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提起鸣放宫,您有多少记忆呢?

我记得,第一次来到鸣放宫是在1970年左右,电影票是市直级机关发的,有热心的邻居招呼大家一起到鸣放宫看电影。我们几人吃过晚饭从家里出来,走大马路、长春大街、人民广场,走到斯大林大街东中华路口穿过一片树林,就到了鸣放宫。进到鸣放宫大礼堂,就是感觉这电影院大的“发旷”。当时看的是什么电影,记不起来了,倒是记得吉林大学校园东中华路一侧当时没有围墙。电影散场,是从鸣放宫东门出来的,天完全黑了,穿过树林看到马路上等着接人的汽车挺多,车灯直晃眼睛。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为什么这座建筑叫做鸣放宫呢?

鸣放两字,取自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即双百方针。于是吉林大学将大礼堂命名为鸣放宫,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系教授于省吾先生题写的金色匾额,高悬于红色大门之上。可是这块著名的匾额悬挂时间不长就被摘了下来,且匾额不知去向….但是鸣放宫的名字还是被人们一直叫着。今天这座建筑由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使用,还是叫做鸣放宫。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神武殿立面平面剖面图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在鸣放宫正面西侧的山墙上,悬挂着一块长春市人民政府于一九九零年九月三日公布并设立的《长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本神武殿旧址》的石牌,可惜另一块刊有介绍文保建筑内容的文保石牌早已不见踪迹。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九月三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座城市在经历过沦陷岁月和殖民统治之后,把殖民遗迹作做为验证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实物,并选择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很有深意。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1939年神武殿建筑之前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1942年神武殿建成之后

在日本的神话里,诸神之中地位最高的叫“天照大神”。据称,天照大神命孙子琼琼杵尊统治日本;琼琼杵尊死后,由彦火火出见尊即位,这就是日本天皇之祖--神武天皇,这一年,是纪元前600年的辛酉。根据传说,1940年是神武天皇诞辰2600年的日子,于是侵华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长春修建了神武殿, 以此祭祀神武天皇。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神武殿采用日本传统的建筑形式,白墙黑瓦,屋檐舒展。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殿的屋顶采用钢屋架。该建筑于1939年9月25日动工,1940年10月31日竣工。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后侧局部

神武殿建筑总高度为22米,主体部分设有半地下室及局部环廊,总建筑面积5245平方米,其中半地下室2189平方米,一层2829平方米,局部夹层环廊158平方米。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神武殿内小练习场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神武殿内大练习场

室内空间以中间大殿的柔道场和剑道场为主,四周分别为贵宾席、师范席、观览席、陈列室,西侧有相扑场、小道场及半室外的射箭场,东侧为管理用房,是日本人习武的武道场。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神武殿西侧半室外射箭场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神武殿西侧局部

用老百姓的话描述神武殿建筑朝向,叫做“当不当、正不正”。同样不当不正的日本建筑,在长春一共有三座,分别是忠灵塔、建国忠灵庙和神武殿。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神武殿与东中华路关系

建筑朝向面向东南,就是朝向日本本土,是效忠于日本天皇的一种表达。神武殿与建国忠灵庙不同的是,建国忠灵庙由西北向进入建筑,朝向东南方祭拜;而神武殿为建筑坐落西北方向,朝向东南方向。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神武殿的修建占用了东顺治路202番地和少部分牡丹公园绿地。1939年的东顺治路—立信街—柳条路三角形街角地带也应该是伪满官吏住宅,当时的拆迁力度也是不小的。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附近街巷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座建筑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解放初期由空军航校使用。1956年上半年,航校迁走后,东北人民大学(原吉林大学前身)经同长春市人民政府协商,用50余万元人民币将它买下。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大礼堂内部

学校把神武殿改建成学校大礼堂,修建了舞台和二层看台,增设了天幕、灯光设备,设置固定座位近2000个。那时候学校的师生大会、学术讨论会、文娱演出和电影放映都在这里进行,每年的迎新大会和毕业典礼都在这里举行。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内部

拥有鸣放宫的吉大校园,树木葱茏,小溪潺潺,空气清新,十分适宜读书备考和晨练健身。鸣放宫门前,留下了吉大师生的神圣时刻和欢聚时光,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却鸣放宫,那是青春活力四射,科学创造迸发的城市记忆地标。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东侧

2000年6月,原吉林大学等在长五所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吉林大学。随着吉林大学老校园改为吉林大学前卫北区,吉林大学办公教学整体迁移至吉林大学前卫南区,鸣放宫因远离吉林大学教学行政中心而被冷落甚至弃用,开始黄草满屋顶,墙壁尽斑驳的景象,有人戏谑称之为“冷宫”。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西侧

2010年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成立。学校坐落在吉林大学前卫北区校园内,伪满洲国炭矿株式会社旧址和日本神武殿旧址建筑均被实验学校辟为教学场地使用。通过对鸣放宫建筑进行了保护性应用装饰整修,鸣放宫被整饬一新,从此鸣放宫有了一个良好的使用,算是对文保建筑最好的保护。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所在的吉林大学校园,在1998年改建为长春牡丹园,广泛引进各类品种牡丹,园区布局进行了新的规划建设,每年春夏之交,牡丹花盛开之时在这里都会举办牡丹花会,吸引各方游人络绎不绝前来赏花。在2014年5月的牡丹花会期间,鸣放宫门前还举办了百年好合相亲会,大都是家长们为未婚子女前来寻找另一半,本人到场的很少,场面很是热闹。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鸣放宫门前广场东侧,太极拳晨练队伍数十年如一日。每看到这样的场景,就会想起我父亲在上世纪80年代每天清晨来这里练习太极拳的往事。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当年这里有一位吉林大学的朱老师太极拳打得好,为人也好。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早晨,在鸣放宫大门恰巧前见到了刚刚结束晨练的朱老师。朱老师身板硬朗,满面红光,身形挺拔,言语谦和,精神矍铄。朱老师的年纪和我父亲相仿,攀谈起来感觉既温暖又亲切,十分难忘。

鸣放宫丨文保建筑丨城市记忆

图文编写丨李春昌

喜欢就请关注《胡同长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