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作為哈佛大學出版社的鎮社之寶,“哈佛中國史”叢書敘述了從秦朝建立到清朝滅亡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

這套書2009年出版以來,已經獲得無數讚譽,被數十所世界一流高校中國史課程指定教材。

2016年10月中文版出版發行。這套書也是繼《劍橋中國史》之後難得的一套由西方學者撰寫的中國通史。叢書通貫上下,分量適中,權威詳盡,獲贊“多卷本中國史的黃金標準”。

<strong>著名漢學家卜正民主編的《哈佛中國史》,英文名是“帝制中國史”(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叢書共六卷,分秦漢、南北朝、唐、宋、元明和清六個時代分野,上至秦朝統一,下至清朝終結,以一種新鮮、緊湊、好讀的方式涵蓋了公元前2世紀至20世紀初期中國古代王朝興起、發展和衰亡的歷史進程。

叢書面世以來,一直嘉評如潮,《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美國曆史評論》《亞洲研究》等近百家媒體爭相報道。

《文學評論》盛讚這套書“為哈佛大學出版社帶來了至高的榮譽,它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中國”。

這套書也得到了學界專家的高度認同。哈佛大學教授包弼德、史樂民,劍橋大學教授麥大維,牛津大學教授戴彼得,華盛頓大學教授伊沛霞等多位世界知名漢學家讚許有加,一致推薦。

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華盛頓大學等數十所著名學府,更是將這套叢書指定為中國歷史課程的教科書或參考書。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哈佛中國史》

精裝套裝版(全6冊)

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

哈佛大學出版社典範之作

代表50年來世界中國史研究的全新成果

多卷本中國史的黃金標準

漢學家卜正民傾10年之功主編

葛兆光、鄧小南、李伯重、趙世瑜

等20位中國史專家推薦

西方學者寫給普通讀者的中國通史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讀者會在這一套書中見證朝代興衰,但也能更多地瞭解某個時代的經濟、社會、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在故事書中那樣只看到皇帝和大將軍們的傳奇故事。

——卜正民 中文版總序(節選)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哈佛中國史(一)

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

關於作者:前三卷《秦與漢》《南北朝》《唐》

陸威儀(Mark Edward Lewis),美國著名中國古代史專家,斯坦福大學李國鼎中華文化講座教授。師從於已故的中國史學大師何炳棣,曾經在美國斯坦福、英國劍橋這些名校任教,主攻中國古代史,本套書的前三卷,秦與漢、南北朝、唐朝,都是陸威儀的著作。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關於本書

《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是“哈佛中國史”叢書的第一卷。

陸威儀將秦、漢兩個早期帝國置於全球史、中國史的整體視野中進行觀察,就這一古典時代的五個主要特徵予以深入探討。全書分十個專題,各專題又以時間演進為序,全面系統地展示了中國秦漢二朝的概貌與演變,不僅覆蓋廣度令人驚歎,而且筆法精細,見解精到,為我們重新認識早期中華帝國提供了廣闊而獨特的視角。

與漢對於中國,就像希臘羅馬對於西方,是古典時代,這個時代形成的一些特點,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後來整個的中國歷史,這些時代特徵分別是:

1.在帝國秩序之下式微、但並未被完全抹除的地域文化之分野;

2.以皇帝個人為中心的政治結構之強化;

3.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礎之上的文化教育,以及由國家操控的、鞏固帝國存在的文學經典;

4.帝國內部的去軍事化,和對國家邊境的邊緣族群所開展的軍事活動;

5.農村地區富裕的世家大族的興旺——他們維持社會秩序,並在村落和權力中心之間建立起聯繫。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內容概括

1.秦統一了中國,但之後相當長時間裡,國民的自我身份認同,該是基於原來的地域而形成的“秦人”、“楚人”、“齊人”等,統一的“中國人”身份認同的形成,還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

2.秦統一中國後,設置了新的職位“皇帝”,不同於歐洲的君主,皇帝是一個神化的概念,得名於秦國原始信仰中的四方守護神靈,皇帝的稱謂,體現了君權神授的思想。皇帝享有比之前的“王”更大的權力,由此秦朝廢除封建制,推行郡縣制,國家的司法財政軍事這些權力,全都抓到中央政府手裡,而且這個趨勢,一直貫穿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歷史。

3.漢代開始,儒學獲得了統治地位,並形成了一套以漢字為基礎的、為鞏固國家而存在的學術體系,又發展成一整套價值體系,從政治領域,延伸到哲學、歷史,以及社會行為規範。不過在漢代,這套價值體系的社會的約束力還比較有限。

