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如何從小培養?《易經·蒙卦》通解,看完5分鐘,受用無窮

導讀:中國的蒙學淵源流暢,積韻極深,自古以來我們就非常重視孩子的啟蒙們教育,每個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夠成龍成鳳,出人頭地。《易經》中了有一卦是專門講啟蒙教育的,那麼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看看這一卦又蘊含著怎樣的先賢智慧,給我們哪些啟示呢?

小孩如何從小培養?《易經·蒙卦》通解,看完5分鐘,受用無窮

周易蒙卦

《易經》第4卦,蒙卦,艮上坎下,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坎為水。

從卦象上看,山下有水,為泉水,《蒙卦》的內卦為坎,代表著險阻,困難;外卦為艮,代表著停止,就好像山上的泉水湧湧不斷向下流,遇到險阻雖然無法前進了,但內心任然想前進,就象徵著自身受矇昧的狀態。就好比一個幼童什麼都不懂,但仍然學習,尋求知識,對什麼都好奇,蒙卦的含義就是找尋知識、找尋智慧、找尋真理。

蒙卦卦辭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吉,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注:亨者通也;這裡是筮願意是指通過占卜,請求神靈解惑,在這裡應該理解為向別人請教,求師行為;瀆的意思是不恭敬,輕慢。)

白話文解釋:矇昧的狀態是亨通的,不是我去求小孩學習,而是小孩來向我主動學習,第一次問我問題的時候,我告訴他,多次來問,心不誠則不為他解答疑惑,這樣是吉利的。

小孩如何從小培養?《易經·蒙卦》通解,看完5分鐘,受用無窮

蒙卦卦象,山下有泉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白話文解釋:艮上坎下,水在山下,為泉水,山高水長,水險山阻,代表昧也,敝也,說明受到障礙;六五爻與九二爻中隔一坤卦,代表相隔的意思;此象就跟天地初開,萬物初生,泉水水汽蒸發,雲霧擴散而不見山,人民民智未開處於昏昧狀態一樣,所以取名為蒙卦。看到蒙卦的卦象,君子當果決行事,養育德行,泉水初出之時,乾乾淨淨,就像蒙童一樣,天性純真,沒有意思雜念,對一切都充滿好奇,求學之心盛發,正氣具備,及時進行啟蒙教育。

彖傳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解釋:

彖傳說蒙卦,艮上坎下,山下有險之象,遇險而止,故曰蒙。上卦為艮,兩陰爻在一陽爻之下,代表著陰氣閉塞;下卦為坎,一陽爻在兩陰爻之中,有生髮之象。由閉塞到發散,乃是由暗到明,就象徵著從矇昧到慧明,吉象,所以彖傳才說蒙亨,蒙卦九二爻居坎通之中,又值震動之主,通則亨,動則行。故曰:以亨行時中也。

小孩如何從小培養?《易經·蒙卦》通解,看完5分鐘,受用無窮

九兒爻為陽爻,代表師者;六五爻陰爻,代表矇昧之小童。九二爻與六五爻都居於中位,故曰剛中,兩爻陰陽相應,心智相通,所以才說不是我去問蒙童,而是蒙童來問我。

六五弟子九兒向師者請教,猶如占卜者向神靈求教,指點天機,講求一個誠字,如果多次反覆問就有褻瀆、輕慢師者之嫌,瀆慢不敬師者,這是褻瀆蒙學之道的行為,師者當然不會告訴。蒙童請教師者,這是正當的行為,但是雙方都應該懷揣一顆正心,求者誠心誠意的問,師者才會盡心盡力為蒙童解答疑惑,蒙學之道就在於兩者行道正,行道正則蒙者心中疑惑盡解,走向光明,走向成功。所以說蒙以養正,聖功也。

智慧拓展:

《蒙卦》首先告訴我們求教應該心誠,不可瀆蒙,其次告訴我們蒙以養正,而且養正要乘早,啟蒙教育要及時。而如今做家長呈兩極分化,一是把孩子往幼兒園一丟基本上就不管,全靠幼兒園的老師教育,自己呢忙著上班,忙著賺錢,忽視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這一類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就很逆反,父母說什麼都不會聽,學校老師說的話就當聖旨一樣,跟父母反而不貼心,什麼事也不跟父母說。

小孩如何從小培養?《易經·蒙卦》通解,看完5分鐘,受用無窮

小孩學習

還有一類家長呢,給孩子報各種的補習班,生怕自己的孩子比不過別人,小孩了不堪重負,於是乎還是厭惡學習,反感讀書,也不想學習。而當自己的孩子問自己的時候,總是敷衍了事,問多了,家長還覺得煩。所以孩子長大之後,家長越是讓他好好學習,他越是不想學習,因為你打消掉他的學習興趣了。

這兩類家長實際上都是不會教育孩子,忽略了孩童的啟蒙教育,孩童的教育是有方法的,也是分階段性的。如果家長真正的把蒙卦好好研究一番,花個幾十分鐘時間,好好讀一遍,體味一下,你就知道怎麼教育0-5歲的孩子了。

若喜歡本文,請收藏轉發出去吧,若喜歡國學,傳統文化,易學文化歡迎關注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