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裡于謙沒有股份,那麼怎麼分成?

文藝青年臭得瑟


于謙需要靠德雲社養活自己嗎?他可是蒙古國的女婿啊!他可是馬場老闆啊!他有好事怎麼會不想著郭德綱呢?德雲社的利潤才多麼一點,于謙又怎麼回去跟郭德綱爭呢?

于謙不從德雲社拿分成

于謙在德雲社沒有股份!沒有股份!沒有股份!所以說不管德雲社商演、拍戲、上節目的錢,于謙都拿不到一分。于謙從德雲社拿的,除了工資就是和郭德綱演出整的錢。他和郭德綱的錢是五五分成。

工資嘛,郭德綱是不會薄待老搭檔的。

于謙部分收入要上繳德雲社

這樣的話就會有另外一個問題,于謙雖然在德雲社沒有股份,德雲社賺的錢沒他的份,但是他賺的錢是要跟德雲社分的,不為別的,就因為他的經紀合約在德雲社。

于謙和郭德綱是同一個經紀人王海,郭德綱不跟娛樂圈的那些人摻和,就沒跟娛樂公司籤合約,就是德雲社自己的經紀人,老婆王惠的弟弟,他手裡有于謙和郭德綱的經紀合約,商業演出都由他來談。

所以說于謙自己接的電影、主持等收入,都要按照合約和公司分成的。至於比例嘛,德雲社也不會要的太多。況且對與前來說,也不指著這樣的一份收入掙錢。

于謙真正掙錢的項目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

這是在德雲社的事務。那麼出了德雲社,他自己的馬場以及營業場所賺的錢,就不用跟德雲社分了,這不是從德雲社走的合約,而於謙真正掙錢的,都在這裡呢。


入行娛樂


雖然于謙沒有德雲社的股份,但是收入絕對不會太少,畢竟對於德雲社來說于謙已經是沒人能夠替代的一號人物,當初那麼多人以分配不公的名義甩手離去肯定會讓郭德綱更加在意收益分配,對於輔佐自己多年曆經風雨不離不棄的於大爺那更不會摳門,只要兩人共同出演收入必定是五五分賬。

于謙在德雲社中是比較特別的存在,雖然與老郭搭檔演出已經深入人心,但是于謙畢竟不是最早加入德雲社成員,當初共同創立德雲社的李菁和張文順都沒有股份,于謙就更不會有股分了。雖然于謙沒有股份,但是他既是德雲社的元老也是郭德綱最默契的搭檔,所以他的工資與德雲社其他演員的工資結構也不相同,作為德雲社的重要成員,郭德綱對於謙也毫不吝嗇,只要出演了就跟自己收入一樣,這就是對於謙的尊重及肯定。當然了,于謙本身也不缺錢,跟著郭德綱那麼多年也不是為了錢,正是兩人對錢上都沒有那麼計較,這對搭檔才能歷經風雨而沒有裂穴。

(LS)


捕魚小分隊


郭德綱與于謙的最初合作完全是一次巧合,當時于謙所在的北京市曲藝團正好在廣德樓演出,不巧那天有人缺場,於是就找郭德綱來替演,但是缺少一個捧哏,于謙臨危受命,和郭德綱臨時搭檔演出,演出的段子是傳統相聲《拴娃娃》,但是這一次合作給二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人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之後郭德綱又邀請于謙參加德雲社的演出,搭檔了幾次之後,雙方都感覺已經離不開對方了。於是郭德綱就邀請于謙‘入夥’,出於對相聲藝術的熱愛,于謙欣然接受了郭德綱的邀請,於2004年春節正式加入了德雲社,之後因張文順先生年齡較大,身體不好,在2005年的時候,郭德綱和于謙這一黃金搭檔正式合作。



而且自開始合作那天起,郭德綱就與于謙在演出費上五五分成!因為郭德綱深知,于謙就是那個能令他的相聲水平再上層樓的貴人!五五分成也是他們合作的基礎,是對於謙的尊重!


郭德綱的評書門師兄老梁曾經精闢的評價兩人的風格,“(郭德綱于謙)一個火爆,一個溫和,兩個人性格也互補,颱風也互補,水平也旗鼓相當,兩個人缺了誰都不會火成今天這樣。如果說有一天于謙和郭德綱解散了,郭德綱再想找一個像于謙給他量活量得這麼準的人可難了,反正目前中國相聲界我是沒發現。”

郭德綱于謙演出收益五五分成,拿一樣多,不分逗哏和捧哏,這樣的舉動是相聲百年來未曾有過的事!因為雖然相聲界有三分逗七分捧的說法,但是根據相聲界的行規,基本都是“逗哏”演員拿大頭的。翻看相聲歷史,曾經裂穴的相聲藝人,大多數都是因為分成不均造成的。 郭德綱與于謙能如此和諧相處, 既有于謙性格溫和,凡事不斤斤計較的因素,也有郭德綱豁達的個性,和知人善任的原因。二人不光是相聲界的黃金搭檔,也合作共贏的成功典範!


