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為何將皇位傳給劉徹?

奇葩瞄會談


簡單來說,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劉徹母親受寵

劉徹的母親,即王氏,《史記索隱》說她叫王娡。

說起來,王娡算是名門之後,其母臧兒是漢初燕王臧荼的孫女,臧荼作為異姓諸侯王,跟韓信等人一樣被劉邦料理了,從此臧家敗落,臧兒只嫁了個平民王仲,生下一子兩女,長女就是王娡。

王仲死後,臧兒改嫁給一個姓田的人,生兩子田蚡、田勝。而王娡長大後,在臧兒的主持下,嫁給了門當戶對的金王孫(也是農民),生下女兒金俗。

後來臧兒找相士姚翁給自己一家人相面,姚翁表示王娡是大貴之人,會生下天子。臧兒心思頓時活泛起來,強行逼女兒離婚,然後託了很多的關係把王娡送進太子劉啟宮中。

很快,王娡憑藉顏值得到劉啟寵愛,趁熱打鐵她又把妹妹王皃姁,拉了進來,王娡更加受寵,成為劉啟的美人。

漢文帝去世後,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漢景帝封王娡姐妹為夫人,同年,王娡生下劉啟的第十子,也就是劉徹。

王娡雖是二婚,卻很得漢景帝寵愛,她的妹妹王皃姁也很受寵,最直觀的就是她們誕下的子嗣數量,王娡生三女一子,王皃姁生四子,要知道漢景帝總共也就十四子三女。

而且按照漢朝禮法,皇后之下設立三夫人,除了王娡與其妹妹王皃姁,宮廷內還有位賈夫人,其他的都稱“姬”。漢朝沒有這個品階,可以肯定的是她們的地位都在王娡之下。

王娡受寵,漢景帝愛屋及烏,對於他登基同年出生的劉徹自然也是喜愛非常,而君主的喜愛對繼承人的選定是具有莫大影響的。

就算是在嫡長子繼承製非常盛行的周朝,也不乏因喜愛要改立太子的例子,更何況漢景帝根本沒有嫡子。

漢景帝的第一任皇后薄氏是太皇太后指定的,漢景帝還是太子時,她就被指定為太子妃,漢景帝繼位後,她也成了皇后。

但漢景帝並不喜歡薄皇后,儘管薄皇后端莊賢惠,婚後二十餘年卻一直無子無寵,漢景帝因此沒有嫡子,客觀上給劉徹減少了很多壓力,如果薄皇后有子的話,太皇太后在世時,一定會讓漢景帝立其為太子,再加上嫡子身份,廢立難度大增。

二是劉徹母親運作

沒有嫡子還有長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的設定,無嫡立長,在祖母薄太皇太后去世兩年後,漢景帝立庶長子劉榮為太子。

劉榮這個太子之位是很不穩固的,雖然她的母親慄姬給漢景帝生下了三個子嗣,但名號卻一直是姬,遠不如王娡,無形中給他的太子之位增加了很多壓力。

在這場太子位爭奪戰中,王娡表現出了她的手段。

王娡先是答應了館陶長公主的提琴,讓劉徹跟表妹陳阿嬌聯姻,也就是金屋藏嬌的女主角。

館陶長公主是誰?那是漢景帝的親姐姐、竇太后的長女,在皇帝、皇太后跟前都說得上話的。有了她的幫助,劉徹在祖母和父親眼中的形象那是一天比一天好,相對應的,太子劉榮母子就一天比一天差了。(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帝亦賢之。)

之後王娡更是狠狠補了一刀,直接推進劉榮被廢。

據《漢書·外戚傳》載:“王夫人又陰使人趣大臣立慄姬為皇后。大行奏事,文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帝怒曰:“是乃所當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

