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巴彥淖爾——書香蠻會

聽見巴彥淖爾

在杭錦後旗的北邊,有個叫蠻會鎮的地方。蠻會的名字是有來歷的。因蒙古人稱漢人為蠻子,清朝末年,漢人多來此聚集開墾,所以被叫為蠻子聚會的地方。還有說法是蒙語“獾子灘”的音譯。蠻會還是清末民初旅蒙商賈的重要驛站。這裡已有百年曆史,曾經瀰漫著濃濃的書香氣息。

早在晚清至民國時期,蠻會就有了私塾和教會學校。

據《杭錦後旗志》記載,1915年(民國4年),蠻會天主教堂(建於1904年)和大發公教堂各建一所教會學校,名曰“公學院”,這是當時杭後地區最早的兩所學校。蠻會教堂的學校比陝壩教會學校早三年。

解放前的杭後地區共有9所私塾,其中蠻會就有4所。 1925年~1930年間,中共河套地區地下黨人李春秀、王汝賢曾在蠻會教會學校擔任教師,就此留下一段紅色記憶。

李春秀、王汝賢在職期間,發動學生與教堂神父鬥爭,公開喊出了“打到帝國主義”、“取消不平等條約”的進步口號。

1927年冬天,為了和教堂爭奪教育陣地,李春秀在陝壩、蠻會動員教會學校學生到臨河公立學校上學,並自己掏錢,把部分想走的學生僱車送到臨河一完小,其中出不起膳食費的,就由地下黨員包下來。1928年冬天,地下黨員王汝賢在蠻會借用民房建立鄉級公立學校,並自認校長,公然與教會學校挑戰。期間招收學生80多名,生源超過了教會學校。蠻會公立學校是杭後地區最早辦起的中國人自己的學校,從而打破了洋人壟斷教育的局面,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解放後,蠻會還有一段歪打正著的書香歷史。1970年,杭後四中在蠻會創辦,此後四、五年中,四中曾經聚集了一批當時有所謂“右派”問題、被髮配的優秀教師。其中,畢業於北師大的有馮錫煒、何敬之等4人,畢業於內師大的有陳振華、羅建金等18人,組成當時全巴盟最為壯觀的中學師資陣容,成為杭後乃至巴盟地區教育史上的奇葩。為蠻會乃至巴盟地區培養了大量的人才。1977後,這些老師逐步被奮鬥中學及巴盟中學“挖”走。

听见巴彦淖尔——书香蛮会

百年

新堂

新堂小學:解放前的新堂小學,生源多為教民和有錢人家子弟。解放後更名為繁榮小學,是河套地區最早的國立完全小學之一。到1963年前後,有大量農家子弟入學,生源輻射半徑20公里,師資及教學質量遠近聞名。資料顯示,文革前,新堂小學的教師中,師範畢業者有郭俊傑、郝美珍、鄔德湖、郭秀芬等10名之多,乃當時杭錦後旗農村小學罕見現象,為本地區培養了一大批鄉村基層幹部。這裡產生了河套地區最早的民辦教師、最早的拖拉機手、最早的赤腳醫生……,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新堂劇團:新堂村百年曆史,人傑地靈。受晉陝文化薰陶,村中多有民間文藝人才,解放後至文革前一段時間,這裡每年要舉辦交流會,邀請杭後紅星劇團唱大戲,人氣極旺。

文革期間,繁榮五隊村民李建忠、齊綏生、樊二有、樊三有等人,利用冬閒時節,組織創辦了本村晉劇團,自導自演自配器樂、自制佈景道具,排演了兩部整本革命樣板戲《紅燈記》和《智取威虎山》,成為杭後農村一大文化奇聞,並在春節期間,屢受邀請到周邊鄉村演出,活躍了當地文化。

百年新堂,鄉愁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