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茶具泡茶好,還是紫砂泡茶好?

又見


好壺配好茶,要從伺茶性和利茶性,郡主認為沒有那種材料的茶具能比得上紫砂壺了,要說紫砂壺泡茶的缺點,思來想去就是視覺阻隔,蓋上蓋子看不見茶葉的華麗舞蹈,尤其是泡花茶和綠茶,無法享受視覺盛宴,但卻能享受舌尖上的舞蹈。民國學者連橫(臺灣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祖父)在《雅堂文集》總結說“茶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堔,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這裡說的孟臣指水平壺,所用材質為宜興紫砂,曾經風靡臺灣,福建廣東沿海地區。



要說紫砂壺的伺茶性和利茶性,更多壺友脫口出口應該就是紫砂壺的雙氣孔結構,紫砂原礦是礦而不是泥,含有各種礦物質,如石英雲母,赤鐵礦等等金屬氧化物,是其他材料所不具備的,紫砂壺透氣性好,透氣不漏水,保溫性優越,適合泡茶,這樣說也沒錯,但似乎以偏概全了。紫砂壺的原礦特性的透氣性固然是主要,但是請別忘記了朱泥本綠泥性重,砂不足,透氣性並不好,但不影響它沖泡高香性茶葉,揚香激香更好。



紫砂壺更適合沖泡茶葉的另一面是器型眾多,每一種器型創制和傳承下來,都是實用性很強,泡茶的利器,就如上文提到的水平壺,沖泡烏龍茶佳品,還有漢瓦德鍾適合沖泡綠茶新茶,而石瓢更適合生或熟普洱茶,西施壺和仿古壺更是綠茶紅茶都能用。紫砂壺器型成千上萬,而我們只需要繼承前人的智慧即可,歷史沉澱下來的傳統壺型是泡茶不錯選擇。

更多紫砂壺器型介紹請看“紫砂郡主工作室”文章發佈。


紫砂郡主工作室


紫砂壺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密度高,具有較強的附吸力。它能吸收茶之香味,且保持較長的時間,而施釉的陶瓷茶壺,這種功能比較欠缺。我認為紫砂壺比瓷茶具誰更適宜泡茶,下面說說原因:

紫砂壺特點一:構造獨特

紫砂壺與施釉的陶瓷茶壺相比,茶湯確實不易變質發餿。這種功能由茶壺本身精密合理的造型所決定。紫砂壺的嘴小(嘴流出口成一定的斜角),壺口壺蓋配合密切,位移公差0.5mm,口蓋形式都成壓蓋結構。而施釉茶壺,壺嘴大都口朝上,口與蓋的位移公差達1.5mm左右,且口蓋形式都成嵌蓋結構。由於紫砂壺製作的精密度高,比施釉的瓷壺減少了混有黃麴黴等黴菌的空氣流向壺內的渠道。因此,相對地延長了茶汁變質發餿的時間。

紫砂壺特點二:原料獨特

紫砂泥確實是宜興得天獨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備了製陶所必需的化學組成及礦物組成。顯微觀察發現,紫砂泥主要成分為石英、粘土、雲母和赤鐵礦。同時這些礦物的顆粒組成(自然形成的顆粒的大小尺寸)適中,具有類似中國大陸南方制瓷原料的特點,即其礦物組成屬於粘土。

紫砂壺特點三:工藝獨特

合理的化學、礦物、顆粒組成,使紫泥具備了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乾燥收縮小等良好的工藝性能。紫泥粉碎的細度以過60目篩為宜。泥料過粗製作時費功,泥料過細製作時粘手,坯體表面會引起皺紋,同時還會引起乾燥,燒成收縮增大,而降低燒成溫度,則發生氣泡缺陷。過60目篩的泥料,大的顆粒尚粗,在成型過程中用精加工這道關口,把器形周身理光,形成一層緻密的表皮層。由於表皮層的存在,產品燒成的溫度範圍擴大了,不論在正常燒成溫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層容易燒結,而壺身內壁仍能形成氣孔。

