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古鎮(一):你去過南寧揚美古鎮嗎?說說揚美古鎮的“鎮史”

揚美古鎮說是在南寧,實際上離南寧市區的距離可不近。南寧下轄的鄉鎮可太多了。驅車過去,路程將近80公里。因為橫穿整個南寧市區,車速比較慢,開車要開接近兩個小時。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裡,揚美古鎮的行政區劃是屬於邕寧區的(當時還叫邕寧縣)。邕寧區離我們有多遠呢?和我家就只隔了條邕江。

很多人都把“揚美”寫為“楊美”。

編《南寧市志》《邕寧縣誌》的人,很有些寫作“楊美”的。到揚美以後,我專門去看村裡的石牌坊——揚美。

但“楊美”或許並不能說錯——《徐霞客遊記》中寫的正是“楊美”。那就姑且認為兩者都是對的吧。

南方古鎮(一):你去過南寧揚美古鎮嗎?說說揚美古鎮的“鎮史”

一、怎麼去揚美古鎮

到達揚美古鎮除了自駕和包車以外,在西鄉塘區大學東路53號的大學城旅遊集散地(大學魯班路口—— “貨運西站”旁)有南寧—揚美的旅遊專線車,票價大約17元,發車時間08:30—18:00,每50分鐘一班。節假日人滿即發車(揚美至南寧末班車為16:30)。對南寧人來說,去揚美應該還是比較方便的。

有的學生體力比較強健,據說他們會自行車騎行到揚美。南寧到揚美的路倒是平整,但是這條鄉級公路比較狹窄,而且上坡、下坡、拐彎、岔道,估計騎過去的經歷不會很幸福。算了,喜歡騎行的同學基本就是奔著不幸福去的,如果一馬平川,我想他們反而騎得沒有意思。祝他們愉快。

二、揚美古鎮的發端

在《南寧市志》中提到,揚美位於左江下游河畔,距離左右江交匯處不遠。村子依山傍水,背靠低嶺,朝向左江來水方向,地理位置較好,在唐代就是個軍事據點。根據1920年出生的楊瀚然的手抄本《揚美歷史》記載,揚美建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初時,由羅、劉、陸、李四姓建造,因荊棘叢生,白花滿地,取名“白花村”,後因清溪(即左江)環繞,揚波逐流,便易名“揚溪村”。1054年狄青平南其部落在此定居後,定名為揚美鄉。(另據《廣西林業》2007年第6期牟禮忠文:據揚美的老族譜記載,最早在揚美居住的只有劉、羅、李三姓的人,他們都是宋將狄青的部下。1053年,狄青率兵南下殲滅儂智高之後,他的部下分散各地,其中一些就留守於揚美,成了最初的揚美人。亦可作參照。)

這則資料頗為晚出,其可靠性很值得懷疑。但既然沒有更適合的材料,也就姑且信之。說起來,“白花村”這種名字,橫縣、荔浦、賀州、興業都有,很有鄉土氣息、很渾然天成……很像是最早期的村名。

南方古鎮(一):你去過南寧揚美古鎮嗎?說說揚美古鎮的“鎮史”

揚美並不是少數民族村落,漢族人口約佔村民的95%。很多揚美人的心目中,他們並不是廣西的原住民,而是宋朝狄青平蠻時留下戍守的士兵。狄青所平之蠻,即儂智高。

按《宋史》記載,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九月乙巳,廣源州蠻儂智高寇邕州。皇祐三年,儂智高表獻馴象及金銀,卻之。皇祐四年,廣源州蠻儂智高反,陷邕州,遂陷橫、貴等八州,圍廣州。皇祐五年(1053年)春正月,狄青敗智高於邕州,斬首五千餘級,智高遁去,“走大理國,母與二弟寓特磨道”。至和二年(1055年),“儂智高母儂氏、弟智光、子繼宗、繼封伏誅。”

儂智高最初所反抗的是交趾,他意欲內附宋王朝以抗交,但北宋為應付北方與遼、金、西夏的戰爭,拒絕內附,甚而宋王朝陳兵龍州,與交趾成夾擊之勢。儂智高起兵時說,“吾今既得罪交趾,中國又不納我,無所容,止有反耳”。

