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日子真難過……”這群有愛的志願者讓老人不孤單

“人老了,日子真難過……”悉心傾聽,你的耳邊總會飄來老人的幽幽嘆息,斷、舍、離、病、痛,是每個人逃不開的人生歷程,可以開解的,恐怕只有陽光一樣的盼望。

空巢、孤寡、失獨,老人中尤其難過的群體,他們的陽光在哪裡?香坊區的志願者在用行動回答。

“人老了,日子真難過……”這群有愛的志願者讓老人不孤單

十年幫扶,八旬老人生活無憂

“快進門暖和暖和吧,柈子還有呢。”看到志願者們在院裡給自己劈柈子,82歲的馬瑞蘭大娘一邊招呼著大家,一邊把大家往屋裡推。

又是一個星期六,新香坊街道辦事處靠河社區的志願者們如約來到老人家裡,看到老人屋裡的柈子不多了,志願者掄起斧子劈柈子、幫老人打掃房間。見馬瑞蘭大娘頭髮有些長長了,志願者便給老人拾掇頭髮。

“人老了,日子真難過……”這群有愛的志願者讓老人不孤單

馬瑞蘭大娘告訴記者,這些志願者可好了,就像自己親閨女似的,每星期都來幫著幹活,“有10年了”。老人指著屋裡的窗簾、床單說,這都是志願者們給弄的,志願者來了,家裡就變樣。

雖已80多歲,一個人生活,馬大娘說,一點兒不孤單,有困難就去社區找志願們,有求必應。她說,這些孩子可好了,怕她不好意思,總告訴她,別把他們當外人,就是“家人”。

靠河社區黨委書記王海蘭說,社區志願者幫扶馬瑞蘭已經10年了,老人老伴兒三年前去世了,自那以後,他們到老人家裡走訪的次數就更頻了,每天都要打電話問候,沒啥大事也得一星期去一兩次,有急事,隨叫隨到。

有一次老人給社區打電話說頭暈,大家立即找來大夫,檢查後說是低血壓、失眠引起的。連著好幾天,大家買藥的買藥,護理的護理,有人還做了好吃的給老人端去,直到老人康復。

王海蘭說,這些年,大夥兒都把老人當家人,有啥事都先想著老人。逢年過節的,好吃的落不下,還會找來“紅領巾小志願者”給老人表演節目。大家就一個願望,盡最大可能,幫老人生活得快樂些。

九旬老人,最愛看志願者紅馬甲

看到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九旬老人周淑賢就會招手,儘管說話口齒有些不清,但仍能聽出是在問:“外邊冷不冷?”老人最愛看志願者的紅馬甲。

周淑賢很瘦,她右側的半個身子不大好使,看到有人來了,非要坐起來和大家說幾句話。

“人老了,日子真難過……”這群有愛的志願者讓老人不孤單

老人的侄女說,老人時而清醒,時而糊塗,但對這些經常上門的志願者卻大多記著,見到紅馬甲就有精神頭兒,雖然說話費勁,也愛和他們嘮上幾句。

進鄉街道辦事處汽輪社區黨委書記劉蘭蘭說,周淑賢老人的老伴去世有10多年了,老人沒有子女,只靠遺囑費和低保生活,現在生活不能自理,日常靠侄女護理。社區志願者經常來走訪,幫著打掃衛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老人侄女減輕點負擔。

劉書記說,2016年10月中旬,志願者來走訪時,由於當時還沒供暖,屋裡有些陰冷。志願者們馬上送來一床嶄新的棉被給老人,老人很感動,逢人就說他們好。老人現在已離不開人,平時,老人的侄女外出買菜、辦事,都會找社區志願者來幫忙看護,所以老人和志願者處的特別熟。

陪聊,解開失獨老人的心結

“一看到你們,我心裡就敞亮不少。”當民生路街道辦事處哈量一社區黨委書記謝淑梅和另一名志願者來到白建華家時,白建華拉著她倆的手就嘮了起來。

“人老了,日子真難過……”這群有愛的志願者讓老人不孤單

謝書記把帶來的羽絨被交給白建華,邊詢問她老伴兒的近況。記者看到,白建華的老伴兒臉朝裡,側著身子躺在床上,白建華告訴他,社區志願者來家裡看望他時,老伴哼了幾下,算是打招呼了。

