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鄭成功統一臺灣的施琅,該如何評價?是漢奸還是民族英雄?


施琅這輩子,可以用“識時務者為俊傑”、“良禽擇木而棲”、“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威武不能屈”等等老話來充分概括。

咱幾千年文明,老祖宗的話簡直太神了,什麼情況都能能在老祖宗那裡找到安慰和引導。

施琅這輩子也不容易,大半輩子都處於不斷跳槽的狀態。

他先是跟著鄭芝龍,後來一起降清,後來又跟著李成棟幹,等到李成棟反了,他覺得沒啥意思就跟了鄭芝龍的大公子鄭成功,但即使有功,而且立了很多大功,但大多數時候都不受鄭成功的重用和信任,憋屈的很。

施琅有個部將叫曾德,一直受施琅節制,在施琅最後一次被鄭成功奪去兵權之後,他為了求個出頭之日,就找機會轉投到鄭成功軍營中,做了鄭成功的親隨。

而此時施琅正在為鄭成功屢屢輕視甚至羞辱自己而大為光火,為了表明心跡,他甚至剃光了自己的頭髮發誓再也不見鄭成功,當他聽說曾德跑去了鄭成功軍營做親隨,頓時大怒,派人闖入鄭成功的軍營之中,直接把曾德抓回來,雖然鄭成功火速派人下命令不許殺,施琅還是心一橫,把曾德砍了頭。

施琅此舉,等於直接宣佈和鄭成功決裂,而鄭成功把施琅的行為看做是打算要造反,火速派出大批兵丁把施琅全家抓了起來,不過施琅在一些以前親信的幫助下逃離了臺灣,順利到達了福建,鄭成功一怒之下,下令將施琅的父親和弟弟斬首。

全家被鄭成功所殺,施琅可以說已經無路可走,再加上為了報殺父之仇,施琅就再一次投降了清朝。

當然施琅第二次投降後又繼續蟄伏了近30年,這期間順治駕崩、康熙即位,這期間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雖然施琅屢次上奏平臺方略,但大都被束之高閣,康熙的主要精力還是在穩固自己的統治基礎和打擊吳三桂等事情上,直到康熙21年,1682年,康熙確定了平臺方略,經李光地推薦,施琅被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銜,經過一年的準備,於1683年順利收復臺灣。

當然,施琅最後人生十幾年統治臺灣,名聲很不好,幾乎貪得無厭,當然這是後話了,這裡一筆帶過。

施琅第二次投降清朝已經是順治9年,中國的政治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法理上來講,清朝已經是對全國進行有效統治的全國性政權。

在這個基礎上,以廣袤的大陸作為靠山,施琅憑藉自己的能力,收復了臺灣,實現了自己的抱負,也算是功成名就,一生無憾了。

但對他的評價,用民族英雄還是欠妥,只能說是一個對國家統一做出巨大貢獻的軍事將領,畢竟她的收復臺灣的戰事,後面畢竟站著龐大的大清給予的無條件支持。

但是漢奸這個高帽也輪不到他來戴,畢竟此一時彼一時,施琅第二次降清以及之後,清朝已經是正兒八經的全國性政權,可以說是正統王朝了,南明早就不存在了,吳三桂後來也失敗了,鄭氏集團不過是盤踞臺灣的私人小朝廷,談不上正統,也更不能以此就判定施琅為漢奸。

再結合施琅的為人、幾次改換門庭的歷史和在臺灣的施政實際,其實這人就是個才能出眾、但德行較差的軍事將領,收臺有功,降清無罪,治臺不行。


雲中史記


鄭成功究竟有多偉大?看看中國人、日本人、西方人都咋評價的



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有《延平王集》行世。鄭成功死後,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臺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明朝評價


王觀光:“是兒英雄,非若所及也!”


朱聿鍵:"素聞鄭家有匹千里駒,果然名不虛傳。"


鄭鴻逵:“此吾家千里駒也!”


