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不用微信,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白岩松不用微信,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新京报对白岩松进行了一个专访,报道的题目是《白岩松没有微信》。

一向理性、睿智的白岩松,面对“为什么不用微信”这个问题,犀利又不失幽默地回答:

“要是上了微信,别人问老白你有微信吗?我就得说有。那人家说加一个呗,我能说不加?我要加了,得在多少个朋友圈里待着?”


“天天捧着手机,N个小时,只要一无聊就觉得慌,赶紧掏出手机,立即被眼前的东西吸引了。晚上本来打算11点睡觉,有个健康的生活,心想就看十分钟,等看了一会儿,你发现哎哟,12点40了。”


白岩松的话,引来了很多人的共鸣,有网友感慨说,自己的生活都被手机毁了,但自己却仍然离不开手机。

也有人借此引申开来,找出很多名人不用微信以及手机的例子,用以说明智能手机多么害人误事。

白岩松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他严肃地提醒大家警惕手机依赖所带来的危害:

01

手机的投其所好是毁人的最好方式之一


现在手机全是按你的爱好推送,你只看自己喜欢的,你不会别扭,不会被提升,怎么可能进步呢?

别扭,往往是进步的标志,因为你进入到陌生的领域。

我认为,现在手机这种投其所好是毁人的最好方式之一。

当年轻人都开始不读书的时候,谁读书谁就会杀出一条血路。谁用手机的时间少一点,多给自己一点无聊的时光,伟大的创造就有可能诞生在谁那里。

国外的作家已经说得很明白,“手机拿走了人们的无聊,也顺便把与无聊有关的伟大一并拿走”。

这个时代只有优秀的、不同于其他人的人,才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单纯靠年龄获取机会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上世纪80年代时高唱,“要靠你要靠我,要靠80年代的新一辈”,那是因为动乱时代制造了很多人才匮乏,所以年轻人得宠,拥有巨大的机会。

我25岁就做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持人,29岁被破格提拔为高级编辑,相当于教授级。

这样的故事现在不多了,原因就在于我们那时拥有巨大的青春机遇期。


白岩松不用微信,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02

天天看手机,怎么能出人头地?


后来有很多同行怀念过去的时代,哎呀上世纪90年代《东方时空》今天有人走,明天又有人来,像延安一样。

我经常给他们棒喝一下,“差不多行了,我们赶上了一段不正常的时代,现在时代正常了。”

上世纪80年代强调干部年轻化,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现在一年毕业800来万大学生。

什么叫正常时代?论资排辈,排队不加塞。

80后的前面有70后占着位置,90后你没什么抱怨的,前面80后排着呢,而且你在等待的过程中,00后都来了。

这就是一个正常时代的标志。

想要让自己的命运发生改变,就要创新,就要比别人优秀。

你天天跟别人看的是同样的手机,玩一样的东西,命运怎么能在一群同样低头的人里把你择出来?


白岩松不用微信,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03

现在人多识少智

我既不上微信也不上微博,因为不想把手机变成手铐。

据统计,中国男生平均每天看手机170分钟,女生少点。人们已经对手机产生了一种依赖,隔一分钟不看就慌。

要知道手机是帮手,不是你的主人。

手机是很好呀,没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在互联网手机时代下,当老师越来越难,你讲到3,已经百度到8。

困惑出现了,大家都满意于互联网给予了你的图书馆,你拥有了知识,那么扑面而来的是否是智慧呢?

我们最需要的到底东西是什么?知识获得就可以了吗?

现在获取知识太容易了,让人们产生了错觉,以为有了知识就什么都有了,其实不对。

现在人是多识少智,以前的伟人却是少识多智,要知道知识是为了到达更大智慧的阶梯。

我们的古人,如老子、孟子等等,他们的知识很少,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他们便只能仰望星空,可是如今留下的智慧还在指引我们的心灵之路。

如今现在没人仰望天空了全只低头看手机。



白岩松不用微信,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04

你可以继续玩手机

更多人使用手机是在社交和抵抗无聊。

世上最大的经济就是无聊经济。你可以继续玩手机,可是除了创造力会衰竭之外,最重要的是读手机的人都一样。

你与别人一样低头,看到的也是一样的内容。没有智慧你便不能跟别人同,谁也不比谁高多少。

要知道一个人的工资与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越不可替代你才更有资本去谈价值。

世界首富是比尔盖茨。他的辛苦指数与清洁工比差远了,可是清洁员两天培训便可上岗,可他只有一个。

知识是起点,是探索智慧的起点,而过去知识是终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