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我們致敬英烈!

之琴

為弘揚傳承英烈精神和社會正氣,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積極營造紀念、緬懷、崇尚、學習英烈的浩然正氣和濃厚氛圍,《嘉峪關日報》在去年開設了“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專欄。又是一年清明時,蒼松翠柏慰忠魂。回顧過去崢嶸歲月,我們深切懷念為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促進世界和平、人類進步而英勇獻身、畢生奮鬥的英雄模範和革命烈士,沒有這些英烈們的忘我奮鬥、犧牲奉獻,也就不可能有我們現在的和平安寧環境和幸福美滿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而堅定地說,我們要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勠力同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中華民族偉大悠久的歷史,由一代代民族英雄兒女熱血譜就。近現代以來,英雄故事尤為慷慨,民族史詩何其壯烈。他們或艱難求索,或奮鬥奉獻,或以身許國……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烈士,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的新時代新徵程上,高唱英雄讚歌,弘揚傳承英烈精神,意義重大而深遠。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歷史的天空,英雄烈士燦若群星,熠熠生輝。在英烈身上,有一個共同的個性,那就是奮鬥精神,為了自己的信念,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他們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奮鬥的征程中,他們用奮鬥抒寫了自己的光彩一生。

古人說,“英雄者,國之幹。”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而言,英雄是其歷史的重要體現,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來源,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祖國的繁榮昌盛,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偉大的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離不開千千萬萬革命先烈、人民英雄的前赴後繼,流血犧牲。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青山處處埋忠骨,無論他們被埋葬在何方,他們的英魂都凝聚在中華民族復興崛起的精神裡,共和國的旗幟上都有他們血染的風采,都應該讓我們銘記在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責任。過去,無數英烈用犧牲奉獻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向歷史交出了優秀的答卷。今天,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手裡,我們理當繼承英烈的遺志囑託,以他們為標杆榜樣,創造出不負國家和人民、無愧前人和後人的歷史偉業。當下,我們傳承英烈精神,就是要昇華今天的奮鬥風尚,讓英烈的奮鬥精神永遠在新時代的天空高高飄揚。

盛世更思英烈,銘記亦為前行。清明時節,我們理應銘記英烈,傳承英烈精神,充分報道英雄烈士英勇獻身光輝事蹟和畢生奮鬥偉大精神,向革命英烈表示崇高敬意,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奮力譜寫時代新篇章,這也是清明節理所當然的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