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女高音歌唱家郭蘭英?

九月晴天


就憑《我的祖國》,就足以奠定郭蘭英在中國聲樂界的豐碑地位。



《我的祖國》是著名愛國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其曲風配合電影主題磅礴大氣,當年一經推出就震撼了全國。這其中就有郭蘭英不可磨滅的一份功勞。

但是《我的祖國》只是郭蘭英最出名的作品,事實上郭蘭英最傑出的貢獻並不僅限於此。她真正的貢獻在於建立並完善了中國民族歌劇體系,並且在歌劇、戲劇、聲樂三個領域均有傑出貢獻!


郭蘭英是中國現代音樂史上的奇蹟,她在歌劇演繹方面的創新,是極具意義的劃時代之舉,把歌劇、戲劇、聲樂三個領域的精華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所以,她不止是女高音歌唱家,同時也是晉劇表演藝術家、歌劇表演藝術家,更是民族聲樂教育家!

郭蘭英,山西平遙人,幼年家庭貧困且兄弟姐妹眾多(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子)。因為父母忙於勞作,無暇同時照顧好幾個小孩。無奈之下把才五歲的郭蘭英送到了戲班。

因為當地是著名的戲曲之鄉,各種戲班子眾多,所以當地很多家中條件差的都會把小孩送到戲班,這也是無奈之舉!

雖然郭蘭英天生聰明伶俐,但是還是沒有少捱打。年長之後郭蘭英曾經回憶幼年的苦練,說如果是冬天的話,就要在面前懸一塊冰,對著冰練嗓子,要練但什麼程度呢?要練到呵出的氣把那塊冰呵出一個洞來才行!


經過一番苦練,因為天資與形象俱佳,郭蘭英小小年紀就登臺,沒想到沒多久就紅了,套用現在的名詞,當時郭蘭英就是山西戲曲界紅的發紫的童星,年齡稍大之後更是被稱“晉劇梅蘭芳”!

正當紅的發紫的時候,郭蘭英看了《白毛女》歌劇,當下決定投奔文工團轉唱歌劇,為此一度和母親鬧翻。

隨後的郭蘭英連續創造了多個奇蹟,在我國每一個時期都留下了經典作品,比如《白毛女》、《王大娘趕集》、《婦女自由歌》、《小二黑結婚》、《南泥灣》等等。縱觀華語聲樂史,輝煌至此,唯有郭蘭英一人。

後來,郭蘭英拒絕了當時給她的一切榮譽,比如各種代表歌各種委員,和丈夫跑到廣州創建了郭蘭英藝術學校,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對下一代人才的培養之中!

這才是真正的時代女神!


電影基本法


郭蘭英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歌劇表演藝術家,歌唱家,為中國的新歌劇表演體系的建立和民歌演唱做出了歷史性和開拓性的貢獻。她代表了歌劇的黃金時代,代表了民族歌劇的歷史。郭蘭英1929年出生在山西平遙,經歷舊中國、解放戰爭、新中國的不同時代,但唯有她的歌劇穿透了不同年代,一直在時代迴響。她六歲學戲,七歲登臺表演,在1946年時,因看了一場《白毛女》,而毅然的離開舊戲班,參加華北聯大文工團,開始從事新歌劇事業。

解放前,以《白毛女》聞名。

在新中國建立的前夕1947年,解放戰爭打的如火如荼,郭蘭英隨華北聯大文工團在石家莊首演《白毛女》即得到強烈的反向,隨後又表演理論《兄妹開荒》《血淚仇》《王大娘趕集》等具有啟迪、宣傳和教育意義的歌劇,因此也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傾心的喜愛。1949年4月隨青年代表團赴匈牙利參加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一曲《婦女自由歌》,唱響整個聯歡節,因此獲獎,也為即將成立的新中國貢獻了一份賀禮。