三是對手的神助攻

劉榮本質上來說沒做錯什麼,因為按照史書記載,從被立為太子到被廢,他並無多少動作,有動作的是他母親慄姬,可惜慄姬智商堪憂,在宮鬥中慘敗。

兒子被立為太子,慄姬是很高興的,而且皇帝給劉榮安排了重臣輔佐,“孝景四年,立慄太子。使魏其侯為太子傅。”魏其侯就是竇嬰,竇太后的親侄子,漢景帝的老表,有他做劉榮的老師,慄姬以為太子之位穩了,所以就肆無忌憚了。

第一件,慄姬拒絕了館陶長公主的提親,得罪了這個說話比竇嬰更有分量的人,據《史記》記載:“長公嫖有女,欲予為妃。慄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得貴幸,皆過慄姬,慄姬日怨怒,謝長公主,不許。”

長公嫖就是館陶長公主,她本來想把女兒嫁給劉榮,但因為她總是送給弟弟美女,慄姬看到那些個美女得到劉啟的寵幸,心生醋意。直接就拒絕了。

然後館陶長公主再去找漢景帝的寵妃王夫人——“長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許之。”

兩個截然不同的回應,導致的結果就是“長公主怒,而日讒慄姬短於景帝曰:‘慄姬與諸貴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挾邪媚道。’”

館陶長公主說壞話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慄姬在漢景帝面前也敢發牢騷,漢景帝一次身體不適,對慄姬說,朕百年之後,你要好好對待那些皇子。但慄姬竟然沒答應,還出言不遜。

“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於慄姬,曰:‘百歲後,善視之。’慄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也。”

漢景帝這邊正生氣呢,王娡瞅準時機,鼓動大臣提議立慄姬為皇后,那可是火上澆油,直接把劉榮給搞掉了。

劉榮被廢后,“慄姬愈恚根,不得見,以憂死。”神助攻出局。

四是劉徹本人的出色

雖然劉榮被廢了,劉徹又有寵愛傍身,但他上面還有很多哥哥,如果他本人不夠優秀,漢景帝會立他為太子?

所謂賢與不賢,別人的說辭是一方面,漢景帝自己的觀察更為重要,史書沒有明確提及漢景帝對劉徹的觀察,但從劉徹繼位後的手段舉動反推,他小時候也差不到哪裡去。

綜合這幾方面,漢景帝原本還有所猶豫,但在大臣提議立皇后之後,他果斷廢了太子,並準備立劉徹為太子。

漢景帝扶劉徹上位的手法非常正規,他知道一個第十子成為太子會引起爭議,於是就把劉徹變成了嫡子。

漢景帝廢劉榮是在前150年,在前一年他就廢了薄皇后,所以他就立王娡為皇后,然後再立劉徹為太子。


平沙趣說歷史


封建王朝在皇位繼承上一直是遵行“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制度,但劉徹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長子,漢景帝劉啟,卻把皇位傳給了他,這是怎麼回事呢?

(劉徹劇照)

我認為,之所以劉徹能被立為太子,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出生不凡。

據《漢書》記載,王娡懷劉徹的時候,做了個夢,夢見一輪紅日飛到了腹中。她後來把這個夢說給還是皇太子的劉啟聽,劉啟認為這是顯貴的徵兆。

結果在劉徹出生之前,劉啟也做了個怪夢,在夢中他看到一隻紅色的大豬從天而降,落到了王娡居住的崇香閣中。

醒來後,劉啟認為太過荒誕,於是讓當時久負盛名的相師姚翁來給他解夢。

結果,經過一番演算後,姚翁告訴劉啟,說崇香閣中將會誕下一位英主,西漢也將因為此人會走向繁榮昌盛,四夷臣服的輝煌時期。

不久,漢文帝病逝,劉啟登基繼位,是為漢景帝。

就在劉啟登基不久,劉徹出生。這讓劉啟覺得劉徹果然是不凡之人,於是便給他取名“彘”,也就是“豬”的意思,希望他能如相師所言,為西漢帶來繁榮富強。

(劉啟劇照)

二、表現不俗。

據《漢孝武故事》中記載,劉徹3歲時,劉啟把他抱在膝上問他:“樂為天子否?”

