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個爸爸都叫做父親!

文 | 月下客

最近《都挺好》大結局了,一直愛作的蘇爸爸,在自己失憶後才找回了父愛。而明玉也終於釋放出的愛,卻再也得不到父親的回應。

這個結局讓堂媽老淚縱橫,再看蘇爸爸和明玉的對話,依舊忍不住溼潤了眼眶。

每個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個爸爸都叫做父親!

姚晨在微博中說:這就像我們真實的人生,經常與愛、和解擦肩而過,而很少真正得到它們。

哪有爸爸不愛自己孩子的,他們只是還沒有長大、還沒有明白為人父,意味著不只是一句稱呼。

這也讓我想起了曾看過的一篇文章,今天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每個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個爸爸都叫做父親!

傍晚在幼兒園接了月寶,出大門時撞見一個爸爸領著孩子匆匆趕來,他把一個書包舉到值班的老師眼前:陳老師,不好意思,書包拿錯了。

這是誰的?

不知道啊。

您從哪拿的?

不知道啊!……可能是剛才在滑梯那玩的時候拿錯了吧。

說著,他順勢推了孩子後腦勺一下:你怎麼連自己書包都不認識呢?

孩子說:我認識啊,這書包不是你拿回來的嗎?上車的時候還是我發現拿錯了呢。

爸爸臉上有點兒掛不住,把孩子往裡邊推:去去去,趕緊找你書包去,找不著明天別上學了。

每個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個爸爸都叫做父親!

父子倆走遠了,陳老師說:總看見這樣的爸爸,要麼拿錯孩子的書包,要麼拿錯孩子的輪滑鞋,要麼來問我孩子的教室在哪裡……

感覺現在的爸爸,對孩子上心的太少了。

孩子的書包長什麼樣都不知道,難道孩子上學放學,做爸爸的都沒有對孩子的背影望過一眼嗎?

每個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個爸爸都叫做父親!

前不久,一個媽媽群裡有人問:孩子和爸爸在一起的時間也不短,爸爸也經常抽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但是為什麼孩子就是和爸爸不親密?

她的問題讓我想起去年發生的一件事。

我們有幾個朋友經常以家庭為單位帶孩子在一起小聚,其中有一個朋友的老公總是不出席,可能是月爸比較開朗的緣故,那個朋友的孩子小希就很喜歡找月爸一起玩。

每個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個爸爸都叫做父親!

有一次大家一起爬山,爬到中途孩子們都累了,爸爸們就一個個的把孩子扛了起來,最後只有小希一個人剩下了。

她嚷嚷著讓媽媽抱,但是媽媽提著一堆東西抱不了,小希就很失落,說爸爸為什麼不能一起來。

後來終於有一次,小希的爸爸也來了,但是小希還是喜歡找別人的爸爸一起玩。這是為什麼呢?

我暗中觀察了一下,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小希不只一次靠近爸爸,問他問題,請他幫忙,但是他都只顧著低頭刷手機,偶爾說句話,也是說:“你去找小朋友們玩,爸爸這忙著呢!”

每個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個爸爸都叫做父親!

小希在吃飯的過程中,不止一次流露出焦躁、委屈的情緒,在一堆小朋友中間顯得“很不乖”。這時候爸爸反而及時出現,大聲地呵斥了她。

矛盾馬上要升級,朋友趕緊站出來打圓場,說孩子可能是困了。

但我更願意相信,小希的煩躁是因為對父愛的索求沒有得到回應,而造成了她的壓抑和憤怒。

說實話,小希的心情比爸爸不在場時更糟糕!

每個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個爸爸都叫做父親!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們對父愛的渴求越來越多,爸爸的長期缺席會給孩子身心造成負面的影響。

但是有一些爸爸長期生活在孩子身邊,付出了很多時間去陪伴孩子,卻沒有形成很好的親子關係。

因為他們對孩子的陪伴都是假性陪伴!

所謂假性陪伴,就是單純的“物理陪伴”,即我一直和你在一起,但是你做什麼我不關心,你想什麼我也不知道。

這樣的家長雖然表面上是在陪伴孩子,但是並沒有與孩子展開情感交流和思想溝通,從而使陪伴有其名無其實。

每個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個爸爸都叫做父親!

如同小希的爸爸,雖然出席了活動,但身在曹營心在漢,給了孩子陪伴的希望,卻因為冷漠和疏離讓她產生更大的失落和失望。

足球賽中,有的運動員上了場卻不盡力踢球,一定會讓隊友懈怠。在工作中,有人按時到崗,卻無所事事,反而會讓工作滯後,拖組織的後腿。

所以,陪伴不在於花費多少時間,而在於走了多少心思,用了多少感情,辦了多少實事!

每個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個爸爸都叫做父親!

還有一些爸爸雖然做到了陪伴,但是如果卻沒有采用恰當的方式,這種陪伴反而會帶來比缺席更壞的影響。

有一個朋友曾經跟我講起他的爸爸,說他的爸爸對他管教非常嚴格,小時候從學習到交友,每一個細節都要牢牢把控,人生的每一步路都要聽從老爸的安排。

他十八歲以前,臥室的門從來不許關,抽屜不允許上鎖,打電話給女同學也要彙報來龍去脈。

他唯一一次沒聽從老爸安排的事就是填報高考志願,為了堅持自己的選擇,他差點和家庭決裂,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要脫離老爸的掌控,考得遠遠的。

每個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個爸爸都叫做父親!

畢業後他曾經和同學們一起創業,結果不到一年,資金鍊斷掉,賠了個血本無歸。

有一天傍晚,他們三個合夥人坐在馬路牙子上抽菸,這時其中一人的電話響了,是他老爸打來的,老爸在電話裡說:要是撐不住了,就回家。

那哥們哭了,他也哭了,人家是被老爸感動的,他哭是因為他忽然發現,老爸和老爸是有天壤之別的。

有的爸爸被稱為父親,而有的卻只能在口頭上稱作一聲爸爸。

每個男人都能做爸爸,但不是每個爸爸都叫做父親!

什麼是父親呢?

大概就是平日裡覺得可有可無,不需要像母親一樣親親抱抱,通個電話也不像和母親那般“絮叨”,甚至可能還覺得無話可說。

但是一遇到事就會第一個想起他,在做重大決策前想聽聽他的意見,活憋屈了想找他談談。

他話不多,但一兩句話就能讓你迅速回血,讓你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覺得無助,因為背後總有一個挺你的人。

他看似在孩子的生命中輕描淡寫,實則投入了非常多的情感,給足了孩子目不轉睛的關注,潤物細無聲的關懷才能讓孩子對他建立起足夠的信賴。

一個像樣的父親,一定有足夠的情感做依託,有足夠的修養做底色,才能在孩子的世界裡,活得頂天立地。

而有一些爸爸在孩子童年時缺席對他的陪伴。

在孩子少年時犯任何錯誤時都靠武力解決,輕則罵重則打,解決問題簡單粗暴。

在孩子青春叛逆時和孩子沒有絲毫感情基礎,卻天真地想一下子拿出家長的威嚴。

這樣的爸爸未必是不愛孩子,只是把父親這個角色想得太簡單!

所有的男人都可以做爸爸,但不是每一個爸爸都配稱為父親。成為爸爸靠生理性本能就可以,但作為父親,一定要肩負起成就一個孩子的責任。

給足孩子關懷,讓他在童年時感到溫馨。

給足孩子力量,讓他在少年時果敢、自信。

給足孩子包容,讓他在青春期,和你沒有秘密。

希望所有的爸爸,都能成為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