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名山及海拔800米以上山峰

说易县可能有些人不知道,说狼牙山和荆轲过得那条河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荆轲那首歌的流行要远远早于小潘的《过河》。

狼牙山的名字早先也挺文气的,叫朗山。朗山易水,一山一水,一阴一阳,一古一今,已然成为我大易县人民的骄傲。

易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年均气温11.2℃。无霜期186天。土壤多为棕褐壤和褐土。

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从西北向东南由陡峻逐渐到平缓。大体可分为三种地貌,即西北山地和中部丘陵、东南平原。

深山区面积105.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120~1813米,主要分布在桥家河乡、富岗乡、蔡家峪乡、紫荆关镇、南城司乡。

浅山区面积约1125.1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狼牙山镇、西陵镇、独乐乡、流井乡。

丘陵区面积872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裴山镇、高村乡、梁格庄镇。平原区面积43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裴山镇,易州镇,桥头乡,高陌乡,凌云册乡。

水源于山。主要河流有拒马河,途经紫荆关镇、南城司乡,境内河流长32.5公里。北易水河发源于云蒙山,中易水河发源于蚍蜉山,南易水发源于狼牙山东麓,途经塘湖镇、尉都乡,槽河发源于五回岭东麓。

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如下:(不完全统计,此部分资料源于易水燕新浪博客)

山名海拔高度(米)所在乡镇

狼牙山1025狼牙山镇

双坨子809.2狼牙山镇

老鼠坨1035.3七峪乡

利华尖1057七峪乡

黄古坨944.9牛岗乡

九连山887牛岗乡

三石娃娃835.6坡仓乡

磨鼻子山1371.5甘河净乡

前坨1098.9桥家河乡

老爷岭1191.7桥家河乡

大库龙沟山1250桥家河乡

五尔岭1051桥家河乡

石胡1592桥家河乡

红牛石岭1483桥家河乡

五回岭1346桥家河乡

别蜉岭1369良岗镇

大安山1357良岗镇

凤凰台1434良岗镇

大东山1025良岗镇

小兰寨1005良岗镇

加叉岩946.8良岗镇

五峰寨1383.7富岗乡

望兵坨809.2富岗乡

楼子寨893紫荆关镇

大挂拉尖1066.8紫荆关镇

炮架山881.6紫荆关镇

四炮墩805紫荆关镇

白石沟尖899紫荆关镇

碾子沟东山1134.7紫荆关镇

马石架1064紫荆关镇

新龙潭尖1057.5紫荆关镇

峨眉寺岭903南城司乡

傲姿坨992.8南城司乡

窗户山1139.2南城司乡

豹儿岭964.3南城司乡

一架尖1292.1南城司乡

八百山1196.3南城司乡

东大梁1303蔡家峪乡

摩天岭1813.3蔡家峪乡

大片尖1661.1蔡家峪乡

平顶山1348蔡家峪乡

红花寨1212蔡家峪乡

云蒙山1120.8西陵镇

龙潭顶1122.6白马乡

白草站顶991.2西山北乡

易县的四大名山

易县名山及海拔800米以上山峰

朗山竞秀 堆云叠翠 于正万摄

狼牙山 狼牙山原名郎山,位于易县城西南35公里。西汉武帝晚年多病,疑其左右为巫盅(埋木偶人,诅咒害人)所致,涉及皇后、太子、公主等亲属,太子刘据自杀,其子远遁该山,故名。郎山下原有西晋太康元年(280)诏锡郎山君(汉武帝孙)及其子触峰将军父子法祀碑与郎山君祠、触峰将军庙。郎与狼谐音,亦名狼山。因山峰耸立,危峰参差迭起似狼牙,又称狼牙山,为古易州十景和古城保定八景之一的“狼山竞秀”或称“狼峰耸秀”,为国家森林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红色旅游热线景区。

该山西南、东北走向,其范围西至漕河纵向河谷的五勇村、甘河、猫尔岩一线,南至管头、娄山、西山北一线,东至胜利南渠的燕王岭、野沃、狼牙山林场,东西走向25公里,南北间15公里,俗有五坨三十六峰之称。

易县名山及海拔800米以上山峰

云蒙山 位于易县县城西25公里处,距清西陵约10公里,与永宁山、古长城、紫荆关相连,海拔1120.8米,为北易水的主源地。因山头上常云雾缭绕而得名。风景雄伟而秀丽,是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区,古易州十景中的“云蒙叠翠”。云蒙山群峰耸立,峰峦多姿,壑谷幽深,峭壁云封,翠色横空。山泉潺潺,碧水环流。山上天然次生林茂密,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珍禽异兽散布其间,炎热夏季不见暑。历代文人墨客来此览胜,僧道于此建寺观修道养性。

云蒙山东南侧是永宁山(清西陵建成后由泰宁山改名),山半腰积翠屏下原有泰宁寺又称静觉寺,有辽大安三年(1087)碑记,该地曾有云上寺、双塔庵和五代大臣冯道吟台遗址。双塔即建在双塔庵内。由永宁山北行,翻过两道山梁,顺小路达云蒙山巅。山中有朝阳洞、童子洞和乳水洞三个天然洞穴,神话传说颇多。传乳水洞又名孙膑洞,孙膑和其师王禅,即鬼谷先生修身养性并著录兵书之所。洞内有石床、石桌、石炉等物,依然摆列有序。载鬼谷先生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孙膑、庞涓、苏秦、张仪俱师事鬼谷先生。童子洞传为鬼谷之母生其兄弟之处。鬼谷有孪生兄弟王挠,兄弟二人修道于乳水洞,号王禅(诩)、王挠老祖。又传孙思邈曾在乳水洞拜谒孙膑祖师遗像。乳水洞深邃几许,迄今是个谜。洞内钟乳石四时凝滴,清冷阴凉。洞里13个大水槽自西向东排列。相传每槽代表一月份,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查看,哪槽有水,哪个月即有雨。