劉徹回答道:“由天不由兒。願每日居宮垣,在陛下前戲弄。”

意思是說做天子的事不是我願不願意的事,而是由上天來決定,我只希望每天都能居住在宮中,能陪著陛下就可以了。

劉啟當時驚呆了。一個3歲小孩居然能有這樣的應對,實在是太不一般了,所以他從此對劉徹刮目相看。

劉徹也和普通孩子很不一樣,他勤學好讀,有過目成誦的記憶力。

在劉徹7歲時。劉啟有次考他背數萬言的古文,結果他很快便背了出來,竟沒有一點遺漏。之後劉啟贊他“聖徹過人”,於是將他的名字改為“劉徹”,意即“智慧聖德”。

當時,由於薄皇后無子,慄姬正得寵,劉啟便把她生的皇子劉榮立為太子。

劉榮是個很平庸的人,沒有出眾之處,也沒有犯過什麼過失,但自從劉徹能背萬言書後,再加上劉徹小小年紀,說話做事都進退自如,因此劉啟竟有了易太子的想法。

(王娡劇照)

三、生母助攻。

這天,館陶公主劉嫖找到王娡,要把女兒陳阿嬌嫁給劉徹。

王娡連想都沒想,便一口應承了下來。

當時,4歲的劉徹正好在旁邊,館陶公主逗他,說將來讓阿嬌給他做媳婦好不好?結果劉徹說,如果能娶到阿嬌做妻子,我一定要為她做棟金屋才行。

劉徹的話讓館陶公主非常高興,於是就和王娡定下了這門親事。

劉嫖為何要和王娡聯姻呢?

原來,劉嫖是劉啟的胞姐,都是竇太后所生。劉嫖和劉啟的關係很好,一直享受著很多榮華富貴。但劉嫖未雨綢繆,想一直永享富貴,所以她先找了太子劉榮的生母慄姬。

當時劉榮已經18歲了,尚未娶親。所以劉嫖就找到慄姬,想把女兒嫁給劉榮。

由於劉嫖經常進獻美女給劉啟,慄姬對她很有意見,再加上仗著有寵,斷然回絕了劉嫖。

劉嫖深以為恨,便轉來把兒女嫁給王娡的兒子劉徹。

劉嫖在和王娡結為親家後,便經常在劉啟面前說慄姬的壞話。

聽得多了,劉啟對慄姬漸漸厭惡,但畢竟多年的感情還在,所以劉啟偶爾還會去看看她。

(劉嫖劇照)

慄姬卻因為劉啟移情於王娡等人,心生怨恨,常和劉啟發生口角。有次劉啟重病,想把后妃們託付給慄姬。沒想到慄姬卻百般不答應,還出言不遜,這讓劉啟心裡很不快。

劉嫖得知後,一邊說著慄姬的壞話,又趁機誇讚劉徹英明神武。

劉啟也認為劉徹比起劉榮來那是強上千倍,再加上劉徹出生時的異夢,無不意味著皇權神授天註定,劉徹才是真命天子。

再加上劉啟早有想改立太子的想法,只是劉榮一直沒有犯錯,因此劉啟遲遲找不到藉口。

正在此時,無寵無嗣的薄皇后被劉啟廢黜。

王娡暗中鼓動朝臣上奏,說後宮不可一日無主,請立太子之母慄姬為皇后。

劉啟認為朝臣之所以會催他立慄姬為後,一定是慄姬想做皇后,所以買通大臣,讓大臣替她要皇后之位。

於是,當即便將這個上奏的大臣處死了,同時又以“結黨營私”為名,廢黜了劉榮的太子之位。

慄姬遭受了這樣的變故,想向劉啟申辯,但迫於不被劉啟召見,因此在憂懼中惶惶而終。

隨後,得寵的王娡被封為皇后。

緊接著7歲的劉徹被立為太子。

(參考史料:《漢書》《漢孝武故事》)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歷史上關於漢武帝接了漢景帝的班一直存在眾多爭議……

