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很少吃豬肉,那為什麼美國卻是養豬第一大國呢?

環球熱點匯


其實第一消費大國不能夠算作美國的頭上,雖然美國向很多國家出口,但是養豬的總量上和消費量上來說並不如中國,不過出口上確實比中國多,從出口和生產方面或許可以稱為“大國”。我就介紹一下美國國內的豬肉產業是個什麼情況吧,這樣或許更加容易理解。

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目前只到2017年的)

2017年美國2017年生產的豬肉為11603(千噸),佔據著世界第三位的生產份額,但是豬肉的出口量卻佔據著世界第二位,特別針對日本,每年日本進口的美國豬肉佔據了日本總豬肉進口量的三分之一。下面的這個對比表格的數據可能有些陳舊但是可以反映出美國的地位所在。

(生產、消費、進口最多的依然是我國,出口量佔據第五位)

根據2016年統計的數據,生產量上中國是遙遙領先,是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第二位的是歐盟,第三位的才是美國。出口量上來看,歐盟佔據著第一,而美國排名第二。

從美國的出口國家和地區來看,墨西哥佔據最多為32.7%,其次就是中國以及中國香港地區,再次就是日本佔據了16.1%。

中西部為主要生產地帶

(上圖數據直到2016年,為2017年統計)

美國養豬頭數是逐漸增加的,逐年都在更新了過去最高。從飼養情況來看,以愛荷華州、州明尼蘇達州、伊利諾斯州為中心,多偏美國的中西部地區。主要因為這些地區為“大農業地帶”,生產作為飼養原料的玉米。

不過美國人的豬肉消費量卻呈現平移的態勢,增減不大。在2017年的統計,美國人平均一年消費22.7kg豬肉。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大約60%的豬肉被加工為豬肉產品,其中火腿消費最多,其次是培根。

出口最多是墨西哥,金額最多為日本

(在超市賣的美國豬肉)

其實美國只出口全國生產量的20%,不過依然佔據著世界豬肉出口的重要地位。如剛才統計的數據可知,最大的進口國為墨西哥,由於NAFTA的發動,墨西哥進口的關稅已經不是問題,所以向墨西哥出口的豬肉量也是逐漸增加的。在2015年以前,其實進口美國豬肉最多的還是日本,但是豬肉不再受到關稅影響以後,墨西哥的美國豬肉出現大增的趨勢。

部分文章介紹:

《日本製造業“晚節末路”:真的只能淪為下游供應商?》

《在日本中國人的焦慮:孩子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年年虧錢,索尼為何還要堅持做手機?背後是老謀深算》


日本二三事


美國啥時候成養豬第一大國了?2016年中國生產豬肉5299萬噸,歐盟生產豬肉2352萬噸,美國生產豬肉1132萬噸;2017年中國生產豬肉5350萬噸,歐盟歐盟生產豬肉2340萬噸,美國生產豬肉1172萬噸,美國豬肉產量遠在中國和歐盟之下。再說生豬存欄數,2017年中國生豬存欄43504萬頭,歐盟存欄14724萬頭,美國存欄7152.5萬頭,美國不論豬肉產量還是生豬存欄數都遠比中國和歐盟少的多,何來養豬第一大國?

再說豬肉消費,很多人以為美國人就吃牛肉,問題是,美國豬肉消費並不少好嗎?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數據,2013年美國消費豬肉866.5萬噸,2014年854.4萬噸,2015年934.1萬噸,2016年947.5萬噸,2017年959.7萬噸,雖然不如中國豬肉人均消費量大,但是也絕對不少了好麼?而且對比就知道,美國豬肉產量的大多數,仍然是其國內消費。


DDG的老船塢


這個題目有幾個誤區:

美國人吃豬肉也不會少,並不是總吃牛肉的。它自己也消耗很多豬肉


美國有機械化程度很高的農業,玉米等作物的產量極高,本國消耗不了,大量出口。

玉米等作物產量高,為養豬提供了基礎。在美國養豬比在中國效率更高更省錢。


還有就是對中國的貿易,一箇中國的中等城市每天消耗的豬都是恐怖數字,不管養多少,出口給中國就行了。


萌猛寵物


在畜牧業中,生豬最適合規模化飼養:母豬產仔多,出欄快,出肉率高,而且重要的,美國是世界大豆第一生產國,豆粕等是生豬的最好飼料。由此看來,養豬比養牛(肉牛)、羊均可快速高效實現產量產值。

