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纸币逐渐被取代?看完总算涨知识了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发展至今,在我国流通最为广的货币就是人民币了。在电子支付方式还未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人民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巨大作用,不管是买菜吃饭搭公交,还是购房购车等,都需要用到人民币。而随着科技和网络的进步,支付宝和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逐渐普及到生活中,现金的使用次数也越来越少见了。但你们知道吗?我们使用最多、用得最久的一元纸币就要逐渐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元硬币。可能会有小伙伴会有疑惑:为什么纸币会被硬币取代呢?纸币不是更便携吗?

1元纸币逐渐被取代?看完总算涨知识了

其实在1角、5角纸钞相继"硬币化"之后,早在2016年我国就在部分省市启动"1元纸币硬币化工程"。在2016年1月1日,山东省在央行的号召下,部分城市就已经开始取消使用一元纸币了,央行决定停止向当地商业银行投放1元纸币,转由一元硬币代替。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的情况,还将会选取周边省市作为1元硬币化的备选城市。也就是说,一元纸币钞票真的要逐渐消失了。小伙伴们肯定很不解,为什么呀?其实看完以下几点,你就知道国家的用心良苦了!

1元纸币逐渐被取代?看完总算涨知识了

1、成本原因:银行折算了1元纸币和1元硬币的成本之后,发现纸币的造价远远高于硬币,银行印刷1个1元纸币的成本可以制作15个1元硬币。据调查发现,纸币的流通寿命远远低于硬币,纸币的平均流通寿命约为2.8年,流通次数约为300次,而硬币的流通寿命则高达30年以上,流通次数为3万次左右。这是因为,纸币毕竟是纸质的,有很多道德不高,素质低下的的人会在钞票上乱涂乱画。还有纸币在流通的过程中会发生弯曲折叠的现象,这样的话流通没多久纸币就会破损了,也就无法正常使用了。这样就拉高了纸币的制造成本,降低了纸币的使用寿命。相比之下,硬币就没那么脆弱,脏了还可以用较强的洗涤剂清洗,接着重复利用便可。

2、环保:制造纸币的原材料需要木材,棉花,淡水等资源,停止印发就相当于保护了这些宝贵的资源。其次纸币回收销毁也是比较困难繁琐的,这也导致了纸币需要极高的回收成本。至于硬币耐用性强,使用寿命也高,更换频率不快。而且使用硬币也可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净化货币的流通环境。

3、便于机读:现在的科技网络这么发达,高科技的自动售货机、售票机、投币机等,使用一元硬币其实更为适合。纸币如果破损了,机器是识别不了的。

1元纸币逐渐被取代?看完总算涨知识了

4、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胀。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的货币发行速度一直处于偏快的状态,M2的增长速度基本上维持在GDP增长速度的2至3倍。发钞速度过快,自然也就引发货币对内的贬值。

不过,目前来说,国家要大量制造和推广硬币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所以小伙伴不妨现在开始收藏长编码特别的一元纸币,日后可就是古董了哦!看了以上几点,你明白了央行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看法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