漢景帝有眾多兒子,而漢武帝劉徹一開始並不突出,其母出生也不高貴,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平平無奇,有沒有家族背景的孩子就順順利利的接了漢景帝的班,當上了漢朝的皇帝,而且還在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

可謂是令人讚歎不已……


我們先來看看史書上對於漢武帝老爸漢景帝的評價,可以說是褒貶不一,有人說漢景帝是十分難得可貴的治理人才,在位期間使得西漢繁榮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為漢武帝后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又有一種說法是在漢景帝溫和的外表下其實有一顆喋血的內心,他重用賢臣,然後兔死狗烹、過河拆橋,讓人心寒不已。

但是在傳位方面,漢景帝也顯得有些出爾反爾和過分冷血,那他又是為什麼把皇位傳給漢武帝劉徹的呢?

①一號接班人:梁王

漢景帝曾答應竇太后,將皇位傳給弟弟梁王


漢景帝確實在位期間十分賢能,他能有今日,也多虧自己的母親竇太后。可是老人年紀大了後都比較喜歡小兒子,疼愛老么,都太后自然也不例外。且梁王有賢王之名、廣袤的封土和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下的赫赫戰功,再加上漢景帝的正妻薄皇后一直沒有兒子,宮中無嫡長子,所以竇太后就有心讓漢景帝在百年之後傳位給梁王。

漢景帝一半為了母親,一半考慮到漢室江山,確實傳位給弟弟也沒什麼不可以的,也就默認答應了。

漢景帝當初確實也是如此想的,可是後來他漸漸不想將皇位傳給梁王了,一是覺得不符合傳位制度,自古只有傳位給子傳位給孫的,沒有說傳位給弟弟的。

而且自己雖然沒有嫡子,但是有16個兒子啊!如果梁王稱帝,那這16個兒子會不會有好下場?

於是作罷,讓一些股肱大臣去說服竇太后,竇太后自知理虧,也就同意了,於是賢能的梁王就此與儲君之位遙遙無期。

②二號接班人:劉榮


漢景帝的正妻薄皇后因為沒有生兒子,所以漢景帝十分不喜歡她。他比較寵愛慄姬,於是立慄姬的兒子劉榮為太子。劉榮雖然沒有什麼突出的才能,但是也是中規中矩的一個孩子,沒有什麼過錯。


但是劉榮不走運,有一個智商和情商都不太高的老媽……也就是慄姬。

當時竇太后的女兒館陶長公主劉嫖想把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嫁給太子劉榮,可是這個慄姬卻看不慣館陶公主的作風,拒絕了這門親事。

要知道館陶長公主的地位很高,在竇太后和漢景帝面前說話很有分量的。慄姬這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了她,她十分生氣,於是經常在竇太后還有弟弟漢景帝面前說慄姬的壞話。。。。時間一長,這漢景帝難免心裡紮了根刺…………

又因為慄姬實在是太笨了,最終把眼看著就到嘴的鴨子給飛了。。。。

③三號接班人:劉徹


劉徹能當上皇帝,其中劉徹的老媽起了很大作用,劉徹的母親王夫人不像慄姬那麼傻,王夫人十分聰明,與館陶長公主走的很近,於是館陶長公主就想把女兒陳阿嬌價格劉徹,王夫人一口答應!

