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門神,即司門守衛之神,最早起源於“門祭”,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諱、衛家宅、保平安。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據古籍記載,“門祭”活動在西周就已經出現,稱為“祀門”。《禮記·喪服大記》中有“大夫之喪,……主人迎,先入門右,巫止於門外,君釋菜”之說。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歷史上,門神一詞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蟠屈三千里,其卑枝東北曰鬼門,萬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眾鬼之害人者。”

其次出現在東漢王充的《論衡 · 訂鬼》中,他在文中引用了《山海經》內的部分記述,並對兩位門神的故事進行了擴充:“ 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 ”


後有南朝的梁宗懍對門神做了更直接的記述,他在《荊楚歲時記》中寫道:“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


每逢春節張貼門神,是中國人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但是古今神明萬千,祠堂廟宇數不勝數,卻從未見過專門為門神修建的廟宇,更沒有傳世經文介紹他們的功績勞苦。門神,是享受不到香火供奉的神族。請回家,貼到府,嚴寒酷暑,一年到頭,從鮮豔奪目到破舊不堪,也不再有人呵護。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幾千年來,門神的種類跟隨著歷史的演變而變化。以唐代為分割線,往上是神荼和鬱壘,往下是鍾馗、秦瓊、尉遲恭,後續又多了捉鬼門神、武門神、文門神、祈福門神等各種門神與分類。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門神作為中國民間傳說中守衛門戶的神,有鎮宅、驅鬼、捉鬼、保平安等象徵,其中驅鬼是門神的主要作用。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關於門神驅鬼,有二則故事廣為流傳。一是怕鬼的唐玄宗,令二將守護在門的故事。


二是1993年臺灣電視劇《包青天》裡關於烏盆案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冤魂寄在烏盆中,在進衙門上訪的時候被衙門口的門神擋在門外。由此二則故事可見門神驅鬼之威力。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烏盆記是電視劇裡的故事,但整部電視劇是根據古典名著《三俠五義》裡的包拯為原型,並結合民間傳說改編而成。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中國的門神可粗分為三大類:武門神、文門神、祈福門神,另有捉鬼門神,道教門神等。雖然中國門神隊伍龐大,但每一位都有獨特的“神職”。

下面,玉蘭君就以《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南方卷為範例,選取部分傳統門神像與“職業介紹”,與君共享。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武門神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綿竹年畫《立錘》

此門神為御前侍衛。畫中二神身披甲冑,擎金瓜,似宋代門神遺制,貼於大門,以威懾鬼邪,保閤家平安


畫中尉遲恭頭戴黑盔,豎眉立目站於左;秦瓊頭戴金盔,面容和善立於右。二將相對肅立,威風凜然,人們相信將這二將貼於門上,可以阻止妖魔侵入。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綿竹年畫《雙揚鞭》

文門神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漳州年畫《簪花進爵》

此對文門神尺寸為同類中最大者,色彩絢麗,有力的烘托了吉祥喜慶的氣氛。畫中人物為朝官打扮,雍容華貴。

盆中牡丹花,寓意拈得花魁大富大貴,酒爵寓意爵位。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綿竹年畫《一品當朝 天官賜福》

畫中天官戴相紗,穿官服,捧如意,執笏板,寓意吉祥如意,祿位高升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綿竹年畫《加官進爵》

祈福門神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梁平年畫《立斧門神》

趙公元帥一手持立斧,一手拿財寶,左右兩兒童手持荷蓮,帶福還家,表達了人們求福祈財的良好願望。

此對門畫,兩邊皆畫了兩個嬉戲的童子,主題不同。右幅一童子捧壽桃型花燈,另一童子做爭搶狀,燈上寫著“年年添丁”。閩南語中燈與丁諧音,意在祝女兒早生子嗣。

左幅為兩童子手捧銅錢和元寶,寓意多多發財。 此類年畫既求子也求財,多貼於新婚夫婦的房門上。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佛山年畫《狀元及第 天姬送子》

傳統門神都是辟邪鎮宅的武將,佛山木版年畫這一男一女的門畫十分獨特——把“狀元”(人)和“天仙”(神)並列起來,這是十分了不起的。這對門畫,在新婚或年輕夫婦房門上張貼。寓意男的高中狀元,女的早生貴子。期望孩子長大後必狀元高中,加官進爵,富貴一生。

鍾馗是朱仙鎮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傳說人物。與文、武門神不同,他亦鬼亦人亦神,斬鬼除妖、懲惡揚善、護佑人間平安。


道教門神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佛山年畫《青龍白虎》

此為道教門神畫。道教傳說青龍為東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一主兇,一主吉。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兵沈軍,是道館山門二大神,守護四方,祈福平安

清代中期以後,戲劇的發達為門神畫提供了強大的內容支持。那個年代,戲劇是最高級的藝術,如同今日的電影電視,觀眾眾多。門神畫藝術為了不落人後,也加入了這場特殊的時尚追逐。

其時的畫店往往高薪聘請著名畫師,專門留神京城各大戲院。一旦有名家上演新戲,立刻將精彩場面繪製下來,送回畫店即刻開始印刷,即時人們便可在市場買到最新式樣的門神畫,其運作流程頗為類似今日的娛樂新聞報道。

難怪清末富察敦崇於《燕京歲時記》中說:“門神皆甲奎執戈,懸弧佩劍,或皆謂為神荼、鬱壘,其實皆非也。”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抬頭低頭年年見,看家護院總相伴。門神信仰,起源於古代民眾的安居夢想;矇昧時期的鬼神觀念,曾賦予它濃厚的巫術色彩;佛教、道教也曾施加影響,為它增光添色;小說戲劇最終造就了最龐大的門神陣容。它深深地滲透到古代民俗的生活中,成為民俗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日的門神,已不再具有非凡的神性,但它風采依舊,魅力不減,述說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題:

年年畫人間,歲歲繪願景。


圖片:選自青島出版社2013版《中國木版年畫代表作》一書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幅員遼闊的中國,還有很多風物不為人知。跟隨“玉蘭旅行”,帶你見識地道的中國民間。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與“神”相伴:貼了那麼多年門神,可你真知道貼的是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