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一定會有胸痛嗎?

瓣瓣瓣瑪瑪


心肌梗死一定會有胸痛嗎,這個問題問得好,如果這個問題搞清楚了,可以讓很多人爭分奪秒而獲救,所以張大夫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心肌梗死不一定必須有胸痛症狀。胸痛症狀只能說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唯一的症狀。涉及到心肌梗死的症狀,可能還會有的是胸悶、心悸、出汗、噁心、嘔吐、頸部不適、頭痛、牙痛、肚子痛、胃部不適等等很多。更有甚至,可以毫無症狀,尤其是那些長期糖尿病的患者,可能沒有典型胸痛的症狀。

清晰的記得十年前有一個患者,他就是長期糖尿病患者,體檢發現存在陳舊下壁心肌梗死,但是如何追問病史,患者就是想不起來什麼時候有過胸痛不適。自己一直覺得身體很好,沒有過任何胸部不適的症狀。這個例子因為幾位特殊,所以我一直記得。

總之,心肌梗死最常見的症狀是胸痛,這沒什麼可說的。但是,心肌梗死還有很多其他不典型症狀,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張之瀛大夫


急性心梗一定有胸痛嗎?



我先來給大家分享個小故事:

①前不久,早晨的醫院格外忙碌,又扶來了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家屬說老人家才在我們醫院出院2天,今天早晨起來後開始出現噁心嘔吐不適,就急忙送來我們醫院了。

由於老年人剛出院不久,才2天,家屬要求不要再做檢查了。就直接用藥治療得了吧!

他的接診醫生肯定是不答應的,並給家屬及患者講了為什麼得再次檢查的原因,且告知家屬,我們覺得有必要做的檢查他們得配合,我們覺得和上次沒什麼變化的檢查也不得給他開,除非有特殊情況下。然後家屬理解之後,同意了。

老年人首當其衝的檢查就是心電圖,有時哪怕你才做1-2個小時。心電圖一做出來就考慮急性心肌梗死可能。立馬告知患者家屬,患者病情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立即轉診胸痛中心,做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這個病人沒喊疼痛,就是一個噁心嘔吐不適而已。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狀長因不典型而被延誤,所以一定要重視。老年人由於機體功能的衰退,而常常致病情複雜,基本沒有什麼就是一個簡單的感冒!


這就是那個病人的心電圖,提示廣泛性心梗。

②遇見中年男性白天性腹痛不適忍了一天,早上實在忍不住了,由120接診到醫院的,入院心電圖考慮急性心肌梗死可能。

③患者老年女性,既往有腰椎病,感左腰部疼痛不適半天,伴大汗淋漓送去醫院。以為是腰椎病自行選擇到外科診療。還沒來得及做心電圖及其他檢查,就出現呼吸心跳驟停,未能搶救過來。該病例不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通過這些例子都可以說明急性心肌梗死發生時不一定有胸痛。




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症狀常為胸痛胸悶伴瀕死感,伴大汗淋漓、面色口唇蒼白等。

不典型的症狀可以是一定症狀也沒有,或一過性胸痛或其他部位疼痛、心慌、乏力、噁心嘔吐、打嗝噯氣、頭昏頭暈、黑蒙、暈厥等等。也會有其他部位的持續性疼痛,通常上可至牙痛、下可至腹痛。

(心肌梗死的疼痛部位圖)

所以還是那覺話,出現不舒服時,花個20元左右的錢,常規做個心電圖,不能百分百保險,起碼能起到相對性的安全與踏實。如果真有什麼,也不會錯過黃金搶救時間。

(圖片源於網絡)


餘千蘭


急性心梗一定會有胸痛嗎?當然不是一定。既不一定有胸痛,還有可能無疼痛。因為有一種心肌缺血就叫做“無痛性心肌缺血”,有一種心肌梗死叫做“無痛性心肌梗死”。

其實,心絞痛、心肌梗死時的“胸痛”,都很難說是一種割皮割肉樣的“銳痛”,這和心臟的神經反射有關。

心臟是內臟,心臟的神經是內臟神經。內臟神經不會像體表的感覺神經那樣感覺到疼痛的。

那心肌缺血的心絞痛、心肌梗死的胸痛又是怎樣發生的呢?