於是6歲的劉徹與10歲的阿嬌就訂婚了。


劉徹遺傳了他老媽的高情商,十分聰明,說話逗人喜歡,長得更是一表人才。他說以後要打造一座金子做的屋子給阿嬌,所以“金屋藏嬌”這個典故由此而來。

館陶公主聽了這話很高興呀…………

既然劉徹是館陶長公主的女婿了,所以她自然很花心思,更加努力的再漢景帝面前說慄姬的壞話以及太子劉榮的壞話,假話多聽幾遍也就是真的了。


於是漢景帝就廢掉太子劉榮,廢掉薄皇后的後位,尊王夫人為皇后。

這裡面可有館陶長公主很大的功勞,不然劉徹就不會這麼輕易的被立為太子。

如果說老媽給劉徹鋪的路都是一些催化劑,那劉徹自身的優越條件就是關鍵。


劉徹最開始叫劉彘,也就是豬的意思,可是呀這劉徹實在是太聰明瞭。

劉徹從小十分聰明,而且能說會道,記性很好,能過目不忘,漢景帝越看這個孩子越喜歡

讓漢景帝對劉徹刮目相看,於是便有心栽培兒子劉徹,最終將皇位傳給他。


奇葩瞄會談


大家都知道薄皇后無子,漢景帝先立的劉榮為太子,在劉榮因其母花樣作死被廢之後,皇子們的機會就來了。沒有哪個皇子可以說穩壓劉徹的。劉徹從小就聰明伶俐,漢景帝曾問劉徹:“樂為天子否?”答:“由天不由兒,願每日居宮垣,在陛下前戲弄。”所以說漢景帝也挺喜歡劉徹。而劉徹的母親王美人又是一個有野心,有智慧,有心機的女人,也一步步把劉徹推向太子之位。




劉徹能繼位,後宮幾個女人是功不可沒的。薄皇后、王美人、館陶公主、慄姬各有各的戲份。

  • 薄皇后無子,很命苦,也很致命,相當於直接把機會拱手讓於別的皇子,但是沒辦法。
  • 慄姬的機會本來是最大的,因為她的兒子劉榮先被封為太子,但是由於她的低智商、低情商把好局勢葬送了。主要神操作:①館陶公主想跟她聯姻,把阿嬌嫁給劉榮,她因為記恨館陶公主向漢景帝進獻美人拒絕了,甚至惡言相向。②漢景帝身體不好的時候曾託付慄姬讓她以後好好對待各位皇子,她竟然生氣,不答應,甚至出言不遜。唉,我只能說,劉徹要感謝慄姬的神助攻啊。
  • 王美人是劉徹的生母,跟慄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女人有野心,很有野心。在古代王美人身為一個女人,能夠毅然決然拋棄自己的的丈夫和女兒,進入宮中尋求富貴,野心和慾望可想而知。她肯定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居於人下,也不想自己居於人下,所以她努力去謀劃了。聯姻館陶公主,暗中催促大臣奏請立慄姬為後等等。
  • 館陶公主劉嫖是起了巨大作用的。劉嫖希望自己、自己的子女以後也富貴,所以她想自己的女兒以後成為皇后。在慄姬拒絕她的聯姻請求之後,她又找到了王美人,王美人答應了。那以後就是一條陣線的人了,肯定要幫劉徹的。然後經常說慄姬壞話,讚美劉徹德才兼備。她是竇太后寵愛的女兒,漢景帝的親姐姐,又經常幫漢景帝選美人,在漢景帝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她的話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
漢景帝將皇位傳於劉徹可以說是有各種原因,漢景帝的欣賞、自身的能力、後宮爭鬥甚至是運氣。但無論如何漢景帝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

始於二十五


有時候機遇比努力更重要!漢景帝為何將皇位傳給劉徹?我覺得很大原因是因為劉徹的姑姑—劉嫖。

為什麼?事情是這樣的,

長公主劉嫖,有一天找到慄姬,說想把女兒嫁給慄姬的兒子,也就是當時的太子劉榮,,強強聯合,自己女兒以後就可能當上皇后,

沒想到慄姬竟然沒答應,這下把劉嫖給得罪了,

她劉嫖是誰 ,那可是常常給皇帝劉啟拉皮條的,擅長玩弄權術,奉承拍馬的人,後宮很多美人,都是她給劉啟進獻的。

“既然你慄姬不識抬舉,那就怪不得我做事陰狠”

劉嫖要找另一個人結盟搞掉慄姬,於是她找到了王美人,這王美人就是劉徹的生母。

王美人一聽,隨即一拍大腿說:“好!”