錢謙益:“聲調清越,不染俗氛。少年得此,誠天才也。”


瞿式耜:“瞻矚極高,他日必為偉器。”



張煌言:“竊聞舉大事者,先在人和;立大業者,尤在地利。……即如殿下東都之役(即攻臺之戰),豈誠謂外島足以創業開基?不過欲安插文武將吏家室,使之無內顧之憂,庶得專意恢復。但自古未聞以輜重眷屬,置之外夷,而後經營中原者。……故當興師之始,兵情將意,先多畏疑。”


盧若騰:“金陵城,秦、漢以來幾戰爭;戰勝攻取有難易,未聞不假十萬兵。閩南義旅今最勁,連年破虜無堅營。貔貅三萬絕鯨海,直沂大江不留行:瓜步、丹徒鏖戰下,江南列郡並震驚;龍盤虎踞古都會,佇看開門夾道迎。一朝胡騎如雲合,百戰雄師塗地傾!……”


清朝評價


愛新覺羅·玄燁: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曆十六年)七月,鄭成功病逝於臺灣。康熙題撰輓聯一副,聯雲: “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鄭氏歸降後,康熙皇帝下詔:“朱成功系明室之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敕遣官,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


黃宗羲:鄭氏不出臺灣,徒經營自為立國之計,張司馬作詩誚之;即有賢鄭氏者,亦不過躋之田橫、徐市之間。某以為不然!自緬甸蒙塵以後,中原之統絕矣;而鄭氏以一旅存故國衣冠於海島,稱其正朔。在昔有之:周厲王失國,宣王未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共和十四年,上不繫於厲王、下不繫於宣王,後之君子未嘗謂周之統絕也。以此為例,鄭氏不可謂徒然。


吳延華,清檯灣邑令,其聯寫道:“鍾河嶽之靈,為勝朝綿正朔;遵海濱而處,知中國有聖人。”



王凱泰,清福建巡撫,其聯寫道:“忠節感蒼穹,大海忽將孤島現;經綸關運會,全山留與後人開。”又一聯寫道:“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礴留千古;正人扶正氣,莫教成敗論英雄。”


周懋琦,清檯灣府知府,其聯寫道:“獨奉聖朝朔;來開盤古荒。”


張其光:“生為遺臣,歿為正神,獨有千古;今受大名,昔受賜姓,諒哉完人。”


沈葆楨:“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刱格完人。”(1875年作)劉銘傳:“賜國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創基業在山窮水盡;復父書,詞嚴義正,千秋大節,享俎豆於舜日堯天。”(1889年時作楹聯)


丘逢甲:“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舊河山,為天下讀書人頓生顏色;驅外夷出境,開闢千秋新事業,願中國有志者再鼓雄風。”


陳謨:“縱絕島別開生面,移山填海,三百年社稷系以存亡,仿箕子、比田橫,志士苦心,特向膠癢留氣節;是勝代第一完人,起敞扶衰,十七載勳猷明月日月,填滇海,連浙水,英雄無命,長懸肝膽照波濤。”


蔡東藩:有孫可望之跋扈,適形李定國之忠,有鄭芝龍之卑鄙,益見鄭成功之義,一則扈蹕滇中,一則興師海外,雖其後齎志以終,卒鮮成效,然忠義固有足多者。


西方評價


湯錦臺:國姓爺不是一個粗魯的海寇。他從來沒有為個人的利益打仗。他在中國大陸和臺灣治下的土地收容了所有效忠明室的人。他一生以收復明朝江山為職志。他也不是殘暴之人,至少不像同一時代的歐洲人那樣黷武好戰。鄭成功並不反對基督教義本身,如果因為士兵服從主帥的命令而把傳教士給殺了,那是因為他們是荷蘭人,而不是因為他們是傳教士。當我們把國姓爺對待荷蘭人的行為與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對待中國人的行為對比之後,我們只會更加站在國姓爺的一邊。


禮密臣:“國姓爺可能是東方現代歷史中最傑出的人物。在活躍於中國海面的各路英豪當中,沒有一個人可以比得上這位英勇幹練、成就輝煌大業的年輕將帥。他的能力表現在登高一呼而各方景從,不願做順民的,受到欺壓的,都投到了他的旗下。雖然他執法如山,而且許多人是年齡長他兩三倍的長輩,但卻都能俯首聽命,唯令是從,這就是他的威勢所在。”


日本評價


臺灣日治時期,在臺的公學校曾教學童唱“鄭成功之歌”。臺南的延平郡王祠被改為日式的“開山神社”,並整修為神社樣式,但其福州式建築格局大致保留。戰後國民政府再改為延平郡王祠,並將原福州式建築全部拆除,改建為中國北方式宮殿式建築並於入口牌樓加設國民黨徽,以示為中國正統政權。


