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都來自海水淡化

以色列嚴重缺乏水資源,並且水資源嚴重分佈不均勻,北部擁有加利利湖,而南部則是不毛之地。

以色列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不滿100mm,而作為水資源庫存的加利利湖也處於每年降低水位的狀態,水資源成為了限制地區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都來自海水淡化

港灣城市——海法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都來自海水淡化

2013/14年,以色列發生嚴重旱災

Solution!

2001年,以色列政府在全國推行海水淡化計劃,興建海水淡化廠。目前,以色列有5家海水淡化廠,每年提供約6億立方米淡化水,相當於全國工業、農業以及居民日常用水總量的30%。(數據來源:Organisation feo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5)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都來自海水淡化

多年來以色列供水來源的變化,橙色為淡化水(來源:Israel Water Authority)

短短15年間,以色列已建成了5家海水淡化廠,分別位於哈代拉(Hadera)、索裡克(Sorek)、帕爾馬欣(Palmachim)、阿什杜德(Ashdod)、阿什凱隆(Ashkelon),預計到2025年的總產能將達到900 MCM/年。除了以上五家,目前還有兩家大型海水淡化廠正處於籌備階段,等待興建投入使用。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都來自海水淡化

五家海水淡化廠

以色列的海水淡化廠採用逆滲透技術,利用半滲透膜,只允許水分子通過,將鹽分過濾。淡化後的水還需要經過消毒、調節酸鹼度等後續處理,就成為了可飲用的清潔水。逆滲透技術的淡水回收率高,消耗能源少,因此成為了首選技術。

為什麼以色列能做到三分之一的供水都來自海水淡化?原因很簡單——夠便宜。全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海水淡化工廠——索裡克(Sorek)工廠生產一立方米飲用水的成本僅為0.54美元左右,僅相當於上世紀的三分之一。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都來自海水淡化

索裡克工廠:在垂直的壓力容器中安裝有滲透膜

根據新華社近期的一篇報道《綜述:以色列多管齊下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海水淡化廠的生產成本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電力成本。海水淡化需要高壓處理,屬於高耗能產業,所以電力成本構成了工廠的重要運營成本。二是融資成本,主要是指固定資產的投資,利率、消費價格指數(CPI)、匯率、設備折舊、土地價格等都是影響融資成本的因素。

因此,低電力成本成為了海水淡化大規模實現的重要原因。阿什凱隆和索裡克工廠有獨立的發電廠,可以實現電力自給,多餘電量還可以賣給國家電力公司。

另外,在研發創新上的投入也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海水淡化廠一直致力於降本增效的技術應用,優化每個環節的成本。

索裡克海水淡化廠日產淡水量超過60萬立方米,其生產的淡水佔整個以色列約20%的淡水供應量。不過,偌大的工廠內只有40多名員工,高度自動化節約了大量勞動力成本。(來源:新華社)

提高淡水生產效率幫助以色列成為了第一個不再受水資源威脅的中東國家。在新華社的採訪中,索裡克工廠僅用45分鐘就完成了海水淡化的處理。“喝一杯嚐嚐”,克萊因打開水龍頭接了一杯清澈的水遞給記者,“能否想象45分鐘之前它還是海水?”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都來自海水淡化

參考來源:新華社 http://www.xinhuanet.com/2018-10/14/c_129970902.htm

新華社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2/18/c_1124130043.h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