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後,“偽農民”離開農村,為啥被農民所看不起?

生活節奏加快,農村出現了許多令人不解的現象、“偽寡婦”“偽主婦”的現象發生,是農民種植糧食難以維持家庭開銷或農業機械化用工量減少。夫妻長期分居,或農民男出門打工,或農村婦女出門打工,留守的“偽寡婦”“偽主婦”獨自扛起家庭責任,清明節後,城裡的“偽農民”使農村的農民看不起,到底為啥?

清明後,“偽農民”離開農村,為啥被農民所看不起?

“偽農民”是指長期在城市打工,或生活在城市的農民。按理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偽農民”通過自己的某些能力,成為城市的成員,生活條件高了,致富門路也多,應該是農民發家致富的榜樣,為何會遭此現象的發生呢?農村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然還有句叫莫笑窮人穿舊衣。

首先。對於“偽農民”而言生活條件提高,和農村的農民產生代溝。以嘮嗑方面,農民多以家常理短,或農村城鎮化政策法規,而“偽農民”大多以車,豪房,或身上衣服來炫耀。據農村王大爺說:“人家可是偽農民,最看不慣他的炫耀,開車回村老衝著我按喇叭,人家車真好。”

清明後,“偽農民”離開農村,為啥被農民所看不起?

再者,農村擁有濃重的鄉情習俗,而城市中的"偽農民”以賺錢為天職,缺少了農村親戚間的走動,親戚間走動多親情才會更濃。故,幼兒時期,父母三年內不能離開照顧,後,農村有守孝三年為例,清明節燒紙是對先人的祭奠,是農村不忘初心之情懷。而一些“偽農民”未會農村,使農民所看不起。

清明後,“偽農民”離開農村,為啥被農民所看不起?

最後,清明後農村又開始冷清缺少“偽農民”,有農民坦言:“牛吹了,風跑了,農村還是哪個農村”。此時筆者想起北方結婚典禮常常播放的《朝陽溝》,戲劇主要是歌頌知識分子下鄉,下嫁到農村的故事。農村呢?但凡有些能力,會闖蕩在城市各個角落,而農村還是哪個窮村,農民渴望有能力的“偽農民”使農村變個模樣。但願不再是農民的奢望。

你們喜歡“偽農民”嗎?歡迎留言,更歡迎大家轉發,如喜歡看更多關於,農村,農民,農民工的大小事關注笑對農哥。本文原創拒絕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