兩個厲害的女人,就聯合在一起了。

有一次,劉嫖問劉徹,:“若是我把阿嬌嫁給你怎麼樣呀?”

劉徹回道:“若娶阿嬌,當以金屋儲之”

這便是金屋藏嬌的故事了。

自從劉嫖和王夫人結為兒女親家。在漢景帝劉啟面前更是不遺餘力的誇讚劉徹。

另外劉嫖還唆使大臣向漢景帝請求立慄姬為皇后,

大臣無腦向景帝進言:“常言道:’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天太子的生母還只是一個姬妾,現在應該要給她一個名號才是,所以應當立為皇后。”

漢景帝大怒:“這是你該說的話嗎?!”

於是慄姬失寵,並且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

後來順理成章的當上皇帝。

所以,劉徹人生中很重要的節點就是姑姑劉嫖。


海客魚


剛剛聽了王立群老師的漢武帝,我沒看過史記,但是根據王老師的分析,主要是5個女人的影響,竇太后:總是胡攪蠻纏,想立漢景帝的弟弟梁王作為儲君,漢景帝為了應付老媽,就一直拖延最後隨便立了個劉榮。第二個劉榮的媽媽,慄姬,太笨了是個沒有心機的笨女人,沒有把握好各種人際關係。第三個是薄皇后,雖然是漢景帝的皇后,可是漢景帝不喜歡她,導致沒有生娃,既然沒有嫡出,所以立誰都可以,所以說薄皇后但凡有兒子的話,其實其他人都輪不到的。第四個就是長公主,漢景帝的姐姐,也就是陳阿嬌(金屋藏嬌的女主人)的媽媽,長公主讓自己的女兒做皇后,就去找當時的太子的媽媽慄姬,讓太子劉榮娶阿嬌,但是慄姬不同意。(你說慄姬是不是很笨,這下得罪了長公主)。好了長公主看來只能另選目標了,就選了劉徹(一開始叫劉彘),找到了第五個女人,漢武帝的媽媽王美人(王美人太厲害等下再說)。就這樣王沒人和長公主就一個戰線了。長公主是漢景帝的姐姐,就總是去說慄姬和太子的壞話,慢慢的太子他們就失寵了(多種因素)。第五位女人:劉徹的媽媽王美人,其實王美人之前嫁過一個老公,叫做金王孫,還生了孩子。但是被王美人的媽媽叫了回來,然後想辦法送進了宮給漢景帝做了老婆。想必應該長得不錯吧。利用長公主,還有外朝大臣,最後成功搬到太子,最後太子自殺了,還有好多可以說,勾心鬥角的事情堪比甄嬛傳。不過我困了,說不動了,大家可以去聽聽王利群老師的讀史記。😁


5點23分


這是當時的政治生態決定的。當時的漢朝,雖然景帝貴為皇帝有實權,但是其母竇太后有著可以影響朝局的權威。而景帝多病身體不好,兒子們都年幼,竇太后又疼愛幼子梁王,一門心思想要景帝把皇位傳給梁王,然後等景帝的兒子們長大了梁王再傳給景帝的兒子們。作為一個母親的角度來看,無可厚非,在她眼裡她的子孫都是彼此相愛的。然而人心險惡,景帝是不同意把皇位傳給弟弟開啟漢朝的爭亂的。老太太又堅持自己的意見,搞的景帝騎虎難下,不知如何是好。

景帝多次尋找能言善辯深通曆史的人去後宮勸說竇太后,都不見效。梁王見有母后支持,膽大妄為買通刺客刺殺諸多朝廷大臣。眼看景帝和梁王兄弟之間要兵戎相見,後來以梁王認罪結束危機。太后見兄弟相爭,恐怕兄弟相殘也就不再提起景帝百年之後讓位梁王的事。這只是景帝活著的時候不說,不見得景帝死去之後竇太后不廢了景帝的兒子立梁王。所以這個事一直是景帝的心結。不知道該怎麼確立自己兒子的地位,尤其是自己體弱多病,自己的孃親身體異常硬朗,弟弟也年輕有為。

