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行動更年輕?就是對任何新鮮事都會感興趣

全文 2039 字 | 建議閱讀 4 分鐘

文 | mickjoust

常行動更年輕?就是對任何新鮮事都會感興趣

持續踐行,一路同行

不要高估自己的行動能力,不要低估他人的理解能力。

今天,看到一個詞:「重啟 2019 」,伴隨的解釋是,將元旦制定的“2019 年計劃”悄悄改為“2019 年(農曆)計劃”,由此重啟 2019 年,獲得新年新生機,並說服自己此前浪費掉的 1 月份,不過是今年的試用裝而已。

試用裝用完,該用正式裝了。

對於習慣行動的人來說,冬天已經進入尾聲,等待著的是——春天爆發新的力量。

當然,完成一個行動沒有這麼簡單。

或者說,開始每次行動都猶如一次新生般痛苦。

只不過,行動者們,早已經對痛苦有了更強的免疫力。

換句話說,對任何新鮮事都會感興趣,能更好的促進行動者完成一次行動。

1

但是,在知識信息獲得越來越容易的今天,我們的好奇心到底是增加了還是下降了?到底好奇心有沒有用?是有幫助還是起反作用?

目前,並沒有定論。

從大體上看,好奇心對我們是有用的,尤其體現在行動上。

比如,我們常說的愛運動的人通常都顯得更年輕,這也是我們常常感受到的一種認知。

因為生理上的年齡是不可逆的,但是思維是能不斷被刷新的。

這是一種普遍共識。

於是,我們就會熱衷於尋找這些能夠刷新思維的方法來幫助我們保持年輕。

雖然目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運動並不一定能幫助延緩衰老,但是,我們還是願意相信運動就能幫助我們保持年輕。

畢竟,一說到年輕,總是能給我們一種正能量。

況且,沒有人會願意總說自己在變老。

到底是對運動的好奇心起的作用,還是運動本身起的作用,很難說清楚,也沒有任何願意深究。

反正,只要達到效果就行。

基於此,我們倒是可以說,好奇心還是多少有點重要作用的。

常行動更年輕?就是對任何新鮮事都會感興趣

持續踐行,一路同行

2

倒是,現在,逐漸流行一種——什麼年齡就該是什麼心態的理論,強調應該做好自己年齡階段該做的事。

比如,到了適婚年齡就該結婚生子,不結婚的都是怪胎,結婚了不生孩子的都是異類。

到底什麼是適婚年齡?

沒有人能準確說出來。

在我看來,更多的是父母的焦慮在孩子身上的具體化表現罷了。

這種父母對孩子遲遲單身的好奇心,或許就是有危害的好奇心。

要警惕。

相反,缺乏好奇心也同樣有危害。

比如,年輕的時候,慢慢對一切事物缺乏好奇,從學習畢業後不想再學習,有一個熟練掌握的技能,就不想再改進。

好奇心的定義裡就說過,好奇心是動物處於對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屬性空白時,

本能的想添加此事物的屬性的內在心理。

重點就在於想的主觀意願上。

對某個事物,想要乾點什麼,想要想點什麼,想要說點什麼….

這個“想要”,很重要。

缺乏好奇心的人,通常都是隨便,無所謂,缺乏的就是這個“想要”。

而這個“想要”,和行動相連。

而很多人的“想要”,是“偽想要”。

比如,減肥,這是一件極度普通,又極度難做到的事情。

為什麼如此的難?

因為想要減肥的人,遲遲都拿不出行動。

雖然對減肥後的自己充滿好奇,但是最後一步行動時,停住了。

這就是“偽想要”

真正的“想要”,是有了情緒過程,還有實幹過程,最後拿到一個最終的結果。

換句話說,有效的好奇心更多的是一種本能的行動過程的結果呈現。

而我們很多時候有太多的偽好奇心了。

於是,導致了長期下來,好奇心慢慢減退的情況出現。

因為好奇心並沒有真正的被滿足。

這是一個完成的過程:想——動——完

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看,我們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層級從低到高。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得年輕人都越來越缺乏好奇心的原因,因為即便有了很多的想法和需求,最終能實現的寥寥。

只有不斷將旺盛的好奇心和切實的行動聯繫起來,才能不斷增強好奇心。

常行動更年輕?就是對任何新鮮事都會感興趣

持續踐行,一路同行

3

有什麼保持真正好奇心的好辦法?

有三個建議。

首先,可以小步快跑的主動提升自我的心理年齡。

一個人,從懵懂到成熟,需要一個時間過程,可以是自然生長,也就是後天的環境影響,也可以是主動的從自身出發提升,比如,學習。

學習是主動發現自我的一個有效手段。

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通過被動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被動提高。

主動發現問題提升的是方法是什麼的問題。

其次,重視刻意練習。

練習的重要意義在於,鞏固新知識,因為對於新的好奇心,不練就會荒廢,而時間的特性又是一點點磨掉你的耐心和毅力。

換句話說,時間長了不練習,好奇心又會減退。

因為人是很功利的,凡事都希望看到一個結果。

而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在知道方法後,提升效率。

練習提升的是效率的問題。

最後,反覆重複循環行動。

保持好奇心也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後才能出效果的行動。

從行動到習慣,再到好奇心,想象力的提升,是對整體系統的提升,而不是一點強則全部強。

不要認為好奇心是自動生長的,好奇心同樣需要養料的滋養,而且還要主動澆水灌溉才行。

反覆的意義在於,行動中會遇見新的問題,同時,給了我們反思的過程。

反思提升的是整體完整性的問題。

總結來說,有好奇心不奇怪,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增強好奇心,而增強好奇心能夠真正的幫助一個人保持年輕。

持續踐行

2019年的第一個行動100天,已經過去45天,如果你的行動還沒有開始,現在是開始的最佳時機。


持續踐行,從每天完成一個行動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