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穷养长大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被穷养长大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知乎上有人提问:

那些被穷养长大的女孩们,你们还好吗?

有个回答是这么说的:

即使我身披金甲,也无法昂首挺胸。

看到这里,鼻头泛酸。就像有人拿着利剑捅进我的心里。这种感觉,只有被穷养长大的女孩才懂。

1。

我没有一件合身的衣服

从小,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家里没钱,你不要乱花钱。

我想买个漂亮的发夹,我妈说:“你又不是没有,买那么多干嘛?有个带的就可以。”

我想穿漂亮的小裙子,我妈说:“你没有衣服吗?”

是啊,我有好多衣服,穿都穿不完。全部都是别人不穿的衣服,给我的。

可别人的衣服再好看,总有不合身的地方。可我爸妈觉得,有这么多衣服穿,不用买衣服了。我只能穿着不合身的衣服去上学,至少还显得我衣服多一点。

袖子长了,就自己挽一点。

裤子短了,就把袜子穿的长一点。

外套瘦了,里面的衣服就穿的薄一点。

我用了整个学生时代,研究出一套“花样穿旧衣实操攻略。”

我现在都忘不了,我兴高采烈的穿着新买的风衣去上学,却被嘲笑的那个午后。

风衣很好看,是那种细腰带、蓬蓬裙的款式,可我没有合适的裤子和鞋子搭配,我只能穿着平底浅口鞋和宽松的吊裆裤去了学校。

我以为还算好看,但其实,是车祸现场。

原来,穷,还会影响审美。

最令人难过的是,我们这些被穷养长大的女孩,明明已经很懂事的在省钱了,可还是被嫌弃,花钱大手大脚。

我还小的时候,喜欢娃娃,可我拥有的娃娃屈指可数,还都是别人送的。因为父母觉得玩具都是没有用的东西;

小学,很流行MP3,带着耳机手揣到兜里听歌真的好酷啊。我渴望拥有一个mp3,可我从来没有开口要,我知道父母不会给我买;

初中,很流行MP4,谁要是一个MP4,就有一群人围着他。我也好想要啊,可我从来没有开口,我知道父母也不会给我买;

高中,同学家里都有电脑,可以打游戏、可以聊天。我依旧没有开口,我知道父母不会买。

从小到大,从娃娃到电脑,我何时奢望过那些好玩的、好看的东西呢?

我小心翼翼,不敢开口要什么,我到底乱花了什么钱呢?

2。

用了很多年,还是学不会花钱

你见过那种疯狂购物的女孩吗?就是每天都在买买买,新衣服永远不断的那种。

你以为这是富二代吗?

不,大部分都是家境一般,受过穷的女孩。

这是补偿性消费,因为物质上的刻意压制造成精神遗憾或缺乏。简单地说,就是你曾经对某个东西求而不得,以后就会疯狂补偿自己。

我和闺蜜认识了十多年,我们日常的社交就是抓娃娃、买娃娃、看娃娃。

她自己的卧室,几乎快被娃娃堆满了。但是舍不得扔一个。最近正在筹划买房。硬是要贷款买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留一个房间,专门给她的娃娃。

因为疯狂买娃娃这个嗜好,她还去看过心里医生,但是没上效果。其实根源就在于她小时偶看上了一个娃娃,有点贵,她在上场大哭大闹,父母也没舍得买。没想到闺蜜一直记得,而且还迷恋上各种娃娃。

她跟我说:现在买再多的娃娃,也觉得换不回小时候的那个娃娃。

这不是个例。随手搜一下,就能看到成百上千的女生,在为了小时候的遗憾疯狂买单。

如果是补偿性消费是一个极端,那另一个极端更可怕。

我有一个阿姨,非常节省。我去过她家里,除了必需家具,没有别的东西。

挂件、绿植等装饰品,一件都没有。她总说那些东西都没用,只买生活必需品就好。

阿姨家里有个小房间,专门是放囤货的。

她热衷于逛商场,每次都直奔打折区,看到便宜的衣服,也不管合适不合适,就赶紧买下来。去一趟商场打折区,恨不得把全家一年四季的衣服都买齐。

还有卫生纸、卫生巾、衣服、鞋子、米面油……只要有打折的东西,阿姨就提回家,一个小房间塞得满满的,屯的东西两年多都用不完。其实钱也没少花,可她就是很享受“买便宜东西”的快感。

我妈说,阿姨是以前太穷了,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就算现在过的还不错,也舍不得花钱。所以生活质量也总是提不上去。

