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她也有过美好的梦想,长大后成为明星,受人追捧。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她是一个妓女。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1

握着手里仅有的五美元纸币,那天,雨中,她冲进一个酒吧。不知哪来的念头,自杀前她想喝一杯啤酒。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那是一个低档同性恋酒吧,在那里,她遇到一个寂寞的同性恋女子,请她喝了很多啤酒。

她严正声明,自己不是同性恋,不会为了一杯啤酒和她上床。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然而因无处可去,她还是接受了她的邀请,去了她的住处。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第二天,她们一起去溜冰。女同性恋不大会,她手拉手带她。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她忽然对女同性恋产生了奇特而强烈的欲望,她缠绵地吻她,疯狂地亲她,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女同性恋那时是恋寄居在姨母家,她决定带她走,她养她。她拿什么养她?卖淫。她是个妓女。

她是个低级妓女,在公路上揽客的那种,以搭车为名。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那天,她碰上了一个变态。他开车把她带到很偏僻的地方,提出让她先口交,她面露不悦,然而没等她拒绝,他已暴跳如雷,猛然袭击了她的头部。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她被绑起来,打晕,性虐,强奸。等她挣脱开,她用枪杀了那个男人。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那是她第一次杀人,事实上,她特别害怕,并决定不再做妓女。她开始到处找工作,但是因为没有文化,体态也不优雅,没人用她。

女友受不得没钱的日子,质问她为什么不去做妓女?她告诉了她真相。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那宗杀人案警方一直没有线索,加上被生活所迫,她又开始在公路上揽客。

她上了一个男人的车,这人不仅提出了和性虐她的那个男人同样的要求——亲吻他的下体,而且要求她做事时喊爸爸。她有点嘲讽地说,你喜欢和自己的小孩搞?男人勃然变色,然而没等他做出进一步的反应,她先开了枪。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那之后她再上男人的车,就不是去卖淫了。她杀他们,只是劫钱,这比卖淫来得多很多。她供女友挥霍,她要给她更好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杀的是一个便衣警察,她全身发抖,跟女友说他的车上有定位,他们会找到她,她们必须马上离开。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事实上她已无路可逃。她把所有的钱给了女友,把她送上去外地的车,让她去过更好的生活。而她,被警察带走了。

2

这是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案件,艾琳·沃诺斯,这个被媒体耸人听闻地称为美国第一连环女杀手的“女魔头”,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先后杀死了六个男人。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案件审判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时间,沃诺斯对自己的杀人罪行供认不讳,但申辩说自己是正当防卫,是为了反抗性暴力才杀人的。

她的辩护未被采纳,2002年10月9日,她被执行死刑。

导演派蒂·杰金斯将它搬上荧屏,这就是2004年为主演塞隆带来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的传记类剧情片《女魔头》,电影于2003年12月在美国上映。

妓女,卖淫,同性恋。电影似乎有太多的元素可以轻易抓住观众的眼球,然而他走的却不是公路激情戏套路,除了在溜冰场的激情拥吻,片中几乎没有任何色情镜头。

主演塞隆演技非凡,身为南非第一美女,片中她不惜自毁形象,吸烟的姿势,撩人的低俗,加上化妆的助力,有人说简直与妓女本人无异。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电影叙事低调,镜头平静地掠过沃诺斯生命最后几个月的时光,留下关乎人性的思索。

有人说,该感谢那个女同性恋,因为她一个微笑在这个不幸的女人想自杀时挽留了她,并让她生命最后的时光有了爱。

可是,那是爱吗?同居一开始,她就让她去卖淫,用卖淫的钱养她。

那是爱吗?在她杀了人发现是警察,害怕得筛糠般发抖时,她仍歇斯底里要求她,去弄一辆车。弄一辆车,意味着再去杀一个人。

那是爱吗?沃诺斯在最绝望的时刻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她,让她去享乐,打电话再问起时,她若无其事地说,我哪里有什么钱。

法庭上她做了控方的证人,沃诺斯被送上死刑,而她撇得很清。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且不论同性恋异性恋,倘若有爱,彼此之间就不会仅仅只是性的关系,就不会那么自私。

那么沃诺斯呢,她爱那个女同性恋吗?还是也仅仅是因为对性的痴迷?

很难说得清。然而贯串她一生,毁了她的,无疑就是: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如果不是幼时遭遇父亲的朋友长达几年的性侵,生活困顿时她寻求的可能是别的谋生之路,而不是十三岁就卖身,做妓女。

如果做妓女时,不是那个男人变态性虐,她可能不会走向杀人路。

如果不是遇到那个同性恋女子,如果不是为了满足她对金钱和物质的贪婪,她可能也不会在杀人的路上走那么远。

沃诺斯诚然是杀人恶魔,然而,纵观她短暂而苦痛的一生,谁又能说她不是受害者?

3

透过案件,借助镜头,导演杰金斯打开了一个洞察人性和性的窗口——当性成为污泥浊水,如何在其中探寻人性的出路和光辉?

几百年前,我们的圣人王阳明就给出了答案:“存天理,去人欲”。“去人欲”,去的不是人的本能,是超越本能的欲望。如何把握其中的度?问良知。心即理,良知,就是天理。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也许该读一点王阳明。它是智识者呼唤的济世良药,而其实,它更是对焦灼心灵的慰籍。

英国首相温.丘吉尔说:就人性来说,惟一的向导,就是人的良心。诚然。

她是杀人狂魔,还是肮脏世界的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