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解语,玉生香,袭人黛玉妻妾同堂的预演,谁为妻

热闹繁华的省亲仪式落下了帷幕,贾府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宝玉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幸福的生活,也是很多人所向往的生活。这种生活,堪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作者用了两个充满着慵懒意味的句子来形容:“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情切切”与“意绵绵”,柔情蜜意尽在其中,晚上是“良宵”,白天是“静日”,既有“花解语”,又有“玉生香”,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只是,给宝玉带来这种美好生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分别是袭人和黛玉。

这一个章回,也很容易被读者略过,因为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一片岁月静好的平淡,但它却体现着袭人和黛玉在作者心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宝玉的生活梦想:妻妾同堂、和美静好。

我们先来看袭人与宝玉的相处。

这一天,袭人回了娘家,宝玉百无聊赖,追了过去。回来的这个晚上,他们有了一次对谈。在这次对谈中,袭人利用宝玉舍不得她离开作为条件,对宝玉进行了规劝,提出了三个条件。

作者把这样的一个夜晚称之为“良宵”。

《红楼梦》 |  花解语,玉生香,袭人黛玉妻妾同堂的预演,谁为妻

女人对男人提条件,通常都是为自己争取权益。但袭人提出的这三个条件,都与自己无关,件件只为宝玉着想。

第一件:宝玉说“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那里去就去了。”“袭人道:这是头一件要改的。

这件为什么要改?不曾上过学的袭人,并不能懂得宝玉这话里的意思,但这话太像疯话了,不是正常人该说的话。一个人如果经常说些别人听不懂的疯话,就容易被当成疯傻之人,那还怎么正常生活正常上学正常社交?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用来交流,如果说出来的话让人听不懂,那就失去了交流的意义。袭人之忠,一心希望宝玉求上进有未来,那么宝玉疯言疯语的毛病就一定要改。

第二件,你真喜读书也罢,假喜也罢,只是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来,也教老爷少生些气,在人前也好说嘴.他心里想着, 我家代代读书,只从有了你,不承望你不喜读书,已经他心里又气又愧了.而且背前背后乱说那些混话,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又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这些话,怎么怨得老爷不气, 不时时打你.叫别人怎么想你?

这第二件,足见袭人平日的焦灼。贾家世代读书,贾政尤重读书,偏偏生下个儿子不但不爱读书,还经常出言讽刺读书,这不是找打吗?

袭人当然不希望宝玉挨打,但又毫无办法,她总不能去找贾政说情吧?何况这事本来就是宝玉做得不对,哪能这样直接和父亲对抗呢?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希望宝玉避开锋芒,哪怕是装作读书呢,做做样子也行啊。

袭人的话,像慈母之于孩子,呵护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还有更要紧的一件,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

这是第三件,“毁僧谤道”,宝玉大概平时和讽刺读书一样,经常用言语毁谤僧道佛法。须知贾母和王夫人都信佛,贾家先祖建有铁槛寺和馒头庵。宝玉的祖父还请了替身出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宝玉居然“毁僧谤道”,这不是和整个家族作对吗?这样下去有什么好下场?另外,“

调脂弄粉”,“吃人嘴上的胭脂”,已经是有过云雨的人了,到了男女有别的年龄,不能再像孩子一样胡闹的。

记得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就提到了宝玉“将来色鬼无疑了”。宝玉早已名声在外,袭人回娘家,多少也会听到一些风声,她怎能不为宝玉心焦?贵族子弟被贴上这样的标签,那就是纨绔了,前途尽毁。

正处青春期的宝玉,平素应该听不进这样的规劝之言,袭人也拿他没办法。这次,袭人抓住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他母、兄要赎他回去”,她自己也不想回去,没想到宝玉更不想他回去。于是,她就借助这个机会和宝玉谈条件了。

袭人为何要花费这么大心思来劝宝玉?书中有明确交代。

如今且说袭人自幼见宝玉性格异常,其淘气憨顽自是出于众小儿之外,更有几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儿. 近来仗着祖母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荡弛纵,任性恣情,最不喜务正.每欲劝时,料不能听,今日可巧有赎身之论,故先用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好下箴规。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宝玉能务正业。

袭人的方法果然奏效,宝玉不但一句句听完了,而且每一件都答应了。

于是,这一晚,成了他们的良宵,彼此都心宽意洽,十分惬意。

《红楼梦》 |  花解语,玉生香,袭人黛玉妻妾同堂的预演,谁为妻

第二天午后,因袭人感冒卧病,宝玉安置好袭人后去看视黛玉,于是有了“静日玉生香”。

黛玉饭后午睡,不符合贾府的养生传统,于是宝玉想逗他解困,并讲了一个老鼠偷香玉的故事。

这个故事从何而来?当然是宝玉现编的,但他的故事灵感,来自他突然闻到玉身上散发出来的香味。“只闻得了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注意作者的用词:醉魂酥骨,于是催发了香玉之想。

《红楼梦》 |  花解语,玉生香,袭人黛玉妻妾同堂的预演,谁为妻

元春省亲之时,刻意把宝玉所题的“红香绿玉”改成了“怡红快绿”,“香玉”一词,是奢侈腐化的象征,其作用正是“醉魂酥骨”。一个人如果被“醉魂酥骨”,还如何愿意奋发上进?

所以,袭人精心设计的“箴规”,就这样被“香玉”“醉魂酥骨”了。

袭人和黛玉,是宝玉最想相守一辈子的人,这也符合贾府一妻一妾的基本配置。但是,作者在这里体现出来的用意,却值得我们深挖的。

历来男人的妻妾有严格的分工:妻的作用是相夫教子,做好男人的贤内助,并像乐羊子妻一样,懂得适时规劝男人走正途。妾的作用则是替男人解乏,带给男人风情趣味,即“醉魂酥骨”。

《红楼梦》 |  花解语,玉生香,袭人黛玉妻妾同堂的预演,谁为妻

按照身份来说,自然应该是黛玉为妻袭人为妾,但奇怪的是,起到正妻作用的却是袭人,抓住机会“下箴规”,黛玉则是那个“醉魂酥骨”的妾。

而且,宝玉对袭人主动提出:“你在这里 长远了,只怕没八人轿你坐。

”什么人才能坐八人轿?当然是正妻了。宝玉也是情不自禁,都忘了袭人的身份,足见在他心里,已经把袭人当妻了。

纵观全书,宝玉从未表示过要娶黛玉的想法,却把坐八人轿的机会,给了袭人。

袭为钗副,袭人是低配版宝钗,作者给他的定评是“”,贤妻之贤。什么是贤妻?即像宝钗一样拥有“停机德”的女人。作用用“良宵花解语”,着重体现了袭人的贤妻之德,同时用“静日玉生香”,体现了黛玉对宝玉的“醉魂酥骨”。黛玉是个具风情的女孩,而这种风情,却容易让男人慵懒不务正业。

这一个看似无比美好的章回,却深藏着作者的痛悔:贤妻般的袭人好不容易让宝玉有了上进之心,却毁在黛玉香玉般的风情里。

这也给黛玉和袭人的结局埋下了伏笔:黛玉无缘正妻之位,因为德不配位;袭人之德,不应只成为一名侍妾,她将在正妻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