那些被穷养长大的女生,很难找到一个花钱的平衡点,容易走极端。她们用了很多年,都培养不出来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她们不会正确的看待金钱,有人成了土财主,有人成了守财奴。即使远离贫穷多年,也始终学不会如何花钱。

3。

他送我一束玫瑰,我感动到流泪

我之前交往过一个男孩,他请我喝杯星巴克、请我吃人均100多饭,我就觉得他对我好到不行。情人节给我买了束玫瑰我简直感动疯了。我是从骨子里觉得他对我好。为他给我的那些东西,我父母从来觉得那是浪费。

马东说:心里有很多苦,一点甜就能填满。所以被穷养长大的女孩,很容易被骗,很容易感动到失去自我。

你以为穷养只是经济上的匮乏吗?不!是人格上的自卑、感情上的敏感、对自己的不自信!

当有个男生对你好的时候,你很容易感动,却不细想,那是不是爱情。

被穷养长大的女孩,连爱情都不敢深究。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很心酸:

女孩和男票交往了两年,同居状态。男票上班,女孩考研。男票怕耽误女孩学习就不让她工作,给她零花钱,各种买买买。但女孩觉得他们很多地方合不来,就想要分手。

可是离开男票的女孩没有经济来源,只能做20小时硬座回家。又因为父母在外地家里的房子常年没人住,所以没网没水没冰箱没暖气……

女孩是被穷养的,父母严格控制她的经济,她的护肤品用完都没有钱买。想到冰冷的家和未来的窘迫,女孩后悔了!

最后,她和来接她的男票回去了,两个人和好了。

女孩的父母还训斥了女孩一通:脑子一热就这样闹!劳人伤财!把我们两边都坑了!下次不许这样!

看完这个故事好想哭啊。女孩子有什么错呢?她只是想离开不合适的人,却遭到了父母的训斥。

穷养的女孩,没有选择自由和爱情的权利。

4。

富养的女孩,就是公主啊

《欢乐颂》里,我最喜欢的女孩,就是曲筱绡。

她是剧里命最好的女孩。家境殷实,父母疼爱,虽然有个争家产的哥哥,但是完全玩不过曲筱绡。

她从小看惯了人间险恶,游走在纸醉金迷之间,却知世故而不世故,有着悲天悯人的慈悲,有着快意恩仇的果断,也有着“爱谁谁”的傲气。

所以曲筱绡活得风生水起。

反观樊胜美,彻头彻尾被穷养起来的女孩。

即使自己再努力,也摆脱不了吸血鬼家庭,也摆脱不了命运的束缚。

可樊胜美真的是努力吗?

没有,她早早就屈服了。她对人生后半场的指望,全部寄托在掉个金龟婿这件事上。

穷养长大的女孩,如果心气再高一点,最后只能走歪路实现阶层的跨越。她们身上没有自信和傲骨,女孩子的矜贵,早就被生活磨没了。

《破产姐妹》里的女主卡洛琳,父亲是金融大鳄,母亲因为诈骗入狱。另一个女主是麦克斯,父不详,母亲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人。

卡洛琳是一个阳光乐观感情丰富善良的人,而麦克是一个外表毒舌冷酷、内心柔软的人。

卡克洛林从小没有母亲,但是父亲对她很好,小小的一件事都会为她庆祝,比如卡洛琳第一次来大姨妈,为了纪念,给她买了一匹马。而麦克斯的初潮纪念是偷了母亲和母亲的男朋友的止痛药和酒。

这种穷富不仅仅在于物质上,更多在于精神世界的构造和感情上关怀。

即使在都没钱的环境下,卡洛琳也总是善于发现商机,努力过好的生活。而麦克斯则是沉沦堕落从来对未来生活不抱期望。

这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来源于父母的金钱、关爱、眼界、格局等等,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付出,最后都会一一印证在孩子身上。

我见过很多富养长大的女孩,即使身处困境,也总是觉得“我可以”,这没什么难的;

而穷养的女孩会觉得:怎么办呀?我的人生要完蛋了。

富养的女孩,父母会告诉她你是一个个体,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而穷养的女孩,父母则会被把你和他们捆绑在一起,要求你回报。

富养长大的女孩,有种蜜汁自信:“别慌,天不会塌下来!”

你按照一个公主的规矩去教养一个公主,那么即使王国覆灭,公主仍然是公主,甚至有可能成为女王,有自己的帝国。

真心希望,每一个女孩都能得到善待,即使曾经身处泥泞,也能勇敢的握住自己的命运!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