景帝先立長子劉榮,劉榮的母親慄妃驕橫無情。得知景帝立劉榮為太子後,館陶長公主,竇太后唯一的女兒,漢景帝和梁王的親姐姐,想讓自己唯一的女兒阿嬌後來的陳皇后和劉榮結親。慄妃不僅不同意還出言不遜侮辱了長公主。而且當景帝問慄妃如何對待他的其他兒子的時候,慄妃說不管她的事。這個傻女人看不出來,在景帝和梁王爭執不下的時候,唯一可以拉攏竇太后導致天平傾斜的人就是竇太后的女兒館陶公主。到手的皇位都弄丟了,實在是慄妃的愚蠢造成的。而且以慄妃的驕橫,難免景帝死後竇太后不會廢了劉榮。一旦竇太后廢了景帝兒子的皇位,那麼梁王就絕對是唯一首選。畢竟老太太一輩子都在想這個事。大慨天下的母親都想一碗水端平,但是世界是殘酷的沒有絕對公平。

但是劉徹的母親王美人是個有見識的人,她看出了在目前情況下館陶公主才是關鍵要素。畢竟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館陶公主什麼話都能和竇太后說。所以王美人主動和館陶公主說起阿嬌和劉徹的婚事。景帝得知後,當然是同意和歡喜的。因為再沒有讓姐姐做兒子的丈母孃更能在自己百年之後鞏固兒子地位的舉措了。館陶公主本來是在兩個弟弟相爭之間中立的,做了劉徹的丈母孃就會完全倒在景帝這邊。在竇太后的心裡就等於兩個孩子對一個孩子,孰輕孰重景帝是清楚的。所以有了金屋藏嬌,一字千金的經典。

後來劉徹稱帝后,因為奉行儒家對奶奶竇太后多有得罪。甚至在狂妄儒生的煽動下動起廢除竇太后垂簾聽政的權力,後被竇太后粉碎。之後竇太后氣壞了多有廢劉徹的意思,大漢朝局動搖,劉徹不穩。這時候梁王已死,竇太后身邊只有唯一的女兒館陶公主。這種緊要關頭還是要靠丈母孃,館陶公主就是劉徹皇位的定海神針。有館陶公主在,就絕不會容許撼動劉徹皇位的事情發生。老太太一動廢劉徹心思,館陶公主就哭。做母親的無論多老,都會愛惜自己子女。所以劉徹得以安穩度過竇太后的監護期,也可以說沒有劉徹和陳皇后的婚姻就沒有劉徹的地位。

劉徹也是幸運的,有一個有見識的母親,一個疼愛他的父親,一個精明善於運作的舅舅,一個愛他的老婆和丈母孃,還有一個責教他疼愛他的奶奶。正是這些人合力成就了武帝的英明和大漢的威名。


題外話說一下,陳皇后雖然驕霸。但是對劉徹也算是深情了,在劉徹得罪她的時候,竇太后尚在世館陶公主有能力廢劉徹的時候。並沒有起和劉徹同歸於盡的心思,後來還花重金請司馬相如作《長門賦》以挽回武帝。然而我不負如來,如來卻不多看我一眼。阿嬌一生是富貴的,但也是不幸的,真的空有黃金屋而沒有愛。