靖逸軒主聊相聲


郭德綱曾在相聲中多次說過,自己和于謙搭檔演出的收入都是五五分賬。之前在《我是歌手》上再次證明自己實力的羽泉,也是因為長期堅持著五五分賬,才能一直走到今天,直到現在每次商演還是對半分成。其實五五分賬是最好的,無論是收入還是支出都五五分賬,這樣就不會像一些組合那樣因為名利分配的問題而解散。

當然這裡指的僅是郭德綱和于謙搭檔演出的費用是五五分賬,而非德雲社的收入。德雲社現在是家大業大,除了說相聲之外、電視、綜藝、電影包括其他房產、飯店、紅酒副業的收入,這些收入與于謙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于謙並沒有德雲社的股份。不過作為德雲社的班主,雖然沒有分紅,但是德雲社還是會給於謙象發份工資的,這個之前于謙也在節目中說過。

德雲社的股份構成

根據啟信寶查詢,德雲社目前僅有兩個股東,分別為:王惠【郭德綱妻子,佔比99%】、王俁欽【郭德綱小舅子,佔比1%】,那麼為何德雲社的股份沒有老郭呢?這就不得不說說老郭的妻子王惠了。

王惠出身商賈之家,其父親算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王惠從小喜歡藝術表演,曾經是著名的京韻大鼓演員,在14歲也就是1990年的時候就開始進行個人專場表演,而老郭這個時候還在跟隨師父學藝。王惠當年要嫁給郭德綱的時候,王惠的父親極力反對,怕自己的女兒跟著郭德綱吃苦受罪,但王惠對父親說,她除了郭德綱誰也不嫁,並說自己已經做好了跟著郭德綱吃苦的準備。也正是王惠對感情的堅持才使她和郭德綱的感情最終修成正果。

王惠在和郭德綱在一起之後,就漸漸的退出舞臺,開始利用自己的關係到處為郭德綱跑演出,向自己圈內的熟人推薦郭德綱。郭德綱前期能在北京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王惠著實出了一把力。後來郭德綱開始收徒弟,王惠要照顧的郭德綱的徒弟,索性就完全放棄了舞臺,徹底做了郭德綱的“保姆”。可以說,王惠為了郭德綱的事業而放棄自己輝煌的演藝事業。

王惠在郭德綱的事業起來以後,就開始專心的為郭德綱打點事業。故而郭德綱名下的所有產業的實際擁有者不是郭德綱而是王惠!可見郭德綱和王惠的感情之深!


鯉行者



首先,德雲社雖然是一個企業級公司,但是沒有明確的股權認籌結構,也沒有明確的投資人名單 ,只有一個企業法人王惠,包括德雲社的創始人李菁和張文順,都是沒有股份的。

其次,郭德綱在早期參加《魯豫有約》的時候就提到過,郭德綱跟于謙搭檔說相聲,每次分錢都是55分賬,後來因為郭德綱徒弟出走風波之後,德雲社改組成企業公司,王惠也是明確表示:每一場他們的演出費都是一樣的。

再次,于謙愛玩,也不在乎錢,但是郭德綱當初請孟非演電影的時候也說過:我請朋友來演,不管關係多親,給的錢絕對比別人給的多,謙大爺就是一個例子,可見郭德綱給於謙的出場費和演出費應該也是很多的。

最後,從於謙的徒弟馮闊洋以前的採訪也可以看出,德雲社對於于謙的收入相當的看中,一般演出結束後就會有信息通知于謙入賬情況。

于謙和郭德綱從現在相聲界來說,應該算是站在巔峰的組合了,郭德綱也不必要為了這麼一點小利,而丟失大買賣,往往這種人看的會更遠一些。


純手打,希望各位看官,不吝點贊,評論和關注!謝謝。


有郭有綱


很簡單,郭老師在很多公開場合已經就這個問題做出了正式的說明,他和于謙老師對他倆參加的商業匯演收入都是五五分成,也就是說從最開始於謙老師就沒有和郭德綱老師在公司管理和收入分成方面產生任何的利益糾葛。同樣的還有羽泉,他們的商演收入從來都是五五分賬,所以關係一直維持的很好,算娛樂圈最長壽的組合之一了!


坦白來說,于謙老師只是德雲社裡面的一個普通員工,他沒有任何的職務,也沒有任何的股份,只不過地位、水平、資歷擺在那裡,算是腕兒比較大的員工吧。另外,郭德綱老師在德雲社嚴格來說也沒有任何股份,有股份的是他的妻子和小舅子,只不過左手換右手,最終錢肯定還是落入郭老師的口袋罷了。

郭老師這麼多弟子背叛了他,說白了還是錢惹的禍,因為德雲社是企業也不是企業,依然擺脫不了師傅弟子之間的約束,弟子們說相聲拿多少錢,都是老郭給多少算多少,自覺腕兒比較大、翅膀比較硬的弟子,這種分配方式時間久了肯定會心生不滿,但殊不知所有的地位、名望都是郭德綱以及德雲社的招牌帶來的。



為什麼郭老師這麼厚待于謙老師?首先,于謙老師是有真本事的,郭德綱的相聲沒有于謙到不了今天這種程度;其次,于謙老師做人厚道,不爭不鬧,郭老師人精似的豈能看不出來,也願意與之投桃報李;再者,兩人關係親如兄弟、互相成就;最後,于謙老師說相聲是愛好,不喜歡經營公司也是實話,他還在北京郊外搞了個馬場,日子過得舒服的很!