那是因為,在心臟內臟神經傳入脊髓的部位,還分佈著和身體體表相連的感覺神經,內臟神經和感覺神經是有交織、有連繫的(串著線呢)。

當心肌缺血損傷時,心臟的內臟神經就把信息傳到相應的脊髓段裡了。心臟神經傳入的信號,會通過脊髓裡的感覺神經,傳到管體表感覺的神經元,並且把這種信息上報大腦皮層,大腦分析時就會把這種來自內臟的缺血壞死信息誤判為是身體某個部位體表的疼痛。因為心臟神經所處的脊髓段和胸部的感覺神經元處於同一節段,所以胸痛最多見。

可是,脊髓同一節段也有分管其他不同部位的體表神經,神經之間也會有交織和連繫,這樣,也會在接收到心臟缺血壞死的信號刺激時,誤認為是相應部位的體表反應。所以,心絞痛、急性心梗時就不一定是胸痛,而可以是牙痛、嗓子(咽喉)痛、下頜痛,左上肢痛比較常見,但也有報告腿痛的,還有腹痛、多是劍突下(心口窩)的疼痛。

很多時候也不是疼痛,而是不適(不舒服、難受)的感覺,還可以伴有呼吸困難、大汗、噁心甚至暈厥。就算是有疼痛感的,具體檢查時,也是找不到具體的固定的痛點的。

急性心梗還可以無疼痛。

前面說了,心肌缺血的感覺是要神經傳導的。如果神經受到損害、不那麼敏感,那心肌缺血壞死時就可能感覺不到疼痛或者體表的不適。像糖尿病患者、長期吸菸的人,老年人尤其老老年人,或者得過腦血管、痴呆的患者,或者身體特別虛弱、原本心功能不好的患者,都可能由於神經受損,感覺遲鈍而在心肌梗死時不感覺到疼痛。

那怎麼判斷?這些病人雖然疼痛感覺不明顯,但心梗帶來的心肌功能改變和對全身的影響是確實存在的。因此患者可以表現出心功能減低、心律失常、循環衰竭的症狀,可以表現為虛弱、乏力、憋悶、呼吸困難,或者腹脹腹痛、噁心嘔吐,還可以神志不清、煩躁不安、大汗、暈厥、心律失常、血壓下降等。這些時候,都要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我們甚至還遇到過以消化道出血為首發症狀的急性心梗)。

因此,表現典型的疾病很快可以得出診斷,而表現不典型時需要鑑別。懷疑急性心梗時,查心電圖很重要。還有,在這個過程中,心肌梗死的典型心電圖表現也不是一下子就出現的,是有時間段的,每個人還有個體差異,所以有時候要間隔時間多次複查。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徐醫生,傳播正確的科普知識,為您的心血管健康保駕護航!

急性心梗一定會有胸痛嗎?

對於大部分急性心梗來說,多表現為心前區或胸骨後出現劇烈疼痛,同時常伴有胸悶、 憋氣、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心悸、恐懼和瀕死感等。

然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16.67%~33.33%的急性心梗患者症狀表現不典型,同樣是心梗,但是表現的形式卻大不相同。

這些不同表現型式的心梗就像偽裝的殺手,可能讓患者放鬆警惕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這些不常見的心梗和表現形式。

1. 左肩、左腋下疼痛:

心臟病會導致左臂和左肩疼痛,有時也會反射到右臂。疼痛一般為鈍痛而不是劇痛,通常僅限於前臂內側,有可能放射到小指和無名指。尤其是伴有胸悶、氣緊時,更要警惕心梗。



2.上腹、後背痛:

上腹部疼痛,還伴隨噁心的時候,經常會被人認為是消化系統的疾病,但是也可能是心梗導致的症狀,後背疼痛也是,疼痛的感覺以及具體部位有時候自己也估摸不清,但是如果上述兩者都伴隨著出現噁心嘔吐,上腹疼痛有擠壓感等情況時,還是不好忽視心梗的可能性。