日本存在小中華思想且深受水戶學影響,而水戶學基於明朝遺臣朱舜水影響,使得日本史更重視大義名分論而發展為尊皇論。


《大日本史》即是其扼要之精神依歸。無論幕末維新思想,亦或今日曆代天皇系譜,無一不受《大日本史》思想之沾染。在此思想體系下,對於明朝遺臣鄭成功一生從事反清復明的功過,日人四方赤良評為:忠義空傳國姓爺,終看韃靼奪中華。


民國評價


清末民初之際,民族主義在革命者與民間大行其道,鄭成功在許多刊物與傳記當中,被塑造為“抵抗外來統治的民族英雄”。同時也開始有許多學者將鄭成功列為“天地會”的創建者,試圖將排滿革命與鄭氏抗清拉上關係,藉此大力宣傳。


1930年代,中國在遭受日本侵略的背景下,關於鄭成功的刊物又開始流行,具有日本血統的鄭成功在這些刊物當中也成為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象徵人物。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由國民政府派遣來臺宣撫的國防部長白崇禧,途經臺南時,即前往延平郡王祠向鄭成功行禮,並立一石坊於祠前表彰鄭成功的“忠肝義膽”,藉此宣揚忠於領袖、國家的精神。



1950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撤退來臺後不久,“總統”蔣中正亦親題“振興中華”匾額,懸掛於延平郡王祠正殿入口。1963年拆除原福州式建築改以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以示正統。由於鄭成功退入臺灣的情境,與“國民政府”相似,且鄭成功“民族英雄”、“忠於領袖”、“傳統文化美德”等形象已深入人心,可作為國民政府宣傳樣板。


在臺灣,有許多學校、街道、鄉鎮的命名皆來自對鄭成功的紀念。包括原日治時期臺灣州立二中改名為“臺灣省立成功中學”(今臺北市立成功高中)、原臺灣省立工學院改為國立成功大學、臺灣南投縣國姓鄉、臺中縣成功嶺、延平路、開山路、臺南市東寧路等。


* 臺灣吃喝玩樂更多精彩可關注微信公眾號【府城排骨】


府城排骨


施琅(1621-1696),福建晉江人,明末清初軍事家、一生致力將臺灣納入祖國版圖的傳奇將領!他的歷史爭議在於和鄭成功的個人恩怨,施琅父兄皆被鄭成功殺害。但是,鄭成功死後,他的子孫將臺灣變成了割據政權基地,與朝廷分裂。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施琅屢次上書康熙請求收復臺灣,並在62歲高齡親自率軍實現了國家統一的壯志。與此同時,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放棄殺父的個人恩怨,招撫了鄭氏子孫。其胸襟之廣和民族節氣之高令人敬仰,施琅無疑是追求國家統一的民族英雄!


他,一生矢志不移維護國家統一,數次上書直至說服康熙帝將臺灣納入朝廷版圖。

他,頂住反對收取臺灣的保守派的攻擊陷害,即使水師職務被革也在所不惜。

他,即使官職被裁,仍密切注視福建沿海動向,悉心研究風潮信候,歷時13年,每天耐心等待朝廷起用收復臺灣。

從43歲首次提議收取臺灣,中途遭打擊被革職,到61歲高齡恢復福建水師提督之職,歷時近二十年!


1683年,年過花甲的他,再次說服康熙領命出徵收取臺灣。經過他潛伏十多年對福建沿海風向氣候的精心研究,6月14 日,選擇從福建東山島啟航,乘借六月的西南季風向東穿越臺灣海峽,率先奪取地處澎湖以南、鄭克爽軍防守單薄的八罩島。6月22日早上7時,他親率150只戰船2萬兵力,分三路人馬,向澎湖鄭克爽軍發起總攻。經過9小時激戰,大獲全勝,共斃傷鄭軍官兵1.2萬人,俘5000餘人。擊毀、繳獲鄭克爽軍戰船近200艘。佔據臺灣的鄭克爽割據集團自知大勢已去,只得請降接受招撫,臺灣得以重新納入祖國版圖!

收取臺灣後,朝廷忽略了臺灣地位的重要性,有放棄的打算。他堅持上書康熙,力陳臺灣戰略地位之要,併力主留臺衛臺。最終,打動和說服了康熙,使朝廷在臺灣設置行政機構實施管理並派兵駐守,一直到1895年甲午戰爭戰敗被迫割讓給日本。


他的一生,雖屢經挫折,備受爭議,但收取臺灣追求國家版圖完整的志向始終未改,終於在晚年親手完成祖國統一的壯志,中華民族追求國家統一的歷史進程,必定有施琅留下的濃厚的一筆!

