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報表中哪一項最真實反映了企業的實際獲利,為什麼?

溫兒兒


會計報表是一個體系,不是單憑一個項目就可以判斷企業的盈利是否真實。有時候僅憑會計報表也不能判斷企業的盈利是否真實,還要結合財務報表附註以及其他的手段。即使是動用了手段,也未必100%發現財務造假,但是大部分情況還是能發現的。以下說一些重點科目,以及如何通過科目間的關聯關係挖掘其盈利是否真實。

這些裡面有些是資產負債表科目,有些是利潤表科目,一旦有虛構利潤,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1. 收入的真實性:

(1)假循環的形成:

在上圖所示的銷售與採購循環中,關注收入的真實性,就必然要關注到與收入相關的科目應收賬款。同時,收入有了,成本也必須同時結轉。如果虛構了收入,那相應的應收賬款增加,存貨要減少。這樣的激增和驟減是很容易引起關注的,所以需要再虛構採購交易,最後將應收應付對沖。然後將產生的利潤,隱藏到固定資產或者在建工程中去。經過這樣的調整,恐怕很難通過報表的數字直接發現。

(2) 發現與識別:

這時候需要通過應收應付款的波動分析,通過走訪或者函證的方法確定應收應付款的狀況是否存在異常,進而推及收入有沒有問題。

2. 成本的真實性:

(1) 對於故意降低單價從而提高利潤的,可以通過毛利率的分析來發現。從而判斷利潤是否真實。

(2) 對於虛擬了收入,也虛擬了成本的,可以從現金流的方面,或者應收應付的方面來發現問題,從而判斷利潤是否真實。

(3) 如果通過調節存貨計價方式,或者成本核算方法來調節成本的,有時候從報表上不能直接發現,需要採取一些輔助手段。即瞭解存貨核算方法,企業對存貨的管理方式或者企業是否有專門的軟件來核算企業的存貨等等。通過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的瞭解,基本可以判斷在存貨上是否有問題。

關於企業利潤是否真實,還需要綜合判斷更多的科目,並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總之,並不是通過一個項目就可以進行判斷的。此外,反映真實的獲利和反映獲利的能力是兩碼事。只有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之上,再談企業的各種能力。

我是財會小童,與您分享我的觀點,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財會小童


我是財務開水洗頭,歡迎訂閱相關財務知識。

反應企業獲利的是"未分配利潤及淨利潤"。但沒有任何一項數據能反應"實際獲利",都需要和其它數據一併參考才行,所以才有那麼多報表分析的方法。



下面介紹幾種會計報表常用獲利分析方法:


直觀數據

直觀數據是報表科目直接反應的狀況,不用財務指標分析就能知曉的經營狀況,包括:

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存貨、應收、資產負債等

利潤表:淨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等

現金流量表:現金增加額等

特殊關注財務指標

企業當期盈利為"未分配利潤、淨利潤",但此兩項費用並不能代表企業的真實狀況。

因為利潤的計算是以權責發生製為基礎,有時會存在雖然確認利潤,但應收收款形成了壞賬、存貨已經發生了跌價、資產已經老舊瀕臨淘汰等情況。這些狀況都未能如實反應到利潤中,需採用財務指標分析來分別對比,如 :




財務分析的指標較多,只列舉部分本人之前文章裡的圖文。

企業經營情況視具體情況具體而定,如果有審計報告也可查看審計報告內容。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報表分析內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資深財務開水洗頭


直觀上看,企業獲利情況應主要看利潤表,特別是應關注企業利潤表"淨利潤"的數據。俗話說,會計是一門藝術,同一個公司的賬,即使執行的是同一個會計準則,100個會計可能會得出100個結果,如果一審計,可能會產生101個結果。因此,我們在做企業獲利能力分析時,一定要綜合分析,不僅要看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和附註,還要分析表外因素。

一、分析利潤表,看本年獲利和近幾年獲利情況。利潤是經營利潤還是非正常經營利潤、產品的毛利率等。

二、分析資產負債表。看資產的組成,比如應收賬款過大,是否存在為了擴大銷售造成應收賬款超過正常範圍,未來或許存在大量壞賬,產品賣出去了,錢收不回來,利潤就不可靠。比如分析存貨,存貨明顯偏大,要分行業分析。一是行業不景氣,產品賣不出去;二行業景氣,故意壓著不賣。賬面都是存貨過大,但反映的信息差別很大。又比如長期股權投資,有的投資有潛在收益,核算方式的原因,賬面沒有反映,有的是投資失誤,沒有回報或虧損。等等,不一而足。

三、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淨流入情況等。

四、分析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看企業分紅等情況。如果長期未分配紅利,要分析具體原因。

五、分析附註。看企業相關重要事項的說明,對潛在盈利能力的影響。

六、關注表外因素。如行業發展前景、資產的具體組成。如企業前幾年在一線城市有好幾套房,可能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就相差很大。

總之,分析企業的實際獲利能力對一般外部人講,是有很大難度的,企業內部人員可能瞭解比較清楚。比如有的企業可能為了偷逃國家稅款,隱瞞了利潤等等。


稅眼看世界


不請自來。基本會計報表主要有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那麼每月的資產負債表反應的是公司每一個月底的資產負債情況,表裡的淨資產科目反應的是自公司成立以來淨資產情況,包含在淨資產裡的未分配利潤科目反應的是自公司成立以來的利潤情況。


而利潤表是反應當月及當年累計利潤情況。所以真實反應公司企業實際獲利的科目應該是資產負債表裡的未分配利潤。而損益表的淨利潤是反應某一月份及累計當年的獲得利潤的情況。現金流量表是反應一個公司的現金變動情況表,與獲利沒關係。以上是我的簡單看法。請多多關注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