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雜譚:神祕的黃大仙兒

很早以前,有個膽大力壯之人,常年夜晚到野外捕捉黃鼠狼,以此謀生。這天他在一塊荒墳地裡,發現了蹤跡,便於傍晚精心下好夾子。第二天拂曉,他信心滿滿前去收貨時,卻發現兩個夾子被人扔得遠遠的。如是者三次,這人很惱火。第四天深夜,他牢牢地壓好捕捉機關,爬上了墳地裡的一棵大桑樹,專等著看到底是誰壞了他的好事。五更時分,皓月當空,群雞亂啼,樹影婆娑,忽然從一座大墓裡悄無聲息地出來一位白鬍子老頭,高聲叫罵:那個龜孫,又在俺家門前放這些爛東西,嚇得孩子們不敢出門。罵著就把兩個黃鼠狼夾子踢了老遠。樹上的壯漢肝膽俱裂,哎呀一聲從樹上摔了下來,連滾帶跑,到家從此得了重病,不久一命嗚呼。這樣的耳熟能詳的傳說,我相信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小時候都聽說過。

南莊我的一位大表哥,為人忠厚和善,公道正派,當過二十多年的生產隊長。他的上嘴唇有一塊明顯的瘡疤。聽他講述緣由,不免膽戰心驚:一個冬夜,月光朦朧,他到鄧樓北窪墳地裡去逮黃鼠狼,忽見前面平地洪水滔天,滾滾而來。表哥拔腿就跑,無論他跑多快,大水就攆多快,緊挨他的身後。情急之下,表哥撂出了懷中揣著的一顆炸皮子。忽通一聲,洪水無蹤,天上明月依舊。他回家後嘴上長了疔瘡,久治才愈,只是上唇留下了大疤。現大表哥已經作古,至今不知他講的驚悚故事是真是假?

黃鼠狼晝伏夜出,常棲身於荒野墳墓,破敗場屋小廟和鄉村秫秸垛裡,捕食老鼠家禽。由於它身手敏捷,生性狡猾,所以便被蒙上了種種神秘色彩,說它得道成仙,冠之以黃大仙兒的美名,具有神奇的法力和本領,並代代相傳。黃鼠狼分為狼子和鼬子兩種。體型較小遍體通黃的叫狼子;體型較大黑嘴頭黑尾巴稍的叫鼬子。下霜以後,它們的毛皮特別值錢,尤其是狼子的尾毛是製作狼毫的上好材料。小時候,每到隆冬,場光地淨,便能見到三五成群的山東人帶著嗅覺靈敏的哈巴狗兒,扛著長矛,揹著絲網,圍著村裡的秫秸垛亂轉亂捅,不時就能捕到一隻吱吱亂叫的黃鼠狼。

那年臨近麥收的一個早上,生產隊長組織男勞力拆除村東頭一處繁育紅薯秧苗的炕圃,忽然從炕道里竄出來一隻黃鼠狼。正在人們詫異之際,竟接二連三地竄出十幾只來。剎那間,拿棍的,舞鍁的,亂撲亂打,慌作一團,一隻也沒拍住。可黃鼠狼釋放出來的自衛的奇臭奇騷,使人捂嘴掩鼻,乾嘔半天。仔細想來,黃鼠狼除了鬼鬼祟祟偷雞之外,還是對人類大有益處的,據說一隻成年黃鼠狼一年就能捕食三千多隻老鼠,畢竟它是大自然生物鏈中重要的一員。只是現在,在我們這裡大平原上的曠野和鄉村,再也難覓黃鼠狼的身影,不免讓人感嘆和惆悵。

老何雜譚:神秘的黃大仙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