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人堪稱“聲名狼藉”?

醉心創作


第一,帝辛,或者說紂王。這個主要是後世為了維護周禮不斷抹黑形成的,基本上把埋汰夏桀的那一套照搬到帝辛身上。實際上帝辛之所以東征西討是因為周國聯絡了江淮的很多小國四處點火,讓帝辛不得不疲於奔命,四處征討儘量穩定商的統治。但由於帝辛的爸爸爺爺不爭氣,丟掉了函谷通道和太行孔道,朝歌處於四面環敵的狀態,所以才被姬發聲東擊西滅掉了。

第二,趙高和胡亥,一個指鹿為馬,一個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通通殺光。

第三,董卓。這個主要得益於三國演義,屠殺百姓和百官,燒燬洛陽城。

第四,晉惠帝,一句“百姓何不食肉糜”被千古嘲笑,但實際上他本身就智力殘疾,正常思考尚且不能,但他也知道忠奸,對忠心護衛自己而死的嵇紹(嵇康之子,成語鶴立雞群的主角)灑在自己衣服上的血不讓宮人洗,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對於這樣一個有智力障礙但仍然心地善良的人千年以來大加嘲諷我覺得很不厚道。

第五,南劉宋朝皇帝劉駿,亂。。。倫。。。北魏記載“駿淫亂無度,蒸其母路氏,穢汙之聲,佈於歐越。”就是說他和他親生母親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美女路惠男好上了。但實際上劉駿是很有作為的,他打擊江東大族提拔庶族,選賢任能,優化稅制,打敗北魏克復濟水(今山東地),是繼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後最有作為的皇帝,即使晚年好酒,但也從沒耽誤正事。北魏作為敵對國對他的記載,其真實性存疑。

第六,北齊皇帝高洋。高洋哥哥當權的時候玩高洋的老婆,高洋隱忍不發,等到他自己上位了就去玩他哥哥的老婆,說是報仇。把自己的寵妃一刀砍了,然後後悔的不得了,就把寵妃的腿割下來做了一副肉琵琶表示哀思。。。

第七,李隆基,好扒灰。

第八,後梁皇帝朱溫,喜好兒媳,把兒子們支出去然後讓兒媳侍寢。更奇葩的是他的兒子們不以為恥,反而指示自己的老婆賣力睡自己老爹,朱溫也是看哪個兒子的老婆睡他睡的舒服,就對哪個兒子青眼有加,真是一家子奇葩。

第九,秦檜。現在有很多人為秦檜翻案的,說什麼談和才能讓民眾安居樂業,卻不想想沒有岳飛等人拼命擋住金人,他拿什麼談判。

第十,汪精衛。大漢奸,這個不必細說了。


重甲強弩長槊遊騎兵


我是孫老師,我來回答。

我個人覺得歷史上聲名狼藉的人當屬汪精衛!

只要我們對歷史尤其是近代歷史瞭解的都清楚汪精衛曾經幹了多少傷天害理,賣國求榮的事情。

第一,1927年正當國共第一次合作進行如火如荼的時候,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了“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蔣介石一起扼殺了國共第一次的合作

第二,抗日戰爭期間,汪精衛一直抱著悲觀的態度,認為中國必亡,主張對日本投降。逐漸的形成了以其為核心的親日派。1940年成立南京偽國民政府,成為日本在中國的傀儡政權。然後和日本簽署協議,幾乎把中國所有的領土和主權全部交給日本。

第三,在汪偽政權期間,汪精衛叛國集團進攻各地的抗日武裝,在淪陷區推行奴化教育,企圖從思想上奴化人民。

綜合來說,汪精衛前期也參加了國民黨的革命鬥爭,但到後期完全淪為了日本侵華的走狗,這是一輩子的恥辱。最終汪精衛落下個千古罵名,被人炸墳,焚屍,也算是罪有應得!

我是孫老師,專注歷史領域,關注孫老師,一起發現歷史的真相!





