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39歲猝死,為何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邸苗苗


鄭成功是明末清初傑出的軍事家,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他在沿海地區抗擊倭寇(海盜),保護老百姓的生命和財產。不僅如此,鄭成功還抗擊荷蘭人的入侵,成功收復臺灣,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做出巨大貢獻。

鄭成功在臺灣威望很高,收復臺灣之後,大力發展經濟,使得臺灣老百姓過上富裕的生活。讓人遺憾的是鄭成功年紀輕輕就抑鬱成疾,家裡突然爆發一樁醜事讓他的病情雪上加霜,最後病逝,年僅38歲,那麼鄭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鄭成功簡介

鄭成功父親鄭芝龍海盜出身,一共娶有五位妻子,鄭成功是父親第二位妻子田川氏所生,鄭成功父親當年在日本做生意認識田川氏,不久結為夫妻,在日本生下鄭成功。鄭成功六歲之前一直跟隨母親在日本生活,直到六歲以後才回國,鄭成功聰明好學,14歲就考中秀才。

鄭成功是明朝末年最後一位支持反清復明的官吏,清軍攻入江南以後,鄭成功父親鄭芝龍歸降清政府,田川氏自殺殉國,清政府多次利用鄭芝龍勸誡鄭成功降清未果,於是遷怒於鄭芝龍,將其殺害。父親的死讓鄭成功抑鬱成疾,加之明朝末代皇帝的遇害讓他一病不起。

鄭成功長子鄭經不滿父親安排的政治婚姻,對嫡妻不聞不問

鄭成功的長子鄭經是嫡夫人董氏所生,1661年,鄭成功率軍兩萬五千進攻臺灣,任命長子鄭經鎮守思明州(今廈門)。

鄭成功為了政治聯姻,命自己的長子鄭經娶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氏,唐氏端莊文靜,也不懂得如何討丈夫歡心,所以婚後鄭經對妻子唐氏不理不睬,兩人也沒有什麼感情。鄭經把妻子當著是家裡的擺設,雖然是夫妻,並沒有夫妻之實,所以他們婚後一直沒有孩子。

鄭經與弟弟乳母私通生下一子

鄭經娶唐氏後不久,便與四弟鄭睿的乳孃陳氏私通,還生下私生子。鄭經與弟弟乳母之間的關係一直隱瞞者父親鄭成功,當兒子生下時,鄭經怕受到父親的責備,於是欺騙父親兒子為妾室所生,鄭成功喜得長孫非常開心,便派人送了一些禮物,還取名叫鄭克臧。

此事後來鬧得沸沸揚揚,士大夫一致認為這是亂倫。面對這樣的事情,兵部尚書唐顯悅為自己的孫女感到憤憤不平,於是寫信給鄭成功,指責他教子無方,連兒子都管教不好,怎麼能夠治理好一方領土,鄭成功一氣之下命堂兄鄭泰斬殺嫡妻董氏、長子鄭經以及剛出生的長孫鄭克臧。

鄭經聽聞後,把陳氏藏起來,後來鄭泰等人商量夫人董氏和長公子鄭經不可殺,鄭泰提議殺不守規矩的陳氏和私生子鄭克臧。鄭成功堅決不同意,在他看來兒子鄭經辱沒門楣必死無疑,董氏教子無方,無臉苟活於人世。

鄭成功正在氣頭上,一心想置兒子鄭經和鄭經生母於死地,但是鄭成功手下將領集體反對,就在此時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在北京被殺,加之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榔在緬甸被殺,鄭成功傷心欲絕,隨後一病不起,不久便去世了,年僅38歲。鄭成功一死,董氏、陳氏、鄭經與鄭克臧逃過一劫。

總而言之,鄭成功是被家人活活氣死的,鄭成功去世以後,鄭經世襲父親的爵位,鄭經整日成謎於酒色,無心政務,將臺灣政務交由長子鄭克臧和大臣陳永華處理,自己過上逍遙日子。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在臺灣去世,享年40歲。鄭經死後,馮錫範聯合鄭經次子鄭克塽發動政變,誣陷鄭克臧非鄭經親生子,將其殺害,年僅17歲,擁立年僅12歲的鄭克塽為繼承人,鄭成功長子長孫壽命都不長。


