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為什麼一直沒給項羽生孩子?

犇犇沒暱稱


虞姬,一個如投石驚擾了浮萍,飛鳥驚擾了清夢,在紅塵裡留下一抹望塵莫及的剪影的女子,垓下舞劍,為情自刎,香消玉損前的那一回眸,目光似水含情,揉碎了霸王的心,留下一曲霸王別姬,千載悠悠聽者心碎。這樣的女子,是歷史裡一朵開不敗的花,哀麗而傳奇,傳奇而縹緲,越愛她越想了解她,越瞭解她卻越不得不疑惑——

虞姬這個女子,真的存在嗎?

虞姬初登歷史舞臺,是在西漢陸賈所著的《楚漢春秋》裡,作為一部雜史,在眾多史書裡,它並不起眼,可在這部書裡第一次記載了項羽和虞姬的故事,不過,書裡並沒有交代虞姬的結局,更沒有寫到虞姬最後是自刎而亡,等到司馬遷寫《史記》時,虞姬第二次被寫入史書,不過由於司馬遷在寫歷史時,寫虞姬項羽,是參考了《楚漢春秋》一書,所以,司馬遷筆下也沒有詳細的,明確的記載虞姬的結局。虞姬的結局是一個謎,或者說她本身就是一個謎,她的出生,來歷,甚至是她的名字,在史書都沒有一個定論,關於她的一切,前面都有會先說兩個字——傳聞,她從傳聞裡來,又在傳聞裡離開,如煙散在歷史裡。

當然,生平不詳並不能全盤否定虞姬存在歷史,畢竟正史裡大多數筆墨記載的都是王侯將相,英雄男兒等等,女子總是不被重視的,如果從這個角度去回答,虞姬到底存不存在歷史一說,是存在爭議的,而且這個爭議是解不開的,如同走進了死衚衕,然而,慶幸的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細讀歷史,對比《楚漢春秋》和《史記》關於虞姬和項羽的故事裡,有一個小細節卻能夠回答問題,而這個細節,就是一首詩。

《史記》原文裡,關於虞姬項羽的記載如下——“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這和《楚漢春秋》裡的記載大同小異,而這“異”就在“美人和之”裡,司馬遷沒有寫出虞姬究竟和歌,和的是什麼,而陸賈則明確寫出來了——“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司馬遷為什麼要把虞姬的和歌忽略不敢寫?答案很簡單,司馬遷知道,虞姬的和歌可能並不存在。如此成熟的五言律詩,並不可能在漢出出現,而且還是出自一個女子口中,虞姬不是一個書香世家的女子,項羽更沒有閒情逸致去教她讀書作詩,她如果要有特長,也應該是彈琴跳舞,而絕不會是作詩。

既然詩是存在疑問的,那麼虞姬這個人呢?她會不會也並不存在?如果她並不存在,為什麼還有人去記載她?

答案很簡單,虞姬是不存在的,但是項羽是存在的。不僅存在,還擁有一大批懷念他,敬重他的人民,誠然,項羽不是帝王之材,可他有大將之風,曾是天底下無數男兒心中的英雄,與此同時,他英姿雄發,男兒意氣的模樣,也入了無數女子的夢,一代梟雄烏江河畔自刎,是一出天地同哀的悲劇。當一個人消失了,可他的生平事蹟卻沒有隨風而逝,反而被人一直銘記,一直流傳時,久而久之,真實裡自然也會增添一些傳奇色彩,人們對項羽的懷念裡帶著遺憾,可歷史無法改寫,於是就給了這位將軍的一生加上了一位同生共死的美人,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彷彿這樣,這位悲劇英雄的一生,就不再那麼令人嘆息,他的形象也在這樣的愛情裡高大起來,鐵漢柔情,將軍紅顏,是永遠經典的故事不是嗎?