4.先秦時代的普遍兵役制,永久退出中國歷史舞臺,漢代開始,軍人朝職業化發展。

5.地方大家族勢力興起,他們從中央政府防範打壓的對象,一點點變成合作的同盟,並且充當中央和地方基層社會間的媒介,最終地方勢力脫出中央掌控,演變成軍閥割據,直接滅亡了東漢。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金句

1. 戰國時期,地方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傾向隨著知識分子的流動而得到緩和,他們在各個諸侯國之間奔波,求學求職或尋求保護,因此形成了更開闊的“天下觀”。

2. 或許《商君書》中最令人震驚、最有意義的思想直接產生於這種觀念:國家內部任何多餘的人或事,最後都會變成自我放縱的寄生蟲……任何對人民多餘的供給,都會變成一種危險,戰爭不但能征服敵人,而且消耗了國內任何可能造成國家毀滅的能量。

3. 能往神聖的宮廷中心每走近一步,就意味著更多的權力和尊榮,這就是帝國的氣質特徵。

4. 漢朝一方面吸取了秦的做法,另一方面又在批判它,這就構成了一個基本的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漢朝放棄了對秦國制度的批判,而採取了對秦始皇本人的醜化。

5. 中國人的世界存在一系列自相矛盾的平衡關係。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哈佛中國史(二)分裂的帝國——南北朝

《分裂的帝國:南北朝》是“哈佛中國史”叢書的第二卷。作者陸威儀認為,“南北朝”這一名稱儘管反映了這個時期政治分裂的事實,但它同樣表明中華文化領域的擴張和多樣化,並將其視為帝制中國歷史上極具開創性的、劃時代的時期。

提要

作為漢唐之間被忽略的這長達三個世紀的大分類時代,南北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永久的印記:

1.中國地理的重新定義,它的內在結構及其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2.新的社會精英出現,他們的特徵是從事一種新的文化與文學實踐;

3.出現了通常採用世襲制的軍事人口和新的軍事組織;

4.朝廷在軍事力量的支持下逐步與社會民眾隔離開來;

5.主要宗教的興起,不再嚴格的按社會與政治來劃分人群。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內容概括

1.東漢末年開始,中原地區頻繁的戰亂,以及戰亂引起的黃河河道失修,迫使原本生活在華北的人向南遷移華東、華南,以及四川,新增人口是這些地方得到開發,文化上也跟中原結合更緊密,從中國版圖上的“邊區”,變成新的重要部分,也由此開始了中國經濟中心的南移,重新定義了中國的版圖。

2.因為門第和依託於門第的人才選拔制度,魏晉南北朝時代社會上層固化,寒門出身的人在政府中上升空間有限,所以知識分子不再把仕途作為唯一追求,轉而追求文學、美學、哲學,以及生活享樂,並且創造出了新的文化和文學風格,構成了所謂“魏晉風度”,這也是這個時代最顯著的特徵。

3.漢末的軍閥混戰時期,開始流行將世襲的農民和士兵分別登記造冊管理的二元戶籍制度,就是“民戶”和“軍戶”。軍戶以“內部通婚,時代當兵”來換取減免賦稅。這種軍事制度一直貫穿於南北朝時代和唐朝前期。

4.魏晉南北朝時代的戰亂局勢,導致遊牧民族和北方失地流民兩個群體擴大,軍閥們以這兩個群體為主要人資資源,建立起一系列軍事化的政權,最典型的是南朝的宋齊梁陳,都是底層出身的軍事強人,打破門第壟斷,建立的政權,由於這些政權建立在軍事基礎上,所以逐步與社會民眾隔離開來。

5.佛教和道教興起,發源於印度的佛教,讓中國人有了“輪迴”、“因果報應”等觀念,並且在殯葬禮儀上採用佛教的形式。道教實現了從一種哲學思想到一個組織化的宗教的轉型,更多地影響人在修身養性方面的習慣和理念。

金句

1.在4世紀的時候,中國南方還是一個沒有軍隊的王朝,而中國北方卻只有軍隊,沒有王朝。

2.文學的力量成為社會秩序的基礎而不是如早前所主張過的社會秩序決定文學話語權,取得文學成就就成為獲得社會權威的重心所在。

3.雖然南北主要大族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開始融合,但直到唐代他們之間的區別依然很明顯,北方都有相對樸素和軍事化的傳統,南方卻一直強調文化和個人才智。

