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

《狗十三》我就是被他的名字所吸引才去看的,但也做好了看爛片的準備,不過當看完後發現確實是部好電影。《狗十三》它是一部5年前本就該上映的電影,但是就算現在上映也沒有過時的感覺,那是因為每個人的青春中總有這樣一段像主人公李玩經歷,讓人回憶與深思。

《狗十三》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

影片中的社會環境我真的的感覺很熟悉,這是在陝西拍的電影,而我恰恰就是在西安長大的,聽著裡面的陝西口音,感覺就很親切。當時我見的旱冰場和小酒吧就和電影裡的一樣,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雖說我不像李玩是單親家庭,但我也是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參加演講比賽緊張到說不出話,跟家長彙報成績,種種事情我都經歷過。看完電影問了我身邊的幾個朋友,他們說並沒感覺到淚點,但是想起了自己曾經以自我為中心的日子,想起來小時候爸爸打自己的情景,想起了甩開家人衝出去和家裡人慪氣的自己。總之大家都從影片中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

《狗十三》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

其實在影片中爸爸就是個淚點,他是一個成年人和李玩形成了很強烈的對比。李玩的任性執拗可以因為她是個孩子而被原諒,爸爸是要扛起老人、生活和孩子的那個角色。就算生活再糟糕,在面對領導時也不能表現出來,為了生活不能不這樣做,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展現出自己的脆弱。但他喝醉後給前妻打電話時卻忍不住落下了淚,根本忍不住,卻還一邊哭一邊捂著李玩的眼睛,不想讓她看到。其實有很多人都不太注意爸爸的劇情,因為電影是圍繞李玩展開的,所以並沒有把爸爸的故事講得那麼清楚,可我們都應該知道他也是從“小孩”時期過來的人,“大人們”就是這種偉大的樣子吧。

《狗十三》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

關於喝牛奶的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奶奶在早餐時給李玩喝牛奶而李玩卻吐了,並且很生氣的說:“你們還讓我吐多少次啊?”大家肯定都會覺得是李玩不開心耍性子,但我感覺不是,我認為老人和李玩一起生活那麼多年了,肯定知道李玩不喝牛奶。李奶奶說了句“這孩子還是不能喝”這段戲的潛臺詞是什麼?奶奶認為牛奶對小孩身體好,所以執意讓李玩去喝,認為她不喝是不喜歡耍脾氣,甚至不惜以欺騙的方式。這就是家長不相信孩子,總是理解錯。

《狗十三》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

我在前半段一直因為她那些幼稚的行為讓我感到生氣,對家人的不尊重,對於別人的好心不領情,對於生活的執拗等等。但是慢慢當電影進行到下半段,開始坐下陪爺爺奶奶吃飯,也會提醒爺爺說糖尿病不能吃南瓜,在爸爸的酒場上嚥下那口狗肉。也許就是這樣,我們都會慢慢對“大局”的妥協,這是成長的一部分,當你經歷過這樣的妥協之後,你以前所認為的很大的事情也就變得不足為奇了。電影名字,狗是引題,13是成長,狗B就是偽善的成人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