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什麼時候能攻克?

沙漠的鯉魚


糖尿病什麼時候能攻克,還真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很多疾病都是以前治不好的,但現在能治好,能預防了。就比如尿毒症吧,腎臟移植已經能做到了,並且有很多尿毒症患者通過換腎獲得了新生。那小糖認為,胰腺移植的那一天其實也不遠。退一步說,就是不進行胰腺移植,找出糖尿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能夠攻克糖尿病的。

更何況,糖尿病其實沒有那麼可怕。

首先,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因為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壞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是糖尿病的主要誘因。所以我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堅持運動,也是可以遠離糖尿病的。哪怕是有糖尿病家族史,健康的生活習慣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糖尿病。

其次,就是得了糖尿病也是可以控制的。所謂慢性病,就是不會一下子要了命。堅持控制血糖,配合醫生治療,能夠提高健康質量,預防併發症。糖尿病人只要血糖控制好了,完全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學習,健康長壽的。

這裡還要囉嗦的是,定期體檢真的很重要。因為很多人就是不重視體檢,導致血糖高了很多年都不知道,等真正確診的時候已經出現了併發症了,像糖尿病足、糖尿病併發心血管疾病,都不好治療。這就會給人一種糖尿病很嚴重的感覺,其實還是屬於忽視了,真正重視健康的人不會等到出現了併發症才發現自己有糖尿病的。

關於這個問題,大家還有什麼看法呢?不妨在評論中各抒己見吧~


糖人健康網


二型糖尿病:由於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不足或靶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所致,導致血糖代謝障礙。但是,原來你以為的二型糖尿病,可能並不一定準確!

糖尿病有四種類型:一型,二型,應激性和妊娠期糖尿病四種。

相信你一定知道有一型和二型糖尿病,這裡面最容易被忽視的,最容易被誤判的,就是應激性糖尿病,又稱作特殊類型糖尿病,以前僅特指少量燒傷病人等情況,但是現在發現,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明顯應激反應。

應激性糖尿病是指在嚴重應激狀態下,胰島素拮抗激素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兒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長激素等分泌增加,引起的暫時性糖尿病。

壓力、緊張、熬夜、失眠、酗酒、高負荷工作、飲食不及時、頻繁低血糖都是常見的應激刺激因素,都容易導致血糖升高!

老糖友都知道蘇木傑反應,是指低血糖後出現高血糖的現象。有時嚴重低血糖導致反應性高血糖,可持續數日之久。這是因為身體為了規避低血糖傷害,體內胰升糖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腎上腺素均顯著分泌增加,故每次低血糖後會出現高血糖。

當前,醫院確診糖尿病的檢查主要有:生化檢查(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腎功能;尿酸;乳酸脫氫酶;肌酸肌酶等)、糖化血紅蛋白、糖耐量實驗。

通常只要血糖超過標準值(空腹血糖大於7mmol/l,餐後血糖大於11.1/l),你就被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醫學檢查認定:只要你血糖高,就是胰島素出問題,無論胰腺功能是否受損,無論胰島素分泌是否減少,然後一般都會按照二型糖尿病即胰島素缺乏來降糖治療。

再敲黑板!問題是,醫院幾乎從不檢查腎上腺皮質激素(GC)、胰高糖素、兒茶酚胺、腎上腺素等引起血糖上升的激素,不排查應激反應和其他因素引發血糖高的情況。你又如何知道你是不是由於應激刺激引起的血糖高?是不是繼發性糖尿病呢?

有一點必須明確,只看血糖指標無法判定你的糖尿病類型!

應激性糖尿病是暫時性糖尿病,只需要改變錯誤的生活方式,避免應激傷害,血糖自然會平穩。

當前,由於壓力、高負荷工作等應激導致的血糖高情況異常普遍,去年,全國醫院中的護士由於熬夜加班,新增一萬多例糖尿病,這一類大多應該屬於應激性糖尿病,而不是二型糖尿病。

最新的糖尿病研究已經揭示,持續緊張與壓力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誘因!當我們處於壓力狀態,大腦為了保證正常運轉,需要消耗大量血糖,身體會出現低血糖狀況。糖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一旦低血糖情況發生,身體會啟動低血糖應激反應(蘇木傑反應),胰高糖素升高,胰島素作用受到抑制,肝糖元分解出血糖,肌肉中的蛋白質以及脂肪都會通過糖異生作用轉化為血糖,提高身體的血糖儲備。

