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一個企業家的背後是一個企業,少則幾人,多則千人、萬人的員工。他們率領公司一路發展壯大,企業發展得越好,意味著他們的責任越重,而他們也就變得不敢病、死不起,牽一髮而動全身。

文: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企業家作為企業的一把手,經常面對千頭萬緒的企業發展問題,大多數都是工作狂,沒有睡到自然醒、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工作時間長、作息不規律,即使有病也一再拖。讓我們來看看著名企業家們如何面對責任。

  • 任正非:74歲. 華為創始人.1978年創辦華為,至今剛好40年。
  • 公司人數:18萬人。
  • 責任指數: 五顆星

“我無力控制,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半夜常常哭醒”、“研發失敗我就跳樓”,這是任正非在華為創業維艱期決絕說出的話。

那時他先後歷經愛將背叛、母親逝世、國內市場被港灣“搶食”、國外市場遭遇思科訴訟、核心骨幹流失……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依舊深感無力。這位從小在農村吃苦長大,在部隊錘鍊多年,外人眼裡堅強如鐵的商業硬漢曾經如此艱難。

此後,在一封給華為抑鬱症員工的公開信中,任正非坦誠,自己“也曾是一個嚴重的憂鬱症、焦慮症的患者”,他的身體還得了多種疾病,因得了癌症動了兩次手術……

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 宗慶後:73歲.娃哈哈創始人。1987創辦娃哈哈. 至今已31年.
  • 公司人數:3萬人
  • 責任指數: 五顆星

眼袋、皺紋、老年斑種種跡象表明,宗慶後老了。年輕時雷厲風行,老了之後看起來和藹可親。出生於1945年的宗慶後,創業31年來,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一年中200多天都奔波在市場一線。

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 王健林:64歲.萬達創始人. 1988年成立萬達,至今30年.
  • 公司人數:10萬人。
  • 責任指數: 五顆星

網上曾流傳過王健林的一天作息表,他早上4點起床,健身45分鐘,工作量約是16小時;馬雲一年飛行了800多個小時,平均每天2小時在飛機上度過,走訪了33個國家和地區;柳傳志講到他得病時,往往病好了第二天就又立刻工作,後來變成一個常態,經常地半個月左右就要犯一次.

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即使中國民企老闆如此拼命,擔負上了企業的全部責任和風險,大部分員工確想的是老闆給的工資太少!對自己的工作懈怠,對管理層嗤之以鼻,惡性的導致公司盈利和績效管理惡化,給企業和企業主自身造成更大的壓力。

那麼做老闆的該如何解放自己?讓員工自動為自己做?讓企業的目標也成為員工的目標?

問題就出在用人、分錢、分權的機制問題上。

一. 搭建好的分配機制

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制度是老闆訂的,所以老闆操心。誰訂誰執行,制度只有老闆一個人執行,最後被逼無奈只好放棄,難受,想把不聽話的都吵掉。誰找的?自找的。

怎麼辦?只有一條路:升級,升級為激勵模式。

你想要員工怎麼樣?從被動管理到主動。員工會為誰賣力?自己。

二、企業三寶:用對人、做對機制、造好生態

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老闆要從業務資源能手轉化為人本運營高手。

真正高價值的機制是激勵機制,企業機制中70%應該圍繞激勵分配進行。

好魚塘才能養出好魚,好土壤才能種出好糧。

文化是紮根、機制是養分、團隊是主杆。

老闆的核心價值就是搭班子、築平臺、建系統。

三、人效=人本質量=精兵簡政

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以前員工越多越好,現在人越精越好。

以前員工能幹活就好,現在要一專多能幹出結果才好。

以前講定崗定編,現在講產值預算。

以前企業要養員工,現在要員工養企業。

以前加工資看能力,現在加工資憑價值貢獻。

以前強調建章立制,現在重點建設激勵機制簡化管控。

四、員工的績效這樣設計

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破除固定工資,改為寬帶薪酬、量化薪酬;

破除年薪制,改為合夥人模式;

破除KPl、主觀評價,改為KSF薪酬全績效、PPV、積分式;

破除考勤計薪和打工思維,讓員工為自己幹、實現全員參與經營!

什麼是KSF薪酬全績效?

KSF模式是最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業務員贏得的是高收入。

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某公司業務員KSF實際落地方案

以過去的實現值作為基點,超過這個基點(也可以建共識標準)就可以給予獎勵加薪!

具體方案:建立業務員等級體系,等級體系主要在以下維度進行設計

①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②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③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企業家過著“5+2”,“白加黑”日子,誰之過?網友:機制問題!

總結:在KSF模式,落地容易,且容易顯現作用,該企業在落地KSF方案後,半年時間,銷售額提高20%,費用率降低18%, 員工流失率降低50%。

若想了解更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薪酬制度設計,《績效核能》一書有系統論述, 詳細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