小龍談歷史


鄭成功39歲猝死,臨終前給兄鄭泰一份殺人名單,令他到思明斬殺名單上的人:自己的妻子、長子鄭經、長媳董氏和長孫鄭克臧、還有一名奶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都是緣於鄭經。鄭經隨父親鄭成功轉戰多年,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候,19歲的鄭經奉命鎮守金門、廈門等地。鄭成功為他找了個門當戶對的曾做過兵部尚書的唐顯悅的孫女為妻。雖然小兩口郎才女貌,但是彼此感情卻並不好,鄭經也沒閒著,看上了弟弟的奶孃陳昭娘,兩人很快有了兒子鄭克臧。鄭經給父親彙報自己的侍妾生了了兒子,得到長孫的鄭成功體驗到當爺爺的喜悅,賞給了些銀物。


(鄭成功收復臺灣)

可是唐顯悅卻暗中調查出這事的來龍去脈,大怒,給鄭成功說孩子不是侍妾的而是那名奶媽陳氏的,這是亂倫!鄭成功生氣的讓鄭經把陳氏殺掉,可是鄭經卻不聽,把陳氏藏了起來。唐顯悅寫信給鄭成功說“你治家尚且不嚴,怎麼能治理好一方土地?!”惱羞成怒的鄭成功於是擬了這份死亡名單。

根據名單,鄭經有錯且不改,連同有錯的陳氏和錯誤出生的鄭克臧都要殺,鄭經的母親沒有教育好兒子,該殺!鄭經的妻子董氏作為髮妻不能管好自己的丈夫以至丈夫獲罪,該殺!唐顯悅也算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可見鄭成功也是真的氣上頭了!但是鄭泰卻沒有執行,和大臣一致抗命,只殺了陳氏。


(鄭成功雕像)

而在此時,傳來父親鄭芝龍被清廷殺害、鄭家祖墳被挖和永曆帝朱由榔在緬甸被人殺害的消息,鄭成功數痛攻心,死前痛哭無言見先帝,抓破臉面而亡。

鄭成功明知明朝會滅亡還寧死不降清軍,寧願殺了至親也要嚴家法,對民族大義和家庭倫理一樣看重,如此剛直不阿的人很容易經常遭遇不快,所以他最終英年早逝也是性格所致!他死後,鄭經在金門發動政變,自稱延平王,打敗叔叔鄭世襲在臺灣繼位。


(鄭經畫像)


墨梅逸清寒


1662年,剛收復臺灣島沒多久的鄭成功猝死,年僅39歲。鄭成功的死,除了多年征戰積勞成疾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長子鄭經幹出了違背倫理道德之事,把鄭成功氣得半死。

鄭經是鄭成功的長子,自幼隨父親一同征戰,有一定的軍事能力。在他19歲時,鄭成功為鄭經定了操辦了一門婚事,迎娶了唐顯悅之女。可鄭經不大喜歡唐氏,卻鍾情於四弟鄭睿的奶媽陳氏。

趁著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候,駐軍廈門的鄭經將陳氏納為妾室,沒過多久就生了長子鄭克臧。

在臺灣的鄭成功聽說自己有了長孫,非常高興。但沒過多久,鄭成功就得知了鄭經亂倫之事。在當時,亂倫這等傷風敗俗之事,是讓別人戳脊梁骨的。鄭成功羞愧難當,為遮蔽家醜,便命令廈門的鄭泰等將領處死鄭經、鄭經的生母董妃、陳氏以及長孫鄭克臧。

這種命令沒人敢去執行,稍有不慎就會引火上身,拖了半天只有陳氏被處死。這意味著鄭氏集團出現了內部分裂之兆,再加上不久前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被清廷處死,鄭成功深陷內外交困的境地,最終氣憤難忍,抓破臉面而亡,年僅39歲。

鄭成功死後,鄭氏集團很快陷入了內亂。

鄭成功死後不久,鄭氏集團就陷入了內亂,主要原因就是鄭經亂倫,難以服眾。

先是一部分老臣認為鄭經傷風敗俗,道德敗壞,便擁立鄭成功的弟弟鄭襲為延平王。鄭經經過一場大戰,擊敗了鄭襲,確保了延平王的位置。但鄭經其餘的叔叔們因害怕鄭經報復,紛紛投降清朝。