如果緊急情況反覆出現,身體會處於戰備狀態,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擁有最強的升糖作用),持續提升胰高糖素(最主要的升糖激素),用來規避低血糖風險,(低血糖比高血糖危險的多,短期的低血糖就會有致命損害)血糖居高不下。而且,每一次的低血糖都會加重應激反應,每一次應激反應出現,都會使下一次應激反應更容易發生,造成惡性循環。

高血糖最可能發生的幾種原因:

那些糖尿病患者真的是愛吃糖(米麵麵包甜食),吃了太多糖而導致?(A)胰島素不足

還是因為他們經常不吃早餐、經常工作過度、勞累過度、沒有及時就餐而導致低血糖,而身體無法承受低血糖狀態所造成的各種損壞,啟動高血糖基因進行自動調節,以保證整個身體對糖的需要呢?(B)低血糖應激

或者因為長期應對壓力,致使身體長期處於應激狀態,而導致身體對糖的需求增加,肌體正常的血糖對於這些人顯得不夠,偏低,必須提高血糖供應呢?(C)壓力應激

又或者是因為血脂過高導致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無法有效捕捉血糖,細胞、大腦需要血糖卻無法滿足,不得不分泌胰高糖素同時抑制胰島素,進一步提高血糖水平?(D)血脂高導致胰島素抵抗

上述幾種情況中,AD是二型糖尿病,BC是應激性糖尿病。

如何自我識別出應激性糖尿病呢?

如果在發現血糖高之前,你有一段明顯遭受應激刺激的時間,或者你有明顯飢餓、頭暈、易怒等低血糖反應,或者有血糖無端的異常升高,進一步可以去檢測胰高糖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GC)的含量。由於現在的常規血糖檢測無法識別應激引發的血糖高,務必與醫生溝通。

我們為什麼一直讓你注意應激性糖尿病?因為它是可以治癒的糖尿病!而現有的二型糖尿病中,胰島素明顯減少的情況只有15%,而85%倍成為胰島素抵抗的情況,一部分是血脂高引起,另外一部分,一定是應激反應!

如果是應激性糖尿病,需要識別出導致血糖高的誘因,消除應激反應;

如果是血脂高導致的胰島素抵抗需要飲食控制,降脂減肥;

胰島素不足導致的糖尿病比較麻煩,但也可以選擇生酮飲食。這兩年生酮飲食越來越被關注,已經出現大量逆轉糖尿病的案例。

上述四種多發的血糖高情況,你覺得你是ABCD哪一種呢?請在下面留言,我不一定能幫你康復,但一定可以幫你少走彎路。

不論是二型糖尿病還是應激性糖尿病,作為生活方式疾病,除了藥物控糖,更需要在識別清楚類別之後,通過飲食、運動、呼吸、放鬆訓練等多方面調理方可。關於糖尿病精細調理,生酮飲食,應激反應等可搜索我的問答。

vista給你的全是乾貨!在悟空的345個回答。


vista說養生


二型糖尿病的攻克:方向和方法淺談。

一,首先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話題,和大家說起來沒有任何趣味。

既然題主關心,那就淺做介紹。

二,攻克二型糖尿病要考慮的問題

第一,成因認定

是什麼導致血糖升高演變到二型糖尿病?這是最為關鍵。

在1980年代以前,所有醫生以及生物學醫學界還在認為血糖升高來自吃糖太多。還在認定血糖有害。直到1990年代首提“共同土壤學說”,注意到血糖升高血壓升高血脂升高共同和胰島素抵抗有關。到2004年進入本世紀,在世界糖尿病大會上,確立新的共同土壤學說為:胰島素抵抗以及血糖升高血壓升高血脂升高,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共同來自機體遭遇氧化應激刺激。

這才是認識二型糖尿病的最大進步。沒有這個共識,我們無從討論攻克!

可惜,至今我們國內醫學界在糖尿病教育方面只知道“管住嘴邁開腿”,還在侷限於“控制血糖”的落後認知。這距離攻克只能越來越遠。

第二,機理考慮

就是從氧化應激刺激的血糖升高到二型糖尿病的本質變化過程,到底是怎樣的?

