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地名,每一条街都有一些故事

又到了普及泸州历史民俗的时候,今天再来谈谈泸州一些老地名,作为泸州人还是应该多少知道点,不然外地朋友来泸州,一问三不知,实在太失礼于人了。

无名氏——白招牌

泸州老地名,每一条街都有一些故事

有一种说法,以前三星街上头,正好是老泸州城的繁华商业地段之一,一家酒店,卖的东西不能让官府知道,但是又不能没招牌,于是挂了个没招牌的旗出来!撒都没写!大家看了这招牌,于是口口相传,就叫白招牌。

牌坊街——迎晖路

泸州老地名,每一条街都有一些故事

迎晖路原名“三牌坊”,顾名思义,拥有三道时跨明清两代的石筑牌坊。第一道牌坊是为工料给事张鸣瑞建立的“黄扇司谏坊”;第二道牌坊跟科举乡试有关,是为朱氏父子所建的“父子经元坊”;第三道牌坊则是清代建立的“川南第一州”石牌坊。

牌坊挡不住岁月前进的脚步。在民国17年,泸州进入了城市建设的分水岭,三牌坊街上的牌坊先后被拆除。在城市改造中,国民革命军第24军师长唐英(号永晖),负责督办。建成之时,由于这条街迎着东升的旭日,也为了迎接唐师长,便改名为“迎晖路”。

军事要隘——龙透关

泸州老地名,每一条街都有一些故事

据《泸县志》:“蜀汉诸葛亮依山势为城,名曰龙透关”。在蜀汉时期,为土筑城墙;明崇祯十一年重建,清同治二年再建。北临沱江,南抵长江,犹如巨龙穿透两江,故名。“龙透关”又名“神臂关”,此名始于明崇祯重建之时,寓意犹如一条神臂雄锁长沱两江。

泸州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龙透关为惟一通道,古往今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龙透关也爆发过许多著名的战役,而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战役就是1921年12月1日的泸州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的武装起义,被称为八一南昌起义的预演。

泸州老地名,每一条街都有一些故事

象征“多子多福”的地方——百子图广场

百子图广场呈半圆形的阶梯式露天看台,广场依地形而建,作下沉式设计,有古罗马斗兽场风格。原名真如寺, 因寺壁塑有“文王百子图”,寺门砌有“百子图”故得其名。里面有从忠山滴下的山泉水,非常甘甜,当地人很喜欢去那里烧香拜佛求子。“周文王生百子”更被认为是祥瑞之兆,寓意多福多寿,多子多孙,子孙昌盛,万代延续。

现在也是泸州新婚夫妻婚车队必来的地方,以便借此地的美好寓意求早生贵子。

泸州老地名,每一条街都有一些故事

前世今生——苏公路

现在很多人习惯称苏公路为水井沟。水井沟属于酒城的购物天堂。提起苏公路,不少年轻人都会忍不住地反问一句:“这里不就是水井沟么?

在改名为苏公路之前,这里的确叫做水井沟。据《泸州地方史》记载,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率军曾在水井沟与一位名叫苏琼的守城将领大战。由于不敌张献忠兵力雄厚,苏琼及其满门战死桥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苏琼忠烈,在城南建立一座“苏公祠”,水井沟也由此摇身一变成为苏公路。

而现在我们用的还是熟悉的老地名水井沟。

泸州老地名,每一条街都有一些故事

酿酒源泉——营沟头龙泉井

龙泉井名字的来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山中有一对姓舒的父女,一次舒父砍柴时救下了龙王的小儿子青蛇。为了报答舒父,便邀请他到龙宫一聚。走时送了舒父一瓶仙酒,某日仙酒被别人不小心洒在泉水里,此后泉水酿出来的酒就特别甘甜爽口,浓香诱人。于是这口泉水井就被叫做龙泉井。

古人说:“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美酒必有佳泉”。井水一年四季都是泉水清清,满井盈盈,泸州老窖至今仍然坚持用龙泉井水勾调、加浆。

泸州老地名,每一条街都有一些故事

人杰地灵出人才——三星街

传说营沟头内有一个姓高的人家,在清朝光绪年间三个儿子都考上了进士,一时间被民间称作是“一门三进士”。进士被人们崇拜为天上的魁星,“一门三进士”有三星高照之意。从此,这条街被称为三星街。

以前还有一个谐称,叫做“伤心街”。这和旧社会三星街上人贩子买卖人口分不开。当时人们低价出售劳动力,一不小心很有可能被人贩子拐卖去,所以叫做“伤心街”。

而国窖大桥的修建,终于让这条老街步入拆迁行列,历史渐渐地融入现代化的浪潮里。

传说故事小地名

清朝时期,现在的龙马潭区石洞镇出了一家人,婆婆、母亲与儿女三代都是在丈夫去世后守节到老,为了表彰她们,朝廷在该地立了贞节牌坊,后被毁,所以该地一直俗称为“一门三节”;

“兆纳鹰”名称源于清朝时期的一户移民人家,在当地安家立业而命名;

“望天龙”地名则来源于传说,“在古代,当地有一恶龙危害百姓,该龙被百姓擒获后,头一直望着天。后来,当地就取名‘望天龙’。”

现代化发展渐渐的将旧时光隐藏在你熟悉的角落又有了哪些变化,跟和蔼的老人们聊一聊家常,了解一些被你忽略的故事你会爱上你生活的地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