因此,成形時的精加工工藝,具有把泥料、成型、燒成三者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的作用,從而賦予紫砂表面光潔,雖不掛釉而富有光澤,雖有一定的氣孔率而不滲漏等特點。

紫砂壺特點四:氣孔獨特

紫砂泥經過1150℃燒成後,形成了殘留石英、雲母殘骸、莫來石、赤鐵礦、雙重氣孔等物相。雙重氣孔使產品具有較高的氣孔密度和一定的氣發搐篡誹詁賭磋澀單績孔率。此外,紫砂泥試樣中的結晶相較多,玻璃相對較少。

紫砂壺特點五:功能獨特

紫砂泥是一種紫紅色或淺紫色的氧化鐵含量較高的陶土,由於紫砂壺坯體不施釉,所以燒成後仍有較大的吸水率和氣孔率。據測定,紫砂茶壺的吸水率在1.6%-7.05%之間。因此,製成品具有良好的吸附氣體性能和透氣性能,用之泡茶色、香、味均好。由於紫砂壺傳熱緩慢,雖然用沸水泡茶它也不炙手。同時還可放在文火上煮茶,不易燒裂。

綜上所述,紫砂壺的確是其它陶瓷茶壺所望塵莫及的。


茶語人生



饕餮0105



若是好紫砂當然紫砂泡茶好,不過若是新紫就得需保養一段時間。假如是普通紫砂和劣質紫砂類最好放棄為好,這類所謂的紫砂壺有害無宜。通常情況選擇瓷器具泡茶比安全可靠。





諸葛夫


您好!我不是很瞭解。只是看過大家對紫沙壺的評價,認為紫沙壺具有透氣但不向外滲水的良好特性,保溫性能也相對更好一些,用紫沙壺沏出的茶味道更加醇厚;因為具有良好透氣性,沏過的茶的殘渣即使是在壺內存放多天也不會發生變質。因此,用紫沙壺沏茶比用瓷壺要更好一些。


樂與眾享


茶,成了古代的酒。古代,科技的歷史性,原料的單一性,令酒釀造了李白,稱之為“詩仙”。那“仙”,不是我們景德鎮今日的“酒精”概念。這茶,我喝過的,比茅臺貴。如今若誕生了李白,那“仙”,自然不是酒仙,顯然是茶仙。不怠慢茶,我覺得,泡茶器皿,瓷為上上品。我們的生活,疊加的感性認識覺得紫砂好。可是,我們瓷都人清楚:瓷的緻密度高。密度高,沒有不可控因素;陶器,它的緻密度相對鬆散,此杯還有上杯的拖泥帶水:複合因素,得神仙把控。這不僅關係到茶水的衛生問題,也涉及到茶水的品質。紫砂的拖泥帶水是滲於器皿中,無法清潔,衛生安全無法到位;品茗,之前複合疊加的拖泥帶水,有純味品質嗎?瓷,卻沒有這瑕疵了。


qzuser225615095


喝茶,飲茶,品茶,鬥茶,不在一個層面上,茶文化不是茶具來論的。首先茶是主體,講品種,講品質,講季節,講製作,講保管。喝茶有茶味就行,飲茶是解渴。品茶就要講學問了。鬥茶是最高境界,一切都有講究,茶葉,水,茶具,泡茶技巧,缺一不可。不可單一而論。此問答太片面,不好回答。


神一樣的碰磁坐不改名


瓷器泡茶和紫砂泡茶沒有孰好孰壞之分,只是針對的受眾不同而已。

瓷器泡茶漂亮,也不挑茶,大眾一般的選擇;紫砂因為泥不同,器形不同,適宜不同的茶,一般來說,一個壺泡一種茶,是對養壺有需求,有講究的人的選擇。

一般普羅大眾按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宜自己的就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