——END


鷹眼國際視野


背鄭降清的施琅到底是英雄,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叛臣?

坊間有三種聲音。

肯定派認為施琅是民族英雄,理由是他收復臺灣,功在千秋。

否定派認為施琅是漢奸敗類,理由是他兩度降清,背信棄義。

中間派認為施琅雖然在大節上有所缺陷,但他的功業配得上英雄之名,功過兩分,特定時期的特定歷史人物沒有必要非黑即白地評價。

之所以有這樣的爭論,關鍵源頭就在施琅兩次降清上,咱們不妨來看看他怎麼就兩度降了清?

施琅早年是鄭成功老爹鄭芝龍的部下,鄭芝龍降清後,他跟著也就降了清,客觀地說這屬於盲目草率地追隨領導,忠誠有餘,個人主見不足。

但施琅又不屬於死忠的那一類,隨鄭芝龍降清不久,他似乎又醒了,覺得家國大義大於對領導的忠誠,加之並不看好降清後的處境,於是他脫離清軍加入了鄭成功反清的隊伍。

因為軍事才能出眾,鄭成功很賞識施琅,不僅引為親信,而且給予了極高的待遇。

誰知道,因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兩人後來竟然就鬧僵了。

這事緣起一個叫曾德的逃兵。

此人臨陣逃跑被施琅緝拿歸案後,鄭成功下令不許施琅擅自誅殺曾德,哪知道將令未到,施琅已經將曾德斬首示眾了。

鄭成功屬於霸道總裁的性格,得知施琅擅自做主,不等將令,勃然大怒,可施琅的性格也很剛硬,被鄭成功不留餘地地怒斥後,他乾脆炒了霸道總裁的魷魚。

客觀地講,兩人都有不妥之處,缺乏各退一步好好溝通的雅量。

接下來鄭成功的反應更霸道總裁,得知施琅出走,盛怒之下,他下令斬殺了施琅的父母和弟弟。

結下如此深仇,又走投無路,施琅便二度降清,成了鄭成功的勁敵。

站在人之常情的角度,這或許是可以理解的,但當時的世人卻不這麼看。

雖然當時的清廷已經入主中原,但並未解決中原人心的問題,尤其在明朝遺民看來,施琅這種兩度降清的舉動就是叛主、變節。

但在另一些與時俱進、心界更寬、眼界更廣的人看來,因此就將一頂叛徒、漢奸的帽子扣在施琅的頭上,這是不公平的。

尤其是站在維護國家統一穩定、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角度。

中原改姓這已是事實,清廷很大程度上已事實代表了中國,在這種歷史現實和潮流下,施琅幫助清廷收復臺灣,與其說是為清廷做貢獻,不如說是為中國做貢獻,為歷史潮流做貢獻。

這難道不是功大於過。

這難道不是英雄之舉。

這麼說,有人依舊不認同。

理由是什麼呢?

臺灣是施琅的故土,他利用自己對鄭軍內部軍機秘事的熟悉,訓練不識水性的清兵,並帶領清兵攻打防線最薄弱的澎湖島,這難道不是引狼入室,不忠不孝?

而從雙方勢力的角度講,清兵兵力強而臺灣兵力弱,引強兵殺弱主,這難道不是恃強凌弱,不仁不義?

如果非要將這兩種看法擺在一張桌面上講,站在國家的高度,施琅應該算作英雄;站在中國傳統倫理角度,施琅應該算是小人、叛徒。

這大概可以算是一分為二的評價,但如果再較個真,施琅是英雄的比例大還是叛徒的成分高?

毫無疑問是前者。

這麼說是有理由的——收復臺灣的不僅是施琅,在臺灣棄留之爭中,力保臺灣的也是他。

正是因為施琅對臺灣熟悉,所以他看到了故土的價值,所以這才有了他在臺灣棄留之爭中的挺身而出,力排眾議,臺灣設府。

站在宏大的歷史角度,施琅小節有失,大節有功。

算得上不完美的英雄。


黑句本


寶島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由於臺灣在地理上與大陸隔海相望,因此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得到有效的管轄。

清朝的康熙年間,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派大將施琅消滅了割據臺灣的“明鄭”勢力,並建立臺灣府。那麼,應該該如何評價當年統一臺灣的施琅呢?