再看世界市場,東亞大國以豬肉為基本肉食來源,歐洲、南美不少國家也有相當程度的需求,有市場,有能力,有規模,美國不用爭先就成為第一養豬大國。


ruixuezhaofeng


大家都知道,美國人平時飲食,基本上都是牛肉居多,美國人很少吃豬肉,更別說吃豬的其他部位的肉,比較受美國人歡迎的可能也只有豬的腰身部位了,因為這部分肉美國人叫做培根肉,而在我們中國貌似叫它五花肉,即便是培根美國人也不經常吃,一週能吃一次就很不錯了,那麼既然美國人那麼不喜歡吃豬肉,為什麼卻成為世界上第一養豬大國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養豬對於美國來說養殖成本很低,而且美國人土地多,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一直都是高效率的養殖,屠宰機械化,養豬科學化,什麼養豬的食料都是自己種植,所以養殖成本算下來只有中國的一半。

當然他們養的很多豬最終都用於出口,美國是農產品出口大國,而且美國對於食品安全的監管極為嚴格,所以很少有消費者投訴,這就是的美國的農產品出口很順暢。

在美國,是允許使用瘦肉精來減肥增瘦,從而增加豬肉的品質,然後出售的時候把瘦肉精在豬的體內消耗殆盡,所以這樣就不會讓豬肉品質的安全指數超標,這就使得美國豬肉特別受歡迎。

據統計中國是美國豬肉出口的一個大市場,每年從美國進口的豬肉大概有36萬噸左右,中國豬肉的第一大進口國是加拿大,每年從加拿大進口的豬肉大概有37萬噸左右,中國政府對於瘦肉精的限制比較嚴格,所以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豬肉也是監管比較嚴格的,而加拿大為了把豬肉賣給中國,在加拿大境內已經禁止所有的飼料生產商使用瘦肉精。

其實小編覺得中國本土豬肉也挺好吃的,因為中國本土豬都是黑豬,白豬是後面從外國引進的,小編小的時候家裡面養的過年豬就是黑豬,現在都沒人養了,這種豬肉吃起來更舒服一些,我想問一下大家有沒有吃過中國黑豬?


環球熱點匯


其實答案在於其一美國是世界農業及其發達的國家,所有的農業播種收割都是機械化的,導致了其養豬的飼料成本是非常低的。其二在於美國土地遼闊但是人口稀少,有非常多的地方適合養豬。其三在於美國養豬主要是採取人工智能模式養豬,各種先進的養豬設備走入養豬場,精確投餵、數據化營養供給,一個人可以輕鬆養豬3000頭。其四在於豬的排洩功能為漏縫地板下糞坑也會分為兩種,深糞坑和淺糞坑。分別為7天處理一次或者一年處理一次。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

美國人不怎麼吃豬,一般豬出口哪裡呢?

答案肯定是中國了,想都不用想,中國是豬肉食用第一大國。為何出口給中國呢?其實美國的豬肉成本差不多在每公斤價值5元左右,而中國的豬肉價格每公斤在17元左右,意味著同樣是一頭200斤的商品豬,在美國僅僅只能賣到500元,而在中國卻能賣到1700元的高價。這也就回答了為何大力養殖豬,卻大部分出口中國的原因!

小編覺得豬肉還是中國的好吃,畢竟生長週期相對國外的長,國外的豬一般六個月就可以出欄了,吃起來豬肉味不強。中國人吃中國養殖的豬肉放心,希望馬雲東哥早日養豬,造福中國百姓啊!


陳小強農村生活


美國人豬肉吃的少但它具備大規模養豬的市場環境和條件 美國相對人口 土地廣場括 飼養技術先進生產效率高 飼料工業發達 黃豆玉米價格低廉都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提高了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


林中豹5


美國因為農業屬於規模化種植,有大宗農產品,又搞什麼轉基因作物,使農產品質量低,只好發展養殖業,以消耗多餘農產品,養豬是大量消耗多餘農產品的最佳途徑,所以美國國內豬肉消費有限,也要發展養豬業,以換得較高的經濟收益。


水寒231568365


養和吃是二個概念,工人不種糧就不吃糧了唄,農民不生產機械,就不用機械了唄,


山頭16


美國是天天攴攴吃肉的國家,不吃豬肉也會吃牛肉羊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