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在众多手艺人当中,庞宪宝是很特别的那一个,因为他掌握的这门手艺,「是机器永远取代不了的」。作为七八十年代结婚必备品,一张棕绷床代表着关心和体面。庞宪宝是棕绷(有些方言念bang,第一声)床辉煌时刻的经历者,日子平稳了许多年,但是很快,他就面临着新世纪带来的巨大挑战——席梦思风靡全国。面对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手艺人选择和棕绷床一起撤退,另一部分则选择带着棕线和工具挺进席梦思的滚滚浪潮中。庞宪宝在花甲之际回忆这段往事时,意气风发。

床边的四十二年

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庞宪宝都待在床边。

他工作的时候没有太多话,整个过程中,焦点全在他那双被棕线勒得深深浅浅的手上,本该柔软的手指被新茧和老茧一层层覆盖,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唯一在意的,是能不能做出一张漂亮又结实的棕绷床。

这个念头跟着庞宪宝经历了狂喜、苦闷、新生的四十二年。

跟着姐夫学手艺,就花了四五年。1976年三月初,刚刚过完春节,带着几个包裹的庞宪宝就奔向杭州。走街串巷的生活虽然辛苦,也不算窘迫。像他这样手艺精湛的工匠,每天的工资可以在西湖景区里住上还算不错宾馆。那时候的棕绷床就像是新世纪的席梦思,供不应求。「只要做得出来,就一定有人会买,质量好不好,没人看的。」最多的时候,全杭州有五六十家做棕绷床的店铺,一条街挤着五六家也不稀奇。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席梦思气势汹汹地向棕棚床发起挑战的时候,庞宪宝并没有撤退,他对自己的手艺有着很大的自信,也相信时间久了,棕绷床能干掉席梦思。「棕绷环保,对腰背好,耐用也不容易塌,大家绕一圈总要回来睡棕棚床的。」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被时间吞掉了颜色的门头

庞宪宝说对了,大家果然绕了一圈又到他的门口排起了长队。

曾经12块一张的棕绷床,如今翻了三百倍,刨去物价飞涨,这个价格其实也不算太高。但凡是去店里亲眼见过庞宪宝做床时的样子,就会觉得这钱花得值。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借用铁条编出基本的结构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拉紧之后打一个结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小木锥敲打固定,留一小节在洞里,使细节之处更牢固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再用加粗的钩针加固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耙子一样的工具一排排敲打过去,每一寸才能死死咬住

上面的每一个步骤,庞宪宝每编一排就要重复一次,整张床注入他骨血里的力气,几千次的反复才敢说出「能睡上三十年」 这种听起来夸张,实则谦虚了的话。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已经编好的部分看起来像是小时候的麻花辫,事实上要复杂很多

庞宪宝的小店在长板巷开了近30年,说起棕绷床,庞师傅拧着的眉头才舒展开,他的手指向棕绷床「两三天才做得好,相当结实,睡个三四十年不成问题。都是我一个人做。」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用来保持平衡的石头

骨血里的力气

一张能睡三四十年的床自然不好做。

从江西运过来的荷木锯好尺寸,做成床框,长宽两边打洞,每个洞里要绑10捆棕线,横竖各144个洞,1440根棕线,每一根棕线得用数根头发丝般的棕丝手工编制,一米八的床要用掉整整20斤。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儿时庞宪宝就靠给村里编棕线换点儿零花钱,如今一斤棕线已经要价格五六十块。

爱好是什么?

已经63岁的庞宪宝总顶着一头乱糟糟的花白头发,他的身材不算高大,皮肤黝黑,讲着一口难懂的台州平桥普通话。在一米八的棕绷床前他显得更娇小,一天24小时,13小时要与床相伴,除了和妻子偶尔说上几句话,这一天几乎无言,只有当问起与棕绷床有关的问题,才会嗒嗒嗒说个不停。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没有爱好,好像是手艺人的共同点。庞宪宝的小屋里散着陈腐的味道,通往后面休息处的门框老旧得长了霉斑,屋子被填得很满,却找不出一样与爱好有关的物件。他和妻子余阿姨没有出过远门,「西湖」是他想了很久憋出的两个字,也是很多年前了。三百六十五日,就像生活在真空环境里,也就过年能休息上二十天。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1月初,杭州已经连续阴雨了半个多月,庞宪宝每天六七点就要从位于勾庄的家赶到店里上班。临近年关,生意紧俏,许多人等上一个月才能排上庞师傅的一张床。

「我老妈元旦要住到我家里来,唯一要求就是要睡棕绷,没棕绷床不肯来的。」有这样要求的老太太,很多都是当年带着棕绷床出嫁的小姑娘。庞宪宝自己的三个孩子家里,也各有一张他亲手做的床,「买也不要,一定要我做的。」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孤独的手艺人

「庞师傅你有木锯没有,借我用用,你知道我是谁吧,隔壁的,很快还你。」街坊邻居对庞师傅是客气尊重的,蹩脚的平桥普通话和杭州话交流起来也没什么障碍。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庞宪宝在拿木锯借给隔壁街坊

那张未完成的床上还有一个好几天前隔壁店铺送来的平安果,红色盒子包裹着,很喜庆。来来往往的人也愿意和庞宪宝说上几句话,尽管得到的回应都是简单的几个字,但小店从早到晚也不缺热闹。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可庞宪宝是孤独的。

早年收过的学徒没多久就各自散去讨生活,尽管时代并没有抛弃这些手艺人,也有很多人来找庞师傅定制棕绷床,但愿意留下的寥寥无几。

我问庞师傅,你会是最后一代做棕绷床的工匠了吗?

过了半晌,他只说了一句「棕绷床啊,机器做不好,也不能做。」

杭州手艺人 | 第8期

往期回顾

弹棉花丨理发店丨鱼圆

裁缝店 | 芝麻核桃专卖店丨修鞋店丨便民服务


以后花再多钱也睡不到的床,缔造它的末代工匠们也在渐渐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