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來張邦鑫:減負三步走,用技術助推教育公平

好未來張邦鑫:減負三步走,用技術助推教育公平

4月2日,中國教培業三大巨頭TON一起現身第八屆全國教育發展大會。好未來創始人兼CEO張邦鑫應邀出席並發表《新時代培訓機構的責任和機遇》主題演講。傳習邦特為大家整理了張邦鑫此次發言精華。

本文由傳習邦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關注傳習邦,深刻洞察教育行業。傳承學習,教育興邦。

中國培訓機構有幾十萬個,不只是青少年要課外輔導,成年人也在各種APP上接受教育。培訓行業對社會的貢獻巨大,全行業一年解決應屆畢業大學生的就業在五十萬到一百萬之間,每年給社會貢獻的GDP可以達到萬億規模。

同時,培訓行業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穩定,人們能夠通過教育和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是讓整個社會安定團結的一個基礎,社會的長治久安非常有好處,讓底層人通過讀書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是,過去一年,各種制度的出臺,好像這個行業的合法性受到了質疑。遊戲被歸入了文化產業,菸草也是合法的,教育培訓為什麼遇到這麼多挑戰呢?

- 1 -

學術研究和服務提升,解決行業合法性

世界範圍內已經有專家教授來研究課外輔導這個命題了,但很少有科學家、學者來認真嚴肅的把課外輔導當做一個行業研究,這個行業在學術上沒有地位,所以導致行業的合法性還是個需要研究的命題。

從教育部和相關部門的文件來看,很多都是關於「減負」。社會上存在一個普遍的誤解,那就是教培機構「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我想從好未來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的解決方法。

第一個可能是要考慮降費用。教培行業是服務業,需要用人,人是越來越貴的,加上現在門面房特別貴,費用跟著蹭蹭地漲。從全社會來說能報得起培訓班的人越來越少,尤其是一對一。所以,可能需要去開發更大的班、更低的收費、線上課程,把成本降下來,這樣學生的家庭負擔就會少,整個社會對我們這個行業的看法就會不一樣。

第二個解決方法是降難度。要做給孩子適合的難度。以前因為有盃賽,被動在推著走,現在盃賽沒了,整體的難度可以往下降。

第三是降時間。要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去玩。過去這兩年,三個小時的課我們已經改成兩個半小時了,兩個半小時的課改成兩個小時,未來會進一步往下走。另外,可以考慮線上線下結合(OMO)的模式,通過在線教育能夠很好地減少路上的時間。

需要提醒的是,降費用不能降質量,還是要積極的發展科技;降難度不能降能力,要多元發展;降時間不能降效果,要提升效率。

好的課外輔導機構應該要減輕學生負擔,從教學的角度,如果能讓學生愛學、會學、會想,而不是加重學生的負擔,社會對我們這個行業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樣。

這是長遠的解決之道,只有做到這個,整個行業的合法性才會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加強。

- 2 -

教研+MPOC,保證教育質量

其次,講講我們的機遇,十九大報告講「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國家對教育的最重要目標,一個叫公平,一個叫質量。要公平就得可規模化,要能夠大規模的去高品質地實現。

那麼如何解決教育服務高品質複製的問題?這是全行業都在思考的。新東方用名師模式,分成每個人講幾個模塊,通過專業的分工讓每個人講最擅長的領域,非常好。好未來在做的時候花了很長時間做教研,為什麼不能夠大規模複製呢?主要是生師比限制了產能。好未來在這個問題上的探索有三次。

第一個階段,作為學而思面授的標準化,我們從2003年開始研究怎麼把實驗室的理念運用到教培行業,最早最簡單的想法就是要統一教研。

我們採取的方法是開放課堂免費試聽,不滿意隨時可以按比例退費,這樣就倒逼我們必須教好了才能夠擴張,否則就不要亂擴張。如此一來,我們不得不很認真嚴肅地去做教研和教學,反過來也使得我們做到一個比較大規模的時候,還能夠保持比較好的口碑。

第二個階段,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教學質量還是很難保證,走了很多彎路也沒有找到好的途徑。比如,我們2008年開始做了學而思網校,一開始找到一個方向叫MOOC,很不幸學完率很低,只有6%左右,又找到另一種模式叫SPOC試播課,但仍然沒有解決生師比的問題。

後來我們把二者結合起來,叫MPOC,讓一個優秀老師同時給一千人、一萬人做直播,但是每20個人進到一間小教室,每人看到的都是另外19個同學。他的感受是這個班20個人,配一個輔導老師,給他服務、答疑。這樣,講課的永遠是名師,服務的永遠是熱愛教育且願意做服務的人。這樣就把學和習解構了,「學」由主講老師來講,「習」由輔導老師完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課堂的練習,這也我們第一次清晰地界定學和習的關係。

第三個階段,我們把這個模式變到了線下,線上跑通了之後就變成線下的方式,一個老師在北京就可以做講課,當地的城市通過雙師的方式來授課,配一個輔導老師。學而思大概只有二十多個城市是面授的,新開的全部都是雙師,2018年客戶體驗和滿意度超過面授。

- 3 -

AI+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大概在一年半前,好未來的系統內容和解決方案開始對外提供給中小培訓機構,很多機構用了我們的系統(未來魔法校)之後,數據質量提升了10個點以上,可能有些機構原來只有60%、70%,用完了之後能到80%,好的能到90%多。

我們AI課程去年開始輸出給幾十家培訓機構,續費率能到87.5%,其中有30%的機構續費率100%。

另外,主講老師也是開放和多元的,好未來提供的雙師,主講老師也不僅是好未來的老師,還有一些來自機構的主講老師,我們這個端也是開放的,然後跟機構分成。

AI課可以做到千班千面,每個班的學生他會認為這個老師是跟他互動的,因為老師確實可以叫出每個人的名字,通過人臉識別,誰舉手就叫誰,他可以很好地在學生和老師之間有一個互動。因為直播雙師還有個問題,就是比如說五個班同時講或者十個班同時講,他只是每個班都一樣,AI課可以做到每個班不一樣。

雙師課堂的應用,我們有三個地方,第一是課外輔導,第二是薄弱學校,第三是邊遠地區,運用也是比較廣泛的。我們把智慧教育和雙師課堂運用到了河南嵩縣做了一個試點,這個學校是新成立的公辦學校,兩千多個學生,當時在全縣排第七名,我們提供服務一年之後,它的全縣考試排在第三名,初一年級全縣第一名。

另一個案例,去年3月到6月,新東方和學而思比較優秀的高中老師給內蒙古的清水河縣的高級中學做了36場高考直播課,三個月時間,參與直播課的學生成績比平行班高考幾門課加起來平均分高57分。今年,應該會把它推廣到一百多個學校。

其實不管是新東方也好,好未來也好,我們大概在這個行業的市場佔有率只有1%。我們希望通過教育雲的開放,能夠把好未來的科研成果從一家有變成家家有。到今天為止我們服務了1100多所學校,涉及200多個城市和地區。

所以好未來認為,整個行業會走向一個共同的繁榮生態,會產生一些產業分工,有人做研發、有人做品牌、有人做運營、有人做服務、有人做招生,整個行業的業態是「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