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近來的新聞事件,讓波蘭再度成為大家關注的一個焦點。這個曾經的歐洲強國,近代以來“歐洲的擦腳墊”,早已因為其倒黴的歷史而給全世界當了多年的笑點。波蘭的倒黴歷史皆是咎由自取,卻直到今天依然重複著歷史上的錯誤,真是讓人無話可說。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波蘭簡史……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嘿嘿嘿

近代波蘭最大的底氣來源,自然是1920年蘇波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本是波蘭咎由自取,剛剛獨立就出兵干涉蘇俄,結果被蘇俄紅軍一路反推。蘇俄紅軍的作戰計劃則極為明確——徹底消滅波蘭軍隊,攻克華沙,砸碎新成立的波蘭第二共和國,經由波蘭將“世界革命”的火焰燒到西歐去。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無獎問答:這是哪部電影?

1920年5月24日,波蘭軍隊初次遭遇蘇俄紅軍中布瓊尼指揮的騎兵第1集團軍,這成為紅軍從烏克蘭反攻波蘭的先奏。波蘭軍隊中美國志願飛行隊飛行員克羅夫特在空中發現了這支令人生畏的紅色哥薩克騎兵軍——足有六千人馬,騎兵每行八人八騎,有的頭戴圓筒捲毛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們背上斜挎步槍,腰間懸掛馬刀,在塵土中浩浩蕩蕩前進。美國飛行員克羅夫特為之驚歎,隨即俯衝掃射,用盡子彈方駕機返回,但根本無法對紅色哥薩克騎兵起到遲滯作用。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一週之內,波蘭軍隊全面後撤,紅軍收復基輔,攻入波蘭境內。蘇俄紅軍的口號動人心魄:“跨過波蘭的屍體,向柏林進軍!”整整一個月,蘇俄紅軍攻勢凌厲,圖哈切夫斯基的西方面軍向華沙方向推進了500公里,兵鋒直指華沙城,隔維斯瓦河與波蘭軍隊對峙。可惜,波蘭軍隊統帥畢蘇斯基在華沙城下大膽反擊,打出了“維斯瓦河畔的奇蹟”,讓蘇俄紅軍最終功虧一簣。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嘿嘿嘿

華沙反擊戰勝利後,波蘭軍隊繼續追擊,下一個目標是蘇俄紅軍騎兵第1集團軍。於是,貴族傳統的波蘭騎兵和紅色哥薩克爆發了騎兵大會戰,這是整場戰爭中唯一一次騎兵大規模列隊面對面的衝鋒,也是歐洲歷史上最後一次純粹的騎兵會戰。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嘿嘿嘿

紅色哥薩克以團、以旅,甚至以師為單位,分成兩三列橫隊,在開闊的平地上一字排開。騎兵一手持韁,一手舉起馬刀。指揮員下令衝鋒,戰馬小跑前進,繼而逐漸加速,在距離對方一百多米時,隨著“舉刀、疾馳、前進”的命令,騎兵抓緊韁繩,雙腳站穩在馬鐙中,向馬鞍俯身,在距離敵人五十米左右開始疾馳。哥薩克騎兵們瘋狂的吶喊,躬身將一米左右長的彎柄馬刀舉過頭頂,隨時準備劈砍。在決定生死的衝刺盡頭,騎兵、戰馬、馬刀連成一體。哥薩克馬刀的設計,恰使劈砍處落在手柄上方的弧形處,衝鋒的力量集中在刀落處,可以瞬間削去人頭。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無獎問答:這是哪部電影?

波蘭槍騎兵同樣信心十足,從容不迫的駕馭戰馬,有條不紊的小跑行進,逐漸加速,最後躍馬衝鋒,手握長矛撲向第一撥哥薩克。哥薩克人潮崩裂,兩股騎兵撞擊出白光和血紅的裂口。波蘭騎兵陣線被衝亂,接著是一陣默默地砍殺。波蘭人用左輪手槍、匕首甚至赤手空拳與哥薩克展開肉搏戰。人數佔優勢的哥薩克擠壓波蘭騎兵,漸而收攏口子,直到將其吞噬。幾分鐘後,僥倖生還的波蘭騎兵開始奪路後退,一撥撥哥薩克尾隨而上。


波蘭外號歐洲擦腳墊,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只因騎兵曾大勝蘇俄紅軍


嘿嘿嘿

波蘭騎兵的增援部隊迅速趕到,他們隊形整齊,彷彿接受檢閱那樣列成縱列小跑衝來。他們讓退卻的殘部從隊列的間隙逃走,然後迎著哥薩克再次衝鋒。這兩次衝鋒間隔很短,讓哥薩克措手不及。以長期苦戰而疲憊不堪、戰鬥力耗盡的哥薩克終於到了崩潰的臨界點。山腳下屍橫遍野,斷矛鋪地,紅色哥薩克就這樣潰敗了。這次勝利,讓波蘭一直回味到今天,正是波蘭的底氣所在。

參考資料:紅色第一騎兵軍 哥薩克的末日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