3. 頸部痛、咽喉痛:

嗓子疼、咽喉部辛辣感也是心梗的一種非典型表現。咽喉和心臟的神經由同一節段脊神經支配,當心肌缺血、缺氧時,產生的酸性物質及多肽類物質,會刺激神經產生疼痛,並擴散至咽部神經。若突然出現喉部堵塞感並伴呼吸不暢、大汗淋漓等症狀,又無哮喘或上呼吸道感染,就要考慮心梗。



4. 下頜痛、牙痛:

少數情況下,心梗可以表現為牙痛或者下頜痛,但它往往不僅僅有牙痛,多數會伴隨其它的一些表現,包括胸痛、肩膀痛、出冷汗、瀕死感等等。另外,這種牙痛還跟運動相關,人在靜止狀態時並不痛,一走路、運動就會疼痛,或是疼痛不止。



5. 左下肢、左腹股溝疼痛:

突然左下肢劇烈地疼痛,並出現胸悶、憋氣及出汗,應警惕急性心梗。

6. 偏頭痛、鼻痛:

也有少數心梗病人以偏頭痛或者鼻痛來就診,也要引起注意。



7.無痛性:

相當一部分病友,會出現無痛性心肌梗死,即心梗發病時既 可無疼痛,也可無任何症狀。因為其缺乏必要的警示症狀,容易讓人忽視,危險性也更大。

😀徐醫生溫馨提醒:

如果您有冠心病史,或有動脈硬化易患因素,如高齡,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 肥胖、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一定要定期去醫院體檢,出現上述非典型症狀時,就要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有冠心病的觀者更要留意這些症狀,要儘快去醫院檢查處理。

瞭解更多健康科普,就在“今日頭條”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不一定的。

典型的心肌梗死是有胸口痛的,表現為胸口壓榨樣疼痛、悶痛、脹痛等等,反正就是胸口不舒服,通常伴有呼吸困難、大汗淋漓,甚至會有瀕臨死亡的感覺,部分人的心肌梗死胸痛會發射到左手臂的小指,這叫反射痛,因為左手臂的小指這邊跟心前區疼痛神經有所交叉。


曾經有一個急性胸口疼痛的病人,來到醫院急診,當時給做了心電圖,心電圖提示ST段壓低,沒有明顯的ST段抬高,但是患者胸口痛很明顯,我們高度懷疑心肌梗死,於是動員患者抽血查了心肌酶、心肌肌鈣蛋白,但是結果還是正常的,心肌酶沒有升高。患者不相信是心肌梗死,而我們懷疑是胸口疼痛的時間太短、心肌梗死的時間太短,心肌酶還來不及升高,建議患者繼續在急診科留觀,同時動態複查心電圖和抽血檢查心肌酶等,但家屬不答應,寧願冒著胸口痛也要出院,估計是經濟困難,哎,想起來就心酸,強行出院後,30分鐘急救車再次把他接了回來,這次他已經昏迷了,已經休克了,再次查心肌酶、心肌肌鈣蛋白明顯升高,複查心電圖提示ST段明顯升高,就是一個典型的心肌梗死。


但不是所有心肌梗死都有胸痛的。多數都會有胸痛,少數沒有胸痛,尤其是一些痛覺不敏感的病人,比如一些長期有糖尿病的老年病人,糖尿病可以損壞神經、血管,導致患者的痛覺沒那麼敏感,那麼當心肌梗死時,胸口痛也不明顯,主要是表現為胸悶,或者是有點氣喘,當時我們還以為是氣胸,但應該常規排除心肌梗死,於是常規做了一個心電圖,真是汗顏、冒冷汗,心電圖提示ST段明顯提高(這個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現),最終確診為心肌梗死,經急診做了PCT手術病人才活過來。


這個病例告訴我們,雖然絕大多數心肌梗死患者都會有胸痛,而且可能是非常明顯的胸痛,但總有一部分人的症狀是不典型的,臨床情況複雜多變的,所以醫生一定要多留個心眼,才能不會釀成大錯,才能最大程度的為病人的健康負責。


