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動漫多采用3D建模,而不像日本那樣採用2D建模?

貝貝149887868


其實2D和3D各有千秋。

1.視覺效果

2D和3D的最大差別主要是在感官體驗上,3D相比來說更有立體感,更讓人身臨其境。

但是國內的動漫主要採用3D模式,像最早玄機的秦時明月,到血色蒼穹,天行九歌,以及最近熱播的少年歌行,貓妖的誘惑,星辰變,山河社稷圖。可能是因為早期3D人才培養的太多了,而2D的人才匱乏。

2.製作難度。

3D建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作品的效果。此前貓妖的誘惑,寒煙君的臉型就有點違和,反而是2D的更好看。3D對人物表情的把握,如果沒有製作好將會非常生硬。

關於人物動作方面,3D可以使用真人,而2D卻不行,只能用畫的,這無疑更加耗費時間。

3.觀看體驗

在國內主流3D的時候,不少人都對3D審美疲勞。2D能讓人眼前一新,尤其是像魔道祖師這樣,畫風清新,給人很舒服的感覺。可以說是中國風國漫的代表之一。打鬥場景2D也可以更精彩

望採納(ฅ>ω










戀上二次元ACG


2D需要的東西太多了,畫師,技術,經費。我最喜歡的fate系列其中的ubw線,你可以去看看,就是燃燒經費的東西,2d這個東西它是手繪,所以有“幀數”這個東西的存在,而fate ubw系列做到每一幀都是一張壁紙,放眼美國,夢工廠的動畫有人截圖,每一幀的畫面都精細到人臉部的的毫毛。

反觀3D,會省了很多,但這不一定不是一個壞事,秦時明月,斗羅大陸讓我看到了一個國漫崛起的契機,我們可能在2D方面各方不夠,但只要我們3D做的夠好,我相信買賬的人絕對不會少,彎道超車也不是夢。


七夏丶星憶


日本在2d領域已經領先中國很多年了,配音場景。中國真心近期超越,也不敢有哪個動漫製作組頂著國內噴子的壓力來做。倒不如近道超車。3d,雖說3d技術日本在很早以前就很成熟,如最終幻想系列。那是几几年的我也不科普了。但日本人對2d情有獨鍾。近期中國把3d做的越來越好了,很多人都從從不看中國動漫改成期待


望實


主要是時間,資金成本

日本的2d tv動畫一季12集成本是2億日元,差不多是1200萬人民幣,平均下來1集100萬。因為每幀都要畫。

像火影的博人傳,其實這個作品質量低於業界平均水平,但一集製作也要4個月左右。數據來自火影忍者的中國導演黃成希。

3d動畫建模後可以重複使用,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都降低了。


艾倫瓦爾


我聽我老師說過3d的成本比2d的要低上許多,因為是純3d,cg級別的除外,因為3d中的模型可以建好之後就可以不用在做調整,可以反覆使用。而2d的動漫一個動作需要至少3個畫面來組成,而更精細點的需要更多的畫面,這其中的人工費用太高,而且一幀畫面沒有畫好甚至有整個畫面重畫的可能,所以在國內這個環境下,是沒有哪個公司敢付出大量成本做2d動漫的。


愛看動漫的小彼特


因為3d成本低,製作粗糙成本更低,這也是,國漫人物卡頓不自然的原因。

2d是畫出來的,工作量非常大成本反而更高。

美國電影動漫的3d罪貴,連頭髮都絲毫畢現。


木桶26


1。在中國3D動畫大多是全年齡段的,受眾群比2D的要多。

2。3D動畫,特別是中長篇動畫製作週期比同類型的2D的要短很多,因為3D建模可以重複使用,3D人才多,產業鏈相對完善

3。國家相關政策扶持

4。遊戲產業對3D動畫有很強的聯動和促進作用

5。中日觀眾口味不同


邊走邊暢


其實是3D比較便宜,動漫上看更加心怡,但是像以前好看的動漫上用3D就毀了,所以還是以前風格好看


遊戲動漫娛樂小方評測


我就想問問2d建模是什麼東西?你自己發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