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下一步,教師職稱與教齡是否也能並行?

鷹眼看教育


最近,中央公佈了公務員職務與職級管理規定,從六月開始,公務員將正式迎來職級晉升制度。對於基層公務員來說,這無疑是福音。根據新規,公務員職級基本每滿兩年(一級調研員以上需三到四年)就可以符合條件晉升,但只是符合條件而已,能否晉升還要看有沒有職數,如市縣兩級機關單位一至四級主任科員最多隻能配60%。這就意味著,公務員晉升職級,並不只看工作年限,不是工作年限久了就一定會晉升。

公務員都做不到工作年限與職級完全並行,教師就不要枉想教齡與職稱並行了。雖然小公本人也雙手贊成這樣做,但是從目前形勢來看,綜合考慮財政能力、事業單位改革等因素,必須承認,教師還不具備教齡與職稱並行的政策條件。

不過,部分鄉村中小學教師是例外。

2018年1月中央發佈《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各地根據中央這一文件精神,相繼出臺了本地區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結合本地區實際,對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制度進行了細化,允許邊遠山村的中小學教師滿30年(部分地區15-20年)允許申請副高以上職稱,享受“自然”晉升待遇,且不受崗位比例影響。像遼寧省就明確,鄉村中小學教師任中級職稱滿10年,且仍在教學一線,任中級職稱以來年度考核合格的,可直接評副高職稱,不受崗位職數限制。目前,包括山東、黑龍江、寧夏、吉林、湖北等省也都推行了類似措施。

這是現在教師唯一可以享受教齡與職稱並行的政策,且僅限於農村中小學。客觀來說,這樣的晉升條件只能算是一種政策性“安慰”,在農村中小學幹滿二三十年已近退休,在相對艱苦的條件下為教育事業奉獻了一輩子,臨退休給個高級職稱,合情合理,沒什麼好說的。

至於其他教師,想享受教齡與職稱並行,難!


80後小公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即將開始實行了,教師職稱與教齡是否也能並行?回答是肯定的,也是筆者一直以來的觀點,並一直在為之呼籲。

眾所周知,教師職稱現在實行的是評審制,這種制度並不能全盤否定,但是,確實存在著不少弊端,這也是很多教師對於職稱吐槽不滿的重要因素。評審制確實能讓一些特別優秀的教師脫穎而出,但是,也會讓一些投機鑽營弄虛作假者不當得利,打擊大部分教師的積極性。

這個問題的解決渠道重要有兩條,一條是取消職稱制度,這是很多教師都希望的,但是,在現行的制度下,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是取消了,還會設計出類似的制度來代替,那個未知的制度就一定會令人滿意?大多數情況下,只會令人更失望。

另一個渠道就是改革,這是個很大的概念,怎麼改,有千萬條改法,各地都在試行,但是很少有讓大多數教師滿意的,因為改來改去,還是在評審的框架下,弊端無法消除。

山東對於鄉村教師,是教齡達到一定年限後,可以不受單位崗位職數的限制,也就是說,沒有崗位也可以申報,但是,教師並不滿意,因為申報不等於評上,往往是評不上,還是在評審的框架下的改革。

縱觀全國,寧夏的改革讓教師的滿意度提升不少。寧夏對連續在農村中小學工作15年、25年且目前仍在崗的6674名教師,不設門檻和職位限制,直接晉升中、高級職稱。這雖然是對鄉村教師的,但是這是一個信號,教師職稱是可以直接按教齡晉升的。

寧夏的這個做法,只要適當推廣一下,面向全體教師,就是職稱制度改革的一個質的飛躍,這已經跳出了評審的框架,但是又沒有廢除評審制度,是在評審制度之外,設立了有一條晉升渠道。

如果,這個改革能夠推廣,成為同行的做法,那麼,職稱制度也就走向成熟了。教師職稱晉升渠道有了兩條腿:

一條腿,特別優秀的教師,通過申報評審,較快實現職稱的晉升,跟公務員的職務晉升是同一個道理。零一條腿,大多數的教師,按照教齡,從教時間達到一定年限,就可以直接晉升高一級職稱。這樣兩條腿走路,職稱自然也就穩起來,真正發揮職稱的激勵和評價功能。


當代師說


之前,公務員拿的是職務工資,如今公務員實行職務與職級並行,這是公務員的優待。而教師屬專業技術人員,工資構成主要是職稱工資,嚴格來說教師的職稱工資與教齡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完全成正比的。

就教師的工資而言,其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其中崗位工資是以職稱來決定的,如七級崗位工資標準為2773元,十級崗位工資標準為2007元,十二級崗位為1797元等等,職稱越高則崗位工資越高;薪級工資則與工作年限有關(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教齡),本科畢業參加工作轉正定級即定為9薪級,專科參加工作轉正定級為7薪級,以每工作一年(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晉升一個薪級,也就是工作時間(教齡)越長,薪級越高,工資也就越多。由此看來,教師的工資與工作年限(也就是教齡)是有關的。

頭條號“金黔遊俠”為你解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果滿意請給個“贊”,如果有不同見解或更好的意見或建議歡迎留言討論,歡迎關注頭條號“金黔遊俠”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謝謝!


金黔遊俠


職稱教齡並行?沒此說法! 職稱是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測定!你的教育,教學能力達到何等層次?這種測評,以什麼為標準呢? 它由很多硬件組成: 一,學歷。 二,教學年限。 三,基礎教育與當班主任年數,(必須當班主任)。 四,教育,教學成果。(每年的各學期全縣統考,中考,高考成績)。 五,科研成果。 六,將以上寫成論文各多份,(教育成果班主任工作),(教學成果,統考,中考,高考成績)。 以上的硬件為職稱評定標準!缺一不可!缺了一點即被否決! 教齡則無什麼技術標準!做一年算一年,不管其它標準,只要你不脫利教育,教學崗位,便是教齡年數。若你被調教局任職(除教研室)計教齡,其餘科室無教齡認定! 這兩個概念,怎可並軌???天荒夜譚!!! ……!!!