李鴻政醫生


急性心肌梗死發病迅速,病情常常危重,處理不及時可導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發生,嚴重時甚至可引起休克乃至猝死的發生,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對待。一般而言,絕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會有明顯的持續性胸痛不適,但也有少數患者胸痛表現不典型,可以其他部位疼痛為主或者沒有疼痛不適,易被大家所忽略,繼而引起難以預料的後果發生。



急性心肌梗死是以冠狀動脈發生閉塞而導致心肌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和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絕大部分患者會出現明顯的持續性胸痛不適,主要表現胸骨後或心前區的壓榨性或窒息性疼痛,並可伴有胸悶、氣緊、噁心、瀕死感、大汗淋漓和肩背部放射痛等。這種胸痛在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後不能緩解,是十分典型的表現,也最易受到大家重視。

少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疼痛表現可不典型,可以下頜部、頸部、咽喉部、腹部等部位的疼痛為表現,易被誤診而耽誤最佳治療時機。而極少數患者,主要是老年人、糖尿病等人群,發生心肌梗死時可無明顯疼痛不適,已被忽略。所以我們要重視急性心肌梗死,特別是對於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在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熬夜、勞累、暴飲暴食、突然受涼、用力大便等誘發下,突發持續性胸痛不適,應警惕心肌梗死可能;同時對於既往有心絞痛發作,但近期發作次數增加或疼痛持續不緩解時,也應警惕。


面對急性心肌梗死,我們要做的事就是及時送醫處置,在醫生來臨前要注意臥床休息。送醫院後要積極完善心電圖、心肌損害標記物等檢查,並注意動態監測,診斷一經明確,應積極正規治療,在評估病情後可予以藥物溶栓治療,有條件的醫院可急診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急診PCI),以迅速明確狹窄部位,並可予以支架迅速開通血管。希望大家正確認識,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很關鍵,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預防,避免誘發因素。

感謝閱讀,祝大家身體健康。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每日持續性更新,做好您的家庭醫生。版權©所有,轉載務必註明出處。



全科掃地僧


進入冬季,王醫生幾乎每天都會接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但需要明確兩件事:急性心肌梗死不一定都會胸痛,胸痛不一定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只是大多數持續不緩解的胸痛先要懷疑急性心肌梗死,因為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較高,且最為危重。

1、急性心肌梗死不一定都會胸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還記得郭德綱的師傅侯耀文先生吧,之所以侯先生後來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沒有搶救成功,就是因為侯先生當時主要的不舒服是後背疼痛,他以為是受風受寒之類的原因,所以也沒當回事,耽誤了!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幾乎大多數耽誤的心肌梗死都是因為表現不是胸痛,而且別的表現。如果持續胸痛,那麼多數人肯定會去醫院就診了。

2、急性心肌梗死還有那些表現

典型的胸痛表現為持續不緩解的胸痛,呈壓榨樣疼痛,伴瀕死感。但還會表現為心前區疼痛、後背疼痛、牙疼、左肩膀疼痛、上腹疼痛、噁心嘔吐、大汗、頭痛、頭暈、黑矇、暈厥等等表現。

3、胸痛不一定都是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只是一種臨床表現,引起胸痛的疾病很多,出來常見的急性心肌梗死最為危險外,急性主動脈夾層、急性肺栓塞也很危重。還可能是心包炎、帶狀皰疹、胸膜炎、急性皮炎、皮下蜂窩織炎、肌炎、肋間神經炎、肋骨骨折、急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心肌炎、胸膜腫瘤、自發性氣胸、肺炎、肺癌、縱隔炎、縱隔膿腫、縱隔腫瘤、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癌等等等等。

所以,急性心肌梗死並不一定都會表現為胸痛。但胸痛持續不緩解一定第一時間撥打120,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心血管王醫生


急性心梗大多數情況下是會有胸痛,呈心前區壓榨疼痛,有的時候表現為悶痛,如同一頭大象踩在胸前,多伴出大汗。胸痛也不都是心肌梗死,因為導致胸痛的疾病非常之多,其中最嚴重的是急性心肌梗塞、肺栓塞、主動脈夾層、張力性氣胸。

