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北京之虎峪-玉虚道观废墟-崖沟

虎峪自然风景区属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位于昌平西北9公里八达岭高速路北侧,属于国家二级风景区,此处有山有水有原始森林,水依山势,山环水绕,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地形以沟崖为主,沟沟有崖,崖崖见沟,虎峪两侧由酷似虎皮斑纹形成的岩石沟峪,因此被人们称为虎峪,虎峪山秀水更美,山间泉水处处可见,山口的水库,群峰环抱。只有几十平方米的“羊尾湖”,夏季,一道瀑布从30米高山崖飞流直下;石潭,其上是险峻山谷,水依山势,翻腾而下,落差数十米,形成一连串的叠水、瀑布,冲击成9个天然石潭。虎峪还有奇特的山洞,如:“雾云洞”,每当下雨前,洞里会飘出一团团云雾来。

徒步北京之虎峪-玉虚道观废墟-崖沟

图文无关

玉虚道观全称护国中峰顶玉虚观,又称北武当沟崖玉虚观,俗称上庙位于沟崖中峰山腰,距沟口约7 500米。明天启二年(1622)建造,崇祯八年(1635)落成,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修葺。该观有观门、钟楼、鼓楼、正殿、配殿、后殿和无上阁等建筑,沟崖庙宇建筑中最高、最险的一组建筑。整体建筑分布在4层阶梯式高台上。最下层有观门1座,保存至今。其形制为单檐歇山顶,上覆灰色布瓦,冰盘石檐,檐下嵌白色石匾额,上刻“护国中峰顶玉虚观”。观门内左右建钟、鼓二楼,左为钟楼,钟高1.3米;右为鼓楼,鼓已散失,仅存四壁。正殿面阔10米,进深4.8米;配殿面阔9.5米,进深4米,均已不存。殿前有石碑2通,分别刻有“沟沟崖中峰顶玉虚观碑记”及“重修碑记”,碑身及碑座均完好。玉虚道观废墟还有银杏树1株,树龄有400年之久,为北京市一级古树名木。秋季银杏叶黄透之际,自是另外一幅美景。

徒步北京之虎峪-玉虚道观废墟-崖沟

图文无关

沟崖原名沟沟崖,因沟谷内多悬崖而得名。位于昌平区北部十三陵镇域内,为德胜口沟西侧的支沟。沟口南侧为德胜口村,北侧为德胜口水库,是军都山南麓狭窄谷地之一。沟谷呈东南—西北走向,谷内山势由外及里逐渐高峻,沟内植被繁茂,周围有仙人、玉女、中峰、东峰、西峰、瑞峰、岫峰、将军、步虚、五云、金华和紫极等22峰环拱,其中中峰、东峰、西峰、瑞峰和岫峰5座山峰最负盛名。中峰为五峰之首,海拔963米。清康熙十二年(1673)编撰的《昌平州志》曾载有沟崖八景,即“飞瀑垂帘”、“寒泉漾玉”、“危峰夏雪”、“古洞春风”、“磴道穿云”、“松桥隐雾”、“南川午月”和“西寺子钟”。 沟崖曾是佛、道两教胜地,有“北武当山”之称。自元、明以后,相继建造有玉虚观、碧霞宫、斗姥宫、西峰庵、东峰庵、瑞峰庵、盘道庵和西王母祠等72座佛、道宫观庙宇,现玉虚观、碧霞宫、斗姥宫和瑞峰庵等遗址仍存。

徒步北京之虎峪-玉虚道观废墟-崖沟

图文无关

沟崖特点:山高、崖危、路险、庙多、水清。

虎峪——沟崖徒步路线过程中会有山民放的猎夹子,用来捕捉野兔、野猪等,需要注意。

徒步北京之虎峪-玉虚道观废墟-崖沟

图文无关

推荐乘车路线:

去程:从三元桥出发,乘坐847路,经7站马甸桥东站下车,步行约500米在马甸桥南站乘坐919路公交车,经7站在邓庄站换乘昌68路,经7站到达虎峪路站下车,步行1.5公里左右到达徒步起点。共21站,全程约耗时2小时。

回程:从德胜口公交站乘坐昌35路公交车,经9站到达昌平西关环岛东站,换乘886或886区间经一站到达马甸桥南站,换乘300路快内,经3站到达三元桥,共13站,约耗时1.5小时。

徒步形式:穿越

累计上升:500米

累计下降:500米

总里程: 11公里

参考轨迹号: 暂无

春夏秋季装备携带建议:

服装:高帮登山鞋、速干衣、速干裤、防晒帽、半指手套、魔术头巾等

饮食:功能饮料1.5L~2.5L,路餐一顿(高热量如牛肉干、巧克力、饼干及各种小零食等),也可以带一些鸭脖、猪头肉、鸡肉等腐败食品视体能而定。

其他装备:登山包38L、登山杖(双杖)、护膝、雨衣、指南针、垃圾袋、对讲机、充电宝、手机及其数据线、头灯、云南白药等急救药品。

冬季装备携带建议:

服装:高帮登山鞋、速干衣、防风手套、抓绒、冲锋衣、抓绒冲锋裤、保暖帽、魔术头巾、冰爪等。

饮食:功能饮料1L+1L热水(热水很有必要),路餐一顿(高热量如牛肉干、巧克力、饼干及各种小零食等),也可以带一些鸭脖、猪头肉、鸡肉等腐败食品视体能而定。

其他装备:登山包38L、登山杖(双杖)、护膝、雨衣、指南针、垃圾袋、对讲机、充电宝、手机及其数据线、头灯、云南白药等急救药品。

最后的最后:户外有风险,出行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