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國為什麼那麼難滅亡,以至於成吉思汗臨死的時候都沒有滅亡,究竟是什麼原因?

毒刺劍客


西夏國領土、人口還是經濟,相比宋、遼、金幾個國家,都處在劣勢地位,之所以能享國近200年,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說天時,唐朝崩潰後,中原內地分崩離析,五代十國,不僅國家分裂,而且大多國家壽命都很短。以致中原王朝,根本沒心思來經營西北那攤子爛事。

西夏的先人,党項人利用這個有利機會,迅速整合部落實力,大肆征伐,先後拿下夏、綏、宥、銀四洲。1038年西夏建國後,與宋朝交惡,大戰之後,他們又拿下河西走廊,斷了宋朝與西域的馬匹交易。

李元昊

再說地利,西夏國土主要分佈在陝北寧夏甘肅和內蒙河套地區,作為農業生產,西夏肯定不如遼宋。但作為軍事用途,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它北有蒙南荒漠阻礙,東有黃河河防優勢,南有陝北高原阻礙,東方兩個大國,都很難奈何它。

最後說人和,這個人和主要說西夏的外交。宋、遼、夏其實是一個放大版的三國演義。

1038年西夏剛建國實力還是很強大的,遊牧部落出身的党項人,騎兵還是很強大的,李元昊利用宋軍輕敵冒進,接連在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和定川寨之戰擊敗宋軍。1044年又在河曲之戰中擊敗遼軍,成為西北霸主。

畢竟,西夏是小國,長期戰爭消耗,同時結仇兩個大國,肯定會損耗國力。西夏與宋有裂土之仇,關係很難調和。西夏改變外交方針,實行連遼抗宋的策略。

宋軍在連敗四戰之後,並不甘心,短期罷戰後。神宗年間王安石變法,宋朝國力增強,1071年王韶在熙河之戰後,佔領了西夏不少國土,但並沒取得決定性勝利。

1096年,宋朝利用西夏內亂,再次發動攻擊,並且改變以往的戰法,實行碉堡戰術,穩紮穩打,步步逼近。西夏在這場戰爭中接連失敗,差點滅國。

1099年,遼道宗出面說和,宋夏再度議和。

總之,西夏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生存近200年,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茶亭浪子


亞洲最強大的蒙古鐵騎,在征服歐亞的時候,曾六次進攻位於宋朝西北地區的西夏政權,其中四次還是成吉思汗親自指揮的。

小小的西夏,居然能在蒙古六次進攻下才最終滅國,並且還耗死了成吉思汗,這真是一個奇蹟了。



蒙古六徵西夏

因為西夏已經認了金國為宗主國,而蒙古要滅亡金國,就必須考慮到金夏聯手,甚至金宋夏三國聯手。為了能更好地應付這種局面,成吉思汗在公元1205年,開始對西夏下手了。

不過這第一次更多的是一種試探,成吉思汗打了西夏邊境城市的草谷之後,就收兵回去繼續對付金國了。而此時西夏出現了內亂,夏桓宗李純祐的堂兄李安全,私通他的嬸孃(李純祐的母親羅太后),並暗殺了桓宗,扶李安全上位。

不過李安全費盡心思搶來的並不是一個香餑餑,而是一個燙手的山芋。成吉思汗已於第一次徵夏的隔年,完成了漠北草原的統一,建立了蒙古汗國。並再次把矛頭指向了西夏。

成吉思汗第二次徵夏,攻破了要塞斡羅孩城,雖然在各路夏軍的努力下,成吉思汗搶盡要塞物資後退兵。不過金國在此戰中,不止不出兵協助西夏,甚至幸災樂禍,結果在成吉思汗一走,西夏李安全立馬出兵攻打金國,並在第三次徵夏後,成為蒙古的附屬國,替成吉思汗騷擾金國的後方。

西夏能和蒙古、金國耗這麼久,主要還是因為它是名義上蒙古的附屬國,成吉思汗在沒有足夠的把握之前,還是需要依賴西夏在西北的力量的。在和蒙古交好十餘年的時間裡,西夏一直都充當著蒙古滅金的急先鋒,長期的惡鬥耗盡了金夏的國力,蒙古也樂得坐山觀虎鬥。


夏襄宗李安全之後的神宗李遵頊依舊執行附蒙滅金的策略。可西夏的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了,地連中原和西方,國土包圍了絲綢之路,攻佔西夏,則可以對金國成合圍之勢。