揚美人是不是狄青平儂智高之後的餘部所繁衍生息形成的村落已不可考,現在居住在揚美的住戶,也有很多是明清時期各地赴揚美經商的商戶後人。明代的時候,揚美髮展成圩,即揚美圩,亦名大灣。清代為邕寧縣左江鎮駐地。明清之際,揚美是左江上的商貿節點之一,可能會吸引商人居住。比如揚美的梁氏祠堂據說是清代光緒年間從廣東梅州而來、定居揚美的商人集資修建,目前梁姓也成為了揚美的大姓,現在在揚美仍能見“梁家巷”的牌樓。

南方古鎮(一):你去過南寧揚美古鎮嗎?說說揚美古鎮的“鎮史”

梁氏祠堂的祭臺

四、作為水運節點的古代揚美

在《扶綏縣誌》中記載有歌仙劉三妹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新寧州(今扶綏縣)新安村有個出落得非常美麗的姑娘,村裡人比她大的叫她劉三妹,比她小的叫劉三姐。這個故事和普遍流傳在廣西大地的劉三姐傳說非常相似,都有倚歌擇配、在對歌中戰勝四個秀才、拒絕豪紳派來媒人求婚的情節,略有不同的是,在這個故事中設計了一個貪圖錢財、心狠手辣的哥哥,他勸三妹要嫁給豪紳,三妹不從,他就趁三妹動刀砍柴時把她推下懸崖,幸有藤蘿托住,象坐搖籃。三妹唱了三天傷心的歌,哥哥說只要她答應親事就救她上來,三妹仍然不願,哥哥揮刀劈斷藤條,三妹墜落江中。她坐在藤簇上,唱著山歌隨水漂流;歌聲從高亢到低沉,一直唱到邕寧揚美村,聲音嘶啞了,才沉江而死。如今扶綏人唱的山歌音調比較高昂,而邕寧人唱的山歌音調比較低沉,這是由於劉三妹在左江一帶傳歌旋律高低影響的緣故。

扶綏與揚美同在左江邊,扶綏居於上游,揚美位於下游。從這個民間傳說中可以感受到,左江由於其水面寬闊,水流量大,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航道。揚美古鎮面朝左江,本是自西向東流的左江在此拐彎向北,便於修建碼頭停泊船隻。揚美梅菜極其有名,本地出產的肉芥菜不夠醃製了,還時常到扶綏去採購好的肉芥菜,所依靠的應該也是左江便利的水運。

《徐霞客遊記》記載了他在明代崇禎十年(1637年)九月的航行,其中就提到了左江所拐的這個大彎:

二十五日雞再鳴,發舟。西向行,曲折轉西南十五里,復見有突涯之石,已而舟轉南向,遂轉而東。二里,上長灘,有突崖飛石,娉立江北岸。崖前沙亙中流,江分左、右環之,舟俱可溯流上。又三里,為楊美,亦名大灣,蓋江流之曲,南自楊美,北至宋村,為兩大轉雲。……自南寧來至石埠墟,岸始有山,江始有石;過右江口,岸山始露石;至楊美,江石始露奇。

南方古鎮(一):你去過南寧揚美古鎮嗎?說說揚美古鎮的“鎮史”

此時借水運之利,揚美圩成為南寧郊區的大圩之一。揚美的清代舉人杜元春有詩《揚美風光》:“揚華之美景,河繞奇弧型。固若湯池謂,名成半島稱。房屋連櫛毗,石路好行人。集市呼三角,喧譁鬧早晨。”又有首詩形容揚美:“大船尾接小船頭,南腔北調語不休。入夜帆燈千萬點,滿江鈺閃似星浮。”

位於振興街的《通鄉士庶設立禁約永遠碑記》(又名清代禁碑)是明清時期繁榮的揚美圩市的見證。從禁碑內容上看,從圩市的商業道德、治安管理、商業面貌、交通管控、商業秩序、管理職責等方面進行了約束,如有違反即罰銀或呈官究治。可見當時圩市昌盛,需要嚴格的規章制度來規範市場,揚美村民也非常重視圩市的存在和發展。一直到民國時期,這裡的商貿都比較繁榮。《南寧市志》中稱揚美圩是“民國年間為左江下游土特產集散地,商業繁榮,有‘小南寧’之稱。”

揚美圩在這數百年間的興旺,不能不提到邕龍航線。邕龍航線即從南寧上溯左江到龍州的航線,而龍州因其地理位置關係,在歷史上就是廣西——越南的重要水上交通要道。貨物抵達龍州之後,可以通過平而關(明代為平而隘)、水口關兩關經水路抵達越南。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龍州成為對外通商口岸,這是廣西最早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平而、水口兩關也是清政府明文規定的允許民商進出的關口。