新中國,民族歌劇的巔峰時代。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演出新歌劇《白毛女》、《小二黑結婚》、《劉胡蘭》、《春雷》、《竇娥冤》等知名曲目,其受歡迎程度,遍佈了街頭巷尾。1962年《白毛女》修改復排之後在天橋劇場公演,許多觀眾為了看郭蘭英的演出,不惜在劇場售票處門口徹夜排隊,這放在今天也就在沒有網售火車票時,才有如此壯觀的排隊景象。這個時期的郭蘭英更可以說是舊時代的終結和新時代的代表,小時候郭蘭英生活苦,母親迫於生計將她送到戲班,後來投身革命,與舊的文化決裂,投身到新歌劇的事業,這在新中國初建的年代,這樣的事蹟可以作為典型。

堅毅的性格,鑄就民族歌劇的“郭派”。

1963年,郭蘭英在北京舉辦了獨唱會,這也是我國民族歌唱家舉行個人獨唱會的先河,演唱了包括民歌、戲曲和歌劇等不同風格曲目。周總理親臨現場,並讚揚她為發揚民族聲樂藝術所作出的貢獻。幾乎在中國的任何一個革命時期都有郭蘭英的代表作,很多經典曲目一直流傳至今。即使在動檔的十年,她不向任何人低頭,堅持不寫效忠信。後來重排《白毛女》,已經是熟爛於心的曲目了,但她依然一次次,重複多次的演練,直到完美,也正是這樣堅毅的性格,使她的藝術生涯在中國文藝舞臺上歷經六十多年而不衰。

80年代後,郭蘭英致力於教育,希望能將中國民族歌劇傳承併發揚光大。作為新舊中國的見證人,她將歌聲融入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中,是在民族聲樂中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代表著著民族聲樂藝術的最高成就。

我是薄面貧生,感謝您的評論和關注。


薄面貧生


今天,就講講郭蘭英給我留下極為深刻印象,令人難忘和感動的兩個情景。

1998年3月5日晚,北京人民大會堂萬人禮堂,中國各族人民敬愛的偉人一一週恩來同志誕辰100週年大型文藝晚會《他是這樣的人》隆重舉行。70多歲的郭蘭英抱病來到晚會現場,她要用自己的心聲,來表達對最最摯愛,敬仰的周總理的深切懷念。郭蘭英演唱的是著名民歌《繡金匾》。她飽含真情唱了前兩段,當樂隊演奏了第三段的間奏後,郭蘭英採用了特殊的表現方式。她突然放慢節奏,幾乎是一字一頓,撕心裂肺般的唱到:“三繡周總理,人民的好總理”……唱到這裡,郭蘭英再也唱不下去,雙手撫面,失聲痛哭……全場觀眾全部起立,用熱烈掌聲表達著他們與郭蘭英同樣的強烈共鳴!一分半鐘後,郭蘭英在工作人攙扶下,用盡全力,朗誦般,哽咽地唱了歌曲的最後一句:“人民熱愛您”!全場觀眾無不淚流滿面。

第二件事是,2O18年5月,總政歌劇團復排民族歌劇《白毛女》。郭蘭英當年就是這部歌劇喜兒的首演。應總政領導之邀,年逾九十的郭蘭英來到排練場,為喜兒飾演者指導“喜兒哭爹”這場戲。她說:“喊一聲爹,然後撲向爹爹的屍體,看起來簡單。但演員要把自己融入劇情之中,彷彿自己就是生活中的喜兒,要全情投入”。她還親自作了示範。只見她渾身顫抖,步履蹣跚撲向楊白勞,一聲異常悽慘的呼喊:“爹呀,爹一一”。令人心碎的呼喊,逼真動人的表演,讓在場者無比震撼,無法抑制自己感動的淚水。

管中窺豹,僅僅兩個情景,可讓人們充分領略到郭蘭英的高尚人格魅力和高超藝術功力。作戲先做人,郭蘭英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很好地將二者完美結合,她對黨和人民的真摯情感,對觀眾的高度尊重,熱愛,對藝術事業的孜孜以求,一絲不苟,確實值得文藝工作者認真學習。

郭蘭英一一偉大的人民藝術家!!!


宛淯


郭蘭英;1929年出生于山西平遙!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民族聲樂教育家,還曾擔任過,中國文聯第四屆全國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二,三屆理事!

郭蘭英;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她創造了一個時代,她是一位被億萬人民所熱愛的,傑出的人民藝術家!

