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ABS和CBS的差別是什麼?有哪些優缺點,新手怎麼選擇?

毀人不倦31826727



專業解析摩托車故障,精準推薦所需車型。大家好,我是 騎士分享 歡迎您的關注!

摩托車剎車系統是摩托車行駛途中的主要減速裝置,而ABS和CBS是剎車系統的輔助裝置,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車輛提升行車安全,但這兩者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摩托車ABS防抱死系統它可以有效的,防止因為剎車力度過猛而導致車輪抱死,引起的車輛側滑現象,它的這一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確保車輛不翻車。


而摩托車CBS系統它不具備完全防止車輪抱死的功能,它只有將剎車力度分配給前後剎車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縮短剎車距離,並且能夠讓前後剎車合理配合,降低車輪出現抱死的幾率,所以兩者從主要作用上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通過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到,ABS有防抱死功能但它不具備前後剎車聯動功能,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它會延長剎車距離,但這和輪胎抱死引起的不良反應相比起來,這種劣勢完全可以忽略。而CBS具有前後剎車聯動的作用,但它不具備車輪防抱死功能,在一些特定情況下這種裝置會有一定的反作用,所以ABS實用性會更高。

而新手選擇車型時最好應該選擇裝配有ABS的車型,畢竟它的剎車輔助功能會更強大,而CBS只是代替了駕駛人員分配了剎車力度的工作,它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提升駕駛技能來代替,而ABS則不同人工代替它的可能性不是沒有而是很小,所以ABS對於新手很重要。


騎士分享


前後聯動剎車系統(CBS),英文全稱是Combination Braking System(聯動剎車系統),CBS為英文單詞縮寫。這是個什麼玩意兒呢?先上圖說明吧。

兩輪摩托車大多數採用前、後獨立的制動系統,裝有這種制動系統的摩托車在制動過程中,要想獲得較大的制動減速度就必須合理的分配手、腳的操作力,使前、後輪胎充分利用路面的附著係數,但是實際生活中很難做到前、後輪制動力的合理分配,因為根據路面情況和行駛速度,車身姿態的不同,制動力分配也不相同。例如,如果單獨使用前輪制動,前輪便有可能出現抱死,進而喪失轉向能力以及車輛翹尾,導致翻車;如果單獨使用後輪制動,不但制動力差,還可能導致後輪抱死造成車輛側滑;如果前、後同時制動,當制動過程中制動力過大的時候,一般會出現後輪先行抱死,造成輪胎在地面滑動摩擦,制動過程中出現後輪抱死,也會導致側滑。所以如何合理的使用和分配製動力,是一個涉及如何安全行車的大問題。

那麼CBS就是一個相對簡單的自動分配製動力的裝置,在制動時,後製動踏杆通過拉索帶動CBS分配器上的搖臂運動,同時產生兩個方向不同的分力,其中一路帶動拉索控制後製動器,此時後制動開始得到部分制動力,另一路則帶動CBS分配器上的油缸活塞,通過軟管控制前制動鉗上的CBS活塞。在CBS分配器上有彈簧延遲控制,當施加的操作力達到活塞彈簧和延遲彈簧的合力時,CBS分配器上的油缸活塞就開始工作,聯動前制動器開始制動。這個就是CBS系統的工作原理。由此CBS開始工作時,首先是向後輪施加了一部分制動力,當繼續向後輪制動施加更大的力量時,前輪就開始制動,並且分配閥會將大部分制動力自行分配給前輪制動。下圖為裝備了CBS裝置的摩托車前輪。

正常騎行或者加速時,後輪承載了車輛大部分的重量,因而獲得的摩擦力大於前輪,但是當制動時,由於慣性,車輛重心就會轉移到前輪,因此,在駕駛摩托車時,正確的做法是應該首先對後輪施加部分制動力,使車輛重心快速轉移到前輪,然後根據前七後三的選擇,對前輪施加大部分制動力。那麼當有了CBS這套裝置時,會代替人工首先對後輪施加部分的制動力,導致車輛重心迅速轉移到前輪,使得摩擦力增大,這個時候再繼續加大制動力時,前輪就能獲得理想的減速效果,這種方式比人工分配製動力更簡便更高效更精確,制動距離能明顯縮短。另外還有一個好處是,沒有裝備CBS的車型,在市區或者人流量較大的路段行駛時,會不自覺將兩根手指搭在前制動拉桿上,以防備突然出現的路面情況,油門手把實際上只有食指和大拇指掌控,時間長了,右手會很酸脹。而有了CBS之後,你不用再考慮前制動拉桿,右手五根手指可以舒服的握住油門手把,遇到情況放心踩後製動踏杆就可以了,可以提升駕駛舒適性。