首先要說明一點,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後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兒子鄭經割據臺灣多年,與清朝分庭抗爭,被稱為“明鄭”政權。鄭經死後,鄭克爽又繼承了延平王位。

不過當時的“明鄭小朝廷”孤懸於海外,已經成了割據政權。如果清朝一直放任臺灣地區而不統,那麼臺灣以後的歷史走向便無法預料了。因此,大將施琅在1683年6月攻打臺灣,並招降了臺灣鄭氏。這是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若從這一點來說,施琅與當年的鄭成功一樣,都是收復臺灣的英雄。


清廷在統一臺灣之後,認為臺灣孤懸海外、物產貧瘠,如果由福建派兵駐守十分費財費力,因此就“是否駐兵臺灣”的問題而猶豫不決。只有施琅等將領堅持要守臺灣,他與姚啟聖兩人力陳“臺灣是東南要害屏障,棄之則後患無窮”的說法,最終說服了清廷派兵駐守臺灣。1684年,清廷在臺灣設府(屬福建),至清末又升級為臺灣省,這是清朝以前的任何朝代都沒有完成過的壯舉。
清朝前期的福建省(轄臺灣)

如果清軍消滅明鄭勢力以後,又退回福建,那麼臺灣地區極容易再次落入荷蘭殖民者的手中。因此,施琅勸說康熙皇帝重視臺灣也是非常正確的。在處理臺灣的問題上,施琅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歷史的荒野


從國家民族層面,施琅必然是英雄而不是漢奸,先說為什麼不是漢奸。

先定義什麼是漢奸,狹義的漢奸是出賣漢族利益的人,廣義的漢奸是出賣國家利益罪不可數的人。那施琅出征臺灣有沒有出賣漢族人的利益,有沒有出賣國家利益,沒有

首先,清朝是一個有意思的朝代,表面上對漢人來說是異族入侵,實際上是漢族延伸為中華民族一個關鍵接點,極大的促進了各個民族的融合,並在文化上推崇孔孟之道,使用漢語言和文字,學習漢人的治理體系,不管對錯,從實際出發,當時的多數漢人是認可了清王朝的統治的,也就是所謂的正統問題,那麼既然清王朝成為正統,也就代表了當時情況下漢人的最大利益,也象徵著清王朝是中國的統治代名詞,而鄭經就成了政治上的異類,討伐臺灣則是維護民族和國家利益,

其次,當時臺灣執政者的態度和方針,當時的鄭經和現在的臺獨本質上沒什麼區別,表面上是政見不同導致無法統一,實際上是希望劃峽而治,為這樣的政治勢力服務不但是漢奸更是國奸。

三,倘若施琅沒有投誠,臺灣從此偏安一隅,那麼回頭看,或許康熙不會是漢奸,但一定是國賊,無論是漢族,還是中華民族,任憑國家分裂不是一句漢奸賣國賊可以抵罪的,而促成國家的統一,自然為民族之功臣,國家的英雄,後人的楷模。

四,從現實角度看,只要是維護和爭取國家度獨立性統一和領土完整的,這些人只要代表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那麼無論政見如何,即便成不了民族英雄,但也絕不會成為漢奸敗類和國家的罪人,


80後遠去


對於施琅來說,臺灣可以說是國仇家恨,而在他的努力下,臺灣最終納入清朝的統一版圖,所以說,施琅可稱得上是英雄。

明朝在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時就已經滅亡,解放臺灣屬於清朝的統一之戰,何況鄭家殺了施琅一家人,所以不管怎麼看,施琅都可稱得上是英雄。

其實施琅一開始也是鄭成功的手下,因為一個叫曾德的部下而跟鄭成功反目成仇,曾德犯事後跑到鄭成功那裡,鄭成功包庇了曾德,不過施琅還是派人把曾德抓住殺了,於是鄭成功和施琅反目,施琅逃出臺灣,不過父親兄弟被鄭成功殺了,後來鄭成功更是殺了施家70餘口人。



本來康熙對臺灣是不怎麼在乎的,可是在在施琅等人的力爭下,康熙最終同意解放臺灣,這個時候鄭成功已死,鄭克塽繼位,在施琅的攻擊下,鄭克塽投降,臺灣回到清朝統一的版圖。

現在很多人爭論施琅到底是英雄還是漢奸,可以肯定地說施琅是英雄,理由是他解放了臺灣,而且臺灣的鄭家並不是明朝的繼承人,只是臣子而已,改朝換代大局已定,難道要任由臺灣長期分離嗎?