4.在某種程度上,南朝所有的精英都把隱逸美學的元素融入到生活當中,當花園、村莊和群山代替了獵場和都城,成為中國文學新的地理中心,鄉村,也被帶入了城市,成為精英必須掌握的知識內容。

5.佛教的興起永久性地改變了中國宗教的宇宙觀,首先,佛教極大豐富了中國人對死後世界的想象;其次,它從根本上將靈魂世界道德化了;最後,佛教在喪葬禮儀中變成不可或缺的角色,佛教禮儀能帶來佛陀的精神力量,將祖先從地獄中拯救出來。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哈佛中國史(三)世界性的帝國——唐朝

《世界性的帝國:唐朝》是“哈佛中國史”叢書的第三卷。一直以來,唐朝堪稱中國的“黃金時代”,它在商業、宗教和文化,尤其是文學創作上所達到的成就,遠非其他朝代所能匹敵。作者陸威儀抓住唐帝國疆域擴張到極限時的這一充滿活力的時期,選擇西方讀者對於中國歷史較為關注的問題,站在中國的外圍來觀察和描述中國曆*為輝煌的唐朝作為世界性帝國的諸層面,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充滿浪漫氣息的盛極一時的帝國景象。

提要

作者將唐朝放置在大歷史的座標系中,縱向比較唐朝為中國歷史開創的新局面,也橫向研究唐朝作為一個國際體系中心,而形成的“世界性的帝國”,並以安史之亂入手,研究其帶給唐朝乃至中國歷史的影響。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內容概括

1.安史之亂的背景

(1)唐朝初年,為有效控制地方,設立了集軍政財權於一身的地方軍事長官“節度使”,節度使的常態化,以及與地方的結合,為其提供了挑戰中央政權的可能性。

(2)由於受胡人文化的影響,李世民構想的唐朝是一個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二元帝國,所以他任用很多少數民族出身的將領,異族將領進入帝國軍界逐漸成為定例。

(3)唐玄宗時代的宰相李林甫,為避免節度使立功被召回中央威脅到自己的相位,出臺政策規定,節度使一律由“胡人”擔任,為安祿山在河北發展勢力提供了便利。

2.安史之亂的影響

(1)政治:唐玄宗流亡,盛唐終結,均田制、府兵制等中國傳統政治制度難以為繼,中國政治制度走向徹底扭轉。同時,河北藩鎮根據,與中央對峙,影響持續整個唐代,乃至五代十國。

(2)生活:大城市被破壞,但裡坊制也被打破,城市的商業區和市民生活區融為一體,提升了城市經濟活力,花街柳巷等場所也隨之興盛,並反過來促進了文化繁榮。

(3)社會結構:“士族”逐漸衰落,更多士族子弟走上科舉道路,由此和地方聯繫減弱,越來越依附於中央政府,最終隨唐代滅亡而一起消亡。

(4)商業:由於吐蕃回紇崛起,唐朝喪失了西域,陸上的貿易路線受阻,轉向海上,沿海的廣州等城市繁榮起來。

(5)國際格局:“天可汗時代”的政治影響力喪失,但文化影響力覆蓋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北部等地,這些地方和中國一起構成了中國文化圈和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體系。

(6)文學:唐詩達到巔峰,並且突破了“宮廷詩”的框架,同時唐傳奇出現,古文運動興起。

金句

1.在以“穩定統治”的名義下短暫的採取避免冒險策略後,唐太宗逐漸構想出一個宏偉的二元帝國,將傳統的“天子”稱號體現出的中國統治,與對突厥的支配相結合,標誌就是“天可汗”的新頭銜。 2. 常常受到苦痛折磨,是真正詩人的標誌,是其道德優越的證明。

3. 舉子在20歲左右的年紀,就不得不到京城花費很長的時間求學,與家庭離別,因為年輕人生活在這種環境下,合法的妓女提供的歡愉,包括社交、文化和肉體上的,幾乎是無法拒絕的。

4. 俠的範圍從和流氓強盜相差無幾的人一直到作為後世流行小說原型的“劍俠”。在一個充滿暴力的世界裡,國家不再能提供保護,使命落在了這樣的領導者身上。

5. 朝廷和藩鎮間,圍繞稀缺資源而進行的鬥爭成為理解9世紀政治的關鍵。

6. 小說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雖無法與詩歌相比,卻是第一批帶有自我意識的藝術性虛構作品,它們將人的經歷的重要方面引入中國文學中。考慮到小說在隨後歷史上的重要性,唐代小說,尤其是唐代傳奇,標誌著重大的文學發展。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哈佛中國史(四)儒家統治的時代——宋的轉型