南方古鎮(一):你去過南寧揚美古鎮嗎?說說揚美古鎮的“鎮史”

船行揚美,風景極好

從南寧到龍州有315公里的水程,民國時期的船行緩慢,根據史志記載,“江水上漲時,由南寧至龍州,電船行駛,約需2天至3天;冬季水淺則需4天至5天才到”,沿途的圩鎮就成為貨物轉運、行商落腳之處。此時左江上客貨商船運輸繁忙,揚美曾設有包括“龍潭集影”碼頭和“金馬”碼頭在內的大大小小8個碼頭。民國22年(1933年)時,邕龍航線上有萬泰利的明江號、振興公司的民生號和利安號、萬生公司的利威號等大型船隻來往航行,明江號一次就能載貨78噸,載客60人。

左江沿岸多為少數民族地區,農副土特產品豐富,這條航線就成了沿江各港埠的生命線。直到解放前期,揚美圩都因邕龍航線而受益。民國3年(1914年),揚美設置了郵政代辦所,民國24年(1935年)夏天,英國聖經佈道會成立南寧傳道區,在現在看來比較偏僻的楊美也開設有教堂傳教,這些應該都與邕龍航線有關。

五、揚美水運的衰落

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南(寧)憑(祥)鐵路通車,揚美圩受到了劇烈衝擊。大批貨運通過鐵路運輸,水運開始冷落。更糟糕的是,據《廣西通志·交通志》,1966年,南寧地區水電局在左江中游的牛仔灘修建先鋒水輪泵站,工程設計粗糙,所建的1座船閘閘門及閘口門檻處淤積嚴重,不能啟閉,造成嚴重礙航,船舶只能在區間航行,左江航運更加衰微。而揚美圩的公路交通並不便利,於是不再是繁榮的物資貿易節點,只充作當地物資交流的農貿市場,3日一圩,1990年的趕圩人數約5000人,勉強算是南寧郊區較大的圩(當時南寧郊區只有金陵、那龍、壇洛、楊美、三塘五個圩能超過5000人),輸出主要產品為香蕉、西瓜等。

南方古鎮(一):你去過南寧揚美古鎮嗎?說說揚美古鎮的“鎮史”

揚美古鎮老大爺地攤上賣的香蕉花,一種奇特的菜蔬

直到1986—1989年,航道部門對左江進行大規模復航整治,全線可通航40噸至100噸級船舶,礦建材料、木材和非金屬礦石等可以通過左江航運。但左江上不斷進行的各航運樞紐、電站,使左江水運難以長期順利開展。有資料提到,十餘年前,為了發展揚美旅遊業,開通了水路客運業務,但由於上游水電站的建設如老口村水電站的建立攔截了水量,並且沒有建過船通道,導致左江下游水位下降,水路客運萎縮停運(文敏:《廣西揚美古鎮民俗文化旅遊資源研究》,廣西師範學院2011年碩士畢業論文)。此文中所提到的事件未經查證,暫時記在這裡。

輝煌在明清和民國時期的揚美圩,是再也回不來了。

六、揚美古鎮的區劃沿革

清末(1911年),揚美鄉仍歸屬邕寧縣,此時壇洛也只是鄉級建制。民國23年(1934年)12月的時候,壇洛已經升格為區,下轄揚美鄉了。之後到了1948年,揚美鄉一直歸於壇洛區管轄。

解放後,揚美的行政歸屬屢有變動。1959年1月,原屬永寧縣的揚美公社(原揚美鄉)劃歸南寧市,1960年7月,揚美又從南寧市劃回邕寧縣,1982年8月2日,經國務院(82)國函154號文批覆,揚美村再次劃歸南寧市管轄。

之後,揚美就一直是江西鎮所下轄的一個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屬於南寧市永新區。2005年3月,伴隨著永新區的撤銷,楊美村劃分到江南區。

現在揚美村轄 34 個生產隊,有五千餘畝耕地,村民五千餘人,由原來的羅、劉、陸、李四姓氏增加到三十多個姓氏。作為旅遊景點的揚美村村由中心街、和平街、平安街、振興街、解放街、臨江街、新民街和共和街八條主要街道組成。2010年,揚美村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

南方古鎮(一):你去過南寧揚美古鎮嗎?說說揚美古鎮的“鎮史”

揚美古鎮,慕義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