此後鄭經統治臺灣20年,將其治理的井井有條。1681年鄭經去世,終年40歲。

鄭經死後,長子鄭克臧繼位。而次子鄭克塽的岳父馮錫範為了自己的權力,便攻擊鄭克臧是亂倫出身,最終殺掉了鄭克臧擁立鄭克塽繼承延平王位。

2年之後的1683年,鄭克塽投降清朝,鄭氏集團覆滅。可見鄭氏集團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鄭經亂倫,難以服眾,導致內部失和。

要是鄭成功泉下有知,想必當初一定會親手殺掉鄭經,以絕後患。


石頭說歷史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許多的歷史文化,也出現了許多傳奇的人物,而鄭成功就是傳奇人物之一。

鄭成功出生於明代末期,他的父親曾經是有名的海盜。鄭成功並沒有接替父親的班卻在朝中做了一個大臣。鄭成功在朝期間因抗清有功,被當時的皇帝

朱聿鍵賜予了國姓“朱”,所以後世的人們都喜歡稱呼他為“鄭國姓”,“國姓爺”,“朱成功”等等。而在清軍攻入江南之後,他的父親被迫投降,而鄭成功則率領了他父親的舊部,在東南沿海一帶抵抗清軍,憑藉著海戰的優勢,穩固得守著海島廈門和金門。之後,鄭成功率兵橫渡臺灣海峽,擊敗了駐守臺灣的荷蘭軍隊,收復了臺灣。這麼一位民族大英雄為什麼在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得家人呢?

其實,鄭成功在守護臺灣的時候給兒子(鄭經)安排了一樁婚事,但是鄭經並不滿意這門婚事。所以後來鄭經和自己四弟的乳孃陳昭娘勾搭在了一起,並且還剩下了一個兒子,就是鄭克臧。後來鄭勁的不論行為被人告發,於是鄭成功非常憤怒,想要處死陳昭娘,但是陳昭娘被鄭經藏了起來,後來處死陳昭孃的事也只能作罷。好景不長,在過了一年後,鄭經原配夫人的家屬寫信給鄭成功說,自己的孩子在你鄭家受盡了委屈,你鄭成功連一個家都治理不好,又怎麼可以當領導呢?鄭成功被這些話,氣得不輕,所以立刻就找來了自己的哥哥鄭泰,讓他去把兒子鄭經、孫子鄭克臧以及鄭經的母親,都給處死。


丁老頭故事會


我是方圓,文史專欄作者,歡迎關注我;

鄭成功臨死前為何要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兒子和孫子呢?主要原因則是因為鄭經“亂倫”。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鄭成功的個人履歷;

鄭成功早年的時候出生於日本,其母親田川氏是父親鄭芝龍的第二任妻子。到鄭成功年紀稍大一些以後便被接回中國。此時鄭家的海上生意可以說是如火如荼,鄭成功作為明末清初最大海商兼海盜兼朝廷命官鄭芝龍的大公子,其生活狀態自然是不用說。

公元1645年,鄭芝龍在福州擁立唐王朱聿鍵為帝,即隆武帝。這是南明政權中最有作為的一個皇帝,但是,此時的歷史環境已經不再允許他有什麼作為了,單憑他一人之力,是不能夠改變整個局勢的。

隆武帝對鄭成功非常的喜愛,在覲見時,賜姓“朱”,因此在後來的時候,人們常稱鄭成功為“國姓爺”。鄭成功受到這樣高的獎賞,也立誓要為明帝國奉獻自己的一切。

公元1646年,即隆武二年的時候,鄭芝龍看清軍勢大,經過再三考慮之後便決定歸降清朝。鄭成功百般勸阻,但是鄭芝龍還是沒有答應。隨即隆武帝也在前往江西途中被清軍俘獲,隆武帝不肯屈服便被斬首了。鄭成功聞訊後,痛哭流涕,併發誓要舉兵抗清。

公元1658年,有著良好軍事基礎的鄭成功率領十萬大軍征討清軍,幷包圍了南京城,此時的鄭成功已經控制了長江以南的大片地區。但是沒過多久,鄭成功就因為後勤保障體系的供應不足而被清軍打敗,最後不得已而退兵。但是鄭成功知道,自己現在最缺少的就是補給,如果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那麼自己將會被清軍全殲。最後在多方權衡之下,鄭成功決定率軍收復由荷蘭人佔領長達三十四年的寶島臺灣。