胰島素抵抗不是病症,血糖升高也不是病症,這是機體為了某種生理需要的必須動作。在應激刺激時,沒有了這個才是真正的病症!——比如燒傷病人必須啟動胰島素抵抗升高血糖,滿足機體應激需要。否則她會缺乏應激能力而帶來嚴重傷害!

問題的關鍵是為什麼應激原消除後,血糖不再降低?恢復正常?

這就是二型糖尿病真正的發病機理。

現在,這個問題還沒有探討清楚。

但是,有一點是很清楚了:現有的所有降糖治療,包括從抑制胃腸道血糖吸收到胰島素增敏、增分泌到抑制腎臟血糖重吸收,都是僅僅治標,甚至是伴隨嚴重危害的治標操作,不會有治癒能力。因為,這些方法根本沒有涉及解決二型糖尿病背後的真正機制。

三,要攻克二型糖尿病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氧化應激帶來血糖升高,胰島素抵抗。怎麼及時認定和消除應激反應狀態?

這是非常根本的操作。也是廣大人群最急迫需要的醫學成果——如何輕鬆準確認定一個人已經處於應激刺激傷害狀態,然後又有方法消除應激反應。這就解決了二型糖尿病的起源因素。

這樣二型糖尿病也就無從發病。

第二,發病之後,調控什麼、怎麼調控可以真正讓血糖離開藥物恢復正常

比如,現在有研究者懷疑是血糖轉運蛋白GLUT1基因表達降低,導致機體需要維持高血糖水平滿足需要。那怎麼調控這個基因表達?

這個需要一個非常前沿的生物實驗室解決問題。涉及基因工程以及某些生物學尖端課題。現在,世界上還沒有這樣一個實驗室能負起責任。

但是,這個才是解決發病後的二型糖尿病的真正方向。其他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基本於事無補。——甚至只是一些少吃飯就能達到的效果罷了。

期待我們身邊有天才人物,熱愛醫學,專攻難題,早日能把二型糖尿病解決。

相信也一定能夠有天才人物出現,為人類解決!


春雷滾滾2


不想忽悠你,如果以“完全不用飲食控制、不運動、不用藥,血糖也不會高”作為攻克標準的話,沒希望!

人,就應該採取健康生活方式,想隨心所欲、大吃大喝不運動,靠什麼“能夠空攻克糖尿病的仙丹妙藥”保自己一生不得糖尿病,那是做夢!



從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影響人健康的因素中可以看出生活方式佔到60%的因素,而想通過醫療藥物的開發來攻克糖尿病是一個偽命題,任何藥物手段都無法干預你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引發糖尿病主導因素。


糖尿病調養學堂


2型糖尿病是一組發病機制僅部分獲知的複雜代謝紊亂,它包括不同程度的胰島β-細胞功能降低、胰島素抵抗以及肝糖原代謝異常。治癒2型糖尿病是目前尚未攻克的難題。

為了早發現、早治療2型糖尿病,達到預防甚至治癒該病的目的,彭小丁教授提出以下3個觀點:①目前2型糖尿病之所以不能治癒的原因之一是未能足夠早地發現、積極地採用現在已有的抗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及時治療;

②血糖水平升高並不是胰島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早期警告信號”,血胰島素水平的升高才是,應將檢測血胰島素水平定為高危人群年度例行體檢和篩查的常規檢測項目,以便更早地發現2型糖尿病,為更及時有效地治療或治癒該病提供機會;

③一旦發現該不可自愈疾病的“早期警告信號”,應及早給予二甲雙胍治療,糾正“用藥越晚越好”的錯誤觀念,劑量是否足夠和調整的主要依據應包括觀察監測血胰島素水平。

希望這個方案能在2型糖尿病預防和治癒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造福於廣大患者、推進人類公共健康事業的發展。


神經科醫生王旭剛


關於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目前這三大病在現代主流醫學都是認為病因不清的,我來談談我的看法,雖然不是真理,就當拋磚引玉了,各位專家有何高見可以大膽提出來探討,真理是越辯越明:

一、高血壓

血壓高是血管部分或全部出現狹窄(瘀堵)導致血液循環受到阻礙,身體為了克服阻礙從而主動提高血壓,這樣做就可以解決全身供血充足的問題,西醫認為:“病因不清”

驗證:一、西醫採用擴張血管的西藥可以臨時解決血壓高的問題這個治療效果行的通可以說明血管被擴張了血液循環就通暢了,血壓自動就降下來了。二、實踐中我們採用化瘀的辦法確實可以治好高血壓。

二、糖尿病

糖尿病西醫的答案同樣是四個字“病因不清”應急處理方法是針對指標來解決那就是控制糖多吸收,沒糖了當然就高不起來了,可是結果是沒有一個人因此把糖尿病治好過,這是不是可以說明方法和認知都錯了呢?對於一個病因不清的病進行治療難道不是“胡整瞎鬧”嗎?

