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成发酵类抗生素原料和生物发酵生产基地?上海创新肺移植手术

中新网银川4月3日电 (于翔 李佩珊 刘香君)4月3日,“宁夏食品和生物发酵产业发展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启动会在银川举办,这是2018年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宁夏研究院争取立项的五个项目之一。会议现场,江南大学与宁夏科技厅签署科技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宁夏发酵类原料药产业占全行业比重达到80%以上,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发酵类抗生素原料药和生物发酵生产基地,培育了启元药业、丽珠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

食品和生物发酵产业是一种以高科技含量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也是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解决“三农”问题和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但是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宁夏食品和生物发酵产业的发展。针对宁夏食品生物产业的特点与现状,2018年,由江南大学校长陈坚院士牵头联合宁夏大学申报了“宁夏发展战略咨询研究及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战略咨询项目,通过实践调研和理论研究,现已编制出宁夏地区食品和生物发酵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纲要。

宁夏成发酵类抗生素原料和生物发酵生产基地?上海创新肺移植手术

宁夏成发酵类抗生素原料和生物发酵生产基地?上海创新肺移植手术

宁夏成发酵类抗生素原料和生物发酵生产基地?上海创新肺移植手术

此次启动实施“宁夏食品和生物发酵产业发展战略咨询研究”项目,旨在依托江南大学优势科研力量,结合宁夏地区生态与资源特征,明确未来宁夏地区食品和发酵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助力宁夏食品和生物发酵产业创新发展。江南大学校长陈坚院士表示,今后将针对宁夏食品和生物发酵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组织专业的科技创新团队,将最新的生物技术引入宁夏现有的生产规模,实现宁夏食品和生物发酵产业的技术产业化、产品国际化。

会上,宁夏科技厅厅长郭秉晨表示,为推动该项目合作,江苏省安排“科技支宁”专项资金,对签约落地的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给予资金补助,这也将为宁夏食品和生物发酵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完)

上海专家创新肺移植手术


宁夏成发酵类抗生素原料和生物发酵生产基地?上海创新肺移植手术


上海专家率先成功施行了胸腔镜辅助下右全肺移植术。 芊烨 摄

中新网上海4月3日电 (陈静姚君)当下,在胸腔镜这一微创技术已逐步成为胸外科主流术式,可是肺移植,这种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依旧以开胸手术为主。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基础上,能不能将胸腔镜技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融入到肺移植中,为患者提供更精细、更优质的治疗呢?

上海市胸科医院3日披露,该院胸外科肺移植亚专科主任杨骏带领团队,率先成功施行了胸腔镜辅助下右全肺移植术。患者陈先生(化名)术后第三天已经能起身下床活动。

陈先生是一位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俗称慢阻肺)患者,虽然只有50多岁,但已经被病魔折磨得必须常年依靠吸氧才能生活。年初,因为肺大泡突发破裂造成严重气胸,陈先生已经去“鬼门关”走过一遭。专家们综合评估,除了肺移植,别无良方。

宁夏成发酵类抗生素原料和生物发酵生产基地?上海创新肺移植手术

宁夏成发酵类抗生素原料和生物发酵生产基地?上海创新肺移植手术

宁夏成发酵类抗生素原料和生物发酵生产基地?上海创新肺移植手术

所有的器官移植都分为取走病变器官和植入新脏器两个步骤。在术前讨论中,胸科医院的医生们发现,像所有的肺移植病人一样,常年反复的肺部感染,使得陈先生病变的右侧肺叶与胸壁发生黏连。能不能打破肺移植开胸手术的常规思路,将微创技术融入其中,带给患者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恢复?手术团队为陈先生设计了先微创再开胸的手术方案。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手术团队准备了备选方案,集结了胸外科、心外科、体外循环等学科专家前来现场,为手术保驾护航。整台手术患者的出血量比以往单纯开胸肺移植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也明显缩短。术后第二天,陈先生就去除了胸腔引流管,并能坐起;术后第三天,他已经能下床活动了。

胸科医院胸外科中心,年胸部手术超过12000例,也是中国最早开展肺移植的医疗单位之一。目前,胸科医院已经累计完成了60余例肺移植,其中80%是双肺移植,还有4例再次肺移植。患者年龄最小仅18岁,最年长的71岁。据透露,生存时间最长的患者已经存活了11年。医院方面表示,此次创新性地将胸腔镜技术运用到肺移植中,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更精准、更优质医疗服务的有效探索。(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