而且生在那個王朝更替的時代,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的,所謂世界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著昌,逆之者亡!鄭芝龍還不是投降清朝了,他兒子鄭成功反叛。

像李淵,作為隋朝的大將,各地農民起義的時候他不去鎮壓,反爾自己也造反,你能說他是亂臣賊子嗎?

所以,如果整體的看,施琅於國是英雄沒錯。


國輝影視劇


1定義民族英雄主要有兩種概念,一是從種族繁衍分析,中華民族發展至今劃分為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共56個分支,從漢族角度去理解的民族英雄,即大漢族的民族英雄。二是從國家間的層面分析,中國的中華民族與其他國家的種族區分而稱為中華民族之民族英雄。

2小編提供的問題中稱"施琅打敗鄭成功^,此提法不妥,因為1662年鄭成功已病逝,而施琅統一臺灣是1683年。正確的提法是,施琅打敗鄭克塽或施琅打敗臺灣鄭氏政權。

3歷史發展到1683年,清朝與殘明的較量,那時漢族南明政權不論是永曆皇帝朱由郎,還是臺灣的延平藩主國姓爺朱成功,均已退出歷史舞臺,清廷封的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這三位漢族將領發動的三藩叛亂被平定。這時只有臺灣鄭經、鄭克塽當局還是漢人主政的地方政權。漢族施琅原來是鄭成功手下南明將領,後來叛明投清,為滿族主政的清廷服務,在漢族人看來,他是漢奸,因此,根本稱不上漢族的民族英雄。即使做為包括滿族在內的中華民族來分析,他打敗的臺灣鄭氏當局卻是中華民族的大漢族,也不能算中華民族之民族英雄

4鄭成功是漢族的中國人,趕走了西方的荷蘭外國異族侵佔中國領上臺灣,解救了深受荷蘭殖民者奴役的臺灣同胞,他是連滿族康熙皇帝都認可的國家意義上的中華民族英雄。1683年,北京的滿清中央政府是統詒關外東北和關內大陸而代表中國,也代表中國領土內漢族、滿族等組成的中華民族,即使這樣,施琅收復臺灣也是國內戰爭,或稱中華民豫內部的滿族與漢族的鬥爭。所以施琅是收復臺灣統一中國的特大功臣。臺灣迴歸後,康熙皇帝原來對臺灣的經略並沒有足夠的重視,施琅上疏強調臺灣有再次被荷蘭殖民者侵佔的嚴重危機,後來清廷採納他的忠諫。從中可以看出,施琅有著強烈的中華民族之愛國觀念,因為他的力諫,臺灣由清廷派官員加強行政治理,在今後200多年時間,西方殖民者無機可趁,要不是清末慈喜當局出賣臺灣,也不會出現日本侵略者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以此而論,施琅在維護中國統一領土完整,為國家作出具有深遠意義的巨大貢獻,堪稱清初中國大英雄。


林柏忠


首先,施琅沒有打敗鄭成功,因為那個時候鄭成功已經去世了。

然後,怕是也算不得漢奸也算不得民族英雄吧!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很多人都只是被動地隨著“歷史的潮流”,哪有那麼多道理可講。

當然,很多人在爭論什麼清朝是不是中國的。。這個首先得定義一下“中國”這個詞吧!

不過爭論歸爭論,歷史歸歷史!千萬別影響到現在哦(⊙o⊙)哦!現在的“中國”包括了960萬平方公里,包括了56個民族。。。

警惕某些人有意無意地利用歷史來影響現在,以達到某種目的。



木府木初


清朝施琅收復臺灣是對中華民族巨大不朽的貢獻,可以稱之為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但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則出發點不同結果不同,因而意義也不同。鄭成功是在明朝滅亡之後,走投無路,迫不得已,以攻取臺灣做為棲身之地而佔山為王,屬於被動之舉,並無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主觀意願,之後鄭成功即自立為王,與其子共同割據寶島而與國家抗衡,企圖把臺灣變成獨立王國,永遠分裂國家。可是如果沒有施琅克服千難萬險收復臺灣,可以想見,在數百年之後的今天,臺灣早已自成為獨立國家而與中國毫無關係。可見,當年清朝施琅收復臺灣與左宗棠收復新疆一樣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壯舉,因而意義更加重要更加偉大,同時也是清朝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貢獻。即使鄭成功未從荷蘭洋人手中奪取臺灣,清朝也必定會驅逐外國侵略者收復臺灣而留給今天中國之完整領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