此後,鄭成功則幾乎全部兵力轉移到了臺灣,鄭家也開始在臺灣慢慢地穩定下來。但是,我們也知道,臺灣的地理位置雖然很是優異,但是想要維持島上的生活,就只能通過兩個途徑,一是和大陸保持密切的往來,二是進行遠洋貿易。顯然,按照當時的形式來看,第二條根本行不通,所以只有實行第一條。但是在康熙時期,康熙帝就已經實行了“遷界禁海”策略,硬是將臺灣原本的“後勤補給線”給掐斷了。

不僅如此,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還被處死了!這些一系列的困境使得鄭成功一病不起,並最終在其壯年時期與世長辭。時年39歲!

好,看完鄭成功的個人履歷,我們再回到上面的那個問題:為何鄭成功在臨死前要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兒子和孫子呢?原因在他的長子鄭經身上。

我們知道,鄭成功的妻子是南明原兵部侍郎董颺先的侄女“董酉姑”。董氏是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在與鄭成功結婚之後,夫妻兩個也是非常的相愛。董氏賢良淑德,治家有方,一直以來都是鄭成功的賢內助。但是唯獨一點不好,那就是她特別寵愛自己的兒子“鄭經”。其實,母親寵愛兒子這本來就沒有什麼錯,但是董氏的對鄭經的寵愛已經到了“溺愛”的程度,只要是他想要的東西,無不答應順從。漸漸地,就促使鄭經養成了叛逆心理,對待很多事情都是以純感性的方式,而極大缺乏理性思考。

而也就是這樣,才導致了鄭家的一大丑聞!

鄭經十九歲的時候,便娶了原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氏為妻,唐氏雖熱也是端莊賢惠,但是鄭經對她就是不感冒,兩人的感情並不好。奇葩的是,鄭經卻喜歡上了自己四弟鄭睿的乳母陳昭娘,並與其私通。後來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鄭克臧。孩子出生以後,鄭經便向父親鄭成功報告,鄭成功還因自己鄭家添丁了而感到很高興。顯然,他並不知道內情。

但俗話說:“紙包不住火”,沒過多久,唐顯悅得知事情真相後很為自己孫女不值,於是便給鄭成功寫了一封信,信上是這樣說的:

“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賞賚。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臺灣外紀·卷十二》

這封信將鄭經亂倫的事情說得一清二楚。鄭成功看到後,大發雷霆,隨即下令讓鄭泰以“治家不嚴”之罪將自己的妻子董氏,兒子鄭經、陳昭娘及長孫鄭克臧一併處死。

鄭泰在接到鄭成功的命令後,便與洪旭等人議論說:“夫人和少主怎能殺害呢?夫人只是管家不嚴,世子也只是一是鬼迷心竅而已,不能將其都處死”。所以鄭泰最後僅僅只處死了陳昭娘。

此時的鄭成功已經是病入膏肓,再加上眾將士抗命不遵,家裡醜聞曝出,終於將他擊倒了。公元1662年,即康熙元年,鄭成功去世,享年三十九歲!

史料參考:

《臺灣外紀·卷十二》

《南明野史》


方圓文史


1662年5月初1,曾經從荷蘭東印度公司手裡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臺灣因病暴亡,享年39歲。

鄭成功死後,其五弟鄭襲繼為監國延平王,代理招討大將軍。鄭成功並沒有傳位給駐守廈門的“世子”鄭經,並且曾經不止下了一道命令,要處死鄭經。


這與1661年,鄭成功率軍橫渡臺灣海峽,把自己的大本營“思明州”(廈門)交到了19歲的長子鄭經手裡,當時對鄭經之信任,用情之殷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究其原因,在於鄭經做了一件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而這件事情的後果,不單單導致了鄭成功的死亡,還促成了明鄭集團的大內訌,為明鄭集團的失敗埋下了禍根。

鄭經是鄭成功的長子,生母董氏。鄭經在鄭成功攻臺期間,和自己的四弟鄭睿35歲的乳母陳昭娘私通,偷偷生了個孩子叫鄭克臧。


當鄭成功得知自己有了一個孫子的時候,還非常的開心。但當原兵部尚書唐顯悅的書信到達鄭成功處之後,鄭成功徹底出離了憤怒。唐顯悅是鄭經的原配唐氏的爺爺,唐顯悅告訴了鄭成功一個真相。”你的孫子是亂倫生出來的。”