清雍正八年(1730),在泰宁山下建西陵,驱逐附近寺观僧道,寺观始衰落,但云蒙山乳水洞慈云观(供奉王禅老祖,及王挠、苏秦、张仪、庞涓、孙膑等)仍保留,该观道人延续至“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赶下山。

云蒙山昔日还有老君庙、玉皇庙,以及白云洞、白猿洞。山后还有老母洞,相传西王母云游天下,见此风景优美,曾居洞中,遨游云蒙山风景。山崖遍布摩崖石刻,有“云龙”、“仙踪”及不少石刻诗句。乳水洞距童子洞约三里许,绕过一道山梁,沿崎岖小道,在山林古树间穿行,颇有世外桃园之感。

易县名山及海拔800米以上山峰

千佛山 位于易县城西北16公里处的千佛山森林公园是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30000多亩,森林覆盖率65%,平均海拔1122.6米,有三条主要沟壑。景区内怪石林立,群峰凸起,林木茂盛,溪水潺潺。

传说在隋朝年间,有一些佛家能工巧匠在沙峪口的一个溶洞内雕刻了一千尊佛像,供佛家弟子学习、奉仰,由此得名千佛山。后由于战乱,此洞被封闭。

千佛山景区物种丰富,乔、灌、藤木树种几百种,草本植物和珍稀菌类药材上百种,十几种珍稀野生动物,被人们称为“保北野生物种基因库”。漫山遍谷的石灰岩,便是上乘的上水石。山势雄伟壮观,林海苍郁。冬季冰雕玉砌,夏季清爽宜人,是理想的观光旅游目的地。

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河北易县千佛山景区内有古庙遗址、古人居遗址、古炮台、金象台、石龟、骆驼峰、讲经台、古溶洞、金蟾峰、一线天、芦苇荡、不见天、龙王台……等多处历史古迹,听当地百姓讲述千佛山的传说故事三天都讲不完。北天门之艰险雄奇,可谓鬼斧神工,夺人心魄。千佛山四季旅游各有特色:春看桃花、夏游瀑布、秋赏红叶、冬睬冰雕,为千佛山四绝。千佛山自然景观秀美,地域广阔,可开发建设潜力巨大。

易县名山及海拔800米以上山峰

龙灯映祖山 于正万摄

洪崖山 为易县十景之一的“洪崖积雪”,在易县县城北17公里,海拔716.5米,北易水支流发源地。洪崖山悬崖陡峭,危峰高耸,隆冬积雪经久不消。春初,山下杏花开放,山顶依然白雪皑皑,伴映着苍松翠柏,构成一幅绚丽的画卷。洪崖山建有规模庞大的庙群,有庙寺达50余座,主要祭祀道教尊神后土皇帝,俗称后山奶奶庙。后土皇帝是道教“四御”之一,协助玉皇大帝执掌阴阳生育、万物生长与大地山川之秀。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敌军追赶中,被后土皇帝搭救。刘秀登帝位后,敕建后土庙。之后,历代敕封扩建,有庙堂殿宇50余处。下院有孙膑庙、观音殿。经过十八盘(俗称九曲十八弯),登上欢喜台,过四圣祠、九龙殿、太阳殿,绕栈道北行,至救苦殿、三清殿、玉皇殿。往东北跨过仙人桥,登高台阶入正殿山门,门内钟、鼓楼对峙,正殿三间供后土皇帝,又称太宁宫。两侧有配殿。宫后有寝殿、三霄殿、观音殿。山后有后土奶奶老家,庙内塑后土坐像,两旁是太白金星、灵官立像。金代魏道明为该观撰碑,曾称寿阳院或寿阳观。每当初一、十五,善男信女进香。现已辟为道教活动场所。

三月十五和十月十五,进香者摩肩接踵,特别是三月十五庙会,从月初各地人开始来赶庙会。进香者除京、津、冀外,周边各省亦不远千里而来,涉及十余省份。保北、京南各县家家户户赶庙会,不能至庙会者,在家焚香祭祀。赶会者车水马龙,昼夜不停,高峰时日人流量达十几万人。进香花会百余道,而以十番会居群会之冠。众会中以西北奇、北东庄、茹堡等村举办的“驾会”上山,最具后土庙会特色,每村有黄绫彩轿一乘,内有后土娘娘结义姐妹女神木偶像一尊,黄袍冕旒执圭之像八驾,四轿夫穿黄马褂,包黄巾,并有金瓜钺斧、朝天镫、旗罗伞扇等执事仪仗10余副,音乐会随之吹奏,其他各会皆望驾临而拜谒,沿途善男信女见驾叩拜。山下搭神棚,为共拜之所。涞水南高洛村古乐会到山下马头村演奏,并诵《后土皇帝宝卷》,庙会专门为该会设会场。飨神戏剧,一场接着一场,台下人山人海。物资交流会更是热闹非凡。充分展示了当地民俗。

在易县,身在山,面对山,相看两不厌。山能给你坚硬的骨格,水能给你流动的思想,看山阅水,心头便有一幅奇伟瑰丽的画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