另外西夏之地,水草豐美,農業發達,多出精兵良甲,又是出了名的產馬地,蒙古怎麼可能放過這樣一塊肥肉呢?只不過是要等到它和金國拼得差不多了才出手,務求一擊必中。

蒙古以西夏不願派兵協助西征花剌子模為由,命“四傑”之木華黎率軍伐夏,包圍中興府(西夏首都),夏神宗出逃。不過此時成吉思汗的主力正在西征花剌子模,主要目標還是金國,木華黎的軍隊暫時無力吞下整個西夏,於是雙方和談,蒙古獲得大利益的條件下退兵了。

可是神宗還是沒吸取教訓,依舊幫助蒙古征伐金國,可沒想到,強大的蒙古軍居然在這一次敗給了金軍,西夏派去支援的十萬大軍也就哄散而去。而西夏軍一撤,就又給了木華黎藉口了,第五次伐夏,直接在西夏境內大肆搶奪了一番,又走了。

此戰後,夏神宗主動退位,把一個殘破不堪的西夏扔給了兒子——夏獻宗李德旺。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西征回來,再率大軍第六次伐夏,這次的目的很明確,西邊已經平定,金國的滅亡就在眼前,先拿下西夏,建立一個穩固的後勤基地後,再南征金、宋。

成吉思汗的軍隊一出,西夏的城池就基本被佔領完了,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中興府了。此時的夏獻宗已病死,由他的侄子——夏末帝李睍繼位但是西夏還算是有點運氣,因為在蒙古大舉攻城之時,成吉思汗突然病倒了。

成吉思汗交代接任者窩闊臺:在他死後秘不發喪,接受西夏的投降後,立馬進去屠城,殺光西夏皇族,不留後患。要是李睍等人能知道成吉思汗的去世,或許也能在談判中,保全西夏皇室。無奈這最後一點運氣,也在眾人的猶豫之中流失了。

成吉思汗死後,李睍出降,蒙古軍隊衝進中興府後大肆屠城,李睍和所有西夏皇族,甚至城裡有姓李的都屠戮殆盡。



狐史首丘


與運動戰始祖成吉思汗的鐵騎相比,西夏是不堪一擊的!為什麼可以撐過射鵰英雄的打擊而沒有滅亡呢?

有三點讓他沒有滅亡於成吉思汗在世。第一點,西夏很狡猾,反覆無常。成吉思汗在征討花拉子模之前的時候,為了穩定後方,就派人勸降西夏王,西夏也很快就答應投降了。

第二點,為什麼成吉思汗沒有統一蒙古,滅掉西遼之後就踏平西夏呢?而是派使者去西夏和平勸降呢?因為恩仇必報的成吉思汗有殺害他五百通商使者的花拉子模需要他的蘇魯錠長矛的教訓,無法騰出來手整治西夏


第三點,打敗花拉子模滅掉伊斯蘭世界,來到成吉思汗嚮往的最西邊的海(裡海)。這時候大本營送來噩耗,說汗母柯額倫病逝,讓六十歲的大汗昏倒。禍不單行,又有消息來報,西夏作亂,趁著成吉思汗帶著二十萬精銳騎兵西征,西夏兵在汗庭燒殺搶掠,最知心的偏妃合答安被殺,無數的奴隸牛羊被搶走。本來身體就沒有恢復的成吉思汗大怒,用馬鞭指向西夏的方位,大罵反覆無常的西夏狗賊!”我要用彎刀砍碎爾等的黑頭”!大軍班師途中進逼西夏。

當二十萬蒙古鐵騎打到今天六盤山下,西夏望風降。成吉思汗就是不接受西夏的投降,一定要用馬刀懲戒這些盜馬賊。但是,事與願違,再一次狩獵的過程中,成吉思汗墜馬身受重傷不治而亡。

沒有以上三點,小小西夏早成了蒙古鐵蹄下的齏粉了。


手機用戶馬井平評論


感謝悟空小秘關照的約題。

蒙古族是黃種人定居亞洲後,唯一仍記憶著北遷入路線及原出發地的人群了,本來突厥人也記憶著的,但漢朝時被趕入歐洲及西亞去了,東突厥雖仍在,但漢朝後與其他各人群溶合自人群消失了。