除了從史書推測裡以外,虞姬的存在從現實出發也是說不過去的。第一,項羽行軍打仗,身邊帶著一個女子,似乎是不太現實的,如果是需要人照顧,項羽也不可能長年只要這一個人來服侍;第二,如果虞姬真的存在,她和項羽又恩愛有加,何以項羽無後?項羽是什麼樣的性格?一代霸王,豪氣沖天,天不怕地不怕,哪怕是亂世之中,倘若虞姬懷有身孕,他也必定認為自己能護母子周全,可虞姬追隨他多年,並沒有為他生下一兒半女。

霸王別姬是經典的故事,可這個故事裡的生離死別,蕩氣迴腸,都僅僅只是故事裡的而已,令人嘆息也好,心碎也罷,終究只是水中月,鏡中花,因為虛無,所以一碰就碎,就像虞姬,她永遠帶著與人相隔的朦朧美,神秘美,看不清走不進,因為她本來就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而已。

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

陸 賈 《楚漢春秋》


亭殿閣


《史記.項羽本紀第七》載:項羽垓下被圍,四面楚歌……項王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


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書中就只有短短的這幾行字,記錄了項王的寶馬,愛姬。又怎麼能判斷虞姬有沒有給項羽生孩子呢?項王雖被司馬遷歸入本紀,但他終歸未得到天下,更別說坐天下了。《史記》雖然文學性很強,但司馬遷作為一個史學家,與史無關的就沒必要記了吧?否則那本《史記》該多厚呀!



正因為司馬遷字字千金,後人才會對這短短的幾個字無限遐想,演繹多少悽美故事!選一點梅蘭芳的《霸王別姬》唸白、唱詞與大家共饗:

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我這裡出帳外且散愁情,輕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頭見碧落月色清明,看雲斂晴空萬里,冰輪乍圓,好一派清秋光景。苦——哇!月色雖好,只是四野俱是悲愁聲,令人可嘆!千古英雄爭何事,贏得沙場戰骨寒!


勸君王飲酒聽虞歌,解君憂悶舞婆娑,嬴秦無道把江山丟,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興之成敗一剎那,寬心飲酒寶帳坐!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張國榮的電影《霸王別姬》,把悽美的人世情進一步演繹;

當愛已成往事,不瘋魔不成活,他來之前蝶衣未醒,他走以後,蝶衣無聲!


尋桂子


有人說虞姬是項羽最愛之人,那麼為何虞姬沒有身孕呢。原因可能是一下的情況。

第一虞姬是一個美人,在遇到項羽之前也可能遇到過其他的男人,虞姬為了避免有孕,就一直偷偷服用藥物,在遇到項羽之前,虞姬不愛他們。等到遇到項羽之後,虞姬開始有了想要孩子的想法,可是之前的藥長時間服用導致身體受到傷害。所以不孕。

第二是虞姬是一個舞者,她總是以瘦為主要任務,瘦的人不容易懷孕,所以她不容易懷。不代表不能懷。

第三種是項羽的問題。項羽一直打仗,難免會有受傷,精神壓力也非常大,那麼多的江東父老都指望著他。所以他需要打勝仗。因為壓力的原因導致虞姬不能夠有孕。畢竟這是兩個人的事情。


l圈裡圈外l



梅里一了


虞姬的名字和故事能夠流傳史冊,與她的身份密不可分:她是西楚霸王項羽的側室,也是項羽一輩子最愛的女人。

↑虞姬本無名,因為項羽才永垂史冊↑

司馬遷寫作《史記》的時候,是在項羽死後快一百年後了,項羽的傳說仍在江湖民間流傳,司馬遷不但親自去項羽故地採訪,更是文采奕奕,賦予項羽這個人物永恆的光輝,《史記·項羽本紀》是《史記》中的不朽名篇。