但是並不一定都會有胸痛,還會有一些非典型症狀:疼痛的部位有時會發生偏離,出現在上腹部或放射到頸、下頜、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特別是對一些老年人,這些非典型症狀更要引起重視,常規要做個心電圖檢查。。

  還有的患者會覺得是牙疼、胃疼,發作時可能會感到壓榨痛或悶脹,甚至感到窒息,伴有瀕死的恐懼感。這種患者通常無法準確地說出自己疼痛的部位到底在哪裡。

我們以前有個老太太就是頸痛,前前後後輾轉了外科、五官科,心內科,後來在我們科室診斷為下壁心肌梗死,所幸經支架植入後康復出院。

心肌梗死是否出現胸痛決定於患者的心肌梗死嚴重程度、病人的痛覺敏感性。

對於一些發生於慢性心絞痛的病人的急性心肌梗塞一般急性期胸痛症狀不明顯,因為心臟肌肉已經逐漸適應了缺血的狀態,就如同溫水煮青蛙,這一類病人一般遠期預後不好,可能會有心功能不全。

對於臨床上沒有冠心病相關病史的病人出現的急性心肌梗死一般都胸痛非常明顯。

另外提醒糖尿病友,對於糖尿病人發生的心肌梗死患者,要特別小心,需警惕“無痛性心肌梗死”,因為糖尿病人多會導致心臟冠狀動脈瀰漫性病變,同時也導致部分痛覺神經功能異常,所以這部分病人發生心肌梗死對疼痛不是非常敏感。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種類型, 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常常被稱為“冠心病”。

冠心病分為5大類:無症狀心肌缺血(隱匿性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病)和猝死5種臨床類型。

如何早期預防冠心病?

1.控制一些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如血糖、血脂、血壓等;

2.生活規律,養成良好是生活習慣;

3.低鹽低脂因素,多食用蔬菜水果;

4.保持良好的心態; 保持情緒穩定要避免情緒激動、精神緊張以免內分泌功能增強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

5.戒菸限酒;要徹底戒菸限酒,

6.保持理想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則冠心病突發的危險性增加1倍

7.每天保持一定量的運動,堅持運動喜歡運動的人其冠心病突發的危險性比習慣久坐者減少35%一55%,當然運動需適量,不可劇烈。

8.要一些相關疾病,比如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心絞痛病史的高危人群需時刻警惕,正規用藥,不適及時就診。

請關注“健康守護神阿波羅”,請轉發為科普健康知識出份力吧!


健康守護神阿波羅


你好,關於你的問題,我查閱了很多醫學資料,急性心梗一定有胸痛嗎?這是不一定的,但大部伴有胸痛,請參考如下內容,希望可以幫到你,歡迎與我交流。


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的原因

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的原因

心肌梗塞或心臟病發作意味著心肌的某些部分已經死亡。當心肌的血液供應被切斷時,幾乎總會發生心臟病發作。在大多數情況下,心臟病發作是一種急性事件,由典型 冠狀動脈疾病(CAD)患者冠狀動脈 壁中的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突然破裂引起 。然而,還有其他病症也會產生心肌梗塞。

心肌梗死的原因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心臟病發作是由冠狀動脈斑塊的破裂或侵蝕引起的,其立即導致動脈中的局部血栓形成(血凝塊形成)。隨後血凝塊形成的斑塊的破壞被稱為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或ACS。

ACS的後果取決於動脈被新血凝塊阻塞的程度。在許多情況下,凝塊將很快溶解,並且患者將“僅”經歷 不穩定性心絞痛的發作。然而,通常情況下,阻塞嚴重到足以導致受損動脈供應的至少一些心肌死亡。換句話說,發生心臟病發作。如果僅一些心肌死亡,則患者將患有 非ST段心肌梗塞(NSTEMI)。如果由閉塞動脈供應的幾乎所有肌肉死亡,則發生 ST段抬高心肌梗塞(STEMI) 。

