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11月23日,從塞維利亞乘坐高鐵到達科爾多瓦。

到達酒店辦好入住後,步行來到大清真寺,也就是科爾多瓦大教堂。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和塞維利亞大教堂一樣這裡也有一個橘園,庭院裡金黃的柑橘掛滿枝頭,不同的是這裡的橘園是開放的,更加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風格。

穿過庭院進入大廳,數不清的馬蹄形拱門層層疊疊在眼前展開,據說有850座之多,瞬間被美醉。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伊斯蘭教和天主教文化的衝突與共存就這樣直白地展現在眼前。

不禁讓人產生疑問:

這裡到底是清真寺?

還是大教堂?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這樣的情景大概也只有在科爾多瓦才能看到。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和天主教大教堂如此鮮明地對比,又如此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生動滴展現了伊比利亞半島先是500年羅馬帝國統治,接著又被阿拉伯摩爾人征服長達800年統治,後又經漫長的光復運動,重新回到基督徒手中的歷史。

這裡既是清真寺,也是大教堂。這裡就是科爾多瓦。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最初,原址上是一座小的西哥特式教堂。摩爾人於公元711年征服西班牙之後,科爾多瓦成為阿拉伯人的首都,教堂被分成兩半。這種伊斯蘭教--基督教共生的局面一直持續到公元784年,直到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將基督教部分買下。原有結構被拆除,並在原址上建立了現在的科爾多瓦大清真寺。在復國運動中,科爾多瓦於1236年重新成為基督教統治地區,大清真寺隨即被改建成羅馬式天主教堂,16世紀又進一步加建了文藝復興式的大教堂和中殿。

阿拉伯人統治時期清真寺經歷過數次的改建終於達到了如今的規模。在安達盧西亞的伊斯蘭世界裡,科爾多瓦大清真寺三百年裡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在首都科爾多瓦,大清真寺被視為城市的心臟和中心。穆罕默德·伊克巴勒這樣描述列柱大廳:“數不清的柱子,就像是敘利亞綠洲裡層疊的森林”。對安達盧西亞人來說,大清真寺的美令一切語言失色。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我們要感謝卡洛斯五世國王,讓我們能看到今天的景象。16世紀初,阿隆索·曼裡克主教代表卡洛斯五世國王全權主持清真寺的改建工程。正殿中的石柱和拱門近三分之一被毀,從中建起了一座文藝復興式的大教堂,包括主座堂、王家小禮拜堂、唱詩班等幾部分。唱詩班的椅子全是帶有華貴的巴洛克雕飾的精湛工藝品,兩個講道臺是用桃花心木、大理石、碧玉等鑲嵌製成。但因對原有的珍貴建築的破壞過多而引起了卡洛斯五世國王的不滿,他對改建者們驚呼道:“你們為建起一些在我國到處都能見到的東西而破壞了再也無法找回的東西”。正因為卡洛斯國王及時制止,這座伊斯蘭教的大清真寺才得以保持至今,並因此而成為一座使伊斯蘭教文化與基督教文化並存的特殊建築物,成為西班牙最著名的宗教旅遊勝地。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伊斯坦布爾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其實在伊比利亞半島,很長一段時間穆斯林和基督徒既相互衝突又相互融合共存,才造就了西班牙文化的多姿多彩。並非全是你死我活,非黑即白。反倒是在二十世紀西班牙內戰時期,左右兩翼從長期的對立內訌,逐步發展成愈演愈烈的武裝鬥爭。兄弟、夫妻、父子、好友,即刻反目成仇、勢不兩立,那是真正的血雨腥風。如同海明威在《喪鐘為誰而鳴》所寫,戰敗的一方不論生死,都被從高高的新橋上扔下黑洞洞的懸崖。

也許有人會說,這有什麼。在我國儒釋道同處一堂的多了,老徐想說,這兩件事,真的不一樣。倒是在海明威小說中描寫的西班牙內戰時期內訌中兄弟、夫妻、父子、好友,即刻反目成仇、勢不兩立,血雨腥風的情形,讓人回想起公園一九六六之後的我國,很多情形是那樣的相似。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我想我們同樣應該感謝摩爾人對於之前文明的寬容,否則,今天也不可能在科爾多瓦老城還能夠隨處可見古羅馬建築。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清真寺南面就是羅馬橋,橋頭走過的嬤嬤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夕陽下,走過羅馬橋,登上卡拉奧拉塔回望清真寺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科爾多瓦:清真寺?還是大教堂?

如今看到這樣的美景不禁令人讚歎,眼前是古老的羅馬橋,遠處是摩爾人的清真寺和天主教大教堂的完美結合,正是伊比利亞半島歷史的鮮明寫照,無論是羅馬帝國500年統治,還是阿拉伯摩爾人長達800年統治,以及經漫長的光復運動,重新回到基督徒手中,都是西班牙不可分割的歷史。


關注徐老遊 跟著老徐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