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記得,為解放運城獻身的英雄們?

你是否還記得,為解放運城獻身的英雄們?

你是否還記得,為解放運城獻身的英雄們?

▲區政府辦資料陳列館暨老幹部活動中心

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英雄故事:從精忠報國的岳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收復臺灣的鄭成功,從抗日英雄楊靖宇、狼牙山五壯士到抗美援朝的烈士們,從鐵人王進喜、航天英雄群體到四川涼山的30名撲火英雄……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華文明之所以燦爛不息,就是因為英雄們將文明的聖火代代相傳;中華民族之所以巍然屹立,就是因為英雄們用血肉之軀鑄就了堅不可摧的民族脊樑。

清明節,是追思故人的日子,也是緬懷英雄的日子。

走進區政府辦資料陳列館,有一組老照片,記載了一段激情的烽火歲月,講述了一段壯烈的英雄故事。72年前,在運城解放戰役中,無數革命先烈同敵人浴血奮戰,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

為了重溫當年那段歷史,我們翻閱了許多文獻資料,參觀了運城烈士陵園,又有幸採訪到了曾經參加解放運城戰役的趙宗華老人。當年的小戰士,如今已是耄耋之年,講起當時的情景,老人依舊神采飛揚。“當時戰士們都不怕死,提起要上戰場,能有機會殺敵,心情都很激動。到了戰場上,冒著敵人的炮火,都搶著衝在最前面……”老人一邊講著,一邊“演”著,彷彿他又回到了衝鋒陷陣的戰場。隨著老人的講述,一幅幅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在我們眼前展開。

1947年,國民黨軍全面進攻受挫後,開始集中兵力在山東和陝北戰場,進行重點進攻。胡宗南在大舉進犯陝北的同時,在運城這塊戰略要地,加緊設防、囤積物資,想把運城作為策應西北和中原戰場的重要據點。

當時運城的守敵有一萬多人,火炮近百門,輕重機槍340餘挺,火力配備很強。城防工事,外圍以高碉、低碉、野戰工事,組成交叉火網;城沿以10多米高的磚石城牆和深寬各8米的護城外壕,構成環形障礙,被稱為現代化防禦工事,可謂銅牆鐵壁、十分堅固。五月份,太嶽部隊曾攻過一次運城,但因城堅難摧,部隊又要南進,於是主動撤離。

你是否還記得,為解放運城獻身的英雄們?

這是時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副司令徐向前檢閱八縱二十三旅的照片。1947年 7月,劉鄧、陳謝兩路大軍南進後,留下的正規部隊很少,內線兵力嚴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晉冀魯豫軍區以太嶽軍區的基幹部隊和地方武裝為基礎,組成了野戰軍第八縱隊,轄二十三旅、二十四旅兩旅六個團,作為軍區的主力。王新亭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祖諒擔任參謀長。

你是否還記得,為解放運城獻身的英雄們?

▲王新亭和張祖諒合影

八縱剛成立不久,徐向前考慮到攻下運城,既能封住晉南門戶,又能解除陳謝兵團的後顧之憂,還能牽制胡宗南、配合西北野戰軍作戰,便決定攻堅運城。10月8日,王新亭指揮部隊,從東、西、北三面包圍運城,開始第二次攻打運城。經過激烈的拉鋸戰,敵人外圍的據點被基本肅清,正當準備發起總攻之際,胡宗南派四個旅撤回,調頭北渡黃河增援運城,部隊隨即撤圍打援。由於敵人裝備好,突擊力強,加上平陸深溝橫列,不利於作戰,被一部分敵人突破防禦陣地,竄進運城與守敵會合,攻城計劃只好暫時取消。

二打運城不克,八縱的頭炮沒有打響,部隊士氣很受影響,許多人覺得憋氣。特別是在戰鬥中,老百姓節衣縮食、竭力支援,出民工、抬擔架、送糧彈,光借的門板就有十七萬多,有的把父母的棺材板拆了送上陣地。後來這些門板大都被毀,周圍幾十裡的群眾,夜不能閉戶。趙宗華說:“晉南老百姓的這種支前熱情,簡直讓人感動,打不下運城都覺得沒有臉面,大家紛紛請戰,要求三打運城。”

你是否還記得,為解放運城獻身的英雄們?