而向來治軍嚴謹,以身作則的鄭成功得知鄭經如此荒誕不堪。於是下命,“吾妻管教無力,殺之;子鄭經通姦,杖斃;昭娘通姦,沉海;孫同昭娘沉海。”

這個命令雖然下了,但是卻沒人敢去執行。原因很簡單,董氏畢竟是王妃;鄭經畢竟是世子;鄭克臧畢竟是世孫。所謂骨血一脈,虎毒不食子。鄭成功肯定是激於一時的氣憤,氣若消了,懷念自己的老婆兒子,手下人就要吃瓜烙了。

在臺南的鄭成功,本來天氣就熱,得了日射病,情緒煩躁。手下的人不但不執行自己的命令,還一遍一遍的問自己,確定要殺前面的兩人嗎?


這就更加激怒了鄭成功。於是鄭成功派自己的弟弟鄭泰去廈門執行命令。鄭泰也懵逼了。私下和人議論“夫人和少主怎能殺害?”於是向鄭成功提議就殺掉陳氏和她的兒子就算了。鄭成功不同意,立馬又派另外一批人去廈門。這下子該廈門的守將們不樂意了,於是便發生了廈門諸將聯合抗命的行為。

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鄭成功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因為這已經不僅僅是去”執行軍令”的問題了。而是上升到一個政治高度的問題。因為鄭經作為鄭成功的長子,一直被視作”世子”來培養。身邊本來就聚集了一批強大的力量。而如今鄭成功,要殺鄭經。實際上就是一個”廢國本”的行為。

一旦涉及”廢國本”,所牽涉到的利益,就已經不是鄭經一個人的了,而是一群人。在鄭成功也已生病的情況下,又未有新的“世子”指定。這將會對明鄭集團帶來非常巨大的風險。所以駐守在廈門的守將們,僅從自身的利益考慮,也不會讓鄭成功殺了鄭經的。


鄭經不能殺,這導致了其他人也不能殺。同樣的道理,鄭經即位之後,誰殺了我的母親、女人、兒子,誰就要倒黴。

但是對於鄭成功而言,諸將的不執行命令,偏偏又發生在自己的父親鄭芝龍在北京被殺,永曆帝朱由榔在緬甸遇害之時,這些信息彙總到一起之後,鄭成功誤以為自己已經徹底失去了權威。因而數痛攻心,暴怒而亡。

鄭成功的死,導致了明鄭集團的第1次內訌。

在臺南的黃昭、蕭拱臣擁立鄭襲繼位監國延平王;而在廈門的周全斌等人擁立鄭經為“招討大將軍世子”。於是便發生了第一次“鄭氏內鬥”。結果黃昭戰死,鄭襲被囚禁,鄭經合法繼位。但這次內鬥的結果是,金、廈兩地被清軍攻陷,“明鄭集團”勢力萎縮至臺灣。


鄭經在位期間,得到陳永華的輔佐,竟然也順風順水過了近20年。在此期間,鄭經一心培養他與陳昭孃的愛情結晶鄭克臧,並冊立其為“世子”。關鍵還將重要股肱陳永華的女兒陳氏許配給他。

陳永華大名鼎鼎,想必大家都知道《鹿鼎記》裡的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沒錯,陳近南的原型就是陳永華。總之這人真的非常有水平,“明鄭集團”在臺灣抗衡清廷20餘年,皆是他的功勞。

但是因為”鄭克臧”做了世子,這就又導致了明鄭集團第2次內訌,並徹底導致了“明鄭集團”的失敗。

鄭克臧的岳父是陳永華,但是鄭克塽的岳父是馮錫範。相對於陳永華,他是一個陰謀論者。

因此1680年,在劉國軒的幫助下,馮錫範設計拿下拿掉了陳永華的兵權,最終導致了陳永華鬱鬱而終。而到了1681年,鄭經臨終,嗣位給鄭克臧。但此時鄭克臧已經無人可以依靠。


而馮錫範以“鄭克臧非鄭氏骨肉,而是李氏之子”的名義 ,聯合了鄭經的其他的兒子,發動了“東寧之變”,勒死了鄭克臧,擁立鄭克塽為延平郡王。但在還願的時候,清洗了一大批有能力的將士,封賞提拔了一大批能力差強的鄭氏宗親。“明鄭集團”的實力持續走弱。1683年,馮錫範採納了劉國軒的建議,選擇投降了清朝。最終鄭克塽被送往京師,隸屬漢軍正紅旗,受封海澄公。明鄭的後裔從此變成了旗人。


