時代。

當我們把房屋看成是一件商品,開發商則是這個商品的原始生產商,這個商品由開發商生產出來之後,可以不斷的被重複交易。當房地產市場進入到存量房市場的時候,純粹的生產商的價值被縮減,而交易商和服務商的價值被凸顯。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微信:aiqiyi2046)談到了產業互聯網的價值。互聯網的出現,讓房產交易的交易成本變得更低,交易變得更加順暢,在存量房越來越成為房地產交易主流的市場中,互聯網的應用將發揮最大的價值,助力市場走向高效和透明。

毫無疑問,和滴滴改造了出行產業、餓了麼改造了餐飲行業,在這一輪房產服務領域的互聯網的改造中,也必然會有一批公司崛起,成為房產產業互聯網的領軍企業,帶領行業進步。

存量房時代,

居住服務的價值正在被重塑

當人們習慣於在商場中體驗逛街的樂趣,習慣於打開手機APP叫車,習慣於通過訂餐軟件叫外賣,習慣於去超市購物,服務行業正在逐步被社會大眾潛移默化的接受。

居住服务风口下,下一个巨头会是贝壳找房吗?

互聯網服務滲透到日常生活

服務行業鏈接生產者和消費者,將兩者進行更有效的匹配,促成兩者之間的融合和交易。

服務開始逐漸被根植於我們的生活中。但縱觀衣食住行領域,唯有住房領域的服務長久以來並不受認可。

連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前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賈康也認為,“互聯網+”的上半場,衣食住行四個領域,衣、食、行幾乎都完成了線上化改造,越來越能滿足用戶多層級、定製化的需求,相比之下,“互聯網+”對“住”的領域改造相對較少。

究其原因,一方面,居住領域的服務專業度有待提高,居住服務涉及面廣泛,新房、二手房、租房、旅居,乃至裝修、保潔、社區O2O均在此居住服務領域範圍之內,而中國房地產發展至今也不過二十年時間,發展時間不足造成行業良莠不齊;其次,居住服務客單價高,造成了市場很多服務企業過於追逐利益,而不注重服務;第三方面,居住服務屬於過重,交易頻次過低,互聯網基礎薄弱造成互聯網滲透不足使得居住服務無法通過互聯網先進技術進行產業再造。

貝殼找房CEO彭永東不久前在博鰲亞洲上提出一個新觀點:當前,二手房買賣經紀滲透率達到70%以上,一線城市接近90%,在不遠的將來,伴隨著房產開發向著個性化、定製化發展,數據和信息將改造整個開發鏈條,房地產服務的比重會超過50%。

居住服务风口下,下一个巨头会是贝壳找房吗?

貝殼找房CEO彭永東拋出新觀點

而實際上,居住服務行業痛點繁多,租房者聞中介色變、中介從業者地位低下、行業無序競爭等將居住服務陷入惡性循環境地。

但房地產這個重資產行業,服務並不可缺。實際上,越是低頻和高客單價的市場,就越需要高質量的服務進行滲透,讓市場更加高效。

在包括新房、二手房、旅居甚至家居等等在內的天量居住服務市場正在迎來一個蛻變的全新時代。2009年,隨著鏈家將IBM的信息化技術引入到中介交易中,將房產交易服務推向了一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時代。

從2009年至今,經過十年的發展,以貝殼、鏈家為帶頭企業的房產服務互聯網建設基礎搭建已經完成,從業者完成了從傳統作業方式到互聯網使用習慣的變化。居住交易服務,正在被互聯網助推至更具有產業價值的方向。

房產產業互聯網崛起

在房互君上一篇文章《覆盤:愛屋吉屋、金色家園們倒在了產業互聯網崛起前夜》文章中,房互君曾經提到,愛屋吉屋、平安好房等一大批重金打造的房產互聯網公司的倒掉,重要原因在於用消費互聯網的玩法進軍沒有產業互聯網基礎的房地產行業,也就是說,這些企業並沒有把錢花對地方,沒有注重居住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沒有基礎設施的服務就像沒有地基的空中樓閣,即使再漂亮也早晚會倒塌。

居住服务风口下,下一个巨头会是贝壳找房吗?

愛屋吉屋倒在產業互聯網崛起前夜

以包括樓盤庫樓盤字典的建設、房產交易中經紀人之間甚至經紀門店之間的房源共享機制以及合作規則、佣金規則、工具使用、獲客渠道甚至培訓體系等等在內的基礎設施的搭建,構成了房地產產業互聯網的基礎。

和其他行業不同,房地產行業交易複雜,參與環節眾多,交易週期長。比如一單看似簡單的二手房交易,不僅涉及到房源本身,還涉及到買賣雙方的資質,經紀人之間的合作以及帶看成交過戶手續等等環節。
因此,在衣食住行四大產業中,居住是最為繁瑣,也是需要建立配套基礎最為複雜的產業。

由此可以看出,從2009年至今的十年間屬於房產服務的互聯網培育期。在這個階段,互聯網本身的發展以及用戶對互聯網習慣的養成,給房產服務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貝殼找房前身——鏈家等企業過去十年完成了對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打造,此階段創造的紅利又為貝殼找房在下一個十年用平臺模式完成房產互聯奠定了可能。

