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一個七十多歲的日本老頭兒,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年紀,卻扔下每個月20萬日元的退休金,拋妻棄子,跑去河南當農民。五年多了,他不僅不走,一不順心,還鬧著要絕食......

他說,“糞便就是人民幣”,結果千金散盡,羽絨服破了都沒錢請人縫補,只能用透明膠粘住。

但為了改造中國農業,10年裡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錢,連回日本的機票錢都花光了。

可是,他得到的卻是冷眼和嘲笑。有人說他是個傻子,有人說他是在作秀,還有人罵他是日本鬼子。

為了保護自己,他不得不隨身帶著一頂中國軍帽,來宣示自己對中國絕無惡意。儘管處境如此窘迫,他卻依然熱愛中國。他說就是死,他也要死在中國。

01

2009年,川崎廣人抵達中國青島。他來中國另有目的。

來之前,他在中國農業研究方面下了苦功,對中國農村的現狀有一定了解。但是真正來到中國,他還是被眼前的一切震驚了。

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中國北方的大部分農村,根本沒有任何田園牧歌的旖旎風光,而是更像一個龐大的垃圾場!

農村泥濘不堪的道路兩邊,被村民丟棄的生活垃圾比比皆是,隨處可見各種動物的糞便,臭氣熏天。

這種場景,村民們大多已經習慣了。

他們可以坦然地踩在雞糞和羊糞上走過去,還會縱容自己的孩子隨地大小便,甚至得意洋洋地說“權當是給土地施肥了”。但是川崎廣人卻一點都接受不了,他感到無比心痛。

在他看來,那些被隨意丟棄的糞便都是無價珍寶,村民們卻不懂得合理利用,反而用來汙染環境,實在是太可惜了。

即使有拿糞便當肥料的,也是不加以任何處理直接就倒在土地裡。

這種被老百姓稱為“農家肥”的糞便,味道很難聞,而且並沒有讓農作物獲取更多營養,反而容易滋生病菌。

而川崎廣人的家鄉日本,則早已把糞便“變廢為寶”。

02

經過處理後製出的肥料,不僅沒有惡臭,還可以更好地增加土地的肥力。用這種堆肥技術,簡直是一舉兩得。既增加農作物產量,又解決了垃圾問題。

川崎廣人決意,一定要把這種堆肥技術推廣到中國,幫助中國農民。

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回到日本之後,他夜以繼日地鑽研所有和堆肥技術有關的知識。四年之後的2013年,他決定重返中國。

但是,他的決定遭到了妻子的強烈反對。在妻子看來,川崎廣人簡直就是瘋了。

他在公司兢兢業業幹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每個月都有豐厚的退休金。奮鬥一生,他終於可以過上喝酒泡溫泉的美好生活了,竟然全部都要捨棄?

跑到人生地不熟的中國,生活是否能夠適應先不說,單就兩國之間存在的歷史仇恨,川崎廣人能否得到善待都讓他妻子憂慮不已。

中國究竟有什麼魔力,把川崎廣人的魂都勾走了?儘管妻子百般反對,川崎廣人卻是鐵了心。

他有一樁隱秘的心事。

他看過很多關於日本侵華戰爭的資料,知道中國曾經受過日本的巨大傷害。

川崎廣人曾用蹩腳的漢語告訴記者:“那個時候日本軍隊殺很多中國人,這是不對,所以我們日本人反省。“


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對中國人的愧疚,一直縈繞在川崎廣人心頭。儘管,他從未參加過那場侵華戰爭。

他經常讀毛澤東的著作,還看過《紅星照耀中國》,對社會主義中國抱著極大的同情和好感。

如今日本已經成為發達國家,而中國很多地區卻依然貧困落後,農村地區狀況更是不容樂觀。

到中國去,幫助中國農民,成為川崎廣人內心最大的渴望。

2013年,幾經周折之後,川崎廣人終於說服了家人。他帶著20萬人民幣,獨自登上了前往中國的航班。

03

川崎廣人的中國之行,一點都不順利。他先後在甘肅天水和河南洛陽工作過,但是都未能施展他的抱負,沒有人願意相信他。

2014年,在朋友的介紹下,他輾轉來到了河南原陽縣小劉固農場。

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這個農場的主人叫李衛,願意支持川崎廣人的實驗。但是這個地方之前是個豬場,條件十分惡劣,環境比之前更加髒亂差。