炒米視角


鄭成功的兒子亂倫他的弟弟的乳孃,他的妻子董王妃還包庇兒子,鄭成功一怒之下要殺掉他的妻子、長子、孫子。

圖:鄭成功紀念館

我們先來看一看,鄭經是怎麼勾搭到弟弟的乳母的呢?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鹿鼎記》當中,我們應該也可以看到到鄭成功的大兒子鄭經的劇情。歷史上,鄭成功執掌臺灣,澎湖列島之時,鄭經就是純粹的官二代和富二代,養成了一身的戾氣。

19歲時,鄭成功和南明的前兵部尚書唐顯悅舉辦了一場政治婚姻,將唐顯悅的孫女嫁給自己的兒子鄭經。而鄭經非常的不喜歡自己這個妻子,對政治婚姻,心裡有多少有些不爽。

而後來他在一次機遇下遇到了自己的四弟的乳孃陳昭娘,兩人一見暗生情愫,於是便私自發生了關係,而且還生下了鄭成功的孫子,也就是鄭克臧。而鄭經卻對鄭成功說,是自己的侍妾為他生下的孫子。

鄭成功聽後非常高興,可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有人就向鄭成功告發了鄭經是與陳昭娘生下的鄭克臧。鄭成功聽後大怒,亂倫之事太過傷風敗俗。於是下令要將陳昭娘和孫子鄭克臧殺了。

然而鄭經也不會坐以待斃,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和心愛的小情人,就將他們藏了起來。不久之後唐顯悅寫信給鄭成功說,他孫女在他家中受盡了氣,罵鄭成功連家都治不好,還怎麼治軍。

於是鄭成功就讓自己的哥哥鄭泰去調查此事,就查到了陳昭娘和她的兒子並沒有死。鄭成功知道是自己的兒子搞的鬼,騙了他。大怒之下,決定要將自己的兒子,連同自己的妻子董王妃都殺掉。

兒子亂倫而且欺騙父親,被殺是事出有因,為什麼鄭成功連自己的妻子都不放過呢?

眾所周知,天下所有的母親都疼愛自己的兒子。當初,鄭經在母親面前苦苦求情,求母親包庇幫自己一同藏起了自己的兒子和陳昭娘。董王妃心疼兒子,於是就聯合鄭成功身邊的人一起欺瞞鄭成功。

鄭成功這樣一個當時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的人,非常注重家族名節。在知道自己的妻子也一同來欺騙自己的事情之後,憤怒之下,就以連帶包庇的責任處罰妻子。

但由於鄭成功在知道這件事之後就猝死了,所以並沒有將自己的兒子妻子和孫子殺掉。

那麼鄭成功一代英雄、身經百戰,又是因何猝死的呢?

其實歷史上對於鄭成功的死因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只是在《明史》中有一段關於鄭成功生命最後幾年的記述了要殺掉自己的兒子和妻子的事情。所以很有可能也是由於這件事情導致鄭成功猝死。

而鄭成功在收復臺灣之後,南明政府尚且佔據著雲南、廣西一帶,剛剛建立起一定的政權。而就在臺灣收復不久之後。南明的皇帝永曆皇帝朱由榔卻在雲南被殺,朱氏皇族全部被殺害。

當時鄭成功已經只是最後一個漢人領導了,鄭成功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傷心欲絕,自己苦苦支持的南明政府就此覆滅,不由著心灰意冷,也是使他猝死的原因之一吧。

還有一點就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在投降清朝之後,被清朝政府作為招降鄭成功的一個籌碼。但鄭成功卻誓死不降,於是康熙帝就將鄭芝龍殺害,還將鄭成功家的祖墳刨了個底朝天。也就是以上的種種原因導致本就臥病在床的鄭成功再也支撐不住了。


小小嬴政


1661年12月20日,鄭成功打跑了佔領臺灣的荷蘭人,以民族英雄的身份流傳千古。趕跑敵人的鄭成功雖然是民族英雄,可是當時他帶領的軍隊一直力求反清復明,這可是清朝的眼中釘肉中刺,不得不拔。