白建華告訴記者,她老伴兒今年63歲,臥床有半年了,和兒子沒了有直接關係。白建華的兒子是我市一所知名高校畢業生,工作非常出色,2012年時,因病突然離世。自那以後,老伴兒和誰都不說話了,慢慢地,小腦萎縮,語言功能退化,現在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還有高血壓、腦梗、糖尿病等多種病,生活已不能自理。

兒子剛離世那幾年,白建華天天哭,老伴兒不說話,家裡沒有一點兒生活氣息。自從社區志願者進家門後,不但幫著幹些家務活兒,還總陪聊天、開導她,白建華心裡敞亮了不少,心結也慢慢打開了,這幾年好了很多。前幾年,老伴兒一年住院好幾次,每次住院,都是志願者們忙前跑後,幫了很大忙,白建華髮自內心地感謝他們。

說話間,志願者也沒閒著,擦地、收拾散亂物品、聊天都沒耽誤。看到隨意堆放的物品佔據了本就不大的屋子,謝書記說,再過幾天,多來幾個人幫他們把家裡的物品歸攏歸攏,空間會更大一些。白建華說,就盼他們能多待會兒。

志願者專幫獨居老人跑腿兒

“大冷天的,就別來了,我們倆挺好的,不缺啥。”還沒等志願者進門,年近九旬的李春林老人已經在門口等候了,嘴上說著“言不由衷”的話。

“人老了,日子真難過……”這群有愛的志願者讓老人不孤單

五六個志願者進門後分工明確,擦桌子、拖地、清洗馬桶、陪老人聊天,李春林老兩口樂得合不攏嘴,一邊給大家倒水,一邊招呼大家。

香坊大街街道辦事處香中社區黨委書記遲卉莉告訴記者,李春林老兩口都快90歲了,兩個子女一個在南方、一個住道里區。社區離他們家非常近,平時,志願者們每週來給老人打掃一次衛生,老人住的樓層稍高,冬天下樓不大方便,老人缺啥,就幫著給帶過來。

李春林老人說,雖然住本市的閨女也常回家,但不如這些志願者們方便,遠親不如近鄰嘛,他們就在道對面,有啥事,打個電話就幫著解決了,這些年沒少得他們濟,年歲越來越大,卻感覺日子有盼頭。

“人老了,日子真難過……”這群有愛的志願者讓老人不孤單

遲書記看到李春林老人的頭髮有點長了,臨走時說,你在家等著,過幾天,我找個剪頭師傅上門給你理理髮,快過年了,打扮精神兒的。

同在香中社區的86歲老人錢淑惠一個人獨居,當志願者上門服務時,恰巧住在南直路的老人女兒也回家看望老媽。老人的女兒說,自己家離老媽挺遠,在家裡還得看孫子,沒法分身,一個星期只能回來一趟,平時都是社區的志願者們幫忙關照,買菜、收拾屋子的活啥都幹,比我這當女兒的都強。

當志願者來到香中社區另一位年近九旬的王老太家時,敲了好一會兒門才打開。老人行動有些緩慢,正在屋裡吃飯。志願者說,老人一輩子未婚,沒有子女,一直是一個人生活。不熟悉的人幫忙,老人還不放心,平時,都是她和另一位志願者輪換著幫老人買菜和一些生活用品。

老人年歲大了,志願者們每天都會來敲一次門,看看她的情況,要不都不放心。大家也一直想幫她找個老年公寓,但商量好多次了,老人都不願去。等過了年,還會繼續和老人商量,爭取讓老人搬到老年公寓去,在那裡生活會讓人放心一些。

“人老了,日子真難過……”這群有愛的志願者讓老人不孤單

“人老了,日子真難過……”這群有愛的志願者讓老人不孤單

後記:

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不便,但有了志願者們的傾心付出,悉心幫忙關照,他們的生活就會多些陽光,希望這樣的陽光越來越明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