可對於川崎廣人來說,信任比什麼都重要。

他把小劉固農場當成了自己的大本營。但是難題接踵而來。中文博大精深,川崎廣人費盡全力才勉強學會皮毛。

到了原陽之後,他發現了一個更加令人絕望的事實:這裡人都說河南話,他壓根就聽不懂,和當地農民的交談,變成了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好不容易找到了靠譜的翻譯,川崎廣人卻發現農民們根本就不理解他的行為,反而抱著嘲諷的態度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農民稱他為“豬場裡的那個日本人”,還有的農村老太太背後吐槽他是個日本鬼子,繪聲繪色講述當年日本人如何燒殺擄掠。

川崎廣人就地取材,苦心製出讓大家免費試用的“液肥”,農民們也並沒有絲毫感激,而是竊喜可以佔便宜了。


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農村地區的旱廁,更是讓川崎廣人無法接受。他在日本從未見過這種髒臭的廁所。為了少上廁所,他每天都儘量少喝水,少吃東西。

衛生都搞不好,如何種出來真正健康的食物,川崎廣人憂心忡忡。

雖然在努力學中文,但讓他用中文罵人,顯然還是太難了。每當看到村民們不守衛生的習慣,他就忍不住啊啊大叫。

最生氣的時候,得用絕食來表達抗議。他知道,因為年齡大,大家還是照顧他,平時說不聽的只要一絕食,肯定有用。

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漸漸地,他在小劉固農場,締造了一個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蹟。農場使用了川崎廣人制出的“液肥“之後,產量迅速增長。

非但如此,小麥的質量也比往年好上許多。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給了川崎廣人繼續前行的勇氣:只要能幫到中國農業,無論多難我也要堅持下去!

堆肥技術在農場普遍使用之後,小麥的產量上去了,但是番茄的長勢卻依然不好。

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川崎廣人經過調研,決定花錢購買大棚,改善番茄的生長環境。但是農場主無奈地告訴他,根本就沒有多餘的資金。

此時此刻,川崎廣人從日本帶來的20萬人民幣也幾乎都花光了。他咬了咬牙,拿出了最後的3000塊錢——那是他回日本的機票錢。

他告訴妻子,自己不回去了,要死在中國。

04

在建好大棚後,川崎廣人日夜守在番茄地裡。他拿了個本子,不斷記錄番茄生長中存在的問題,翻閱專業書籍進行及時診治。

他對堆肥技術的研究,也日益精進。

已經七十多歲的川崎廣人,無論寒冬臘月還是炎熱酷暑,每天都堅持工作14個小時以上,讓很多年輕人都自愧不如。

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蒼天不負苦心人,在經過努力之後,小劉固農場的番茄取得了大豐收。由於番茄使用的都是堆肥技術,口感非常好,品嚐過的人個個讚不絕口。

在經過媒體報道之後,農場的番茄銷量大增,一時間供不應求。但是川崎廣人對品質的把控近乎嚴苛,不到成熟期的番茄,絕對不使用任何催熟劑。

寧可不賺錢,也決不能欺騙消費者。

小劉固農場成為了全國很多農民嚮往的聖地,川崎廣人也獲得了很多大學的邀請,四處去做講座。

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但很快,老頭髮現,一群群人接踵而至,不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技術多麼渴求,而是因為自己日本人的身份成了大賣點,老頭沉默了。

他不再拉著來訪的人介紹技術,看到有人走來,常常禮節性地笑笑,又一頭扎進了田地裡邊。

之前講座所得的所有酬勞,川崎廣人一分不取,全部都捐給小劉固農場。

他來中國當農民從來都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改造中國農業的面貌,讓中國農民過上富裕的生活。唯有如此,才能彌補他心底對中國人民的歉意。

那場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的侵略戰爭,傷害的還有川崎廣人的朋友。由於戰爭期間物資緊缺,他的好友死於飢餓。

在很多人看來,川崎廣人的身上存在著一種少見的理想主義。

他放棄了很多人奮鬥一生想得到的舒適生活,甚至不惜“拋妻棄子”,只為了自己的信念。

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他的孩子曾經告訴他,如果執意來中國,就不認他這個父親了。老人卻只是無奈地嘆了口氣,默默地收拾自己的行囊。

一個人的時候,他常常讀《聖經》裡的一段話給自己聽:“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儘管知道自己選的是一條窄路,但這個倔老頭,還是撇著那口蹩腳的中文說,他將為此,“決死於中華大地”!

在這個理想已死的年代,川崎廣人乘著歌聲的翅膀,漂洋過海,一磚一瓦地搭建著烏托邦。


把中國糞便當寶貝,拋妻棄子這個日本人發了什麼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