孫老師說點啥


講一個《穢史》裡描寫的淫婦皇后馮潤的故事,在魏收筆下,她出軌侍衛,太監,搞巫蠱詛咒皇帝,也算聲名狼藉了。 故事一開始,彭城王遞眼神給兄弟們,此時嫂嫂馮潤半裸著上身,皮肉被繩索拉進去幾道紅痕, “不能留這淫婦主宰天下,到時殺盡我們弟兄”,

“動手吧”,話音剛落,太監將毒藥碗整個扣進她嘴裡, 馮潤軟成一灘,抽搐著停了呼吸。 這位被王爺們合力謀殺的皇后,是孝文帝拓跋宏最心愛的皇后, 一朵盛開在枯燥宮廷的慾望之花,她以淫亂流傳史冊。

故事從馮太師兩個女兒入宮說起, 嫡出女兒封皇后,庶出馮潤為貴人。

兩位少女都是馮太皇太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的親侄女,輩分要比當今皇帝拓跋宏還要長一輩。

進宮的這一年,拓跋宏17歲,馮潤14歲。

拓跋宏很喜歡這個比自己小三歲的“姑姑”馮潤。

由於馮潤生母鄭氏只是妾室,庶出的馮潤沒有資格與妹妹爭皇后,只得安於妃位。

不過,馮潤生母鄭氏很有心計,好巫蠱,在日後幫女兒詛咒女婿的道路上日行千里,漸行漸遠。

孝文帝拓跋宏是優秀改革家,他力排眾議遷都洛陽,幾次南征,攻城略地,重振鮮卑人雄風;他要求鮮卑人說漢語、穿漢服、改漢姓,促進民族融合;他推行均田制,不懼險阻,眼光比同時代人高出好幾倍。