在康熙登基後,鰲拜採用叛將黃梧的計劃“平賊五策”,先趕走沿海居民,然後燒燬船隻,再殺了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最後還把他家的祖父挖了個通透。

鄭成功強忍著悲痛收復了臺灣,可是長期的忍耐和壓抑讓他就像一個火藥桶,一點就著。在古代落後的航海水平,跨越海峽作戰本就是一件極為不易的事,戰後的水土不服、思鄉心切的負面影響就凸顯出來了,士兵們的情緒越來越差。再加上南明朝廷的敗亡,皇帝也逃難到緬甸,清朝隨時會向他出兵,這時候的鄭成功痛苦、憂慮、迷茫。

而就在整個軍隊上下一片憂愁的時候,鄭成功的大兒子傳來消息說他和侍妾生了一個兒子。鄭成功聽說自己可以抱孫子了很是高興。為此,他犒賞三軍,大家也跟著沾了喜氣,壓抑的氣氛緩解了不少。但孫子的出生並不是全部人都高興,這時候鄭經的正室妻子唐氏早已怒不可遏。

鄭經跟這位正妻唐氏,夫妻關係本就很差,他還曾寫過一首《妒婦歌》來說唐氏如何的心狠手辣、愚蠢無知,囂張跋扈。

鄭經平時和侍妾眉來眼去,唐氏就有殺了她的念頭,現在他們又有了孩子,唐氏更是直接想除掉這個孩子,鄭經被嚇得找個地方躲了起來。鄭經心疼孩子,唐氏的爺爺也心疼自己的孫女。

唐氏的爺爺唐顯忠,南明政權時期兵部右侍郎,官位不低。為了給唐氏出氣,便寫了一封信給鄭成功,公開指責鄭經與自己弟弟的乳母亂倫生子,鄭成功不懲治反而賞賜。

鄭成功治家、治軍都是非常的嚴格,唐顯忠的這封信徹底的點燃了這個火藥桶,摧毀了鄭成功的理智。看到信後鄭成功氣的臉成了豬肝,立馬派人去思明州,為了這個事他不僅要殺了鄭經,連自己的原配夫人都要殺掉。顯然,此時的鄭成功已經是怒火攻心,完全失去了心智。

鄭成功的堂兄收到軍令,他沒有立刻執行,而是跑去跟兵書尚書商量此事。最後,二人認為不能殺夫人和少主。之所以他們想保鄭經,是因為鄭經這個名義上的首領,可以為他們承擔軍事上的責任,所以鄭泰提議殺掉鄭經的侍妾和兒子,請鄭成功收回命令。

此刻的鄭成功心意已決,再次派人來行刑。內部產生的分歧引發了外部的恐慌,立馬有流言說,鄭成功要殺掉留守廈門的全部將領,當流言擴散到整個軍中的時候,大家怕了。於是他們囚禁了鄭成功派來行刑的使者,擁立鄭經為平國公,帶領軍隊與鄭成功對戰,鄭成功知道後氣得差點暈了過去,過後不久他就染病不起憤憤而終。

在鄭成功病逝後,得知此事的康熙親手寫下輓聯,讚揚鄭成功是海外孤忠。可惜了這樣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39歲就去世。


摯潷畫畫紅塵


鄭成功是我國曆史上很有名氣的民族英雄,他忠君愛國,誓死與清朝對抗,而且還收復了當時在荷蘭人手裡的臺灣。不過他做過的一件事,讓世人很是不解。鄭成功在去世之前,竟然下令讓殺了自己的妻子、兒子和孫子,這又是為什麼呢?


鄭成功雕塑

鄭成功的兒子叫鄭經,這人名字叫的“正經”,但其實十分不正經。正經的妻子也算得上是大家閨秀,鄭成功對於這個兒媳也是十分滿意。鄭成功當時每天在外帶兵,沒有時間管理家裡的事。

一天,忽然傳來消息,說是鄭經的小妾生了一個兒子,鄭成功聽到這個消息後,自然是十分高興。可是誰知這個孫子的身世之謎,竟然成了鄭成功要殺妻、殺子、殺孫子的原因。
鄭成功雕像


鄭經給自己的兒子起名鄭克臧,但是這個鄭克臧的生母卻不像鄭經說的那樣,是自己的小妾。原來鄭克臧的母親竟然是正經的乳母,也就是說,鄭經與自己的乳母亂倫,而且生下了孩子。