但即使是司馬遷,也沒有對項羽是否有後人進行明確記載。

虞姬是項羽的側室,那麼項羽的正妻是何許人?他有沒有別的姬妾?項羽有沒有子嗣後代?虞姬有沒有給他生孩子呢?一切內容皆不可考。

那麼,是不是意味著項羽就沒有子嗣了呢?絕非如此。

↑項羽人生輝煌時期長於他的低谷期↑

那個年代的男人結婚生娃都非常早,尤其是衣食無憂的食肉階層,比如漢惠帝劉盈死的時候才27歲,仍然留下了七個兒子,若干個女兒。

項羽出身本就高貴,項氏家族歷代都是楚國將領,按照當時的風俗娶妻生子,不該有任何問題。況且,項羽追隨叔父項梁起兵反秦時,是在公元前209年,那一年項羽23歲,其娶妻生子的黃金年齡並未受戰亂影響。

從公元前209年一直到公元前202年敗亡,項羽經歷了人生的巔峰和低谷,而他的巔峰歲月是要長於低谷的,這期間,像劉邦這樣屢戰屢敗的一方之主,都能夠不斷娶妾生子,更何況項羽這樣的人生贏家?

↑虞姬常伴項羽左右,但項羽絕不會只有虞姬一個女人↑

寶馬配好鞍,美女配英雄。項羽身邊絕不會缺美女。

項羽雖然寵愛虞姬,幾乎一直帶在身邊,但專寵一人,恐怕不太可能,畢竟生子事大,沒有孩子,還奮鬥圖什麼?

虞姬年紀比項羽還要大一歲,對項羽來說,二三十歲正當壯年,虞姬則是紅顏始衰。

還記得虞姬在自殺之前,曾經和項羽歌舞相和嗎?

項羽帳中酌酒,一杯復一杯,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英雄落寞無奈之神態,躍然而出。

↑虞姬和項羽的愛情,千古流傳↑

虞姬則邊舞邊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姬忠於項羽,願隨項羽而死,不求獨活,讓人感佩。

但這兩人的唱和,並沒有提及子嗣的安排,這裡有一個關鍵因素:項羽已經註定敗亡,那麼他的子女要想活命,必須隱姓埋名逃亡。

這是一件非常隱秘之事,縱使離項羽虞姬年代最近的司馬遷,也無法調查出任何線索,畢竟那個時代要想隱姓埋名其實不難,何況江東父老同情項羽遭遇者大有人在,更加能夠保證項羽子女隱藏民間。

所以,推斷項羽有子孫後代,是完全合理的,至於證據,恐怕已經難以追尋了。

↑項羽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可江東父老仍感念於他↑

到了唐朝唐玄宗時期,齊州人氏項承暉自稱是項羽後裔,他的父親兄弟都是太守和中郎將官職,本人也被唐玄宗授予右威衛左中候。

項承暉本人二十八歲就死了,他在墓誌銘上寫明瞭自己項羽後裔的身份,並被記錄到史書之上。

此時已經距離項羽虞姬去世有九百多年了。

對項承暉這個說法,你信不信呢?


我見青史多嫵媚


應該生了,因為項羽和虞姬感情深厚。因為戰敗,在死亡臨頭之前,還是雙雙你唱我和之後才自殺長逝。那麼,為保全後代就隱姓埋名託負於民間。


難忘歷史的改變


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虞姬生了女兒沒記載,一種是項羽或虞姬沒生育能力。


歸家的綿羊


項羽一輩子就做了倆件事:滅秦和與劉邦爭霸。霸王一生千百戰只有一敗卻失去天下,空餘美人恨。有記載虞姬自刎時豆蔻年華只有十四五歲,與霸王無子也很正常;但所謂無子也只是史料上無任何記載,往事兩千年誰又能知道虛實?!


0漢尼拔0


上床時不在排卵期,或採取避孕措施,或結過扎,其他真想不起來什麼原因


屁民十二億分之一


虞姬生卒年,出生地,結局均無定論。連霸王別姬的故事也是臆想出來的。

相傳虞姬才藝並重,舞姿美豔。

要知道他為什麼沒生孩子,需要更多的考古發現來佐證。

希望能幫到你,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