關於作者

迪特·庫恩(Dieter Kuhn),德國著名漢學家,專精宋史,尤為擅長物質文化史與科技史。先後在英國劍橋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研究所和柏林大學工作與任教,現任維爾茨堡大學漢學系教授。著有《中國絲麻紡織技術史》《地位和禮儀:從遠古代到公元十世紀貴族的中國》等。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儒家統治的時代:宋的轉型》是“哈佛中國史”叢書的第四卷。作者秉承“唐宋變革觀”,將唐代舊制度和舊社會結構的瓦解,與宋代“士大夫”與“道學”、“理學”等新社會階層與新學術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出現相結合,幫助我們理解宋代中國歷史的重要轉型。

提要

這本《儒家統治的時代:宋的轉型》,是哈佛中國史系列的第四卷,如其名所示,本書把對宋史的研究,聚焦在兩個關鍵詞上,一是“轉型”,二是“儒家統治”。

轉型,是指經歷了唐朝中後期和五代十國的動亂,傳統的、由皇帝和“士族”“門閥”共同構成社會上層的舊模式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職業文官”——士大夫階層。

儒家統治,是指,儒家思想變成系統的治國理政的指導思想,以及社會生活的規範模式,從官員選拔、學術思想、市民生活、家庭倫理、國防外交、商業活動,各個角度,全方面地影響著宋代中國,甚至直接決定了這個王朝的生與死。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內容概括

1.“宋的轉型”是什麼轉型?

最主要的轉型是,傳統的、由皇帝和“士族”“門閥”共同構成社會上層的舊模式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職業文官”——士大夫階層。宋以後的中國,就由“皇帝+士族”的模式,轉變成“皇帝+士大夫”的模式了。

2.什麼是士大夫?

士大夫是主要通過科舉產生、由皇帝任命的、掌握儒學知識,並以儒學思想來治理國家的職業文官集團,不同於“士族”,這個階層不是通過門第血統,而是通過他們掌握的儒家經典知識、對儒家倫理道德的理解、各種行政管理方面的才能來界定的。

3.宋代士大夫階層的力量有多大?

士大夫雖然是由皇帝任命的,但這個階層是事實上是與皇帝共同構成帝國的統治階級,即所謂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

4.怎樣成為一個士大夫?

宋代的職業文官,主要通過科舉產生,科舉的題目是儒學,儒學是通向仕途的唯一途徑,所以在宋代具有統治地位。

5.宋代的儒學有什麼特點?

(1)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即所謂“三教合一”。

(2)經過北宋五子和朱熹等人的改良,儒學從先秦時代的分散的、形而上的、原則性的思想,整理成了一套系統的思維和行為準則。

6.儒學對宋代宋代中國的影響有哪些?

(1)政治方面,儒學思想成為國家治國理政的指導思想。

(2)生活方面,儒家價值觀覆蓋社會各角落,有禮儀和社會風氣的養成,也有極端化的“孝”,以及纏足等陋習的產生。

(3)國際關係方面,宋代傾向於和平,與遼夏金元等少數民族政權共處,同時超越血統的“異族中國人”觀念流行。但最終兩宋都亡於異族入侵。

金句

1.在以“穩定統治”的名義下短暫的採取避免冒險策略後,唐太宗逐漸構想出一個宏偉的二元帝國,將傳統的“天子”稱號體現出的中國統治,與對突厥的支配相結合,標誌就是“天可汗”的新頭銜。 2. 常常受到苦痛折磨,是真正詩人的標誌,是其道德優越的證明。

3. 舉子在20歲左右的年紀,就不得不到京城花費很長的時間求學,與家庭離別

1.士族,是一個世襲集體,由血緣來界定,而士大夫,是一個身份集體,士大夫階層,不是通過家庭出身和背景來構成的,而是通過他們掌握的儒家經典知識、對儒家倫理道德的理解、各種行政管理方面的才能。 2.在實踐三教合一的過程中,佛教和道教代表了個人內在的信仰,而儒學則代表了其外在的修為。 

2.道德限制使宋代儒學家們的想象力和靈活性收到了限制,但通過他們的闡釋,儒學還是恢復到日常事務和私人生活中,它不僅是有教養的上層階級的行為準則,也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成為國家正統的意識形態。
3.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可以與數十年前書寫排版領域爆發的革命相媲美,後者使打字機被個人電腦取代。
4.在1000多年前,宋朝就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國家出現了。宋初的皇帝在理性、效率、前瞻性和經濟活力的基礎上,開始了中國的轉型。簡而言之,這些都是開啟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最為顯著的特徵。