郭蘭英的音質純淨而醇厚,嗓音甜美而通透,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演唱特色及深厚的藝術功底,讓人聽後感覺非常舒暢,她的歌曲可謂是百聽不厭!

郭蘭英的演唱藝術具有中國民族文化深厚底蘊,特別具有山西黃河文化的基礎,她對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的繼承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郭蘭英從解放前唱到解放後,從戰爭時期唱到建設時期,幾乎中國革命的任何一個時期都有她的代表作品,而且她的聽眾年齡層覆蓋也非常廣,男女老幼皆有,在這一點上,幾乎還沒有一個人能與她相提並論!

郭蘭英以豐富的實踐經驗不斷繼承民族唱法和創新,為中國新歌劇藝術完整體系的建立做出了歷史性和開拓性的貢獻!



1982年,郭蘭英在中國音樂學校任教!

1989年,郭蘭英榮獲中國首屆“金唱片獎”!

2005年,郭蘭英榮獲首屆中國電影音樂特別貢獻獎!


“歡迎閱讀本文歡迎點評”(圖片源於網絡)


曉霞181558838


近日,中國樂派聲樂大師郭蘭英先生藝術成就音樂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近九十高齡的郭蘭英先生為觀眾奉獻了精彩的表演,同時,音樂會陣容之強大,觀眾人數之眾多,堪稱史無前例。



1929年生於山西平遙的郭蘭英,她的歌聲陪伴無數人走過了太多的日日夜夜。1946年,郭蘭英進入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開始了她的新歌劇事業,次年,便參演了《王大娘趕集》《夫妻識字》等多個劇目,而她為為電影《上甘嶺》配唱的插曲《我的祖國》成為了當時每個人心中的經典,每每聽到那首熟悉的弦律,都讓人無比的激動。

在郭蘭英的演唱生涯中,她通過不懈地努力和探索,深入到生活中去,在全國各地進行巡迴演出,從而在與大眾的接觸過程中找尋靈感,她塑造的《劉胡蘭》中的劉胡蘭、《小二黑結婚》中的小芹還有《白毛女》中的喜兒等舞臺藝術形象光輝奪目,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如今已年近90的郭蘭英先生還能用飽滿的熱情來對待自己喜愛的事業,是很多後輩學習的榜樣。(LR)


捕魚小分隊


郭蘭英老師,先天音樂稟賦足,聲音甜美宏亮,唱歌時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她的主要聲樂作品有,《南泥灣》,《我的祖國》,《人說山西好風光》,《翻身道情》,《毛主席是咱社裡人》,《汾河流水嘩啦啦》,《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社員都是向陽花》,《數九寒天下大雨》,《交城山》,《蘭花花》《毛主席來到咱農莊》《海風陣陣愁煞人》,《清粼粼的水藍瑩瑩的天》,《工農當了大學生》,《春苗出土迎朝陽》,《赤腳醫生向陽花》《繡金匾》從五十年代始傳唱至今讚譽不斷,堪稱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


元亨175184033


後來我還是從電視上聽她聲情並茂含淚演唱《繡金匾》,感動的我熱淚盈眶,才知道視頻上面善慈祥的白髮老人就是郭蘭英老前輩。

還有《上甘嶺》、《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電影我看了無數遍,其中耳熟能詳的插曲《我的祖國》、《人說山西好風光》前不久才知道也是郭老師所配唱,當然還有當年人人會唱的許多紅歌的原聲唱片都是郭老師所錄製。



郭老師演唱每首歌不難聽到看出,都兼具神、情、形、聲、腔、字六藝之美,尤其在多部新歌劇所扮演的"喜兒、小芹、胡蘭"等眾多人物栩栩如生,盡善盡美,為新歌劇表演體系的建立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德高望重的90高齡郭老,獲得過各類獎項和榮譽稱號無數,她培養的音樂人才桃李滿天下,是位名符其實德藝雙馨的人民自己的歌手和藝術家。


老夥計610322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每每聽到這段來自六十年前的旋律,不管六零、七零後,還是八零、九零後,都會忍不住跟著輕聲哼唱。悠揚的曲調,充滿意境的歌詞,歌聲中抒發著對祖國無限的眷戀與自豪,令每一箇中國人都聞之動容、唱之動情。