蒙族掌握中原人拋石機的石炮,火藥,火銃,火箭,登城雲梯,冬天潑水築城築臺,加上本身一人配三匹馬甚至五匹馬的軍力,橫掃亞歐大陸無敵手,其實有借漢唐威名作用,再加自配備,西亞與歐洲人沒見過,本不必怎麼戰就招降了,從而返回原出發地的大本營處,只是放幾下火藥銃,響聲振天地,就可跑馬圈地了。

因此,入歐洲進深稍大點時,遇拼死抗者後,也放棄不戰退回了,而西夏是歷戰很多的近中原的人群,其人群大部分是原居地犯罪逃入者構成,不是人精或猛力者是不會犯罪的,因西夏人智且勇猛,僅人口少地盤小而已。見過各中原武器也擁有更會防,從而蒙族多次攻伐不下,甚至王死於陣上。

本型,蒙元興盛期,正是其他各亞歐大陸人,不興攻伐時段,僅元蒙尚攻伐,由是才天下無對手的。略頑強一點的多無奈的,但人數太少的局部頑抗,雖歷時長點,也終被拿下了。

悲的是人口地盤巨多巨大的漢民,太厭戰,所以幾千萬近億的人口,歷朝歷代只殺自屬下大將萬能無敵,十幾萬的不聽令的他族人,誰都可滅漢族王家,且取而代之的。有中國史以來至中華民國都如此,只不過中華民國的政府內人員是自已多找幾個乾爹作為保護自已的人,而准許其人佔點中國地盤為據點的,從而同被揍後強佔,有些不同,這也是領一幫農民戰國民黨的共產黨,不許它國佔中國土地最終取勝的原理之一,因而無干爹乾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點。


味哎兒


西夏是党項族建立的,党項族極可能就是過去羌人後裔,極為善戰!在李元昊帶領党項族立國以前,党項族一直是充當僱傭軍的角色,人少,但以戰為生,誰給錢就給誰當打手,當然,多是中原王朝才僱得起它們!

党項人本身也屬於遊牧民族,族人善騎射,戰鬥力強悍!同時為了保持人口數量,時常需要劫掠其他部落、政權的人口,他們和以往的遊牧民族不同,人口不多,不依附大勢力,不靠戰鬥劫掠,根本沒辦法生存!造成了党項人人人尚武的精神。特別在李元昊建立西夏以後,党項人有了自己的國家,民族榮譽感大增!過去它們只為自己生存而戰,現在,它們學會了為國家而戰!在成吉思汗攻打西夏的時候,西夏党項總人口也不過300來萬,但光騎兵就有40萬!步兵也不在少數!可以說,西夏幾乎做到青壯年人人皆兵的地步!

總結此兩方面:第一,西夏尚武,人人皆兵,國小但兵力強大!可以做舉國之戰!這是其他當時幾國做不到的!第二,西夏到成吉思汗攻打時,早已立國超過兩百年,人心凝聚,有了國家和民族榮譽感!會為國家而戰!西夏的滅國戰是很悲壯的,幾乎全國人口被殺掉八成,精英全部陣亡或被殺!這些都說明了党項人的民族凝聚力、榮譽感很強,不願屈服!綜合這些,成吉思汗在早期根本沒辦法一次滅掉西夏!


一為取龍城


西夏,金,南宋,都是一些很不起眼小國,很垃圾,不堪一擊,在蒙古人眼前,太好打了。

元朝統一中國,確實是中國人的大幸,宋朝不亡,天理難容。




歷史一書生


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西夏自建國起就處於強國的夾縫中,危機意識特別強。由於國內人口少,西夏即使對擄掠過來的人口也採取優待策略,並實行全民皆兵戰略,對周圍的少數民族也積極拉攏。西夏的總人口只有幾十萬,但卻能跟強大的遼與宋對峙,不得不佩服它頑強的生命力。


風花雪月汐


西夏是拓拔元昊建立的北魏的繼任者。成吉思汗去打哈喇子饃,後方沒有兵,西夏乘人之危打擊成吉思汗後面的大本營,夫人合安答被殺。所以成吉思汗打敗哈喇子饃後回來後滅了西夏


趙撿子


成吉思汗是因為征伐西夏之後得病去世的,西夏就是成氏的兒子滅亡的。


專注交通事故


這個問題有意思嗎?還是想想怎麼掙錢養家吧!把精力用在正道上,胡嚼舌頭有意思嗎?西夏關你啥事兒?歷史已經過去了,誰能說的清?都是瞎猜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