4. 俠的範圍從和流氓強盜相差無幾的人一直到作為後世流行小說原型的“劍俠”。在一個充滿暴力的世界裡,國家不再能提供保護,使命落在了這樣的領導者身上。

5. 朝廷和藩鎮間,圍繞稀缺資源而進行的鬥爭成為理解9世紀政治的關鍵。

6. 小說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雖無法與詩歌相比,卻是第一批帶有自我意識的藝術性虛構作品,它們將人的經歷的重要方面引入中國文學中。考慮到小說在隨後歷史上的重要性,唐代小說,尤其是唐代傳奇,標誌著重大的文學發展。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哈佛中國史(五)掙扎的帝國——元與明

關於作者

卜正民(Timothy Brook),1951年生,享譽世界漢學界的史學大家,師從孔飛力教授,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歷任多倫多大學、斯坦福大學等校教授,英國牛津大學邵氏漢學教授,美國亞洲學會前任會長。人都說北美漢學,有三個最會講故事的歷史學者:史景遷、孔飛力,還有一位,就是卜正民。主編六卷本“哈佛中國史”叢書,並撰寫其中第5卷《掙扎的帝國:元與明》,其他主要代表作品有:《秩序的淪陷》、《殺千刀》、《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國家與社會》、《維梅爾的帽子》等。其中,《縱樂的困惑》獲得2000年美國“列文森中國研究著作獎”,《秩序的淪陷》獲得深圳讀書月2015年度“十大好書”。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這本《掙扎的帝國:元與明》,是哈佛中國史系列的第五卷,作者首次從氣候這一環境史的新視角解讀元明兩大帝國的興衰,呈現出第一個連貫的生態歷史。

提要

作者把中國的元明兩代作為共同的研究對象,著眼點放在這個時代的“掙扎”。這種“ 掙扎”主要是出於三個方面:政治傳統的斷絕;小冰河期氣候的影響;歐洲人的到來與新的世界局勢。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內容概括

1.蒙古征服導致的中國傳統政治理念斷絕,過往時代中對皇權的制衡勢力消亡,起到約束的禮法系統也衰落,這個影響持續到元朝滅亡之後,具體表現就是,明朝皇帝個人獨裁傾向的加強,朱元璋廢除宰相職位,同時將皇帝個人制訂的規則置於法律之上。

2.從元朝建立前到明朝滅亡之後,持續4個世紀的“小冰河期”氣候,這種氣候條件導致災害性天氣頻發,並且對社會和政治產生了很大影響,如耕地擴張導致的生態環境破壞,頻發的自然災害帶來的民變和外族入侵。

3.大航海時代之後,不斷出現在東方的歐洲人,跟他們的貿易帶給中國大量的白銀收入,但同時歐洲貿易體系和中國主導的東亞朝貢體系的不兼容,這種矛盾也在一點點發酵,另外歐洲人帶來的科技、宗教、武器,也都開始影響中國。

金句

1. 那些看見龍的人宣稱,這些偏離常態的現象是皇帝未能留意民生的徵兆……如果我們也生活在那個年代,那麼我們也會看到龍。 2. 也正是因為規則的彈性,每一次的危機都會變成繼承的危機,而每一次危機的解決都要以體制本身應對未來威脅能力的下降為代價。

3. 當皇帝作為上天的化身為災民下達救荒敕令的時候,世間的一切似乎仍能恢復如常。而當上天變身為市場時,人民很難想象還有什麼能夠將他們與死亡阻隔。

4. 隨著經濟的增長,動物的自然棲息地消失了,森林退化,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越來越不堪一擊,崇禎十五年,南京朱元璋陵的一棵300年樹齡的古樹被砍倒,兩年後明朝覆亡,許多人相信王超的終結是這一瀆神舉動的天譴——也許他們是對的。

5. 什麼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財政破產?叛亂?滿族軍事強權?還是天氣?正是上述事項的綜合作用拖垮了明朝政權。與其思索是什麼最終毀滅了明王朝,不如問一個更加令人困惑的問題:明政權是如何維持到最後一刻的?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哈佛中國史(六)最後的中華帝國——大清

