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詠梧江竹筠烈士那些值得永遠銘記的故事

01

“線兒長針兒密,含著熱淚繡紅旗,熱淚隨著針線走,繡出一片新天地。”這一曲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繡紅旗》早已唱遍祖國大江南北。當年江竹筠烈士在牢獄中聞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帶著姐妹們用被面繡紅旗的情節,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如今在雲陽縣城明德廣場中央,巍然聳立著紅巖英烈、下川東遊擊縱隊領導彭詠梧和江竹筠烈士夫婦的雕像。七十年過去了,這裡花團錦簇,群眾絡繹不絕,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緬懷為共和國的旗幟灑下鮮血的這對年輕夫妻。

红色记忆 | 彭咏梧江竹筠烈士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故事

02

江姐,原名江竹筠,曾用名江志煒,江姐是人們對她的愛稱。1920年8月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大安區大山鋪江家灣,1939年,19歲的江姐來到重慶讀書,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彭詠梧1915年生於重慶市雲陽縣紅獅鎮,在紅獅小學以教書身份作掩護從事地下黨工作,他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中共省立萬縣師範學校分支書記和總支書記。1940年任雲陽縣委書記,1941年調重慶市委任第一委員,負責組織宣傳工作,領導重慶學運和《挺進報》。

1941年夏天,21歲的江竹筠考入由黃炎培創辦的中華職業學校,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她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在學校開展工作。同年秋天,江竹筠調任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負責組織學生運動、發展新黨員,同時兼任市委機關報《挺進報》的發行工作,在這裡她和彭詠梧相識。

彭詠梧與江竹筠認識前,在雲陽家鄉已經結婚,妻子叫譚正倫,兩人生育了一個兒子。1943年冬天,中共重慶市委主要負責人出於安全考慮,認為彭詠梧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要求他在重慶安一個家。但彭詠梧一時無法與遠在雲陽的妻子譚正倫取得聯繫,但這事牽涉到工作,又不可以久拖不決。於是,市委出面在重慶的地下黨女同志中反覆挑選,最後決定指派江竹筠接受這個令她驚詫而又羞澀不已的任務——給彭詠梧做“妻子”兼助手。在殘酷的地下黨活動中,兩人相識、相知、相愛,在共同的生活中感情一天天深厚,後經組織批准同意他倆結婚。

1945年江竹筠與彭詠梧結婚,結婚後江竹筠繼續留在彭詠梧身邊協助他工作,負責處理黨內事務和內外聯絡工作。從那時起,同志們都親切地稱她江姐。

03

1946年4月,江竹筠在成都難產,被同學送到了醫院,此時,彭詠梧不在身邊,她自作主張作出了剖宮產和絕育兩個手術同時進行的決定。彭詠梧事後趕到成都看望她和剛出生的兒子彭雲,為她的勇敢、果斷和犧牲精神感動不已。當1947年10月上旬江竹筠給譚正倫去信,請求她來重慶照顧年幼的彭雲時,善良而深明大義的譚正倫一點沒怨言,立即收拾行裝趕往重慶,從此把彭雲帶大成人。

红色记忆 | 彭咏梧江竹筠烈士那些值得永远铭记的故事

彭詠梧、江竹筠一家三口合影

11月下旬,彭詠梧和江竹筠離別幼子,雙雙離開重慶乘船東下,來到雲(陽)奉(節)巫(溪)交界的地方組織武裝暴動,接連取得多次大的勝利,繳獲敵人大量槍支彈藥。彭詠梧領導的游擊隊在下川東聲威大振,使敵人心驚膽顫,國民黨反動派調正規部隊圍剿彭詠梧游擊隊。終因敵眾我寡,1948年1月16日,彭詠梧在現巫溪縣安子山掩護游擊隊員突圍時,中彈犧牲,頭顱被敵人殘忍割下掛在奉節縣竹園坪場的城樓上示眾。江竹筠聞訊後強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工作,她對黨組織說“這條線的關係只有我熟悉,別人代替有困難,我應該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戰鬥”。

1948年6月14日,由於叛徒出賣,江竹筠在萬縣(今萬州)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特務用盡老虎凳、辣椒水、帶刺鋼鞭、橇槓、電刑、竹籤釘十指等各種酷刑,妄圖從她口中得到重慶中共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的酷刑摧殘和死亡威脅,江竹筠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特務從她嘴裡沒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就在重慶周邊隆隆炮聲、重慶即將解放前夕,國民黨軍統特務於1949年11月14日將江竹筠殺害。臨刑前,她用筷子磨成竹籤當筆,用棉花灰製成墨水,給表弟寫下了一封託孤遺書。遺書大致內容為:“我們有必勝和必活的信心……假若不幸的話,雲兒(指江竹筠和彭詠梧的兒子彭雲)就送給你們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革命事業奮鬥到底。孩子決不要嬌養,粗服淡飯足矣……”

雲陽人民為了紀念他們的豐功偉績,在原老縣城人民廣場塑立了彭詠梧、江竹筠夫婦的大理石塑像,1998年雲陽移民新縣城建成後,一尊嶄新的彭詠梧、江竹筠烈士雕像巍然聳立在明德廣場,讓世代後人緬懷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