ABS又稱之為防抱死制動系統,是一種更復雜更安全的制動輔助系統,摩托車行駛中如果踩下制動踏板,車輪轉速會急速降低,當制動力超過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時,車輪就會被抱死,完全抱死的車輪會使得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下降,出現車輪滑動,如果前輪滑動,車手就無法控制車輛的行駛方向,一變向就摔車,如果後輪滑動,摩托車在很小的側向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出現側滑現象,一樣會摔車,所以不管摩托車哪個車輪抱死,對摩托車制動都是不安全的。而ABS就是這樣一種將最大制動力實施於車輪但是又不至於將車輪完全抱死的裝置,介於一種臨界狀態,在ABS的工作狀態,制動卡鉗會以每秒鐘制動5到10次的頻率對車輪實施制動,類似於騎手人工點剎,只不過動作更精準頻率更快,即使是老資格騎手也沒辦法模擬ABS的工作狀態,因此更安全。

那麼國內有沒有將CBS和ABS同時裝備了的車型呢?有,例如GV250等等,本田也有C-ABS聯合制動系統,光陽的V-CBS則是智能主動聯合制動系統的代表,更先進。

好了,就解答到這裡,歡迎關注驃騎府!


驃騎府


隨著摩托車產品的升級換代,摩托車已進入個性化的玩具時代,摩托車上的配置也越來越豐富,經常看到摩托車技術參數上介紹ABS系統或是CBS系統,對於一些摩托車菜鳥來說,有點懵逼,下面小編來簡單介紹一下ABS系統與CBS系統。

制動防抱死制動系統(Anti- ock Braking System)是指摩托車在制動過程中防止車輪制動抱死拖滑的控制系統,簡稱ABS。

他的原理很簡單,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點剎,車輪與地面抓地力最強的時候就滾動摩擦與滑動摩擦轉換的瞬間,如果一旦車輪抱死,制動就變成了滑動摩擦,此時車輪打滑,方向跑偏,極易發生事故,所以,很多老鳥騎車時,一般在發生抱死的瞬間,對剎車進行點剎處理,這就是ABS的初始原理。

要想達到點剎的完美操作,就需要一系列的元件了,ABS系統是由\t車輪轉速傳感器、ABS電控單元(即 ABS ECU)、ABS壓力調節器和警告燈等組成。輪速傳感器用來檢測車輪速度,並向 ABS ECU反映各車輪的運動狀況。ABS ECU是ABS的指揮中心,用以接受輪速傳感器送來的信號,計算車輪的轉速、加速度、減速度和滑移率,並進行分析、處理,然後向ABS壓力調節器發出控制信號,使制動壓力調節器按要求工作。

一套優質的ABS系統成本大概要增加2700元左右,正是因為成本較高,所以,很多摩托車只是在前碟剎上採用ABS系統,如標緻姜戈踏板車的前制動上就採用了ABS防抱死系統。

有的跑車因為設計時速較高,車身重量等原因,ABS系統會採用前後剎車系統全部採用,那麼,有ABS系統的價格就會貴上4000元以上,如本田CBR300R,帶ABS系統的就要貴4000元。

CBS系統(Combi brakej System)是指前後聯動剎車系統,此剎車系統的原理就是當你剎車時,如果前後一起剎的話,摩托車的制動距離最短,所以,有些摩托車廠家就將摩托車的後剎與前剎聯動起來。當車主剎後剎時,前剎也一起剎了,這樣既保證了安全,又不至於讓後剎車片過度使用導致過早消耗。\tCBS的成本增加並不多,一般也就在300元左右。所以在通路踏板車上廣泛採用,\t目前使用此技術的摩托車有本田系的產品(新本、五本的高配踏板車)和標緻踏板車產品。

所以,ABS系統與CBS系統雖然都是對制動系統的有效性進行提升,但兩者的原理、生產成本大不相同,因此在產品配置上,一般CBS在民用通路車輛上廣泛採用。而ABS在大排產品和個性化產品上使用較為廣泛。

關於摩托車ABS與CBS系統,各位摩友在實際操作中有何體驗呢?你們更傾向於哪個系統呢?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摩幫幫主


簡單的說,ABS就相當於不停的點剎,因為點剎的效率最高。CBS就是不論你踩剎車,還是右手捏前剎,都會前後一起剎,只不過會有電腦分配前後剎車的力度比例,急剎時滑還是會滑,但不會發生單捏前剎抬屁股摔車、或單踩後剎側滑的情況。就這麼簡單。


游泳不露頭


剎車防抱死系統和前後聯動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