淨化a木子


劉徹,史稱“漢武帝”,諡號“漢世宗”。是漢景帝與妃子王美人所生,其帝王之路是正常的曲折與傳奇。漢景帝劉啟能坐上帝位,功在其母竇太后。當漢景帝元配薄皇后無子,竇太后提出由有“賢王”之稱的竇太后么兒子、漢景帝之弟梁王劉武以後承繼大統。漢景帝感母恩就答應了竇太后的“提呈”。卻遭到竇嬰等一幫大臣的強烈反對,尤其是漢景帝姐姐、竇太后最喜歡的館陶長公主劉嫖以“不合皇位傳承禮制”懟恕,加上樑賢王以禮推讓,令竇太后放棄。但是,在從庶出中選太子時,漢景帝明顯偏袒其寵愛的慄妃之子劉榮。因慄妃本就與長公主有隙,加上兒子劉榮做太子後,她更是目無尊長,公開懟長公主。長公主就在景帝、太后之間給她“上亂藥”壞其好事。這時候有一個年僅六歲的小孩,深得長公主的喜歡,於是將其推薦給了太后,結果太后也非常喜歡。這個小孩就是劉徹。加上劉徹之母王美人又是近得景帝新寵。這樣就出現廢薄皇后後位,立王美人為後;廢劉榮太子之位,立劉徹為太子。至於以後的王皇后與長公主共同推造的劉徹與陳阿嬌的“金屋藏嬌”悲劇就不述了!



劉徹之母王美人聰慧喲,如眾所周知的藏嬌故事無非是政治大手筆,這些手段林林總總撂在一起,方得以成就了劉徹的接班地位,歷史上為大位,腥風血雨,傾軋不已,勝王敗寇,血腥慘不忍睹,驚心動魄,劉徹得為繼承權,亦為一例。


魂舞大漠


平時工作壓力就大,晚上還要給媳婦交一次差,每次都是草草結束,非常煩躁,自從在 百 度 上看了一篇名叫〖何 志 陽的心酸過往〗的文章,現在好多了,每次都是二十幾分鍾。

景帝從當皇帝那天起,就想著太子儲位的問題,可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在他那裡很突出,她的皇后沒有孩子,以至於皇位的爭鬥是不可避免的。竇太后就摻合了進來,希望景帝傳位給自己的弟弟,前元三年(前154年)七國之亂爆發之前,有一次,梁王入朝,景帝喝醉了酒就說:朕千秋之後當傳位於梁王。這可從內心裡激起了梁王的慾望,幸好有竇嬰一句話阻止。

七國之亂後梁王的問題更加凸顯了出來,有了大臣袁盎的勸說,竇太后才暫時放下來。景帝四年(前153年)立劉榮為太子,這一次景帝的姐姐長公主劉嫖插了進來,想把女兒陳阿嬌嫁給太子,可是搞砸了,劉榮老媽拒絕了。這時候劉徹的老媽就看到機會了,把大四歲的陳阿嬌跟自己兒子訂了婚,而這時候薄皇后也被廢了,長公主和王夫人添柴加火,劉榮也被廢了。後來劉榮不慎犯了事,被中尉看管,審訊,後來自殺,景帝不會不知道自己的兒子被審訊吧,劉榮的死,景帝絕對脫不了干係。而這時劉徹當上了太子,我想這不是個巧合。後來梁王劉武,陰謀謀反,被發現。景帝便防著自己的兄弟,後來梁王也因病去世,梁國也一分為五。

而這時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就是景帝的心病,不久後周亞夫一代名將也被景帝整死………

喜歡過河拆橋的景帝殺了周亞夫,就像他當年為了平復七國之亂殺了晁錯一樣。為了自己的利益什麼不可以犧牲呢?

就如後來跟他類似的父親明太祖朱元璋說的那句話一樣,都是為了他們的太子拔掉最後一跟刺,無論是誰威脅到皇位,都要清除。

梁王想爭皇位,我就整梁王……

劉榮威脅到劉徹皇位,就算是自己的兒子也不行…………

周亞夫,也是………必須死。

只有這樣,兒子劉徹才會安穩的繼位。對於漢武帝劉徹來說,他父親漢景帝是個好父親。畢竟大漢王朝是他們家的。

------------------------------

記得你住的那個叫橋的地方,看不到一座像模像樣的橋,只有一條波瀾不驚的小河在日夜地流淌。我沒有感到絲毫遺憾,因為有你陪著我一起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還記得路旁零零散散撒著幾個村莊,零零碎碎長著幾株喬木。那裡還有一方水塘,我們安靜地坐在岸上,看白白的鴨子在盡興的戲鬧,幸福的滋味卻上心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