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支付江湖的那點事:國有VS私營,是對抗還是打壓?

接下來你將讀到:

1.印尼老牌巨頭們終於坐不住了

2.打通支付,強強聯合就真的有用嗎?

3.改革需要魄力

印尼支付江湖的那點事:國有VS私營,是對抗還是打壓?

印尼五大巨頭集結入場

印尼將在4月17日舉行總統和國會選舉,選民人數達到1.9億左右。上週日晚(2月17日),兩位候選人佐科和普拉博沃已經進行了第二場政見辯論,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實則是以佐科代表的“全球化+開放”跟普拉博沃代表的“反全球化+自給自足”的較量。

印尼支付江湖的那點事:國有VS私營,是對抗還是打壓?

印尼大選預熱:政見辯論

政界不太平,商界的新舊實力之間的競爭也已經浮出了水面。

隨著近年如Go-Jek等超級獨角獸的出現,印尼隨之成了一個“時空交錯”的市場。國有大企業依然把控著國家經濟動脈,但是當這些巨頭在大街上看到Go-Jek和Grab對整個市場(無論是物理上還是用戶習慣上)的影響時,再也沒辦法繼續淡定下去了。特別是當國家金融內核的“國民支付工具”頭銜眼看要被這些民營企業甚至是外資企業拿下時,就更加忍無可忍了。

於是,就在大概十天前小羅盤收到消息稱印尼五大國有公司決定聯合起來,將旗下的支付工具統一,共同對抗Go-Jek旗下的支付工具Gopay和力寶集團旗下支付公司OVO。這五家公司包括了:

Telekomunikasi Indonesia (Telkom)

Bank Mandiri

Bank Rakyat Indonesia

Bank Negara Indonesia

Bank Tabungan Negara

除了第一家Telkom是印尼最大的電信公司之一,其他四家都是當地的大銀行。這五家國有巨頭聯合之後推出的支付工具將會命名為LinkAja,預計會在今年3月份推出,

其中電信巨頭Telkom將會佔股25%,Mandiri、Rakyat Indonesia和Negara Indonesia三家銀行分別佔股20%,而Tabungan Negara銀行則佔股7%。剩下那8%是誰的,目前還是個迷,據說是印尼國有石油公司Pertamina,甚至有傳聞是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不過這個可能性不是太大,但小羅盤非常樂意被打臉,只要中國新發明能繼續名揚海外。

後發制人?

言歸正傳,大如Telkom和Bank Mandiri這樣的國有公司,在準備“發兵”攻打移動支付之前也是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主要是三個方面。

首先,牌照對於它們哥幾個根本就不在話下,說拿就拿,目前是基本人手一張,Telkom有兩張,而且幾乎都是由印尼央行BI(Bank Indonesia)在2009年7月3日頒發的第一批e-money牌照。而這一次聯合推出的LinkAja將會沿用Telkom旗下T-cash的牌照。這比後來者Go-Jek和OVO那到牌照的時間要早很多。

印尼支付江湖的那點事:國有VS私營,是對抗還是打壓?

Telekom手中的牌照是第16號

印尼支付江湖的那點事:國有VS私營,是對抗還是打壓?

Go-Jek拿到的第19號牌照

印尼支付江湖的那點事:國有VS私營,是對抗還是打壓?

OVO手上的第26號牌照

牌照問題解決了,還要解決執行力和靈活性的問題。跟Go-Jek和OVO這樣的狠角色打交道,要是按照傳統企業的打法,可以說是一點機會都沒有。於是Telkom在今年1月21日宣佈成立了一家子公司PT Fintech Karya Nusantara(簡稱:Finarya)來負責對LinkAja的全權運營。Finarya由Telkom控股,持股比例達到99.9%。

完成了牌照合規和加強執行力的部署,剩下的就是資金方面的問題。不過在Telkom發話將會拿出10萬億印尼盾(約合7億美元)來發展移動支付後,錢的問題也不再是問題了,而且目前這只是Telkom一家的投入,再算上其他4家銀行和傳言也會加入就LinkAja陣營的國有石油公司Pertamina,恐怕要擔心的是LinkAja不知道該怎麼把錢燒完了。

幾大國有公司齊出手,聲勢果然浩大。不過,面對現在的GoPay和OVO,依舊要想辦法如何以弱勝強。

實力雄厚的弱者

在幾個方面做好了準備也不代表能完勝GoPay和OVO,甚至還有被吊打的危險。究其原因還是跟支付密切相關的四個字:使用場景。


對於印尼等還在過渡到無現金支付的國家來說,現有的用戶數量並不是最重要的,用戶怎麼使用和為什麼使用反而更重要,因為目前支付的“蛋糕”還如此小的情況下,分到多少並不重要,怎麼把蛋糕做大並且能留給自己吃更重要。

仔細觀察GoPay和OVO,會發現他們手上有一個使用頻率最高且已經形成絕對寡頭的產品——打車APP。OVO雖然自己不做出行,但是可憐的Grab在印尼還沒有拿到支付牌照,所以暫時只能依附於OVO來進行充值業務。

印尼支付江湖的那點事:國有VS私營,是對抗還是打壓?

LinkAja背後的是幾家銀行和一家電信公司。銀行有較為合理的使用場景,也就是對傳統實體銀行卡或者信用卡的替代,但是銀行業在印尼本來就是一個分眾且小眾的行業,有超過60%的人沒有銀行卡(相對小眾),銀行樂意服務的基本上也是收入較高的人群(分眾)。以手機支付替代實體卡的方向,早就有Apple和Visa等企業採用NFC技術在做,但這些對於吸引新的用戶並沒有太大的促進作用,何況印尼的用戶增量來自於大量Unbanked人口。

而像Telkom這樣的電信公司,可以說比銀行業覆蓋的用戶更多,更大眾一些,但是在使用場景方面多數靠日常充話費,能繼續開拓的方向包括電商和線下零售場景,出行就比較困難,OVO的好運氣不會發生在所有支付工具身上。那麼線上線下零售的機會,LinkAja應該如何把握?可能可以參考一下越南的支付企業MoMo的發展歷史,以To B的方式先激勵商家,再通過商家反哺新用戶。這裡面明顯的缺陷就是地推獲客成本高,但如果LinkAja背靠大佬不差錢的話,未必會遇到當年Kudo的瓶頸(Kudo最後賣身給Grab)。

說實話,儘管LinkAja全權由子公司Finarya運營,但是銀行和電信商一直以保守聞名,畢竟機構太大,內部系統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操作比比皆是。LinkAja是曇花一現還是一鳴驚人且鳴鳴驚人,還要看五巨頭能不能舉重若輕,將權力真的下放到一線了。

改革需要莫大的決心和魄力,本來躺著收錢的國有企業,肯拿出誠意出來跟Go-Jek和Grab折騰的,絕對不會太多。

畢竟現狀越好看,改革到處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