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蜂桶養殖的蜜蜂該如何飼養?

休傷杜景


廣東梅州石扇鎮中蜂養殖戶和金柚種植戶為您解答:傳統蜂桶養殖的蜜蜂該如何飼養?

傳統蜂桶養殖蜜蜂主要抓好四季管理和病蟲害管理,因無法提脾檢查,箱外觀察則非常重要。傳統蜂箱養殖要學會從箱外觀察就能判斷蜜蜂處於什麼狀態,蜂王產卵沒,儲蜜多少,什麼時候割蜜等。

一、四季管理

1、春繁

春繁期間,蜜蜂開始咬舊脾造新脾,但由於氣溫較低,加上蜂群越冬後退化厲害,清巢蜂較少,這時就要選擇一個晴朗暖和的天氣,挪開蜂桶,幫蜜蜂清理蜂桶,防止滋生巢蟲。

2、度夏

夏天到來,蜜蜂的天敵也肆虐起來,主要注意胡蜂,蠟蛾,蟾蜍,螞蟻等。度夏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蜂箱四角墊起來,預防螞蟻、蠟蛾的幼蟲爬入蜂桶,每天晚上巡視一遍蜂場,發現蜂群騷動,查明原因。看看是否壁虎、糖蛾入箱。糖蛾用手電照射,雙眼會出現兩個亮點,嚴防蟾蜍。注意通風散熱和噴水降溫

3、秋繁

秋繁期間,多加註意胡蜂危害,檢查蜜蜂進粉情況,判斷巢內是否儲蜜充足,不足加強飼餵。

4、越冬

蜜蜂在進入越冬前,割去老舊巢脾,縮脾緊蜂。蜂桶進行包紮保溫,少動多看,

二、 取蜜

土法養蜂源於農民,屬口傳身教的經驗型技能,一年取一到三次蜜,在大流蜜取蜜下手要狠,能割多點就割多點,留一小部分給蜂群即可。在小流蜜期割蜜,則有講究。傳統養殖的中蜂蜜圈是橢圓型,割蜜割到頂點為止,留頂點以下蜂蜜,讓蜂群發展,取蜜繁蜂兩不誤

三、病蟲防治

傳統蜂桶養殖的中蜂因群勢大,對病蟲害的防禦能力比活框較強,但強歸強,始終還是會出現病蟲害問題,而且由於無法提脾檢查,出現病蟲害無法得知,往往蜂去巢空,懊悔不已。所以傳統養殖箱外觀察非常重要:

非分蜂季節,採集群驟然減少出勤,巢門和箱底有蠟渣,說明巢蟲危害相當嚴重,蜜蜂已在做遷移的準備。這時必須給蜂群過箱,如果有活框的過到活框養殖,沒有的話準備新桶,然後在別群用割脾刀取一塊大的子蜜脾,拿木條綁定放新桶內靠邊,再將新桶蓋好放到舊桶上,向桶內噴煙驅蜂,最後連續敲擊桶壁驅蜂上爬至新桶後,挪開舊桶,用刀依次割去舊脾,把脾上餘蜂抖在新桶外,注意查看有無蜂王。過箱後飼餵幾天。

分享不易,還請大家給個關注。想了解更多傳統養殖中蜂知識的可以私信我,一定傾囊相授,感謝您的閱讀!


梅州石扇金柚


1:用竹段對比好蜂桶內徑做成飼料槽、把槽架或支撐到正面脾的三分之二高度,住槽內放一

些蜜蜂喜愛的木質飄浮物就可以放飼料了。

2:飼料的製作:依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以6斤糖(白糖、紅糖粉或蜂蜜都可以)兌4斤水加熱至無棵粒或結塊讓其溶解為糖稀。每半月加鹽一次;刺激王產卵、增強蜂體質、安定蜂心、獎勵、冶病等也可依實情往糖稀里加其它東西。

3:飼餵時間:蜂收翅後喂(冶病、獎勵、安定性視實情而定)。

4:飼料量:每標準群不超4兩(無脾群視蜂數酌情加量)

5:操作過程中確保飼料、器具、無毒無汙染。


蜂舞林間


傳統木桶養中蜂呢,基本就是自生自滅,沒有管理,靠天吃飯。

問題是如何飼餵?因為傳統木桶中蜂完全是蜂群根據自然條件、氣候、溫度、蜜源自我調整的。凡是傳統木桶飼養的,根本就不考慮飼餵問題。

如果開始考慮飼餵問題,估計是秋季取完蜜後,接觸了一些新式養蜂知識,擔心取蜜過多,留給蜂群的越冬食物太少,要補充些越冬飼料。

建議:晚上,打開蜂桶,用碗或者其他能放置在蜂桶底部的容器盛一些白糖水即可。白糖水上面放些乾淨的草葉,以免蜜蜂掉進去淹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