“俗話說紙裡包不住火”,這件事最終還是被鄭成功知道了,鄭成功可是一個把倫理道德看得很重的人,他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家裡發生這樣的事情。此時的鄭成功39歲,收復臺灣已經一年多了。也就是在這時,傳來消息,清政府殺了鄭成功的父親,還挖了他的祖墳。真是禍不單行,鄭成功一氣之下,得了病,但是他的病並不是很重,後來竟然病死了。所以關於他的死,也有人認為是那個逆子鄭經的陰謀。

鄭成功在臨終前,下令殺了自己的兒子、孫子,還有鄭經的母親。鄭經做出那樣禽獸不如的事情,死有餘辜,可是鄭克臧和鄭經的母親就很冤枉了,他們二人可是什麼也沒有做。


斯幽說歷史


談及鄭成功,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民族英雄。他出生於日本,四歲時乃父鄭芝龍歸順明朝,他第一次踏入大明的領地。自那以後,他的一生都與明朝不可分割。當年清軍強盛,明朝衰亡,鄭芝龍攜數十名親信投降清軍,鄭成功極力勸阻,但終究無果,於是他率領親兵誓死效衛南明。再後來,他又趕走了荷蘭人、收復臺灣。縱觀他的一生,可謂盡忠報國。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值得世人尊敬的英雄,在將死之際竟命人將自己相敬如賓二十年的髮妻、骨肉相連的兒子及襁褓中的孫子殺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strong>

首先筆者要著重強調一點,鄭成功確實下了這則命令,但執行任務的人卻遲遲下不了手,直到鄭成功病逝也沒有執行。至於鄭成功為何要下這個命令就要從他的兒子鄭經說起。

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率師收復臺灣後,命十九歲的鄭經鎮守思明州(今福建廈門),並讓他娶原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雖然其女賢淑良德,但鄭經並不喜歡她。為了解乏,他竟與其四弟鄭睿之乳母陳氏(昭娘)私通。時間久了,他竟對乳孃日久生情,並誕下一子,取名鄭克臧。孩子出世後他立馬向鄭成功報告,但又不敢說是與陳氏所生,於是就以侍妾一言概之。鄭成功一聽說有孫子,高興得不得了,還專門派人待賀禮前往思明州賞賜鄭經。但這件事卻讓唐顯悅十分擔憂,於是他派人去調查孩子的生母,沒想到她竟是鄭睿的乳孃。

得知真相的唐顯悅十分惱怒,立即書信一封告知鄭成功——“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賞賚。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strong>

深受儒家思想教導的鄭成功看後氣得火冒三丈,當場下令賜死乳孃陳氏,但鄭經卻將陳氏藏了起來。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人們都在責備鄭經亂倫,鄭成功自覺顏面盡失,為了表示“上下一體”的決心,他即刻命召來鄭泰,以“治家不嚴”之罪將正室董氏,兒子鄭經、陳昭娘及長孫鄭克臧一併處死。但鄭泰不忍骨肉相殘,且以為夫人只是管教不嚴,世子則是一時鬼迷心竅,而幼子更是無辜。故鄭泰拒不執行命令,僅處死了陳昭娘。鄭成功聞知又派人過金門催促,鄭泰依然沒有執行。與此同時,順治駕崩、康熙繼位,鄭氏降將黃梧向當權者鰲拜提議“平賊五策”。其內容包括自山東至廣東沿海二十里的遷界、毀沿海船隻、寸板不許下水等。另外鄭芝龍流放寧古塔(另一說其於北京菜市口被斬)、鄭氏祖墳被挖。鄭成功接連聽聞噩耗,急血攻心,於第二年就病逝了。

言歸正傳,鄭經確實有辱家門,但畢竟都是親骨血,鄭泰都下不了手,何況是鄭成功?所以筆者以為鄭成功並非真的要殺至親,而是典型的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他若真想殺他們,就不會將這個命令交給他大哥鄭泰。當時鄭成功已病入膏肓,若他大哥在此時殺他妻兒,不就等同於叛亂謀逆嗎?很顯然鄭成功早料到鄭泰不敢,且會召集宗族商討,最後絕不會執行這個荒唐的命令。如此一來,鄭成功不僅能保住妻兒性命,還能在臨死前顯示自己的大義滅親,給天下人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