奇葩財經說


郭德綱于謙領銜參加的商演,一場下來六段相聲,郭於兩人二四六三段,再加上最後的返場,其他三對演員表演一三五,其中開場和第五個節目比第三個拿的多,因為開場的要活躍氣氛,第五個屬於壓軸(最後一個叫大軸)。每場商演德雲社跟主辦方談的是打包價,至於能賣多少張票,每張票多少錢,主辦方能不能盈利,都跟德雲社無關。因為主打郭德綱于謙的名號,而且演出節目多,所以他倆要拿一大部分,至少80%,其他人分20%,其中郭德綱和于謙各拿40%。

德雲社除了相聲之外,還有很多其它業務,都跟于謙無關,他只是普通工作人員,演一場拿一場的錢,當然除了在德雲社說相聲,于謙做別的工作掙錢,德雲社也不會干涉。

過去老戲班裡分賬,每場演出結束後,觀眾打賞的部分,賞給誰的就是誰的。門票收入,都會放在一張桌子上,配角,龍套和劇場工作人員都自覺地拿屬於自己的那一份,你認為自己值多少就拿多少,誰也不會多拿,剩下的都會被大腕兒和名角兒用包袱皮兒打包帶走。目前德雲社的收入分配也參考了這個規矩。看著別人掙大錢,眼紅嫉妒沒用,下功夫練能耐去,有一天自己也成角兒成腕兒了,你的收入自然就上去了。


荊棘鳥Home


郭德綱于謙,已經德雲社弟子都沒有股份,他們都是按照演出拿錢分成,郭德綱和于謙在訪談中說道,他們搭檔都是五五分成,同樣按照標準拿演出費,僅此而已。

我們熟悉的開心麻花,郝建沈騰,馬麗都沒有股份,都是根據合同,根據具體演出拿演出費。相信很多演出公司都是這樣的模式,沒有股份的演員,按照合同按照演出標準拿薪酬,就這麼簡單,僅此而已。和在普通公司員工一樣,沒有股份,按照公司給你的薪酬支付即可。


關木點


在演藝圈兒裡,我的印象是。不管是兩個人的組合還是三個人的組合。只要在這個組合裡誰更有旗幟鮮明的領導能力。誰更受到觀眾們的喜愛,誰的影響力最大。那麼在演出的費用中這個人的收穫就是最大的。也就是演出費用收入的是最多的。前些年趙本山和範偉爆發出,兩個人在演出的過程中。分配懸殊的事情。幾十萬的演出費用。範偉只拿了這期中的7000元錢。這一下你就應該看出分配的差距吧。


所以在我的印象覺得郭德綱與于謙的演出。也應該以郭德綱演的為主吧。所以郭德綱就應該收入多一些。可是經過多少內幕的人透露,其實郭德綱和于謙搭檔演出的收入不過是兩個人,把德雲社所做的工作費用什麼的都刨出去之後,剩下兩個人的費用,郭德綱就把這錢分成兩份,一份是自己的,一份是于謙的,兩個人誰也不多,誰也不少,兩個人總是這樣和氣 公平地分擔這筆費用。這樣五五分賬還是很好的,最起碼兩個人不會覺得不公平,也不會覺得你多我少顯得有一些心理的不平衡。
就是這樣的分法也不會讓兩個人產生矛盾和意見。反而更容易讓兩個人心平氣和的對待金錢這些問題,兩個人只要全身心的投入表演就好,其餘的不用管。老郭給於謙是這樣公平的分法,其餘德雲社正常的運行資金,比如商演收入,廣告收入,綜藝收入等等,德雲社的所有收市于謙無關的。因為餘錢不戰友,這裡的股份,所以說于謙只是和郭德綱作為德雲社的一員,賺取演出費用。


伊春美食美客


德雲社肯定不會有于謙股份,要有的話,郭德綱于謙這對黃金搭檔早就散夥了(行話"裂穴")。要讓一對好朋友變仇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合夥開公司。

兩個有共同愛好,又無利益衝突的人,才能風雨同舟,不離不棄走到今天。“我沒有德雲社股份,就是員工,拿演出份兒錢,僅此而已。”于謙老師曾經在接收採訪時如此表態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上紛爭最大、矛盾凸顯的都是因為利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兩千多年前的司馬遷在《史記》中已清晰地寫出了人性的本性。

郭德綱和于謙的關係,在臺上是搭檔,臺下就是老闆和員工的關係,生活裡是兄弟哥們,幾乎沒利益衝突,自然就沒有大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