我來談談我對糖尿病(2型)的認識:

糖尿病血糖高是身體自己調節的結果是身體的需要,那為什麼要提高呢?因為部分器官,大部分器官或全部器官細胞對於糖的利用率降低了,身體採用提高血糖的辦法來應對,我們需要解決的是細胞糖代謝的效率而不是控制血糖濃度

高這個現象,事實也說明降糖對於治癒糖尿病沒有任何幫助,反倒是導致了併發症(器官需要更多的糖你就強制不給),在此不得不指出西醫治療糖尿病的錯誤,盡然要一個生病的人長期終生少吃飯,我認為這就是一個笑話,沒有什麼病人是不需要充足營養的,糖是身體最為重要的能量來源。

接下來談談治療方法:理論再多再怎麼正確不能有正確的結果還是白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已經驗證了降糖治療是錯誤的請有良知的西醫不要再使用這錯誤的方法了,剛才說到血糖高是細胞對於糖的代謝效率低了,身體不得已才提高了血糖濃度,那麼為會低呢?代謝需要什麼呢?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身體各種代謝中都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補充微量元素可以解決代謝效率,那麼實際應用結果如何呢?當然是很好的,微量元素很多種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補補多少呢?這就需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了。只要指導思想和治療方向正確了,得到正確滿意的結果就不難了。

三、癌症

癌症放到最後是因為治癒癌症我也同樣沒有確切把握,我是想通過上面所說的高血壓糖尿病的理論來給自己對癌症的分析加分,

癌症,癌細胞,癌細胞到底是什麼東西,是好的還是壞的,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東西如果不搞清楚就治療我認為還不如不治療更好一些。

癌細胞是我們身體正常細胞“突變”來的,這個詞我借用並不表示我認同,只是這樣說更容易讓大家聽得懂,說到正常細胞突變來的,讓我想到警察怎麼來的,戰士怎麼來的,特種部隊的士兵來的?他們不正也是普通人家的兒女“突變”來的嗎?

關注公眾號看驗證答案:“硒健康”和“硒健康訂閱號”

關注24小時輸入“答疑解惑”可以繼續觀看完整答案。


用戶108998902409


我是一個有5年糖尿病的人,從我知道自己有這個病,就立刻重視它,控糖的同時,適當運動,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儘量讓生活有規律,不盲目相信一些說可以治癒的產品,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儘量不忌口,適當少吃點。畢竟啥病都需要調理的。從現在來看,我像個假的糖尿病人。因為我的體質比同齡人好!既然你有了病,就自己積極治療。不要太害怕糖尿病。祝大家都健康快樂!


水仙248278228


對於二型糖尿病,現在有關專家和醫生說,主要原因可能是胰島細胞功能降低或者喪失,所以不可能治好。但是,這裡有一個關鍵的問題,也就是說,胰島細胞是伴隨人的一生嗎?不是吧!人體細胞除了大腦神經細胞是伴隨人的一生,其他細胞都在不斷地更新換代,所以,我相信胰島細胞也是這樣,已有的胰島細胞出了點問題,那麼新生的胰島細胞呢?如果新生的胰島細胞能夠恢復功能,並不斷地替代有問題的胰島細胞,那麼治好糖尿病還有什麼問題嗎?所以,治療糖尿病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著手,或許是一片新天地~~總之,我相信有大多數的糖尿病都能治好!只是要找到好的方法和思路~~


神樂東方


2017年夏天,想趁天熱治療自己的胃寒,在治療好胃寒的同時,胰島素抵抗也祛除了。通過一年多的調理,治癒了2型糖尿病。

通過自己2型糖尿病的治癒,理解了原來東漢醫聖張仲景,在1800多年前就能治癒2型糖尿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