放眼千年帝王,拓跋宏是其中的佼佼者。

拓跋宏不但行事如風雷,他挑選異性的眼光也是一絕。

他不喜歡大家閨秀式的溫和謙遜,偏偏鐘意綠茶婊式的辛辣刺激。

明顯地,婊氣沖天的馮潤就是他的菜。

初入掖庭,這馮潤悍妒粗魯,自恃甚高一面顯現了出來。

她動輒毆打下人,自恃長姐身份,對皇后妹妹不行妾妃之禮。

這也就罷了。

在眾多妃嬪用盡心思勾引皇帝的時候,馮潤也著實下了一番苦功。

她先由皇帝陛下的外圍入手,

成功的勾引了皇帝身邊的侍衛或太醫,送給了皇帝陛下第一頂綠帽子。

對待姐姐的沖天婊氣,皇后妹妹選擇了隱忍。

馮太皇太后卻不能忍,作為前幾屆宮鬥戲的冠軍,老人傢什麼樣的妖豔賤貨沒收拾過。等拿有實據,太皇太后下令打發馮潤滾蛋,去洛陽郊區當尼姑去吧。

孝文帝懼於奶奶,不敢強留,只得抓耳撓腮的思念佳人。

一年後,太皇太后去世,機會來了。

孝文帝很快從寺院裡接出了馮潤,大張旗鼓迎回皇宮。

自此二人夜夜纏綿,無人能奪其寵,馮潤拿下了君王全部的寵愛。

馮潤的婊氣還表現在惡毒。

她在回宮後侍寢之際,不斷構陷皇后妹妹,

惹得皇帝大怒,將皇后廢除,改立馮潤為後。

馮潤受寵日久,一直無子,

她為奪得太子撫養權,害死了太子生母。

如今皇帝老公在後宮萬千粉黛中只愛她一人。

太子一旦繼位,她就是名正言順的掌權太后。

對於一般女人來說,至此已是貴無可貴的榮華。 照理說,就該心滿意足了。

但是馮潤不是一般女人。

丈夫孝文帝一心南伐,連年在外征戰,在家時候少。

性生活的寡淡讓她尤嫌不足。 這時候,一個叫高菩薩的帥哥太監成了她的新男友。

老話說, “聾者偏欲聽聲,盲者偏欲見光”,

缺什麼想什麼,太監同志的慾望本就較常人猛烈些。

在馮潤和高菩薩的共同努力下, 把“跟太監怎麼可能出軌”的道德問題, 變成了“跟太監如何出軌?”的技術性問題,

刀槍劍戟齊上陣,用技術的提升,成功克服了生理的不足。

孝文帝第三次南征時期,身體已經不好了,病重在軍中休養。

消息傳進宮裡,二人再不顧及旁人眼光, 開心的從地下轉到地上,正大光明的玩起了那啥派對。中常侍劇鵬多次勸阻馮潤注意影響,馮潤如何肯聽,劇鵬為此憂懼而死。

這時候估計北魏人民都知道了

, 只有皇帝陛下不知道。為何皇帝不知道?誰敢去提醒皇帝帶了綠帽子。媳婦出軌對象還是太監那麼驚悚。除非那人逼不得已。

那個被逼上梁山的告密者就是孝文帝的親妹妹彭城公主。

馮潤親弟弟馮夙看上了美貌寡居的公主,

讓姐姐馮潤求得天子賜婚,逼著公主下嫁。

公主瞧不上馮夙,百般不願被逼成婚,內心憤恨已極。

一個風雨夜,公主只領著十幾個隨從,輕騎投奔皇帝部隊駐地,守著皇帝和彭城王,聲淚俱下的控訴了嫂子和太監的淫亂史。

令公主沒有萬萬想到的是,皇帝以為只是姑嫂矛盾,並沒有相信。

自從公主夜奔告密後,心虛的馮潤自動調整為焦慮模式。

她一邊跟老孃鄭神婆行巫蠱之術咒皇帝早死,

一邊遣心腹太監不斷上前線慰軍,送衣物送溫暖,

用演技表達對夫君的思念。

然而小黃門蘇興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藉助到前線送溫暖的機會,證實了彭城公主的指控,

具體細節描述更為詳盡,不由得拓跋宏不信。

“我為你牽腸掛肚,為你違背祖母訓示,廢了皇后,將你從庶出的身份變成了北魏最尊貴的女人。 這就是你的回報?!”

皇帝暴怒之下,連夜趕回洛陽。通過刑訊,高菩薩等人很快供出了事情的真相,

也供出了馮潤和母親詛咒皇帝等實情。

皇帝又失望又傷心,身體更糟糕。

饒是這樣的鐵證如山,皇帝還是不捨得處置她。

馮潤求饒時哭的梨花帶雨又打動了他,皇帝只處死了高菩薩等人,將馮潤與丈母孃鄭氏打了一頓,將太子交給別人撫養。

但皇帝病勢加重,臥床不起,不到33歲就去世了。

臨終前,孝文帝遺詔令彭城王遣散所有嬪妃回家改嫁,

但明確要求賜死馮潤與他合葬。

馮潤如何肯死,奔走呼號,掙扎不肯自盡,說“他絕不會這樣做,是你們想我害我”,還數次打翻毒藥大哭大鬧,有了開頭那一幕。

但失去了皇帝丈夫的照拂,一切都是白費,

馮潤終被灌毒而死,年僅30歲。


折耳貓8383


吳三桂

要說名聲不好的人很多,被萬人唾罵的自然也不少,但在這麼多人裡邊,為什麼吳三桂能脫穎而出呢,那是因為在歷史上能做到吳三桂這樣的確實不多。

舉個例子,比如抗戰中的鬼子,那是壞事幹盡,自然被罵,但對於他們國家,他就是英雄,在神社中供著,很多被唾罵的人,都有兩面性,你站在他的國家和民族來看,也許結果就不同了。

但吳三桂是少數的例外。

吳三桂,本為明朝,將領後來反叛明朝,投降李自成,對於忠於明朝的人來說,這就是叛賊,該千刀萬剮;

吳三桂投降李自成之後不久,又再度反叛,結果引滿清入關,這個漢奸的罪名使得他的名聲直追秦檜,而且同情起義軍的人也不會放過他。

若僅僅如此也就罷了,最多也就是洪承疇之流,還達不到萬人唾罵的地步,畢竟至少在滿清眼中,他好歹也算是有功之臣。

結果了,他連滿清的反也造了,這下好,連滿清也認為他十惡不赦了。

在同一時期,把幾乎天下所有人,所有勢力都得罪一遍,然後被萬人唾罵,恐怕他也就是絕無僅有的存在了。


葉飄刀


如果說到真的聲名狼藉,那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宋朝的奸臣秦檜,這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前些年有人說秦檜是為了結束紛爭才會這樣做的。我感覺就像是為他翻案,要知道當時的社會情況是南宋和金對立,還有西夏、蒙古在虎視眈眈。他貴為丞相,不思報國,盡是齷蹉思想。為了一己之私,不顧民族大義陷害岳飛。

如果說的假的聲名狼藉,我想到的是秦國戰神--白起。長平一仗使得找過元氣大傷,在無力進攻,能有餘力自保就算不錯了。這一戰也使得秦國去了一個大敵,為秦國去除一大患。後世說的白起都是以戰神稱之,可想其功之巨,遠不是他人可比啊!


侃侃談談聊天


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甘為兒皇帝。以至於中原王朝數百年面臨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汪精衛,以“曲線救國”之名,行賣國之實。


何日請纓提銳旅


前有石敬瑭,後有張學良


流年1671245


張巡守城,我覺得就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