郭蘭英正是這首經典之作《我的祖國》的原唱。

1929年,郭蘭英出生于山西平遙。山西寶地人傑地靈,平遙古城歷史悠久。雖是出身貧農,受當地民風薰陶,郭蘭英從小就喜歡晉劇。

6歲拜師學藝,因為天賦驚人,11歲遠赴太原,得名師指教。待到豆蔻年華,郭蘭英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晉劇的唱、念、做、打技巧,尤其擅長青衣、花旦及刀馬旦表演。

雖然那時國家戰亂不斷,郭蘭英的音樂才華並沒有因此被埋沒。或許越是不太平,人們內心深處對美好東西的嚮往就越強烈。

靠著天生的好嗓子,和後天的努力,郭蘭英從戲曲團唱到文工團,又從文工團進入華北聯合大學戲劇系。就這樣一邊唱,一邊學,一邊學,一邊唱,那時的經典秧歌劇《王大娘趕集》、《夫妻識字》、《兄妹開荒》等,都有她的身影。

郭蘭英的聲音柔軟,卻特別有穿透力。高音悠揚,中音圓潤。晉劇出身的她在處理尾音時,極其有韻味,能夠給聽眾一種“繞樑三日不絕於耳”的美妙感覺。而且在唱腔中融合了戲曲、民族等多種唱法,在那個時代,可謂既有傳統的味道,又有新鮮的體驗。

1949年以後,我國的影視、歌劇等各種藝術形式蓬勃發展,傳播技術進一步普及,郭蘭英有了更大的舞臺。

上個世紀五十、六十年代,她為電影《上甘嶺》配唱插曲《我的祖國》,為電影《南泥灣》配唱主題曲《南泥灣》,為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配唱插曲《人說山西好風光》,還有歌劇《白毛女》,都是風靡全國,傳唱至今的經典之作。

1963年,在北京舉辦獨唱音樂會,成為我國民歌手舉辦個人演唱會的第一人。

得到周總理的親自接見。

時間進入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唱了半生的郭蘭英把精力轉移到歌唱教育上面。1981年,郭蘭英到中國音樂學院任教。1986年,她在廣東創辦郭蘭英藝術學校,親自出任校長。2010年,郭蘭英藝術學校與廣東文藝職業學院合併,繼續為國家培養藝術人才。

郭蘭英老師已經八十九歲,進入耄耋之年,是一位把一生都獻給藝術和藝術教育的老人家。評價她用“優秀的女高音歌唱家”或者“人民藝術家”這樣的詞彙,理sir都覺得過於狹窄。

因為她的音樂除了藝術上的造詣,還有歷史的鐫刻。她的歌聲伴隨著中國人民從戰亂走向和平,從苦難走向富足,從孱弱走向強大,是幾代人的深刻回憶,是一部可以聽的“中國發展史”。

祝願郭蘭英老師身體健康,平安幸福!

【娛樂有理性,八卦有道理。我是八卦有理,如果你喜歡我的答案,贊一個、粉一個再走咯】


八卦有理


郭蘭英是屬於打江山一代國寶級的藝術家!她的價值屬於那英雄輩出也是屬於輩出的英雄所認同的歌唱家,而非嘻哈玩世不恭的以及牛鬼蛇神虛妄無恥的這一代!

郭蘭英是共和國藝術家的第一代,也是中國最為純正的民族唱法的一代,更是中國民族唱法祖師爺級別的人物。

郭蘭英老藝術家,出生於1929年,解放戰爭起便演出了多部帶著泥土芳香的作品,1949年4,5月還代表尚未誕生的新中國,先後席匈牙利和布達佩斯世界青年聯歡節並獲獎!

郭蘭英老藝術從解放前唱到解放後。她是中國民族新歌劇的傑出代表人物。她還訪遍五大洲,傳播中華民族最為純正的歌唱藝術,並多次獲國內外的藝術嘉獎。

總而言之,郭蘭英老藝術家既是一個歷史轉拆特定時代的聲樂符號,更是新中國聲樂學派最為推崇和最為敬重的德藝又馨的藝術家!


天麟4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