在過去十年中,以互聯網為基石的行業企業風起雲湧。電商交易服務阿里巴巴、京東;出行服務企業滴滴;社交服務企業騰訊等等都發展成了巨無霸企業,這和這些行業所處的基礎生態的完善不無關係。沒有支付和物流體系,淘寶和京東無法成立;沒有電子地圖和定位基礎,滴滴無法成立。

然而,房產服務領域雖然市場空間足夠大,但一直沒有一個巨無霸公司出現,終其原因,同樣在於房產服務所需的行業基礎並不完善。

那麼,經過十年的互聯網改造,房地產服務能否在接下來走上快車道,在產業互聯網的推動下,會誕生比肩京東、騰訊的企業嗎?

貝殼找房式崛起

在服務行業中,什麼樣的公司能崛起?答案是,平臺型公司。

數年前流行這樣一個描述:全球最大的出租車公司優步,沒有一輛出租車;全球最熱門的媒體所有者臉譜沒有一個內容製作人;全球市值最高的零售商阿里巴巴沒有一件商品庫存。這說的就是平臺型公司的價值。

這在居住服務領域中同樣適用。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開發商佔據房地產市場的主流,而據行業推測,在未來十年,中國存量房交易的GMV將是新房的3倍,也就是說,未來中國二手房的交易將遠遠超過新房,以存量房為目標的生意,將逐步成為房產服務的核心。

因此,在這個數以億計的行業參與者以及數十萬億的市場中,必然會誕生一個服務於這個行業參與者的平臺型公司誕生並壯大。

那麼,誰將成為這個平臺?這樣一個平臺,需要什麼樣的基礎?

首先,需要有行業基礎。愛屋吉屋的失敗再次證明了房地產服務行業需要有行業基因和積澱,這些是給企業決策層做決策的前提條件。因此,在房產服務領域有著行業基礎的企業,更懂得行業規則。

其次,具有建立行業標準的能力。貝殼找房CEO彭永東將居住服務的三要素概括為物(房屋)、人以及服務三個部分。

真房源是行業的一個痛點,如何通過技術方法,建立真房源數據標準實現房源信息透明和無差別共享?

彭永東認為,能夠最大限度聚攏一批高水平、職業化的服務者,滿足用戶品質居住的需求,是平臺最大的價值。那麼,如何為行業的服務者制定標準,如何提升服務者整體服務水準成了平臺需要亟需解決的問題。

此外,在服務過程中,如何通過體系建設構建服務標準?整合行業發展基礎設施、整合上下游供應鏈這都考驗著平臺商。

而由鏈家升級而來的貝殼找房,正是希望通過對這一系列規則的建立,將鏈家近二十年的經驗分享給行業,以加速行業發展,促進行業正向循環。

在房屋的標準端,貝殼找房正通過真房源和數據思維來提升信息質量並構建物的標準。以貝殼找房的“樓盤字典”為例,目前記錄在庫的真實房屋突破1.85億,覆蓋中國325個城市的45萬個小區,通過數據化標準管理,實現了房源信息透明和無差別共享,保證真實透明。

貝殼找房希望通過互聯網技術方法建立消費者、服務者和技術數據的共生鏈條。在服務者端,貝殼找房平臺幫助產業服務者加速職業化進程,使他們獲得職業成長與職業尊嚴;而在技術端,則是發揮工具理性,依靠技術和數據力量來重構產業,提升行業效率。

彭永東曾說,貝殼找房的誕生,旨在為行業服務者構建基礎設施,挖掘服務者的價值,助力優質服務者長期發展。

那麼,在貝殼找房的帶領下,接下來,居住服務會迎來一個更加可期的未來嗎?(完)

最新重磅文章:

建築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可能只有一條路可走!

房互十問羅軍:跨越途家,再出發

愛屋吉屋死了,投資人哭了,給地產人留下8個警示

平安好房之死

你怎麼看,歡迎留言。留言將毫無保留放出。

入以下群,加房互君微信:aiqiyi2046

→房互粉絲群,房互從業者交流平臺

1、不定期最新重磅報告

2、每日接收最新行業消息

3、不定期主題分享

4、不定期話題討論

→房互天使群,房互創業者訓練營

1、及時分享行業公司最新動態

2、不定期投資人專業指導

3、頭部企業創始人分享經驗心得

→房互買房人群,買房人交流場所

1、免費獲得資深專業人士買房建議

2、不定期獲得房源推薦

3、不定期獲得最新市場報告

4、資深投資人買家經驗分享

------------END-----------

房地產和互聯網思維

房互機構旗下自媒體

在這裡,讀懂地產未來

居住服務風口下,下一個巨頭會是貝殼找房嗎?
居住服務風口下,下一個巨頭會是貝殼找房嗎?

房互君已經入駐

今日頭條、騰訊、搜狐、鳳凰、一點資訊、樂居等平臺。

掃描二維碼跟我聯絡

歡迎提供線索和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