迄今為止,與典型CAD相關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是心肌梗塞的最常見原因。

冠狀動脈痙攣

冠狀動脈痙攣(通常稱為Prinzmetal心絞痛)是一種在冠狀動脈中產生痙攣的病症。大多數患有冠狀動脈痙攣的人會經歷 心絞痛發作 而不是實際的心肌梗塞。然而,嚴重且持續的冠狀動脈痙攣發作確實會導致心肌的一部分永久性損傷。

微血管性心絞痛

微血管性心絞痛或心臟綜合徵x是由小冠狀動脈的異常功能,特別是內皮功能障礙引起心絞痛(更少見的是心臟病發作)的病症 。在這種情況下,較小的動脈不能正常擴張,從而對血流產生相對阻礙。患有微血管性心絞痛的人在心導管術期間將具有看起來正常的冠狀動脈 ,並且在測試期間不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雖然胸痛在微血管性心絞痛患者中很常見(並且可能難以治療),但實際的心臟病發作是相對不太可能的事件。

應激性心肌病

應激性心肌病 (通常稱為“心臟綜合症”)是一種引人注目的心臟病,通常由突然的壓力或休克發作引起,導致突然,嚴重的 心力衰竭。通過積極的治療,大多數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可以通過正常運作的心臟存活。但在某些情況下,心肌的至少某些部分會永久性受損。這種情況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據認為與內皮功能障礙有關,類似於微血管性心絞痛。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是一種直接影響心肌的病毒感染。大多數醫生並不認為病毒性心肌炎是導致心肌梗塞的原因,儘管它常常導致永久性心肌損傷。它似乎通過在心肌中產生廣泛的局部炎症,以及局部血液供應的中斷來實現這一點。

血液凝固障礙

某些血液凝固機制的疾病,例如 因子V Leiden,易於出現異常血液凝固。具有這種病症的人即使沒有任何潛在的CAD也可以發展為冠狀動脈的急性血栓形成,因此可以經歷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栓塞

如果通常起源於心臟的血凝塊自由破裂並且滯留在冠狀動脈中,從而中斷對部分心肌的血液供應,則可發生心肌梗塞。幾種情況易於血栓栓塞,包括 心房顫動, 擴張型心肌病和人工心臟瓣膜的存在。具有已知會導致心臟血栓的病症的人通常用血液稀釋劑治療 以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遺傳學和心肌梗塞

毫無疑問,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以及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與 遺傳易感性有關。也就是說,心臟過早發作的風險往往在家庭中發生。在一些家庭中,升高的風險顯然與某些可識別的遺傳性疾病有關,例如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或因子V Leiden。

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心肌梗塞的遺傳傾向是多因素的,並且不能歸因於特定的,明確定義的遺傳病症。例如,有些人在基因上更容易變得超重,血脂水平異常,或發展為2型糖尿病或高血壓 - 所有這些都是心臟病的強風險因素。

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

已經確定了幾個重要的 風險因素,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人們心臟病發作的幾率。這些風險因素包括超重,相對久坐,高LDL膽固醇或甘油三酯,低HDL膽固醇,吸菸,高血壓,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所有這些風險因素都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或改變生活方式來改善。


醫療器械觀察


心肌梗死,現代社會發病率越來越高,大多數的認識是對的,胸痛時要警惕心肌梗死。

但是,心肌梗死時一定胸痛嗎???

答案當然是“NO”。


心肌梗死,是心臟突發缺血,血液供應中斷,心肌細胞突然沒有了能量來源,便發生細胞功能障礙、各種細胞器停止運轉,猶如機器突然沒有了燃料,就等著生鏽報廢,心肌細胞就開始腫脹、產生各種氧化物質、自由基、激活炎症介質從而引發疼痛,就形成了我們熟悉的胸痛。

而一些少數的心肌梗死症狀,也在臨床上見到,包括:胸悶、噁心、嘔吐、 心悸、出汗、牙痛、腹痛等,因為不常見,不會引起重視,最後人暈倒了才送醫院檢查出心肌梗死。



另外,一些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引發的周圍神經病病變,感覺神經傳入不良,甚至沒有感覺,直到心肌梗死後暈厥才被發現。

所以,心肌梗死並不那麼單純,胸痛廣為人知,這些少數不常見的也需要我們留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