關於作者

羅威廉(William T. Rowe),1947年生,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歷史系教授,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當代美國最有影響的漢學家之一。他同時也是《晚期中華帝國》(Late Imperial China)雜誌主編、《近代中國》(Modern China)和《城市史雜誌》(Journal of Urban History)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近代東亞的社會經濟和城市史。著有“哈佛中國史”叢書第6卷《最後的中華帝國:大清》,以及《紅雨:一箇中國縣城七個世紀的暴力史》、《漢口:一箇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漢口:一箇中國城市的衝突和共同體(1796—1895)》等。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最後的中華帝國:大清》是“哈佛中國史”叢書的末卷。本書拋棄了清朝無能保守及中國近代史起於西力入侵的傳統觀點,將清朝視為一個克服種種挑戰、成就斐然而必須完整視之的重要斷代,以深入展現中國近代歷史自身演變的特質。

作者羅威廉教授同時融合了新清史、社會史、內亞史、東亞史以及比較世界歷史的眼光,對於清代歷史各重要階段的起源、發展及特性,做出了完整而深刻的詮釋。本書堪稱數十年來海外清史研究最重要的通俗佳作。

提要

作者用“社會史轉向”、“內亞轉向”、“歐亞轉向”這三個當今西方漢學界研究清史的新角度,帶給你一個完全不同的清朝形象。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內容概括

一、清朝的成就

(1)版圖:擴展到歷史最大,並且把之前朝代採取“羈縻”政策的邊疆區真正變成“中國”。

(2)人口:19世紀中葉達到4.5億,主要由於土地擴張、醫療衛生水平提高,以及良性政策的刺激。

(3)經濟:作者評價清代中國“可能是全世界最商業化的國家”,市場規模、商品產量、新的組織形式如合股經營、對外貿易,都達到新的高度。

(4)文化:科舉人口增加、識字率提高、小說等市民文化繁榮,對儒家對極端道德的提倡有所反思。

(5)政治:制度創新,如理藩院、內務府、軍機處,提高效率明確分工;糧食供應、貨幣供給、司法訴訟等方面的政策,巧妙借用非政府力量。

二、清朝滅亡的原因

內部原因:

(1)人口過剩;科舉生源遠遠超過政府能提供的就業職位,人才出路單一。

(2)腐敗問題:官場腐敗形成系統化,既得利益集團強大到連皇帝都沒法整治。

(3)內部叛亂:民族、宗教、人口過剩是主要原因。

(4)經濟蕭條:同時受到18世紀全球白銀供給短缺的影響。

(5)其他原因:如“改革思想的出現”、“漕運和鹽政兩大經濟命脈的改革不成功”等。

外部原因:

(1)中國朝貢體系與西方自由貿易的衝突,導致與西方的戰爭。

(2)對西方外交規則的無知,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商業受損嚴重。

(3)西方和日本的侵略,以及西方影響下產生的革命思想。

金句

1.中華帝國可遠溯到公元前3世紀的秦始皇,在其漫長的歷史中說明了中國可以被征服,但不會永遠分裂。中國內部似乎有某種重新自我導向的機制,在經歷一段分崩離析的時代後,隨即緊接著更長久的整合統一。

2.清朝自己也參與了帝國主義的競賽,而且至少在18世紀末之前非常成功,西方歷史學者已不再將中國描寫成一個受害者,而是眾多同時期的歐亞大陸星期的近代早期帝國之一。

3.在清朝的前150年,領土較明帝國增加了一倍多,並大部分遺留給20世紀的後繼者,被視為今日中國的疆域。

4. 雖然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是農民……不過到了清朝中葉,中國可能是全世界最商業化的國家……那些19世紀來到中國自稱“商業先鋒”的向人,認為自己教導當地人交易,其實不過是自欺欺人。

5. 整體而言,甲午戰爭是中國帝制史上的重要分水嶺,這場戰爭首次向全世界展示了清帝國令人難以置信的脆弱,這種脆弱所顯示的權力真空,形成了一股帝國主義的洪流,襲擊整個東亞。

6. 一場革命需要三個條件:意識形態、組織,以及機會。

7.從17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一個名為“大清帝國”的重要政治實體在歐亞大陸佔有一塊廣大且持續擴張的空間,這個帝國並不是西方人以為的那個對外界漠不關心的“天朝”,相反,其歷史在諸多不同方面與全球史進程緊密交織,對此,我們才剛剛開始理解。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讀者會在這一套書中見證朝代興衰,但也能更多地瞭解某個時代的經濟、社會、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在故事書中那樣只看到皇帝和大將軍們的傳奇故事。

——卜正民 中文版總序(節選)


《哈佛中國史》:從全球史角度重寫“中國史”(6卷內容精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