這張照片是王震在前線指揮戰鬥的情形,當時王震率領西北二縱路過晉南,正在休整待命,後來經過商量,決定協同作戰,共同攻打運城。並組成前線指揮部,王新亭任司令員,王震為政委。

12月17日晚,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我軍吹響了三打運城的衝鋒號,向敵人發起攻擊。敵人憑藉明堡暗碉和火力優勢,進行頑強抵抗。我軍缺乏火炮,靠炸藥包破堡前進,摧毀了敵人四大陣地,殘敵逃入城中固守。這時,胡宗南的四個旅集結在黃河南岸,準備渡河增援。如果不能迅速攻克運城,可能就會功虧一簣。王新亭和王震決定提前發起總攻,24日,二縱和八縱從城西、城北發起猛攻,突擊隊員用架雲梯和跳板的辦法,奮勇登城,但敵人火力很強,我軍傷亡慘重,激戰兩天兩夜,仍沒有破城。在這叫勁的關頭,徐向前下了死命令:“堅持最後五分鐘,一定要把運城拿下來”。

你是否還記得,為解放運城獻身的英雄們?

這張照片是攻運模範二十三旅六十九團七連全體合影。12月26日上午,前線形勢十分緊張,王新亭、王震、張祖亮來到離城北不遠的一個大磚窯,參加二十三旅緊急作戰會議。會上決定用坑道爆破的辦法,炸開城牆,開闢衝擊道路。六十九團七連的十位勇士挑起了這個重任,他們揹著蓋有溼棉被的門板,分組衝入外壕。炮火轟炸不斷,坑道被炸塌了,就用門板支撐坑口;冷槍冷彈不時襲來,人員大都負傷,他們把犧牲的戰友掩蓋起來,帶著傷繼續挖;工具壞了,就用手刨,一捧一捧把泥土捧出洞口;指甲掉了,血淋淋的雙手還在堅硬的凍土上摳著……負責聯絡的車元路負傷五處,仍在生死線上一夜往返六次。憑著這種驚人的毅力,奮戰一夜,挖成了一條5.5米長的坑道。緊接著,爆破隊僅用40分鐘,就完成了3000公斤炸藥的裝填。12月27日黃昏,一聲巨響,地動山搖,城牆被炸開了20多公尺的缺口。突擊隊乘勢突入城內,但敵人很快反撲過來,用炮彈封鎖突破口,後續部隊上不去。城牆上的戰士就和敵人廝殺,用刺刀刺,用槍托砸,用牙咬,赤手搏鬥,抱著敵人一起滾下城牆……終於重新撕開了突破口,後續部隊蜂擁而上,經過一夜激戰,全殲守敵1.3萬人。12月28日上午,運城宣告解放,掀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運城攻堅戰的勝利,既有利地配合了劉鄧、陳謝大軍南進,也證明了在主力打到外線後,我軍的內線兵力依舊強大。同時,控制了鹽池,保障了晉陝豫三省的供鹽。更為重要的是,這次攻堅運城,很好地鍛鍊了部隊,特別是贏得了攻堅戰的寶貴經驗。此戰之後,王新亭又率領部隊,攻臨汾、取晉中、克太原,摧毀了敵人一個個堅固城牆,加快了全國解放的進程。徐向前在戰後總結大會上指出:“運城戰役是攻堅戰的典型殲滅戰役”。毛澤東在《將革命進行到底》一文中指出:“在攻克石家莊、運城、四平、洛陽、宜川、寶雞、濰縣、臨汾、開封等城市的作戰中,學會了攻堅戰術。”

彈指一揮間,轉眼72年過去了。走進運城烈士陵園,解放運城紀念碑巍然挺立,1500多名烈士安葬在這裡,他們中大多數是青年,很多還是父母眼中的孩子,還有許多連姓名都沒有留下,但為了人民的事業,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義無反顧,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功績永垂不朽,他們的精神永續流傳!

緬懷過去,是為了更好前行;紀念英雄,是為了接續奮鬥。在新的征程中,我們要以英雄為榜樣,傳承英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上成就偉業,在普通崗位上實幹創新,書寫屬於自己的“英雄故事”,共築新時代的“英雄史詩”。(陳朋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