用戶老頑童四公


我覺得應該建立“彈性退休”制度,早退晚退由個人和單位雙方自願選擇,退休工資當然是早退少得,晚退多得了。彈性退休的好處:一、各取所需 人性化。二、凡想早退的人一定有其自己的安排,生活一定是有保障的,還會在其他領域有發展,對國家社會有利。三、有利於新人就業。免得老人不退,也不幹活,新人也進不來...四、早退的人少拿工資,新就業的人工資也不高,而且工資效率高,從這點上說單位(國家)並未增加負擔。增加就業機會。五、有想要晚退的人,要麼就是有能力工作,多幹幾年是好事;要麼就是想渾水摸魚多混工資吧。總之,“彈性退休”制度利大於弊!個人觀點,見笑😜


是誰以為的世界


自問自答——

公務員的職務是行政職務即官職,如副科正科、副處正處等,職級是由職務對應的工資待遇級別,如八級九級十級等。由於公務員管理體制規定的領導幹部崗位職數設置有限,而公務員隊伍人群龐大,不可能人人都能晉升到高一級職務,這就造成職務沒有晉升,職級(工資待遇)就上不去。有的人甚至幹一靠子也達不到副科正科工資水平,嚴重影響職業吸引力和工作積極性。

公務員實行職務和職級並行後,可以有效地縮小因職務升遷與否造成的工資收入差距,少數優秀者通過職務晉升相應提高職級和工資待遇,多數普通公務員可按工作年限資歷自然晉升職級和工資待遇。如工作30年以上有可能達到副處級工資水平。

教師的工資待遇是與職稱直接掛鉤的,職稱晉不上工資就上不去。因職稱、特別是高級職稱也是有崗位設置和名額比例限制的,如同公務員的官職,大部分教師一靠子可能晉不上高級,造成工資待遇及養老金差距拉大。這種情況直接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利於鼓勵終身從教、穩定教師隊伍。

借鑑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實行教師職稱與教齡基本並行的工資晉升制度,是可行的、必要的。如教師教齡滿30年可以晉升副高,因崗位名額比例和其他條件限制,有的晉上了,多數晉不上。晉不上可以按教齡增加自然提高工資級別,能在35年或40年教齡時達到副高工資級別和工資收入水平。

這樣的並行制度,相信會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讓我們翹首以待。


鷹眼看教育


對教師來說,職稱是技能考核標準,教齡是功勞考核標準,應還有一個教效考核標準,組成教師的績效評價體系。

職稱……定量指標,多以考試為主認定,工作論文為附,佔用比率較低。

教齡……定量指標,多以教學上課的年限和上課的時長為主認定,辛苦費,佔用比率較高。

教效……定性指標,多以班級學生的教學效果為主認定,教學效果主要是班級學生考核指標的提升率,考核是否有心用心的綜合教學,這佔用比率最高。

社會對學校的考核重點,應該是學生教學綜合成績(德智體心)優劣為主,把學生教育成合格的人是全社會的事,包括社會氛圍、社會組織、家庭親友等。

因此,考核學校就是考核教師,不考核擠在教師隊伍幹嘛,國家社會對教育的傾斜補貼,就該完全地落實在上課教師身上。至於學校“管理”和行政,那不是學生和家長需要的,為教師教學配套服務,就不作為教育補貼的範圍。


海豚146940410


我的觀點是,職稱如果是公平評選的話,可以做專業水平的評估手段,教齡是教育工作者貢獻程度。如果不取消職稱,不是不可以,只是必須堵絕腐敗風,職稱的工資差異不能過大!以教齡工資為主,適當鼓勵職稱工資、榮譽差異為主!


滿都拉圖46242307


職稱和教齡是不可能並行的,因為它們就根本不是一個體系的,也就事業管理人員有職級並行的可能。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是指在領導職數有限制的前提下,通過設置不同的職級晉升來提高公務員工資待遇,激勵大家工作的積極性。職級和職務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在和工資等經濟待遇方面有關係,和職務等政治待遇是沒有關係的,職級晉升後也就僅僅享受相應的經濟待遇。新《公務員法》實施後,新的職級並行政策會從2019年6月起執行,尤其是對於基層公務員來說,之前那些一輩子只混個科員的現象可以說是徹底解決了。

但是,教師職稱和教齡是不可能並行的,因為公務員職級並行對應的是事業管理崗位的並行,職稱和教齡根本就不是一個體系的概念。職稱代表的是教學能力,你能說那些年齡越大的教師教學水平越高嗎,況且還有很多年齡大的教師已經不再從事教學任務了。所以說,職稱和教齡是不可能並行的。

不過公務員職級並行後,事業管理人員職級並行的政策應該也快全面普及了,因為現在已經有地區開始試行事業管理人員的職級並行政策了。比如有的地區規定,管理九級科員任職滿六年,且任職期內有一個考核優秀的話,就可以晉升為管理八級,並且,專業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也有相互對應的崗位等級,也就是說,專業技術人員也可以轉為管理崗位後享受管理崗位的職級並行政策。

總之,教師職稱和教齡是不可能並行的,但是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級並行的政策應該很快會全面鋪開了。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中省直遴選


到一定的教齡全部晉升中高級職稱不可取。因為所有到晉升教齡年限教師,其師德水平、學歷、工作能力、年度優秀情況、在崗出勤、教學成績等等到底符合不符合晉升要求,還得審察呀!任何事的辦理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大家說說怎麼操作更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